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质饲草的营养价值早已在养猪产业中得到认可,适时适量使用饲草可替代部分日粮,有利节约粮食、促其生长、提高免疫力.猪粪、尿回施于饲料生产田土则可实现循环利用,从而提高生猪养殖业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为此,对目前生产上主要的饲草种类在养猪上的生产应用及效果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对饲喂时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养猪生产中,对饲养方法、工艺流程和综合管理上进行了改进,提高了养猪生产的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正>常养猪的知道,要想获得最大经济效益,那就是喂好猪,从吃上解决所有问题。殊不知,合适的季节里,猪饲料中可以增加饲草。有人会问,饲草不是给反刍动物准备的吗?没错,种草养猪必需选择相宜的牧草品种,并且要结合季节来确定牧草养猪的方式。夏秋季节,种草养猪以鲜草直接饲喂为主要方式。冬春季节,仍然可以采用饲草来喂猪,只不过是以优质草粉或打浆青贮的牧草作为混合饲料饲喂。目前的优质饲草有很多种类,  相似文献   

4.
养畜离不开饲草,大量的优质饲草如果在草畜产业发展中能够自给自足,则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饲养成本,增加饲养效益,提高养殖户收入。本文立足实际,分析了固原市苜蓿饲草生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加快优质苜蓿饲草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牛羊肉奶在市场上占比逐年增加,畜牧养殖业对饲草的需求也日益加大,推动了饲草产业的发展。近3年来四川省商品草生产企业数量增加了74%,分布的区县增加了43%。商品草生产企业种植的饲草品类也逐渐多元化,商品草生产量和销售量稳步上升,饲草种子生产和销售量受市场影响较大。综合分析全省草牧业生产形势,发现全省草畜供求矛盾依然突出,商品草生产加工效率低下,草种自给能力较低。要大力推广种草新模式新技术提升商品草生产能力,积极培育适应性好的饲草品种提高草种质量,拓宽饲草料来源,建立健全饲草产业链,形成并做强饲草龙头企业,加强市场监管力度为商品草流通利用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6.
张春梅  赵恒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4,(27):9364-9367,9494
通过试验田、良种繁育示范基地、优质饲草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对青海省湟中地区种植的燕麦和饲用玉米品种、优质饲草良种繁育及标准化生产技术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了适合湟中地区的包括饲草品种、良种繁育、饲草生产加工为主的标准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7.
《新农业》2018,(23)
为了解决青海省等草原上家畜在休牧、禁牧期内的草量供给不足的情况,而且没有很好的对饲草进行利用,造成浪费等问题。笔者通过对天然草地进行实验并不断创新,增加饲草的产量。例如优质种子混播、对草地围播进行创新以及在高产草原土地上进行养草等。为了提高饲草的利用率,可以采用青贮和微贮的方式进行。利用好当地的家畜的生活习性和规律,以及掌握好饲草需求量等特点,使得草原里的家畜全年都有充足的草料吃。因此,本文研究了草地休牧、禁牧期家畜饲草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8.
<正>饲草是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丰宁拥有丰富的饲草资源,但近年来由于受自然因素的影响,饲草供应很不平衡,尤其坝上地区缺草概率增加。提前对一个区域的饲草产量进行预测分析对调整畜牧业生产布局、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防灾抗灾都有重要意义。本文所指的饲草指天然、人工草地生产的牧草、农作物秸秆青绿饲料、块根饲料等其它农  相似文献   

9.
我国养猪的形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避开工厂化养猪分析范式影响,本文从经济、社会和生产实际等角度,出发.对我国养猪主体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从而明晰了我国养猪的形态及其特征。本文认为:习惯性养猪、副业养猪和规模养猪是我国养猪的三大形态,它们各自有着明确的动机、范畴、起止条件、产量以及特征。本文为各界从整体上了解我国养猪提供一扇窗口,也为客观剖析我国养猪生产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社会的发展对饲草生产学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本文针对饲草生产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教学改革和实践。通过多媒体+互联网教学,考试制度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及增加实习基地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充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林莉莉  姜雪  冯聪  范亮  王际辉  张彧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530-19532
[目的]比较发酵床养猪与传统养猪对猪生产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对发酵床养猪和传统养猪猪舍环境中和猪体表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研究。[结果]发酵床养猪猪舍与传统猪舍相比,环境中和猪体表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数均较少;发酵床养猪洁净卫生,为猪提供较好的生活环境。[结论]发酵床养猪技术提高了猪的生产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养猪生产中,产仔数少、成活率低是困扰猪场发展的一大突出难题。产仔数少、成活率低导致猪场繁殖水平下降,猪群补充困难,养猪成本增加,资金周转困难,对于绝大多数散养户来说,经济效益上不去,会造成对养猪生产失去信心。所以,在实际生产中,要切实搞好仔猪培育,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通过养猪生产中成本构成的分析,按照时价对构成养猪的主要成本仔猪成本、饲料成本、兽药疫苗及消毒成本、经营成本及其他成本进行了测算,估算出目前养猪生产的利润;围绕增加效益问题提出减少生产浪费、增加生产产量、采取科学管理和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等措施,为养殖者科学分析成本和结合本场实际降低损耗,提高生产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口众多,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观念的不断转变,人畜争粮问题、肉食品生产与需求问题、肉价不断增长等问题日益突出。在介绍和分析饲草植物工厂产生背景的前提下,引入饲草植物工厂的概念和意义,介绍了饲草植物工厂栽培技术以及饲草栽培品种的选择,指出牛羊肉消费需求增长催生饲草植物工厂栽培发展,利用植物工厂技术种植饲草发展草食性牲畜产业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少用人多养猪是完全可能的 最近以来,由于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指示,全国的养猪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猪只的大大增加,出现了养猪生产和劳力不足的矛盾,提高养猪劳动生产率成为当前发展养猪生产中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进行养猪工具改革,实现半机械化、机械化,加上科学的管理方法,就可以解决养猪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大大促进养猪事业的高速度发展。湖南长沙  相似文献   

16.
刘丹 《新农业》2009,(12):24-26
传统的集约化养猪主要有专业户饲养和工厂化饲养两种模式,对我国养猪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但实践证明传统养猪方式存在较多弊病,难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水平和提高畜产品质量。标准化养猪是在集约化养猪的基础上标准化生产,即品种标准化、圈舍标准化、营养标准化、生产管理标准化、猪群保健标准化,从而实现“高效率、高效益”养猪,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新鲜”的猪肉产品。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用于养殖业的饲料粮将减少.我国居民肉食比例中猪肉占67%,每年光养猪一项就耗去不少饲料粮,这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极不相称.当前,我国正在调整种植业结构,变"二元"结构为"三元"结构,也就是说增加了饲料和饲草作物的面积.因此,种植优质高产饲草,大力发展牛、羊、鹅、兔等草食动物生产前景广阔.种植饲草可以用那些比较干旱或粮食产量很低的盐碱地、休闲地、庭院、路边等来种植,还可以起到培肥地力、改良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下面向广大养殖户介绍几种优质的高产饲草.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规模养猪生产中,仔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是生产的关键。仔猪饲养管理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养猪生产水平的高低,同时对提高养猪经济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仔猪的科学饲养管理,对缩短饲养期、降低饲料报酬、获得最高的断奶体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基层工作实践,阐述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措施及防疫灭病措施,旨在提高仔猪成活率和养猪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是世界上养猪数量最多的国家,已有几千年历史,除少数禁猪民族外,绝大多数农户有养猪习惯。但长期以来,农民养猪多用传统方法,周期长、耗料多、效益低。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使用科学的养猪技术。而要提高养猪经济效益,核心问题是"良种、良料、良法"的科学应用。而猪病使我国养猪业经受了沉重打击,损失巨大。饲养户只有在科学饲养管理条件下,发挥主支预防疾病作用,避免养猪生产的被动性和盲目性,才能够为提高生产效益打下良好的基  相似文献   

20.
张天骄 《新农业》2006,(6):57-58
用玉米秸秆袋装微贮草饲养牛羊,效益十分明显。一、技术特点1.质优价廉生产秸秆饲草可实现产业化生产加工,为养殖业提供充足的质优价廉的饲料,带动牧业更高层次上的牧畜圈养。2.效益显著将现有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实现良性循环,秸秆加工饲草,饲草过腹还田,避免了资源浪费,净化了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