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0 毫秒
1.
桃种间亲缘关系的SSR鉴定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通过正交试验,建立了桃SSR反应体系,对桃的6个种和扁桃进行了鉴定;对谱带进行数字化转换,用SPSS11.5中的Jaccard聚类方法对结果进行了聚类,发现桃亚属间普通桃与新疆桃的亲缘关系最近,陕甘山桃与甘肃桃间也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在相似系数小于0.589时,普通桃、新疆桃、陕甘山桃、甘肃桃4个种被聚为一类,与这4个种相近的为光核桃,其次为山桃,最远的为扁桃。  相似文献   

2.
桃及其近缘种花芽分化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珂  李靖  王力荣  黎明  方庆 《果树学报》2006,23(6):809-813
以甘肃桃(甘肃桃1号)(Prunuskansuensis)、新疆桃(喀什2号)(P.ferganensis)、普通桃(青丝)(P.persica)为试材,研究了他们的花芽分化特性。结果表明,甘肃桃、新疆桃和普通桃花芽分化顺序一致,都是按花芽分化始期、萼片原基、花瓣原基、雄蕊原基、雌蕊原基这个顺序分化的,但花芽分化各阶段所持续的时间各不相同。甘肃桃、新疆桃和普通桃花芽分化始期不同。甘肃桃花芽分化始期较早,在6月上、中旬已经开始分化,而新疆桃、普通桃则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才开始分化。甘肃桃与新疆桃、普通桃雌配子体发育存在差异,甘肃桃形成胚珠原基后越冬,而新疆桃、普通桃则以子房阶段越冬,春季才形成胚珠原基。  相似文献   

3.
桃种质的亲缘演化关系研究—花粉形态分析   总被引:47,自引:8,他引:39  
汪祖华  周建涛 《园艺学报》1990,17(3):161-168
作者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103个桃品种和3个桃近缘野生种的花粉粒。结果表明,花粉形态能有效地对桃种质进行分类和探讨亲缘演化关系。在桃的三个近缘野生种中,毛桃、山桃和新疆桃的亲缘关系相近,起源于甘肃桃。南方水蜜桃由蜜桃和南方硬肉桃演化而来,南方蟠桃与北方蟠桃亲缘关系较远,起源于南方水蜜桃。桃雄性不育品种存在着两种退化机制。  相似文献   

4.
桃属植物染色体核型及种间亲缘关系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郭振怀  闫景慧 《园艺学报》1996,23(3):223-226
通过对桃属(AmygdahusL.)植物中的甘肃桃(A.kansuensisSkeels)、山桃〔A.davidiana(Car.)Yü〕、新疆桃〔A.ferganensis(Kost.etRiab.)〕、普通桃(A.persicaL.)种间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对其亲缘演化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甘肃桃和山桃,新疆桃和普通桃核型相似,亲缘关系相近;甘肃桃和山桃核型的对称性大于新疆桃和普通桃,处于较原始的分类地位;染色体臂比表明,核型的不对称性为甘肃桃>山桃>新疆档>普通桃,甘肃桃原始性最强。  相似文献   

5.
以7个不同新疆桃种质资源为试材,比较其实生优选单株的果实品质,明确新疆桃实生优选单株的果实品质优劣,以期为新疆桃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种质资源.结果表明:7个新疆桃种质的单果质量范围在125.39~198.89 g,种质间差异较大,'毛桃四号'毛桃一号'毛桃三号'单果质量显著高于其它种质;7个新疆桃种质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9.88%~13.95%,除了'油桃二号'其它种质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超过了12%;7个新疆桃种质的可溶性糖含量范围在5.43%~13.91%,种质间差异较大,'毛桃四号'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其它种质;可滴定酸含量范围在0.57%~1.74%,种质间差异较大,'毛桃五号'油桃一号'的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其它种质,7个新疆桃种质呈现出多样化的果实形状、颜色、风味.结合外在品质和内在品质综合分析,'毛桃四号'的果实品质综合性状表现最好,可以在新疆地区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新疆哈密地区设施桃树春季桃蚜的发生危害情况,总结提出了设施桃树春季桃蚜的综合防治方法,以期有效地控制桃蚜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新疆桃抗根结线虫的种质资源价值,以实生钵苗为试材,采用人工接种2龄幼虫的方法,研究了新疆桃对花生根结线虫、北方根结线虫、南方根结线虫和爪哇根结线虫的抗性。结果表明:新疆桃高抗上述4种根结线虫,其实生群体内存在显著的抗性分离现象,对4种根结线虫的抗性均分离为免疫和高抗2种类型,侵入高抗型植株根系内的4种根结线虫的发育受到强烈抑制,以致完全无法产卵繁殖;新疆桃对花生根结线虫、北方根结线虫、南方根结线虫和爪哇根结线虫免疫株率分别为26%、20%、26%、12%。新疆桃是优异的抗根结线虫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8.
新疆桃对桃树根癌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评价新疆桃对桃树根癌病的抗性,以2年生实生新疆桃新梢为试材,采用人工接种方法,研究了新疆桃对桃树根癌病的抗性。结果表明,新疆桃在接种后60天,接种发根土壤杆菌的株最大瘤径0~10.1 mm,平均为3.4 mm;接种根癌土壤杆菌的株最大瘤径0~9.4 mm,平均为3.7mm,接种2种菌后株最大瘤径0~10.1 mm,平均为4.6 mm,根据抗性评价标准判定新疆桃中抗发根土壤杆菌,中抗根癌土壤杆菌,即新疆桃对桃树根癌病抗性为中度抗病。新疆桃对桃树根癌病的抗性存在显著的分离现象,对桃树根癌病免疫、高度抗病、中度抗病、低度抗病、感病和易感病型植株分别占群体总数的1.32%、11.84%、52.63%、26.32%、6.58%和1.32%。新疆桃是桃砧木抗根癌病品种选育的珍贵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9.
桃属植物花粉形态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桃属5个种、25个变种及品种的花粉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不同种和品种花粉大小、形状、外壁纹饰特征存在着差异,可作为种的分类和品种鉴别的依据。并根据花粉资料探讨了种、品种的亲缘关系,表明新疆桃和普通桃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基础相同的品种,花粉纹饰结构较为相似。  相似文献   

10.
新疆桃(Amygda lus ferganensiskostet Riab)是桃亚属的一个种,广泛分布于南疆,北疆亦有栽培。其中有很多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如甜仁桃、新疆黄肉桃等。但目前在生产上概使用嫁接法繁殖,由于砧穗之间相互影响,树冠大小也常表现不一致,这样就给生产和管理带来许多不便。而利用扦插获得自根苗,不仅可以保持优良种性,而且在生产上表现生长势强,整齐健壮,同时又可避免由于嫁接所引起的病毒感染等病害。籍于此,我们于1985年开始,以新疆桃为试材,进行带叶片绿枝扦插试验,为这一新的育苗途径尽快用于生产提供依据。 行视和有祛 .杨条为! 981年实生…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甘肃桃的早花性与其花芽分化的关系及早花性的遗传能力,以甘肃桃1号(甘肃桃)(Prunus kan-suensis)、96-7(普通桃)(P.persica)、甘肃桃1号×96-7的杂种一代群体(20株)为试材,对材料的生物学特性和花芽分化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对叶、花、果形态特征观察发现,甘肃桃1号×96-7杂种群体的表现性状趋向甘肃桃1号。2)甘肃桃1号在落叶前形成雄配子体,具有花粉的早熟性。3)杂种群体花芽分化始期及花芽分化特性也趋向于母本甘肃桃1号。  相似文献   

12.
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在桃果实成熟和絮败中的作用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茅林春  张上隆 《园艺学报》2001,28(2):107-111
 测定了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在桃果实软化和絮败过程中的活性, 分析了贮前加温和中途加温的酶学效应。果实软化的启动似乎与PE、PG和纤维素酶活性的上升有关。endo-PG和纤维素酶活性与果实絮败程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 = - 0. 9408 , r = - 0. 9234) 。低温胁迫引起桃果实冷害絮败的本质是细胞壁果胶质的降解过程受阻。果胶质降解过程除了受到果胶酶的直接控制之外, 还受到纤维素酶的重要影响。中途加温或贮前加温减轻冷害的原因在于避免了低温胁迫对endo2PG和纤维素酶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从而保证了果胶质降解过程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3.
跳枝碧桃(Prunus persica f.versicolor)在同一植株上可产生二色花和嵌合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以南京3个观赏桃集中分布区的57株跳枝碧桃为材料,利用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研究其遗传背景。通过PCR扩增,筛选出6对多态性引物,共计扩增出17个多态性条带,平均有效等位基因2.83个。SSR标记基因分型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可分为3种基因型,各采样地均具有2~3种基因型,同一植株的不同分枝基因型完全一致。基于基因分型结果,选取3种基因型跳枝碧桃各1株进行基因组重测序,结合公开发表的数据,进行位点变异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3种基因型的跳枝碧桃聚在一个分支,其中B20、T3基因型与‘洒红桃’聚在一起,W5基因型相对独立。3种基因型的跳枝碧桃在起源上比较接近,但不同基因型之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通过整合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信息和花色表型开展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鉴定出5个SNP与花色跳枝性状显著关联(P值<10-100),均位于7号染色体。在显著SNP位点的邻近基因组区段发掘3个DICER-LIKE2(DCL2)基因,揭示在桃树花色跳枝性状的形成中,依赖DCL2的表观遗传修饰途径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脱落酸在桃果实成熟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曹永庆  冷平  潘烜  严志刚  任杰 《园艺学报》2009,36(7):1037-1042
 以白凤桃为试材,分析研究了桃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脱落酸(ABA)的变化以及外源ABA和氟啶酮(Fluridone)处理对果实发育后期离体果实后熟衰老进程的影响,探讨了ABA与桃果实成熟的关系。结果表明:桃果实生长发育后期果实内源ABA的积累构成了果实成熟的启动信号,而ABA高峰的出现启动了果实的后熟衰老进程;外源ABA处理促进了采后果实的后熟衰老进程,而Fluridone处理抑制了果实内源ABA的生物合成和乙烯产生,延缓了桃果实的后熟软化;乙烯则可能作为ABA的一种辅助因子影响果实的后熟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15.
利用花粉粒形态分析法研究桃种质资源的进化关系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通过对桃5个野生近缘种、46份普通桃种质资源进行花粉粒电镜扫描,分析花粉粒之间形态特征的差异,研究光核桃、蟠桃、碧桃等种质资源在桃起源和演化中的地位。结果表明,光核桃花粉粒的形态呈椭圆球形,其外壁纹饰呈简单的直纹平行型,无穿孔,是最原始的桃亚属植物野生种,未发现与栽培种有直接的关系。在普通桃的地方品种中,西北油蟠桃、华北碧桃、垂枝桃、矮化桃等种质资源的花粉粒外壁纹饰均为直纹,有少量穿孔或不明显穿孔,说明蟠桃、碧桃、垂枝桃、矮化桃应属于较为原始的种质类型。供试材料的花粉粒形状以椭圆形为主,且首次发现哈太雷品种的花粉粒呈为圆球形。  相似文献   

16.
桃分子连锁图的构建与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大久保’与‘兴津油桃’杂交的F2代109 株群体为试材, 采用AFLP、RAPD、SSR 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分析。筛选扩增稳定、多态性丰富的36 对AFL P 引物、3 对SSR 引物、2 对RAPD 引物进行群体分离分析, 获得分离标记136 个, 卡方检验27 个标记偏离孟德尔分离比例。应用Mapmaker 分析软件将符合孟德尔遗传分离比例的标记构建了包含11 个连锁群的连锁图谱, 每个连锁群包含3~21 个标记, 平均为8.73 个标记。该图谱覆盖基因组1061.8 cM , 11 个连锁群的平均长度为96.5 cM , 标记间平均图距为11.0 cM , 与果实毛/ 油桃( G/ g) 、白/ 黄肉( Y/ y) 连锁的RAPD 标记、非酸/ 酸(D/ d) 性状连锁的AFLP标记分别定位在第3 、7 、9 连锁群上。  相似文献   

17.
土壤中根皮苷和根皮素对桃幼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年生桃嫁接苗为试材,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苹果园土壤中特征酚酸类物质——根皮苷和根皮素对桃苗生物量、根系活力、根系保护性酶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根皮苷对桃幼苗的伤害显著,与对照相比,鲜质量、干质量分别降低了16.66%和21.58%,根系活力降低了33.04%,SOD、POD活性分别降低了40.80%和31.10%,MDA含量提高了116.34%。根皮素对桃苗的影响不大。高锰酸钾处理明显缓解了根皮苷对桃苗的伤害,苹果园土壤中的根皮苷含量降低了57.80%,提高了桃苗的生物量、根系活力和保护性酶活性,降低了MDA含量。综上,老龄苹果园土壤实测含量的根皮苷(0.343mg·kg~(-1))可降低桃苗的生物量,适量的高锰酸钾能缓解根皮苷的伤害作用。  相似文献   

18.
桃杂交后代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桃品种(系)12个杂交组合1361个单系的后代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情况进行了分析,包括F_1开花期、果实成熟期、果实大小、颜色和风味、果形、果肉硬度、果肉颜色、丰产性、核粘离性、树体性状和综合品质等,为进一步合理配置亲本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