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红皮云杉耐阴,耐干旱,耐寒,生长较快,是我国东北长白山至小兴安岭森林的主要树种,也是常见的园林景观用树种。下面介绍红皮云杉栽培及造林技术。一、种苗繁育1、选好茬口:红皮云杉播种地,以樟子松、落叶松茬为宜,对于这二种树种的留床茬,如作业面积小,调不开茬口,应大量施用有机肥和底肥,并要认真消毒。  相似文献   

2.
<正>修枝整形可促进树木生长,调节林内透风与透光,改善树木品质,为树木生长发育创造适宜条件,是培育良好干形和冠形的有效途径。整形修枝对树木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整形修枝技术进行论述,旨在为树木培育提供依据。1针叶树整形修枝吉林省中东部地区造林的针叶树种主要是红松、落叶松和红皮云杉。红皮云杉作为园林绿化的主要树种,一般保留落地冠。培育的红皮云杉绿化树木,一般只修到根际以上30厘米以  相似文献   

3.
红皮云杉又称“红皮臭”.它材质优良,是建筑、桥梁、造纸的良好原料.而且,红皮云杉造林成活率高、病虫害少,宜于成林.该树种是伊春地区更新造林的主要树种,1986年该树种列为速生丰产树种.红皮云杉种子的需求量在逐年增加,而天然红皮云杉母树正在逐渐减少.因此,开展对红皮云杉种子加工技术的研究,不断提高种子品质,降低育苗播种量,提高种子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脱翅方法对红皮云杉种子进行处理,对其种子品质及经济效益影响极为显著,这是本文要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大通宝库林场1981年引进红皮云杉,通过5a时间的观测调查发现,红皮云杉适应本区环境条件,具有速生抗病虫害的特点,试验结果表明,红皮云杉的引种是成功的。1986年开始上山造林试验,并被引种到大通植物园、西宁植物园。经过20多年的引种驯化试验,初步证明:红皮云杉在引种区生长正常,能安全越冬,没有发生病虫危害,比乡土树种青海云杉生长快1~2倍,是一个很有栽培前途的针叶树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红皮云杉人工林培育过程中林分地力的变化状况以及阔叶树对红皮云杉人工林土壤营养的改善作用,为红皮云杉人工林的培育筛选适宜的混交树种和施肥营养元素。方法在红皮云杉人工林和天然林中采集树叶、凋落物和土壤样品,实验室内使用碳氮分析仪测定样品C含量,凯氏定氮仪测定叶片和凋落物的N含量,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土壤的N含量,硫酸?高氯酸消化?钼锑抗比色法测定样品P含量。结果(1)4种红皮云杉人工林间土壤的C、N、P含量差异显著,3种混交林均大于纯林,其中红皮云杉胡桃楸混交林C、N、P含量最大;(2)4种红皮云杉人工林间土壤的C∶N、C∶P差异显著,3种混交林均小于纯林,其中,红皮云杉胡桃楸混交林C∶N、C∶P最小;(3)混交树种叶片及其凋落物的N、P含量差异显著,以黄檗为最低,胡桃楸为最高,但均高于红皮云杉;(4)混交树种叶片及其凋落物的C∶N、C∶P以黄檗为最高,胡桃楸为最低,但均显著低于红皮云杉;(5)混交林中混交树种叶片及其凋落物与土壤之间C、N、P含量及C∶N、C∶P的相关性皆高于同林型中红皮云杉叶片及其凋落物与土壤之间C、N、P含量及C∶N、C∶P的相关性。结论依据树种叶片、凋落物及土壤部分的C含量、N含量、P含量、C∶N、C∶P和N: P,胡桃楸和水曲柳可做为红皮云杉人工林的适宜混交树种,培育过程中应注意解决N素和P素含量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是小兴安岭常见树种之一,分布于海拔200—300米的沟谷地带,与臭松(Abies nephrolepis)共同组成云冷杉林,单株零星地散生于坡地红松林内,可达海拔500米的中山上部。红皮云杉耐阴喜湿,但比鱼鳞云杉 (Picea je-zoensis)喜光耐旱。红松林经过择伐后红皮云杉比重大为增加。云杉幼年生长缓慢,20年后加速生长,成年树高可达35m,直径1m,树干通直,尖削度小,寿命可达300年。木材用于造纸、建筑、家俱、乐器等,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树种。 凉水实验林场从1966年起,试验用云杉野生苗造林,经过十年的观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典型黑土区主要水土保持树种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在器官水平的分配规律及其种间差异,以期为水土保持植物的科学选择与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典型黑土区5种水土保持树种(小叶锦鸡儿、榆叶梅、白桦、糖槭和红皮云杉)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植物叶片、枝条、干材、树皮及树根,测定并比较各器官可溶性糖、淀粉及总NSC的含量。  结果  (1)NSC含量在树种和器官之间均差异显著(P < 0.05)。5种树种中叶和根的NSC含量较高,树干中可溶性糖含量最低,根中淀粉含量最高,叶片中含量最低。红皮云杉叶和枝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树种,糖槭干和根淀粉含量和NSC显著高于其他树种。(2)不同生活型树种的NSC及其组分的含量和分配也有明显差异,乔木叶片的可溶性糖和NSC含量高于灌木,乔木淀粉含量均表现为落叶树种大于常绿树种。(3)红皮云杉将更多的NSC分配到地上部分,榆叶梅将更多的NSC分配到地下部分。(4)落叶灌木将大多数的NSC分配到细根和中根上,乔木(红皮云杉)选择将细根作为根系储存NSC的主要组织。  结论  可溶性糖和淀粉在各器官中分配不同,叶和根分别是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储存结构,乔木树的NSC分配利于叶片碳同化和光合作用。在5种树种中,红皮云杉、榆叶梅和糖槭均具有抗旱性,此外,红皮云杉还具有良好的耐寒性,可以更好地适应低温干旱的生长环境,因此红皮云杉、榆叶梅和糖槭是研究区域适应能力相对较强的水土保持树种。   相似文献   

8.
红皮云杉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及小兴安岭林区.该树是常绿乔木,材质优良,生长较快,加之树姿美观,因此,是东北地区优良的绿化树种,亦是营造用材林的主要树种之一.近两年,随着我国植树造林和"四旁"绿化力度的加大,云杉树苗的需求量猛增,我县云杉的育苗面积也随之增加.靖宇县地处高寒山区,杂草种类尤其是恶性杂草种类多,基数大,加之云杉幼苗密度大,人工除草困难,  相似文献   

9.
红皮云杉是小兴安岭林区主要造林树种,文章就小兴安岭林区红皮云杉种子调配,苗木培育,造林技术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0.
根据绥棱林区红皮云杉人工林调查材料,编制出立地指数表和立地位质量数量化得分表,结合三十年来绥棱林区红皮云杉更新造林的实践经验归纳出立地类型分类表。认为红皮云杉适应性强,生态幅度大,适宜更新造林的地块多,是发展人工用材林的重要树种。在绥棱林区最适合营造红皮云杉的立地条件是:海拔高小于450米,坡向为半阳坡、阳坡及缓坡以上,中厚土层。软差的立地条件为:阴坡半阴坡、平地(≤5°),薄土层。  相似文献   

11.
红皮云杉是小兴安岭林区的主要造林树种,文章就小兴安岭林区红皮云杉种子调配,苗木培育,定制造林技术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2.
青海大通宝库林区从上世纪80年代引进了红皮云杉,目前已将近20a,红皮云杉现已郁闭成林,调查测定结果表明,红皮云杉的各类生长指标均优于本地青海云杉,是个在本区很有发展前途的树种.  相似文献   

13.
红皮云杉是小兴安岭林区的主要造林树种,文章就小兴安岭林区红皮云杉种子调配,苗木培育,定制造林技术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4.
红皮云杉为云杉属中的一种,又名红皮臭、白松,主要分布于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及长白山林区,在大兴安岭东部和北部的沙谷沿岸有少量分布,内蒙古昭盟克旗白音敖包林区也有原始林存在。垂直分布范围:长白山区在海拔500~1800米之间,红皮云杉具有较强的耐荫性、耐寒性和耐湿性。  相似文献   

15.
以白城市9个样点90株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的树冠结构调查数据作为依据,研究了不同绿化类型红皮云杉一级和二级枝条数量、枝条在树干上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及分枝角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城市绿化红皮云杉的单位冠长一、二级枝条数量随着树龄增大而减少;红皮云杉各轮枝的一级枝条平均分枝数为街路4.58、广场4.38、公园4.34、庭院5.20;各种绿化类型一级枝条垂直分布有较相似的趋势,不同年龄轮枝上的一级枝条数多为4~6个;群生状态下(庭院和广场)的红皮云杉二级枝条数量以4~5层轮枝上分布最多,然后随着枝条轮枝数的升高而减少;而街道绿化的红皮云杉2~4层轮枝上的二级枝条数为最多。χ2检验结果表明,不同绿化类型红皮云杉一级和二级枝条的水平分布遵从均匀分布原则;红皮云杉一级侧枝的分枝角度与其着枝深度呈显著的线性关系,但同株树一级枝条分枝角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吉林市常见的落叶乔木(榆树、白桦、糖槭、水曲柳、树锦鸡、紫丁香),常绿乔木(红松、樟子松、杜松、红皮云杉、油松)等11个树种进行滞尘量测定,得出杜松(6.3601g/m^2)、红皮云杉(4.3929g/m^2)等针叶树的滞尘量远远大于阔叶树(略大于1g/m^2)。可知,针叶树的滞尘能力比阔叶树强,加之其四季常绿,因此是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17.
红皮云杉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一般生长在海拔300-1800米的山地,它常与鱼鳞云杉、冷杉、红松、白桦、蒙古栎等树种混生成林。  相似文献   

18.
在干旱荒漠区引种了6种4年生云杉属植物,通过3 a的抗寒性、抗旱性、耐盐碱性、抗病虫性观测,建立生长适应性评价体系,并对几种云杉生态适应性进行综合排序。结果表明,蓝云杉保存率最高,白杄、白云杉次之,红皮云杉、欧洲云杉较差;蓝云杉、白云杉和白杄的平均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大于川西云杉、红皮云杉和欧洲云杉。欧洲云杉和红皮云杉抗旱性较差,其余均具有较强的抗旱性。欧洲云杉抗寒性最差,其次为红皮云杉,其余种抗寒性相对较强。通过各项指标打分及综合分析认为蓝云杉、白杄适应性较强,可作为干旱荒漠区理想的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19.
穆丹  梁英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549-1550,1556
[目的]探索不同树种林下的空气负离子水平,以期为城市绿地的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红皮云杉、樟子松、白桦、杏林作为研究对象,对各树种林下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和空气质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红皮云杉和樟子松林下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差异不显著,其他树种间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差异极显著。红皮云杉林下空气负离子浓度最高,平均值可达689个/cm3,空气质量较好。杏林下空气负离子浓度明显低于红皮云杉、樟子松和白桦。[结论]不同树种林下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和空气质量不同,针叶林下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和空气质量要好于阔叶林。  相似文献   

20.
<正>云杉是松科云杉属的总称,常绿乔木,我国共有16种9个变种,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地区以及台湾等地。云杉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用材树种,而且是倍受人们青睐的优良园林绿化树种。其树干高大通直、节少、结构细致、易加工,可供建筑、飞机、乐器(钢琴、提琴)、舟车、家具、刨制胶合板与薄木以及木纤维工业原料等,而其端庄秀丽的树姿及浓密的枝叶使之在城市、乡村园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