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衡水市大宗淡水鱼养殖池塘因受土质和水质的影响,养殖品种较少、产量较低,加上近年来受市场波动影响,养殖效益低下。为了摸索一套适于衡水市大宗淡水鱼池塘养殖增产、增效的新模式,近年来,河北省淡水养殖产业创新团队衡水泥鳅和淡水虾综合试验推广站进行了大宗淡水鱼养殖池塘套养南美白对虾的实验研究。实验的套养模式主要有鱼种池套养南美白对虾、成鱼池套养南美白对虾、池塘定置网箱外围套养南美白对虾。  相似文献   

2.
正大宗淡水鱼池塘套养南美白对虾综合高效养殖模式是指在主养鲤、草鱼等大宗淡水鱼的养殖池塘中套养南美白对虾以增加效益的养殖模式。衡水地区在2010年进行了该模式的初步试验,2013年对此项模式的养殖技术进行系统性的技术集成试验,2014年在全衡水区域内进行了大力推广,随后该模式的养殖面积迅速发展到266hm2,实施该项技术的池塘南美白对虾平均产量413.9 kg/hm2,效益13 630元/hm2,与大宗淡水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10月27-28日,河北省淡水养殖创新团队在衡水冀州市召开了大宗淡水鱼养殖池塘新模式现场观摩与技术研讨会。淡水养殖创新团队的各岗位专家及综合试验站的站长和技术骨干共40余人参加。会上,衡水综合试验站介绍了冀州市大宗淡水鱼养殖池塘套养南美白对虾试验养殖成果的经验,推广养殖面积2 000多亩,增加经济效益200多万元;唐山市站介绍了曹妃甸区南美白对虾高产养殖情况、丰南区南美白对虾套养、精养及大棚集约化养殖的经验;保定市站作了关于安  相似文献   

4.
目前,陕西大宗淡水鱼类养殖以鲤、草鱼为主,搭配鲢、鳙和鲫鱼,2009年养殖面积为3.56万公顷,池塘、湖泊、水库分别占养殖总面积的28.0%、21.0%和45.8%。大宗淡水鱼类年产量7.85万吨,占陕西水产品总产量的97.2%,其中池塘产量占大宗淡水鱼类总产量的72.6%、湖泊占3.3%、水库占24.1%,因此池塘养殖仍然是陕西大宗淡水鱼类养殖  相似文献   

5.
天津地区大宗淡水鱼类养殖池塘盐碱度高,除蓟县、宝坻外池塘水质盐度范围为2~7,pH值常年在8.5~9.5。大宗淡水鱼类养殖由于受到病害、养殖品种种质退化以及养殖成本升高等因素的影响,养殖效  相似文献   

6.
吴文红 《河北渔业》2016,(4):50-52,56
正唐山市淡水鱼产业在河北省渔业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养殖面积和养殖产量居省内首位,养殖品种主要包括鲤鱼、草鱼、鲫鱼等大宗淡水鱼以及其它名特优养殖种类,是水产业的一大经济增长点。1唐山市淡水鱼产业发展现状1.1养殖区域分布2014年,全市淡水养殖面积1.97万hm2,其中池塘养殖面积1.67万hm2,大部分是池塘精养模式。主要分布县区为:曹妃甸区6 867hm2、丰  相似文献   

7.
邵泽轩 《河北渔业》2019,(1):10-10,25
衡水具有典型的黑龙港流域特点,属于典型的低洼盐碱地,2013-2016年衡水市陆续开展了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试验,并成功实现了在大宗淡水鱼池塘套养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模式,为了进一步提高南美白对虾的产量,笔者于2018年探索了种草仿生态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现总结经验如下,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低洼盐碱地水产养殖业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薛建民  杨莉  李瑞达 《河北渔业》2015,(4):28-29,55
<正>衡水市水产养殖的主产区主要分布在衡水湖周边,宜渔面积800多hm2,养殖池塘普遍存在面积大形状不规则,池塘水体较深的问题。受底质及衡水湖水体压力影响,池塘难抽干,又因池塘土质松软、承包期短,故池塘改造困难。但养殖用水取自于衡水湖,水质优良,经检验符合养殖用水要求,且地处环境优良,无污染,渔民多采用以主养鲤、草鱼,搭配鲢、鳙鱼的模式进行养殖。养殖模式陈旧,受养殖技术及池塘条件所限,产量多年来  相似文献   

9.
2009年,我们与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养殖与工程设施研究室华东养殖模式岗位以及南京综合试验站(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合作,在常州武进滆湖地区建立2000亩华东地区大宗淡水鱼类池塘高效养殖示范小区。经过近两年的紧密合作与深入探索,成功总结了多套大宗淡水鱼类池塘高效养殖生产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现将主要推广应用的主养草鱼、主养团头鲂两种成鱼养  相似文献   

10.
<正>大宗淡水鱼池塘套养南美白对虾模式,是近年来在河北、山东、天津等地试验推广的新技术之一,是指在大宗淡水鱼养殖池塘中套养南美白对虾,且在淡水鱼养殖产量不受影响的条件下,综合利用池塘的潜在生产力,达到增加养殖产量和效益的目的。由于近几年对虾价格的持续走高,大宗淡水鱼养殖池塘中套养虾已成为提高淡水养殖效益的重要模式之一。淡水养殖产业创新团队近三年来,在河北省大部分区域进行了此项技术的试验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综合各地的养殖情  相似文献   

11.
<正>四川省水产养殖行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池塘、水库、稻田养鱼为主的具有四川特色的多种养殖模式,养殖品种也不断扩大,截止到2009年,已发展到40多个养殖品种,形成了具有区位优势各异的养殖模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于2008年加入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通过一年的产业调研和实地考察,对四川省的大宗淡水鱼类养殖现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9月10日,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李可心副站长来河北衡水调研,他简要听取了河北省及衡水市关于在内陆地区开展对虾池塘养殖、温棚养殖的工作汇报,现场调研了冀州市对虾-大宗淡水鱼池塘混养、对虾池塘精养等示范区,并与养殖户进行了耐心交流。李可心副站长认为,冀州市对虾池塘养殖取得成功并积累了一定实践经验,武  相似文献   

13.
<正>青鱼又名青鲩,是我国池塘大宗淡水养殖鱼类。传统养殖青鱼的方式是在池塘中作为搭配品种,与鲢、鳙、草、鲫鱼等混养。为探索提高无锡锡山"甘露"青鱼养殖大宗淡水鱼经济效益的途径,2013年,在无锡市锡山鹅湖镇松芝村无公害青鱼养殖标准化示范基地进行了两种池塘主养青鱼高产模式的试验,均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选择两口条件大致相同的池塘作为试验池。1#试验池面积32×667 m2,2#试验池面积33×667 m2,  相似文献   

14.
《水产养殖》2014,(5):46-46
<正>经过前期多次调研和论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2014年3月31日张家港市农险推委办下发了《张家港市池塘淡水鱼养殖保险实施意见》(张农险办[2014]5号),标志着张家港市淡水鱼养殖政策性保险正式开始施行,这是继2013年推出内塘螃蟹养殖政策性保险后,推出的第二个水产养殖方面的险种。按照该实施意见的相关规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看点":一、参保条件较低:只要养殖单位或养殖户承包水域面积在30亩以上并持有养殖证;池塘水质正常,并有增氧、换水等设备;鱼苗放养符合水产养殖管理部门相关规定;并建有饲养台帐的均可参加投保。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大宗淡水鱼类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吉林省水产养殖业发展迅猛,形成了以池塘、泡塘、水库、稻田、网箱养鱼等为主的多种养殖模式,养殖品种98%以上为大宗淡水鱼类。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于2008年承担了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通过几年的项目实施和全省科研、推广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使吉林省大宗淡水鱼类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大宗淡水鱼类新品种不断更新,产量稳步增长,效益不断提高。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大宗淡水鱼池塘养殖基本沿袭了传统的养殖方式,养殖设施简陋陈旧,养殖模式单一,养殖病害频发,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加剧,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大宗淡水鱼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宗淡水鱼养殖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2013年4月下旬-12月中旬,针对湖北地区大宗淡水鱼养殖及产品质量问题,调研工作组每月抽出3~5天时间,深入荆门、鄂州、洪湖、新洲、长阳等五个试验示范县市及其养殖基地,采取走访渔户、实地考察、蹲点调查、工作座谈等方式,取得了较为详细、完善的第一手调研资料,现将2013年度大宗淡水鱼养殖调研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提高大宗淡水鱼池塘养殖效益,2011年,福州综合试验站顺昌示范县在顺昌县宏牛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了大宗淡水鱼与甲鱼池塘仿生态养殖模式试验,养殖面积62亩。通过两年多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现将该模式总结如下,供同行业者参考。一、材料与方法1.地点的选择比较顺昌县各示范点的水源、池塘及管理条件,结合甲鱼生活习性,选择了顺昌县宏牛牧业发展有限公司仙潭大宗淡水鱼养殖基地开展模式试验。该基地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常年水  相似文献   

18.
<正>一、引言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成立以来,全国大宗淡水鱼养殖产量从2009年的1553.18万吨增加到2014年的2008.64万吨,年均增长5.9%。"十二五"期间,大宗淡水鱼体系围绕健康养殖需要,研究建立了一批高效养殖模式,研发优化了多项高效养殖设施设备,制订了一批标准和技术规  相似文献   

19.
<正>山东省邹城市水产局2011年7月—2012年11月在邹城市北宿镇、城前镇开展了"淡水池塘浮动草床微生态调控低碳多元养殖技术推广"项目的推广实施试验,在北宿镇西故采煤塌陷区建设大宗淡水鱼类养殖核心示范试验基地,推广面积5 000×667 m2,城前镇推广面积300×667 m2,该项目依托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和邹城市获得的有关科研成果,主要推广了以下技术成果,①池塘水体生态调  相似文献   

20.
水产养殖过程中,池塘生态系统可分为自成熟期和人工维持期。在养殖容量提高的情况下,养殖生物呼吸需氧量在不断增加,缺氧条件下有机物分解成有害物质,影响养殖生产。维持池塘生态系统稳定的主要工程机制为:通过上下水层交换、平衡营养元素等方法,强化光合作用,提高营养物质转化规模,提升初级生产力;形成生态增氧为主、机械增氧为辅的高效增氧机制。以中国养殖池塘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养殖池塘生态机制、水体溶氧理论、增氧机作用机理、不同类型增氧机的机械性能等,提出了大宗淡水鱼混养池塘及几种典型单养池塘增氧机配置方式,从而为池塘养殖系统增氧机的配置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