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崇毅 《食用菌》1996,18(3):18-19
传统的蘑菇栽培种培养基,一般是采用粪草或麦粒。它们的不足之处是:粪草基质费工大,理化性状差;麦粒基质菌龄短,不宜久存。近年来,用棉子壳为主料制蘑菇栽培种,以省工、质优而被广泛推广应用。笔者曾利用生料栽培草菇后的废料(简称废料棉子壳)及一般不被食用菌栽培者所用的松木屑作为蘑菇培养基的主料,做了比较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2015,(3)
对采自青海省高寒草甸的野生双孢蘑菇(经鉴定)菌株经组织分离培养提纯后,进行培养基筛选试验,筛选出适宜野生双孢蘑菇菌丝体生长的培养基。结果表明:野生双孢蘑菇母种在黄豆芽培养基上菌丝体生长速度最快且长势最好,不同培养基间的菌丝生长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原种及栽培种在麦粒培养基、粪草培养基、发酵棉子壳复合培养基上菌丝体均能生长,以麦粒培养基上长速最快。  相似文献   

3.
蘑菇菌种一般都用粪草或谷粒制作.但是前者制作工艺较繁,用种量大,播种不便;后者浪费粮食,易遭受鼠害.而棉子壳砻糠菌种制作工艺简单,又不用粮食,且产量比前两类菌种高.现将其工艺简述如下:(一)培养基配方棉子壳60%,砻糠7%,干牛粪30%(或蘑菇废料505),石膏1.5%,石灰1.5%,含水量58%.(二)原料的准备①棉子壳要曝晒2天,再用pH12的石灰水拌匀,堆成狭长堆,四同围薄膜(堆顶盖),堆积1周左右(翻堆2次).②牛粪经晒干粉碎,加pH12的石灰水翻拌,也堆成狭长堆,四周围薄膜,堆积1周(翻堆2次);若采用蘑菇废料,要选没  相似文献   

4.
一、麦粒菌种培养基配方小麦100公斤,硫酸镁0.1-0.2公斤,轻质碳酸钙1公斤。小麦必须无虫害、未变质、杂质少;硫酸镁用作防腐剂;轻质碳酸钙既可防止麦粒粘在一起,又可用于调节pH值。一般制作每万瓶(720毫升)菌种需小麦3000公斤左右。二、堆制优质的导引料要使麦粒培养基发菌快、吃料均匀,必须在培养基上面加一层约2厘米厚的粪草培养基,以便于发菌吃料,俗称为“导引料”。其配制方法基本上和栽培蘑菇的堆料相似,采用粪草堆制发酵而成。一般制作每万瓶菌种需干牛粪150-200公斤、干稻草400公斤、壳灰12-20公斤、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金针菇生产发展很快,作为栽培主料的棉子壳日趋紧张.为此,我们经粉碎的棉桃壳加棉子壳进行栽培金针菇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结果简介如下:(一)供试材料 菌种为上海金针菇2号.原种培养基为小麦,栽培种培养基为棉子壳加小麦.栽培料设三组;A.棉桃壳粉70%;B.棉子壳加棉桃壳粉各35%;C.棉子壳70%(对照).各配方均加麸皮25%,玉米粉3%,糖1%,石膏粉1%.(二)试验方法 选用当年的棉桃壳,经晒干粉碎.各配方混匀后兑水拌料,料水比1:1.25.用17×  相似文献   

6.
小集锦     
《食用菌》1988,(4)
用种过平菇的棉壳料制蘑菇种经笔者二年的实践证明,利用种过平菇的棉籽壳废料制作蘑菇栽培种,与同等量的粪草菌种相比,播种后菌种萌发快,出菇早,产量高。现将生产的方法简介如下:平菇生产结束后,取无霉、无虫害的废料,经曝晒2天后堆2周,再摊开晒干备用。制作蘑菇栽培种的配方为平菇废料50%,棉籽壳(发酵处理后)或油菜壳35%、牛粪10%、石膏2%、石灰2%、过磷酸钙1%,含水量55%,pH 自然。装瓶时要装紧一点,  相似文献   

7.
以往栽培蘑菇的培养料,主要是粪草混合堆制而成,以菇床辅料厚度5寸计算,1000平方市尺栽培蘑菇面积的培养料,约需干牛粪6000斤(或鲜牛粪2万斤),粪肥用量大,已成  相似文献   

8.
种菇与养鱼     
栽培蘑菇的主料是畜禽类和稻草,按常规的粪料配方堆料,粪草比为6:4。每米~2收菇25.2公斤。蘑菇下脚料投入沼气池,每50公斤下脚料的沼气产量为8.8米~3,不仅能节省人力、物力,且可促使沼气池发酵产气早。经沼气池发酵的肥渣又是养鱼的好饲  相似文献   

9.
国内传统的双孢蘑菇原种、栽培种的培养料,都要预先进行粪草料的堆制发酵。尔后取其半腐熟的草料,切碎、添加辅料后装瓶制作。不仅需要一定的场地,还需较长的制种时间。国外目前采用麦粒种可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但因成本高,易污染,播后鼠害重等方面原因,在我国生产上还难以推广。为此,我们进行了生料蘑菇菌种的研试工作。(一)材料菌种浙农1号,设五种配方:①干稻草粉60%,新鲜湿牛粪30%,菜子饼和玉米粉各5%;②干麦草粉40%,新鲜湿牛粪50%,菜子饼和玉米粉各5%;③棉子壳90%,马铃薯10%;④玉米粉10%,平菇废料85%,过磷酸钙3%,石灰2%;⑤对照,发酵稻草78%,发酵牛粪15%,米糠5%,碳酸钙2%。  相似文献   

10.
王灿琴  黄卓忠 《食用菌》2010,32(1):41-41
为选择适合南方地区的高温平菇麦粒菌种,试验以纯麦粒种为对照,在以麦粒为主的培养基分别加入棉子壳、桑枝屑、木薯秆、木薯酒精废渣4种不同的辅料。其结果表明麦粒加桑枝屑配方各综合性状表现比对照好,其次表现较好的麦粒加木薯杆配方。  相似文献   

11.
高温型洛巴伊口蘑的菌种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温型洛巴伊口蘑出发菌株经间断低温处理之后,筛选获得耐低温保存的驯化菌株;菌丝在以麦芽糖为碳源的复合PDA培养基上培养12~15d可长满试管;培养料经发酵后、添加玉米粉和蔗糖均能提高原种和生产种菌丝的生长速度;以棉子壳为主料,添加甘蔗渣、牛粪粉、玉米粉等混合发酵后袋式栽培,生物学效率达68.1%。  相似文献   

12.
蘑菇的原种和栽培种生产,一般都是采用发酵料制作,工序较繁,用工量大,成本较高。而且在菌种生产期间,若遇上梅雨季节,无法使培养料晒干,常常影响正常生产。为此,我们于1984年进行了生牛粪粉制种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成品率达95~98%,菌丝生长茂盛。现简报如下。一、培养料制作主料是新鲜干牛粪粉70%,辅料为稻草及麦草(或粗糠及麦壳)22%、麸皮5%、石  相似文献   

13.
白灵菇又名翅鲍菇、白阿魏蘑 ,是一个品质优良的珍稀菇类。人工栽培多以棉子壳为主料 ,用其它材料栽培报道不多。本试验用当地丰富的玉米芯作主料 ,采用不同配方栽培白灵菇 ,为在广大玉米产区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菌株 白玉 1号 ,由河南省食用菌协会提供。1.2 供试配方 ①母种培养基 :麦粒加PDA培养基。②原种培养基 :麦粒 89% ,木屑 10 % ,石膏 1% ,pH自然。③栽培料配方 :A .棉子壳 82 % ,麸皮 13% ,玉米面 3% ,石灰、石膏各1% ;B .玉米芯 80 % ,麸皮 13% ,菜籽饼粉 5 % ,石灰、…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高效益的平菇栽培法,我们拟出了本栽培法,经1990年10月下旬初试,效果很好,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一)栽培料处理栽培主料是棉子壳,用前晒1~2天.按每100kg棉子壳加辅料:玉米面skg,N、P、K复合肥3kg,硫酸镁100kg,40%环多菌灵2509,生石灰3kg,料水比1,1.3,混合均匀堆积发酵。  相似文献   

15.
我地栽培蘑菇已有20多年历史,年生产栽培种300多万瓶。对原种、栽培种培养基进行了多次改革,先后以粪草料、生牛粪粉、麦粒作培养基,由于粪草料花工多,又会污染环境,牛粪粉用量大原料紧缺,麦粒培养基易感染杂菌。为此,笔者于1990年采用稻谷作培养基制种,取得了良好效果。1991年在全县90多个菌种场推广反映良好,现将该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木耳母种培养基的成分中一般都有土豆。笔者在实践中,改用清水为麦粒煮汁来煮土豆,然后取其汁液制作培养基。用此培养基制作的木耳母种,菌丝浓密菌苔较厚,爬壁力较强,有少量气生菌丝,生长快,耐者化,在自然条件下可存放25天左右。如果再在煮土豆汁时加少许栽培主料(如棉子壳等),刚这样制出的母种接入原仲、栽培种,其原种、栽培种的菌丝生长快,并可降低污染率。现将具体的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称取麦粒1kg,洗净后置清水中浸24小时,捞起置锅中加水煮至膨大而未裂开,再取其汁来煮土豆(200g),并加入少许栽培主料(如棉子壳等)共煮,最后  相似文献   

17.
黄红英  陈作红 《食用菌》2004,26(2):29-30
本试验成功栽培出了沼生花褶伞(Panaeolus paludosus Cleland)的子实体。结果表明,母种制备用粪草培养基,原种用麦粒菌种培养基为佳,而栽培时则用堆制发酵的粪草,采用层播法播种发菌。  相似文献   

18.
目前,生产蘑菇原种和栽培种的培养基,大多数用牛、马粪或鸡粪晒干粉碎后,再搭配一定比例稻麦秆堆制发酵而成。粪草培养基不仅稻麦秆用量大,而且花工多。采用人工合成培养基可以不用畜粪,并能增加稻麦秆发酵得率,节省原料和发酵场,花工少,成本低。同时,还可以改善环境卫生和劳动条件。我厂菌种场从1969年开始用人工合成培养基制种,十年来共生产60  相似文献   

19.
栽培蘑菇、平菇、草菇等食用菌的菌床废料,经过适当处理,再用于食用菌生产上,已见许多报道。但用菌床废料制蘑菇栽培种,目前还未见报道,笔者在这方面作了多次试验,现简报如下: 1 培养料制备 试验材料为平菇、草菇、蘑菇三种菌床废料,配方分别为①草菇废料:将栽培草菇的废草晒干,贮存备用。制种前加水预湿,100kg加入20kg牛粪粉、1kg石膏、2kg蔗糖、2kg石灰,料水比为1∶1.4,pH8.0。②平菇废料:春菇生产结束后,将废料晒干保存。堆制时,100kg废料加20kg麦草或稻草屑、20kg牛粪粉、500g尿素、2kg石膏、1kg过磷酸钙,料水比1∶1.4。③蘑菇废料:采完春菇后除掉覆土,取未感染杂菌的菌床废料,晒干备用。制种时,用菌床废料50kg,加当年堆制的干麦草屑50kg、牛粪粉20kg、石膏2kg、石灰2kg,料水比为1∶1.4,pH8.5左右。 各组按比例配好后,堆积发酵半个月,中间翻堆2~3次。第2组以尿素补充氮源,最后一次翻堆如有氨气,再酌加过磷酸钙堆积3~4天。堆制结束后,装瓶后常压灭菌,100℃维持10小时以上,当温度降  相似文献   

20.
蘑菇人工栽培于20世纪30年代传人我国,传统的栽培技术是以牛粪和稻、麦草为培养料。80年代调整产业结构之际,平湖市引进蘑菇生产技术,由于生产规模受到牛粪资源制约,当地菇农首创了以菜籽饼、稻草加少量氮素化肥经堆制发酵而成的“蘑菇人工合成无粪培养料”,解决了牛粪资源不足的难题,促进了蘑菇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