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110mAg被认为是大亚湾核电站放射性流出物中对环境影响最大的关键核素,而对^110mAg的有效监测和危害评价都赖于对其环境行为的了解。通过测定大亚湾水、沉积物和部分生物体的^110mAg含量,分析了^110mAg进入西大亚湾海域的大致过程、存在形式、水平分布和在各类生物体中的浓集系数。文章认为双壳类和腹足类软体动物是对^110mAg长期环境监测的合适指标生物,马尾藻类则可作为春季补充监测的对象。  相似文献   

2.
高纯锗γ谱仪监测进出口水产品核污染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并应用高纯锗γ谱仪监测水产品中放射性核素的方法对山东口岸进出口水产品核污染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判断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对我国进出口水产品质量安全产生的影响.[方法]样品经洗净、晾干,取其可食部分进行烘干、粉碎、装样预处理,用高纯锗γ谱仪进行放射性核素检测;然后随机选取3种137Cs阳性样品,制成3组平行样品进行测量,分别在0.5、l、2、4、6、8、12、18、36h时保存图谱,用DSA-1000数字化谱仪进行解谱,用Genie 2000谱分析软件对所得图谱进行数据分析,得到不同时间内样品中各监测核素的比活度.[结果]测量时间<6 h时,随着测量时间延长,检测结果呈缓慢的递增趋势;检测时间>8 h后检测结果趋于稳定.在所检测的1127份样品中,放射性核素的检出率8.9%,涉及的放射性核素主要有134Cs、137Cs和110mAg,其检出率分别为6.21% 、5.15%和2.75%;137Cs的最高比活度为27.8 Bq/kg,134Cs的最高比活度为16.7 Bq/kg,所检测阳性样品中134Cs、137Cs、110mAg的比活度远低于各国限量标准.[结论]高纯锗γ谱仪监测水产品核污染的检测时间以6~8 h为宜;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后我国的进出口水产品尚未出现重大核污染现象,但仍需继续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3.
3种农药亚致死浓度对斑马鱼AChE和ER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毒死蜱、三唑磷和仲丁威是中国稻田里常用的农药,在中国南方稻区都有大面积施用,但由于中国南方水产养殖常与稻田紧密相邻,如稻田-鱼塘水相互交错使用^[1]、稻田-养鱼模式等,因此稻田施用农药很容易对鱼类等水生生物产生危害。仅通过化学方法监测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并不能直接反映污染物对生物体的生理影响。近年来,国外的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污染物对水生生物体各种生物化学参数(如乙酰胆碱酯酶、物质代谢酶和DNA完整性等)的影响上,  相似文献   

4.
林国旺  姜国强  黄道建  郭振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154-9157,9193
于2007年8月至2008年9月对大亚湾湾口进行了10个测次的垂直采样监测,系统性地调查了水体理化因子和生态要素,基于现场实测数据分析了大亚湾湾口理化因子和生态要素的垂向结构和季节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重组人磷脂酰肌醇3-激酶p110β催化亚基的原核表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表达人磷脂酰肌醇3-激酶p110β催化亚基。方法:将构建有人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p110β催化亚基cDNA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用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γ-^32P]ATP与重组PI 3-K p110β催化亚基一起保温的方法测定PI 3-K的活性;^32P标记的磷脂用氯仿和甲醇抽提、板薄层层析和放射自显影来分析。结果:SDS-PAGE显示表达出-110kD的新蛋白质分子,重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比例为15%,大多数重组蛋白以可溶性形成存在。wortmannin是PI3-K特异的抑制剂,wortmannin对重组PI 3-K p110β亚基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2.5-20nmol/L)。结论:重组蛋白是有活性的人PI3-Kp110β催化亚基。  相似文献   

6.
从生物体的带电特性出发,对极低频磁场(ELF MF)生物效应的机理从微观上进行了讨论。认为在ELFMF的作用下,生物体的荷电粒子会受到洛仑兹力和力偶矩的作用,导致带电粒子的区域化;同时,ELF MF不仅对生物体自生电流产生力的作用,而且还能在生物体内产生感应生物电流。因此,ELF MF影响了带电粒子的运动和离子的跨膜运转,从而对生物体的多种生理生化特性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大亚湾2006年和2007年的风场资料进行分析,数值模拟年平均风场作用下大亚湾的余流场,采用保守物质输运扩散法研究大亚湾的水交换能力.把大亚湾分成7个子区域,计算整个海湾和各子区域的水体更新时间,比较了各子区域水交换能力的强弱.大亚湾水交换能力总体为:南部优于北部,东部优于西部;年平均风场大大加速了大亚湾的水交换速率,全湾平均水体更新时间由仅考虑潮流作用时的82.5 d降低为26.0 d;风场作用下的表、底层环流差异较大,表层水交换能力略高于底层.  相似文献   

8.
田间土壤生物体氮的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杨凌中等肥力红油土上进行大田试验,研究土壤生物体氮的变化及影响因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土壤生物体氮含量不同,秋季和春季较高,初冬居中,严冬最低,这种变化规律与土壤温度和水分含量变化相一致。施用氮肥和有机肥能显著增加生物体氮。不施氮时,种植油菜和小麦田块土壤中生物体氮显著低于休闲土壤,而施氮后,则高于休闲土壤;种植豌豆不同于其它两种作物,不施氮时,生物体氮仍然和休闲土壤持平,这表明在种植条件下,施用氮肥或种植豆科作物对维持土壤生物体氮库具有重要意义。土壤生物体氮不仅耕层远远高于下层,而且根际土壤显著大于非根际土壤。  相似文献   

9.
《温州农业科技》1989,(2):30-31
全息生物学是我国创立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它揭示了生物体中整体与部份、部份与部份之间相关规律。已广泛应用于农学、医学、兽医学、植物学、古生物学等多种领域和学科,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实用价值。生物全息律的实质是基因的半保留式复制,使每个细胞具有全套遗传信息,而成为整体的缩影——全息元。生物体由许多全息元组成,这是生物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规律,称为生物全息律。  相似文献   

10.
据对全国110个粮棉主产县市监测,2005年12月化肥零售价格基本平稳,个别品种价格小幅下降。  相似文献   

11.
根据海洋生态系统的压力-结构-响应框架模型,从压力指标、结构指标、响应指标等几个方面构建了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GIS的海湾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法.以春季大亚湾海洋生态系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亚湾海湾生态系统春季的健康综合指数平均值为0.57±0.08,从总体看来,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处于“较好”水平,浮游植物丰度、浮游植物多样性和生态缓冲容量是其主要健康负面因子,健康状况可能面临着向“临界”状态转化的危险.实证研究表明该方法适用性强、结果客观准确、形象生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定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并分析大亚湾中央列岛海域水质情况。[方法]采用单因子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富营养化水平评价法对2014年3、6、9和12月大亚湾中央列岛海域水质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大亚湾中央列岛海域2014年各调查时期各站位表层和底层海水溶解氧(DO)、活性磷酸盐(PO4-P)含量、表层海水石油类含量均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化学需氧量(COD)含量绝大多数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9、12月各调查时期底层海水无机氮含量均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其他均有个别站位无机氮未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结果表明该海域各调查时期表层和底层整体水质均达到了Ⅰ级,整体水质良好;该海域各调查时期各站位表层和底层海水均处于贫营养化状态。[结论]该研究可为大亚湾中央列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大亚湾南部海域渔业资源水声学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大亚湾南部海域渔业资源的生物资源密度和总资源量进行水声学评估。[方法]2015年利用Simrad EY60声学系统进行了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4个航次的声学调查,并以传统拖网方式同步采集生物学资料,对大亚湾南部海域的生物资源密度和总资源量进行了评估。[结果]2015年4月春季调查航次的平均生物资源密度为7.38×103kg/n mile~2,总资源量为172.8 t,优势种为二长棘鲷(平均生物资源密度为2.37×103kg/n mile~2);2015年8月夏季调查航次的平均生物资源密度为8.58×103kg/n mile~2,总资源量为200.9 t,优势种为黄鳍马面鲀(平均生物资源密度为3.29×103kg/n mile~2);2015年10月秋季调查航次平均生物资源密度为6.52×103kg/n mile~2,总资源量为152.6 t,优势种为短吻鲾(平均生物资源密度为2.59×103kg/n mile~2);2015年12月冬季调查航次的平均生物资源密度为6.36×103kg/n mile~2,总资源量为148.9 t,优势种为皮氏叫姑鱼(平均生物资源密度为0.82×103kg/n mile~2)。[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大亚湾南部海域海业资源的养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大亚湾海洋牧场低碳渔业生产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基于人工鱼礁为构建主体的大亚湾海洋牧场为研究实例,以2007年4月和2009年5月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了海洋牧场在资源养护和提高海域碳汇能力等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人工鱼礁型海洋牧场建设提高了海域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栖息密度以及渔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底栖生物和游泳生物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增加,渔业资源优势种中的优质经济鱼类的数量增加。根据海域叶绿素浓度的提高进行计算,海洋牧场建设使海域碳汇增加了937.40kgC,相当于3.44tCO2。如果同时考虑通过渔业生物收获从海域中移出碳而增加的海域碳汇能力,则其起到的海域碳增汇能力将更高。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海洋牧场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的低碳渔业生产模式,有利于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和增殖,也是生物碳汇扩增的科学途径。  相似文献   

15.
BP神经网络模型在象山港水环境承载力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近年象山港水环境承载力状况,根据2010—2013年象山港水质指标DO、COD、DIN和DIP的统计数据获取指标阈值,应用BP神经网络技术建立象山港水环境承载力研究模型。模型输入指标为DO、COD、DIN和DIP的监测值,输出为水环境承载力指数。应用构建的模型对2014年春、夏、秋、冬象山港水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4年象山港水环境承载力指数季节平均值都小于0. 4,水环境承载力总体不理想。象山港湾内的水环境承载力整体高于外海。湾口受外海影响,水环境承载力常年偏低;内湾水环境承载力季节变化复杂,主要为局部影响;湾中部水环境承载力春季偏高,夏季偏低,这与生物活动有关。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构简单、数据结果直观可靠,可应用于象山港水环境承载力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渤海辽宁海湾地化环境与资源开发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989-1990年海湾志调查的实测资料为基,研究了营城子湾、金州湾、普兰店湾、董家口湾、葫芦山湾、太平湾7个海湾的化学要素含量及分布。通过对海湾环境质量评价得出;目前已遭受磷酸盐重金属及硫化物的不同程度的污染,且诸化学要素都是在潮流水动力支配下产生迁移和扩散。最后得出营城子等诸湾地化环境现状,提出各海湾资源开发与养殖关系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7.
李晶莹  韦政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187-4189
通过在莱州湾各设区市开展海水入侵选点和监测,在莱州湾沿海共布设了11条监测断面,65个监测井,自2007年7月1日开始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监测分析。经过一年多的监测分析,可以看出莱州湾海水入侵已经非常严重,入侵程度呈自西向东递减的趋势,西南方向的海水入侵程度最严重。严重入侵区氯度最高达62670mg/L,矿化度最高达到6.4g/L;除离海岸线较远的监测断面属轻度土壤盐渍化外,其他监测断面均为重度土壤盐渍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毛虾广泛分布于西北太平洋近海,尤以渤海、黄海和东海近海资源量最为丰富,是中日韩等国主要虾类资源捕捞对象。而且,其作为近海海洋食物网中的初级消费者和经济鱼类的主要饵料,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起到关键枢纽作用。本文回顾了中国毛虾的生长、繁殖、摄食以及洄游的相关研究,全面归纳总结了中国毛虾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最新研究进展。以我国中国毛虾捕捞限额试点为契机,结合其种群爆发导致滨海核电站停堆事件,从其作为经济生物和致灾生物的双面性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目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努力的方向。另外,通过已有研究结果的分析和总结,绘制了中国毛虾的世代交替图,旨在为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