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3 毫秒
1.
两不同地域中华鳖的核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江苏南京和浙江绿兴中华鳖的染色体组型。结果表明,两者核型完全一致,均为2n=66(4M+8SM+165+38m),NF=78,核型模式为6+8+19,通过对两者比较发现,两者绝对长度与相对长度均有差异,南京中华鳖第5对SM染色体为大型染色体中最小的,而绍尖中华鳖第5对SM染色体第1对T染色体等大;另外,两者臂比指数也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对四川产的4种贝母进行了核型研究,米贝母FritillariadavidiiFranch,核型公式为2n=2x=24=2m+2sm+10st+10t,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I.R.L=2L十2M2十7M1+2s核型为2B型,瓦布贝母FritillariawabuensisS.Y.TangetS.C.Yueh,核型公式为2n=2x=24=2m+2sm(SAT)+20t,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I.R.L=4L+6M2+12M1+2S,核型为2B型;浓度贝母FritillariamelleaS.Y.TangetS.C.Yueh,核型公式为2n=2x=24=2m+2sm+20t,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I·R·L=4L+8M2+10M1+2S,核型为3A型;槽鳞贝母FritillariaunibracteataHsiaoetK.Csiavar.sulcisquamosa(S.Y.TangetS.C.Yueh)HsiaoetS.C.Yu,核型公式为2n=2X=24=2X(SAT)+2sm+10t,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I.R.L=4L+4M2+14M1+2S,核型为3B型。该4种贝母核型较一致,但各种之间在次缢痕、随体、B染色体的数目?  相似文献   

3.
采用F-BSG制片法对寸三莲染色体组型及GiemsaC-带带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染色体数目为2n=16,核型公式为2n=16=2st+4sm+8m+2m(SAT),第6对梁色体有随体,染色体长度比为3.3,N.F.值为30,属2B核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6=4L+2M2+4M1+6S,Giemsa C-带带型主要为着丝点带。  相似文献   

4.
观察分析了湖南洞庭湖区南荻变种“突节荻”的染色体核型.结果如下:2n=38=22m+8Sm(4SAT)+2St+6T,x=19;1,2,3,4,6,7,9,10,11,12,13号染色体为m;5,8,14,18号染色体为Sm;15号染色体为St;16,17,19号染色体为T;5号和8号两对染色体为随体染色体.染色体绝对长度平均4.63μm,相对长度平均5.36%.最大与最小臂比值分别为8.43和1.00,平均2.66.最长与最短染色体的比值为3.00,臂指数在50%~89.39%之间,平均64.67%,其核型属于Stebbin的2B类型  相似文献   

5.
马占相思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马占相思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马占相思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26,9对(No.2,4,6,8 ̄13)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4对(No.1,3,5,7)为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其中第1对(No.1)染色体上具小随体(sat),其核型组成为K(2n)=26=18m+8sm(2sat),染色体长度比(最长/最短)为2.50,臂比均小于2,属Stebbins“1B”核型类型。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巴里坤湖卤虫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巴里坤湖卤虫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2条,可配成21对.共分为3组。枝型为2n=42。核型公式为K2n=14M+8SM+20T,NF=64。最大的一对为具中部着丝点的同型性染色体。  相似文献   

7.
中国银杏品种资源染色体数目及核型研究初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压片法对我国银杏属雌株5大类型50个品种的染色体数目进行了观察,并对5个类型的代表品种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观察的50个品种全部为二倍体,人工诱变也未获得有价值的多倍体;5个代表品种的核型一致,均为2n=2x=24=4m+8sm+12st,相对长度在14.75%~6.65%之间,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之比均大于2,属较不对称的3B型  相似文献   

8.
兵豆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兵豆的核型进行了研究,观察了25个分裂中期细胞的染色体,并选其中5个分散良好的显微照相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如下:核型公式为K(2n)=14=2M(2SAT)+6m+6sm;染色体中等大小;第4号染色体具有一对小随体;核型属于2A类型。  相似文献   

9.
荔枝与龙眼核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荔枝的核型公式为2n=30=22m(2sat)+6sm+2st,龙眼的核型公式是2n=30=16m(2sat)+8sm+6st。荔枝的sat染色体拉于第2对,而龙眼的sat染色体则位于第12对。核型的不对称性,龙眼大于荔枝。按Stebbins分类,荔枝为2A核型,龙眼是2B核型。  相似文献   

10.
荔枝与龙眼核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的核型公式为2n=30=22m(2sat)+6sm+2st,龙眼的核型公式是2n=30=16m(2sat)+8sm+6st.荔枝的sat染色体位于第2对,而龙眼的sat染色体则位于第12对.核型的不对称性,龙眼大于荔枝.按Stebbins分类,荔枝为2A核型,龙眼是2B核型.  相似文献   

11.
以强壮箭虫Sagitta~a为试验材料,采用秋水仙索溶液浸泡、冷滴片、空气干燥及Giemsa染色等方法,对其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强壮箭虫有9对染色体,其中6对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1对为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2对为端着丝粒染色体(T);其核型公式为2n=18=12M+2SM+4T。文中还比较了两种箭虫的染色体核型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昆嵛山萱草属植物细胞学研究及其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两种来自昆嵛山萱草属(H.emerocallis)植物的染色体数目、核型,结果表明:黄花菜(H.citrina)的体细胞中期染色体核型:2n=2X=22=16m+4sm+2T,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8.9%,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2n=2X=22=6L+10M1+6S,染色体总体积为105.39μm3;北萱草(H.esculenta)体细胞中期染色体核型:2n=2X=22=20m+2T,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3.8%,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2n=2X=22=4L+2M2+14M1+2S,染色体总体积为99.43μm3。同时对染色体的性状进行了巢式方差分析,表明居群内个体间、细胞间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具有一定程度的变异,且居群内的变异主要来自于个体间;最后分析了该属植物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脾脏细胞空气干燥法制片,Giemsa染色,对两种生活于近海沿岸的(鱼叚)虎鱼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纹缟(鱼叚)虎鱼(Tridentiger trigonoce phalus)2n=44,NF=76,有10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6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6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竿(鱼叚)虎鱼(Luciogobius guttatusGill)2n=44,NF=72,有7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7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8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未发现有异形染色体。  相似文献   

14.
芒和五节芒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禾本科芒属(Miscanthus Anderss.)2种植物的核型。结果为:2种植物染色体数目均为38,芒(M.sinensis)的核型为:2n=38=28 m 10 sm;五节芒(M.floridulus)的核型为:2n=38=24 m 14 sm。2个种均无随体染色体出现,核型都属于2B类型。芒和五节芒的核型均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野桔与南桔染色体核型及Giemsa带型的研究,探讨了两者的亲缘关系在细胞学上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两者染色体效均为2n=18,绝对长度差异较小,属于小染色体类群,基本核型为对称性核型,N、F值均为36,染色体长度比小于2:1,属于1A类型,这表明了两者在核型上的一致性。但两者着丝点部位及臂指数乃有不同:野桔染色体全为中部着丝点,其臂指数大于60%只有一对,核型公式为:2n=18=12(L)m+6(S)m;而南桔染色体除中部着丝点外,还有3对近中部着丝点,臂指数大于60%有6对,其核型公式为:2n=18=8(L)m+4(L)Sm+4(S)m+2(S)m,不对称的程度比野桔高。Giemsa C—带带型以着丝点带和端带为基本带型。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用三种豆类植物———蚕豆、豌豆、大豆、分别代表大、中、小三种不同类型的染色体 ,研究了其核型 ,并对研究方法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 ,蚕豆属于大型染色体 ,6对染色体平均长度为 11 33μm ,核型分类为2A ,核型公式为 2n =2x =12 =4m + 4Sm (2SAT) + 2ST + 2T ,豌豆属于中等大小染色体 ,7对染色体平均长度为 5 5 0μm ,核型分类为 2A ,核型公式 2n =2x =14=2M + 4m + 8sm ;大豆属于小染色体 ,2 0对染色体的平均长度为 1 93μm ,核型属于 2B类型 ,核型公式为 2n =2x =40 =2M + 30m + 8sm (2SAT)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采自海南黎安港的3种水鳖科海草—海菖蒲(Enhalus acoroides)、泰来藻(Thalassia hemprichii)和小喜盐草(Halophila minor)的染色体及其核型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海菖蒲和泰来藻的根尖及小喜盐草的腋芽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制备染色体玻片标本,并对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海菖蒲和泰来藻的染色体数目为 2n=18,小喜盐草的染色体数目为2n=28,两者均未发现B染色体和随体;海菖蒲、泰来藻和小喜盐草的核型公式分别为K(2n)=18=12m+6sm,K(2n)=18=12m+6sm,K(2n)=28=16m+8sm+4st;按Stebbins的核型分类标准,海菖蒲和泰来藻的染色体属2A类型,小喜盐草为2B型。[结论]通过对3种海草核型进行比较发现,海菖蒲与泰来藻的核型差距很小,而它们与小喜盐草的核型差距较大,说明海菖蒲与泰来藻的亲缘关系更近。  相似文献   

18.
斑腿蝗科两种短翅蝗虫,昆明拟凹背蝗和绿胫舟形蝗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均为2n(♂)=23,全部是端部着丝点染色体,性别决定机制XO型,性染色体X属于大型染色体,相对长度位居第一.研究结果表明:昆明拟凹背蝗的染色体C带共28条,除着丝粒带之外,其余5条为端带,分别出现于L2,M5,M7,M8和S11.两种短翅蝗虫的减数分裂染色体交叉频率以1位点和2位点的交叉居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