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MHC即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由紧密连锁、高度多态的基因位点所组成的染色体上的一个区域[1],连锁于一条染色体上的MHC基因构成一个单倍型.MHC分为Ⅰ、Ⅱ、Ⅲ类分子,其中Ⅰ、Ⅱ类分子分别提呈内源性和外源性抗原肽,Ⅲ类分子与免疫因子相关.MHC基因产物在各种细胞表面表达,控制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早期源于解释器官移植中受体排斥供体组织细胞的现象.1936年,Gorer在小鼠体内首次发现了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MHC基因是一个多基因家族,是基因组中多态性最丰富的基因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MHC的内涵已经得到拓展,不仅涵盖抗感染相关分子,还泛指整个免疫基因群.近年来,在畜禽研究中发现MHC基因与许多疾病和生产性状密切相关,已成为抗病性、易感性及生产性状的候选标记基因.羊MHC名称OLAP(绵羊)、CLA(山羊).与牛相比,有关绵羊和山羊MHC的研究要少得多.  相似文献   

2.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是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体内的一类高度紧密连锁的基因群,绵羊MHC又称为绵羊淋巴细胞表面抗原(ovine lymphocyte antigen,OLA),位于绵羊20号染色体上,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区域,其中MHCⅡ类基因具有高度的基因多态性.文章综述了绵羊MHCⅡ类基因的分子结构及遗传多态性,重点总结了近十年来国内外不同绵羊品种MHCⅡ类基因遗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并对绵羊MHCⅡ类基因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脊椎动物体内与免疫应答相关的基因群,其多态性会直接影响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文中对熊科动物MHCⅠ类和MHCⅡ类基因多态性,以及对种群进化潜力和抵抗病原体能力等进行了综述,并对熊科动物MHC研究的方法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是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体内的一类高度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区域。绵羊MHCⅡ类分子由于具有高度的基因多态性,使其在遗传、进化以及抗病育种等方面备受青睐。论文总结了近十年来国内外不同绵羊品种MHCⅡ类基因与疾病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对绵羊MHCⅡ类基因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MHC分子多态性的起源、演变与抗病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的概念源于解释异体间组织排斥和相容现象,现已拓展为与抗感染以及所有免疫反应相关的基因群。MHC是现有物种形成前就存在的原始基因。在进化过程中,MHC基因在物种之间和种群的个体之间都产生了明显差异。物种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基因结构的不同,如有无基因框架和高度可塑性区、单一或重复基因座,还包括等位基因的排列方式以及不同数量的基因座和等位基因。亲缘关系较近的物种之间MHC基因结构相近,其差异表现在有无基因组单元重排方式和假基因。同种动物的MHC等位基因表现高度多态性序列。MHC基因是脊椎动物多态性最高的基因,其遗传基础是等位基因的点突变,即核苷酸发生替换。产生MHC多态性的原因主要是环境中病原压力。许多研究已经探明了与特定病原抗病相关的MHC的单倍型或MHC分子中的特定位点。MHC分子中肽结合区(Peptide binding region,PBR)是多态性最高的区段,PBR和抗原肽之间的亲和力与动物的抗病性/易感性关系最密切。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提供了研究MHC多态性,特别是探明MHC与抗原肽互相作用机理的理想工具。  相似文献   

6.
白细胞抗原也叫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是同种异体之间在组织器官移植时造成排斥反应的重要抗原,因而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主要分布在白细胞表面,特别是在淋巴细胞表面,因而又叫淋巴细胞抗原。白细胞抗原是一组抗原,控制这些抗原的基因为一组基因,这一组基因在不同动物位于不同特定的染色体的区带上。是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这一组基因群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简称MHC。MHC在  相似文献   

7.
<正>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是脊椎动物多态性最高的基因群[1],最早由Snell等于1956年在小鼠的皮肤移植试验中发现。它是由紧密连锁的高度多态的基因位点所组成的染色体上的一个遗传区域,编码细胞表面特异性蛋白。该基因区编码的蛋白通常称为MHC分子或MHC抗原,是移植物排斥的主要决定簇。根据  相似文献   

8.
生物体免疫应答的遗传学基础及其基因调控主要涉及免疫球蛋白、T细胞抗原受体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ljor histocompatibility,MHC)3个基因系统。前两者是在个体内的细胞和分子水平呈现其多样性,而MHC则是在群体内的个体水平显示其多态性,在区别同一种群内不同个体免疫应答能力和疾病易感性等差异方面,3个基因系统中的MHC起主导作用,因而MHC是近年来免疫遗传学中最为活跃的领域。  相似文献   

9.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是脊椎动物基因组中多态性最高的基因座位之一,是动物免疫相关基因。MHC进化机制主要是病原体选择机制,MHC多态性能够反映动物种群生活史的适应性进化和生存能力,MHC基因作为非中性分子标记,在翼手目保护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基因结构和功能;鸡MHC的遗传;鸡MHC编码的抗原;鸡MHC与疾病抗性、生产性能关系;鸡MHC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综述,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是编码免疫应答功能的多家族基因簇,能够对人或动物的某对染色体的特定区域进行定位,具有高度变异的遗传区域,在免疫应答中主要起抗原呈递作用,因其特有的高度多态性、连锁不平衡、单倍型遗传等特性成为研究的热点。MHC已被公认为是脊椎动物基因组中最具多态性和基因密集的区域。除哺乳类动物外,鸡MHC是公认的最具有多态性的编码区的脊椎动物的基因组。MHC基因在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它在参与机体内和机体外抗原呈递过程中,也能够影响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是鸡在抗病育种研究中的优选标记基因。文中对MHC基因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功能,以及鸡MHC基因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个高度多态性的基因群。MHC基因产物根据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4种类型:MHC-Ⅰ、MHC-Ⅱ、MHC-Ⅲ及MHC-Ⅳ。其中MHC-Ⅰ、MHC-Ⅱ类是能够递呈抗原的分子,在调节免疫应答和免疫细胞发育中发挥作用,而MHC-Ⅲ和MHC-Ⅳ类分子具有与免疫反应相关的其他功能。在某些病毒感染的疾病中,病毒  相似文献   

13.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是由脊椎动物的一组紧密连锁基因构成的复合座位,奶牛MHC即BoLA基因,位于牛的第23号染色体的短臂上,它们控制着机体的免疫应答和疾病易感性,是疾病的抗病性和易感性的候选标记基因.由于奶牛BoLA-DRB3基因多态性最为丰富,在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与奶牛乳房炎的关系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现将BoLA-DRB3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奶牛乳房炎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羊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基因由于具有高度多态性和疾病抗性,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为详细了解羊MHC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某些疾病抗性的关系,本文对绵羊、山羊MHC基因的分类、多态性研究及其多态与疾病抗性的相关性进行了概括,并对其在育种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MHC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在羊抗病育种中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研究MHCI类分子作用机制,以及为制备MHCI基因工程疫苗奠定基础,克隆鸡MHCⅠ基因,并构建MHC Ⅰβ2m-a融合基因进行原核表达.运用RT-PCR方法,克隆鸡MHC Ⅰa和β2m链基因,并通过编码连接肽(Gly4 Ser).的基因序列将两者头尾相连,构建了pET-32a-MHC Ⅰβ2m-a重组质粒,经PCR扩增、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后,重组质粒在E.coliBL2 Ⅰ细胞进行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表达产物.结果表明,成功克隆了MHCⅠa和β2m链基因,长度分别为1014和300 by;构建的融合基因MHCⅠβ2m-a长度为1194 by,经原核表达,融合蛋白分子质量约为62.0 ku,能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具有一定的免疫学活性.  相似文献   

16.
在保护生物学研究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的遗传多样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研究比较广泛和深入的哺乳动物和鱼类中,MHC被认为与抗病能力、配偶选择和亲缘识别有关。然而,MHC基因对哺乳动物行为产生影响的机制是否适用于鸟类,特别是鸟类野生种群,尚不清楚。文章对MHC多态性机制、MHC基因分型方法及其与鸟类疾病抗性、配偶选择的关系等进行了综述,为研究人员对鸟类保护生物学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牛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BoLA)与移植排斥反应和免疫反应密切相关,是免疫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简述了牛BoLA分布、结构及其功能,介绍BoLA与疾病易感性,免疫应答调控之间的关系及表达产物结构方面的研究。1简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是动物体内由紧密连锁、高度多态的基因座位所组成的一个基因家族。MHC基因产物称为MHC抗原,是一类存在于细  相似文献   

18.
连玲 《中国家禽》2022,(1):1-10
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与排斥反应、淋巴细胞反应及抗原递呈有关,其编码基因簇位于16号染色体上,其上许多基因具有多态性,与疾病抗性或易感性密切相关.文章主要对鸡的16号染色体上基因分布、MHC-B区域基因、MHC单倍型检测方法及鸡MHC与常见疾病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正常人的肠道中大约有 1 .5 kg、40 0~ 5 0 0种不同的细菌寄生 ,但为什么这些细菌能够选择性寄生并不很清楚。芬兰科学家用只有 MHC基因不同而其他基因都一致的 6种不同小鼠研究发现 ,每种小鼠肠道寄生的菌群各不相同。因此他们认为 ,MHC基因在调节肠道细菌种群和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宿主MHC基因使宿主识别哪种细菌是“外源的”,这样这些细菌就较难寄生。一些人对肠道紊乱很敏感的原因 ,可能是这种敏感的人不能有效清除有害菌的缘故。宿主基因决定肠道寄生菌群种类@郭志儒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研究MHCⅠ类分子作用机制,以及为制备MHCⅠ基因工程疫苗奠定基础,克隆鸡MHCⅠ基因,并构建MHCⅠβ2m-α融合基因进行原核表达。运用RT-PCR方法,克隆鸡MHCⅠα和β2m链基因,并通过编码连接肽(Gly4Ser)4的基因序列将两者头尾相连,构建了pET-32a-MHCⅠβ2m-α重组质粒,经PCR扩增、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后,重组质粒在E.coli BL21细胞进行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表达产物。结果表明,成功克隆了MHCⅠα和β2m链基因,长度分别为1014和300 bp;构建的融合基因MHCⅠβ2m-α长度为1194 bp,经原核表达,融合蛋白分子质量约为62.0 ku,能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具有一定的免疫学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