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县渔场广阔,海底平坦,水产资源丰富,有上、中、下三层鱼类。历年来,我县渔业生产不论围绘或流刺网只捕上层鱼类,还有绝大部分上层鱼如乌鲳鱼及底层的比目鱼、鳗、小鲨、对虾等,未进行捕捞,  相似文献   

2.
冰岛中上层鱼类持续性协会所属的20艘以白色肉鱼、鲐鱼、鲱鱼为捕捞对象的多用途拖网渔船以中层拖网  相似文献   

3.
鲐鲹鱼灯光围网开发意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一、资源现状 由于捕捞强度的迅猛增长,现代捕鱼技术的应用,造成了底层主要传统经济鱼类资源的严重锐减、品种退化。虽经80年代以来不断的作业结构调整,可是重底层鱼类、轻上层鱼类的捕捞势头依然突出,底层鱼类仍未逃脱遭破坏的扼运,反而把在70年代发展起来的、80年代达到高潮的捕捞鲐鲹鱼等上层鱼的灯光围网(浙江全省320组)给压跨了,到90年代全省只剩下蚂蚁乡的10组。渔业资源现状是:近海底层鱼类资源日益衰退,中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省海洋渔业的捕捞强度不断增加,渔政管理上存在着问题与困难,致使近海主要经济鱼类产量下降,大、小黄鱼已形不成渔汛,目鱼生产日趋恶化,带鱼资源的捕捞压力极大,为此,保护近海水产资源,减轻沿岸近海渔场的捕捞强度,合理利用水产资源是我省渔业生产上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鉴于东海中南部的上层鱼类和浙江中南部外海以及钓鱼岛渔场的马面鱼等鱼类资源,尚有生产潜力。因此,1983年浙江省科委、省水产厅为了尽快打开我省海洋渔业新局面和扶植恢复钓业生产,  相似文献   

5.
《重庆水产》2006,(2):5
阿蓬江神龟峡段,盛产黄腊丁(黄颡鱼)、母猪壳(鳜鱼)、鲶鱼(南方大口鲶)等,是黔江名贵野生鱼类的重要产区,因此提升了神龟峡的旅游名气,带动了黔江水产第三产业(野生鱼庄)的蓬勃发展。近几年来,由于凶猛性鱼类大口鲶的过度捕捞,失去了鱼类的生态平衡,导致野杂鱼类大量生长繁殖,名贵经济鱼类资源严重下降,同时也给渔民的经济收入带来了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在九月份内,连续发生二起渔舱内硫化氢中毒,共有10人中毒,其中2人中毒较重经抢救无效死亡。1996年9月8日16时左右,椒江区海义海洋渔业公司的8307号渔轮,在东海179海区7小区进行捕捞作业时,当船员打开已存放4天的小杂鱼船舱时,已严重变质腐烂的鱼产生的硫化氢使进入舱内的3人当场失去知觉,成休克状。经快艇转送多家医院抢救,二人脱离险境,一人因中毒较重于9月10日8时死亡。20天后的9月28日12时左右,椒江区东风海洋渔业公司的7203号渔轮,在椒江渔业码头下完渔货清扫船舱时,残留在渔舱里的鱼渣产生的硫化氢使7…  相似文献   

7.
灯光敷网作业是利用就鱼和上层鱼类的趋光习性,用人造光源先将鱼群诱集到渔船周围的光照区内,然后再诱导至已敷设在船艉部水域中的网具内,提绞网具,达到捕捞目的。目前,东海海域就鱼及上层鱼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大,为加强对东海外海鱿鱼、上层鱼等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减轻对带鱼为主的经济鱼类资源捕捞压力,合理利用资源,优化作业结构,使海洋渔业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1996年温岭市借鉴舟渔公司北太平洋灯光就鱼钓的光源装置技术和台湾灯光敷网的操作方法,在6艘渔船上进行灯光敷网作业试验,获得了成功,1997年作业船只发展到20…  相似文献   

8.
潘良城 《水产科技》1993,(5):36-38,58
池泽鱼类,泛指蓝园鱼参、颌园鱼参、竹荚鱼、鲐鱼、金色沙丁鱼等,尤以蓝园鲹、鲐鱼、金色沙丁鱼为大宗,是灯光围网、快速机拖网作业的主要捕捞品种。1970年至1972年潮汕沿海各县捕捞量达50万吨。灯光围网生产发展高峰的70年代,因保鲜手段落后,在渔汛旺发期,曾把大批池泽鱼类当作农肥处理。80年代初,潮汕沿海渔区小型制冰厂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代渔业信息》2012,27(3):254-254
智利渔业公司CorpescaSA和EmpresasCopec的负责人RobertoAngelini表示,受2012年智利北部地区竹笑鱼捕捞配额较2011年显著减少的影响,智利渔业今年将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和挑战。上层鱼类资源捕捞配额较低也限制了鲲鱼的捕捞,因为捕捞竹笑鱼将不可避免的附带捕捞到鲲鱼。此外,配额的减少也阻碍了竹笑鱼资源的开发,抑制了渔业生产和人类消费。  相似文献   

10.
鳙的摄食习性及人工投饵精养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养鱼》2004,(12):71-71
鳙(Aristichthys nobilis)是我国特有的淡水经济鱼类,俗称花鲢、胖头鱼、大头鱼、黄鲢、黑鲢、麻鲢等。作为我国“四大家鱼”之一,鳙历来是我国池塘养殖的主养和配养品种,具有很高的养殖产量,现已被引种至50多个国家和地区。鳙生活在水域的中上层,行动比较迟缓,性情温驯,生长快速,容易捕捞,因而也是我国湖泊、  相似文献   

11.
长吻,又称鱼,为“长江三鲜”(刀鱼、鲥鱼、鱼)之一,是我国名贵的经济鱼类。由于各地沿江滩涂的开发利用,改变了长吻的栖息场所和生存环境,以及工业生产的迅猛发展,长江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加上长期人为地选择性捕捞,长江长吻资源严重减少,捕捞产量急剧...  相似文献   

12.
智利渔业公司Corpesca SA和Empresas Copec的负责人Roberto Angelini表示,受2012年智利北部地区竹荚鱼捕捞配额较2011年显著减少的影响,智利渔业今年将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和挑战。上层鱼类资源捕捞配额较低也限制了鳀鱼的捕捞,因为捕捞竹鱼将不可避免的附带捕捞到鳀鱼。此外,配额的减少也阻碍了竹鱼资源的开发,抑制了渔业生产和人类消费。Angelini表示,减少北部地区竹荚鱼的捕捞配额引人关注,但这并不能反映该地区的真正需  相似文献   

13.
重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是裂腹鱼亚科(Schizothpracinae)裂腹鱼亚属的鱼类,俗称"雅鱼",属底栖喜冷水性鱼类,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上游的金沙江、岷江、大渡河、青衣江等水域;由于其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受人们喜爱,需求量不断增加,由于捕捞过度、梯级水电站的不断开发,野生资源锐减,2000年将其列为四川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赤水河的鱼类资源现状,于2010年5~6月和9~10月在赤水河赤水镇、赤水市和合江县的3个江段进行了渔获物调查工作。通过统计各江段的渔业捕捞情况,计算年捕捞量。采用体长股分析的方法,对云南光唇鱼(Acrossocheilus yunanensis)、大鳍鳠(Mystus macropterus)和张氏歺鱼又(Hemiculter tchangi)的资源量进行了估算,并以此推算各江段鱼类的总资源量。结果显示,赤水镇江段的鱼类年总资源量为10.76t,其中云南光唇鱼为1.23t;赤水市江段的年总资源量为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主要经济鱼类资源日趋衰退,青黄占,Shi鱼等中上层鱼类资源开发潜力的实际,用疏目拖网捕捞中上层鱼类资源已成为群众海洋捕捞业已成为群众捕捞业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6.
池塘培育鳡鱼亲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鳡鱼(Elopichthys bambusa Richardson),属鲤科,雅罗鱼亚科,鳡属,又称黄鲇、水老虎等,生活在江河、湖泊的中上层,游泳迅速,行动敏捷,是一种主要以小型鱼类为食的凶猛鱼类。我们于2004年进行了鳡鱼人工养殖试验,目前4龄种鱼己达15~18千克,雌、雄鱼经人工催产可顺利挤出成熟卵子和精子,全人工繁殖获得成功。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Bleeker)]又名黄排、火烧鳊、中国帆鳍吸鱼等,属鲤形目,胭脂鱼科。该科鱼类全世界约有70种(Nelson,1991),其中绝大多数种类分布于北美洲,仅亚口鱼(Catostomus catostomus)和胭脂鱼分布于亚洲。历史上胭脂鱼仅分布于中国长江、闽江水系,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近几十年来,由于过度捕捞、繁殖率低和环境破坏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8.
浮水缯捕捞(can)条和似(jia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n)条(Hemiculter leucisculus)和似(jiao)(Toxabramis Gtinther)是水库的小型野杂鱼,数量多,繁殖力强,分布较广,属于杂食性鱼类,常常群集在岸边摄食,与“家鱼”竞争饵料,同时还吞食鱼卵,对产附着卵的鲤、鲫等鱼类的繁殖危害甚大,因此,需要消灭或控制其繁殖,强化其捕捞。  相似文献   

19.
围网是海洋渔业的主要作业方式之一,以捕捞集群性鱼类为主。而在围网作业中,大多是灯光围网作业,主要围捕蓝园鲹,金色小沙丁、鲐鱼等趋光性的近底层鱼类。对表层鱼类却没有有效的渔具捕捞,使这部分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从1984年开始,我们结合万山围网舂汛鱼类资源的变动情况,设计了表层鱼围网,经过不断的改进,已显示其较好的捕捞效果。  相似文献   

20.
选择生态对策从典型的k—选择类型到典型的r—选择类型的6组13种鱼作参照物,以渐近体长、渐近体重、生长系数、初次性成熟年龄、最大年龄、瞬时自然死亡率和种群繁殖力系数等7项生态学参数作指标,用Bayes判别法建立6组鱼类的判别函数估计式yk(x)(k=1,2,…6),将长吻鱼危的7项生态学参数指标代入式中计算,得出y3(x)的值为最大,因此判定长吻鱼危生态对策属“偏向r—选择类型”。为保护长吻鱼危资源,应合理控制捕捞强度和捕捞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