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发展生态性灌草饲料植物,让植被恢复与经济利用并行不悖,是一个带有方向性的战略抉择.特别是我国北方很多地区,生态建设要求以"灌草先行",故更具现实意义.基于此,介绍的2种生态性灌草饲料植物:美国四翅滨藜和沙打旺,旨在为推广与利用好此类植物奠定种质资源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
湘北地区猪野生植物饲料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湘北地区自然概况简介湘北地区位于湖南省北部,包括常德、大庸二市。有沅、澧两水穿过,地处武陵、雪峰山脉向洞庭湖平原延伸的过度区,总面积24042.71km2,境内最高海拔2098.7m,最低26.8m。该地区气候温和,加之有山丘平湖多种地形,垂直高度差异较大,植物的种类繁多,野生饲料资源丰富。自1999年以来对该地区进行实地考察、采集标本,经整理鉴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2调查结果与分析2.1猪野生饲料的植物种类及分布通过对湘北地区野生植物调查、采集标本,经整理鉴定,该地区现被养猪户所利用的野生饲料植物…  相似文献   

3.
新疆奎屯地区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5):2132-2133
对新疆奎屯地区的植被及其生境进行野外调查,结果显示:新疆奎屯地区有野生植物32科102属126种,其中,蕨类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25科90属114种,单子叶植物5科10属10种。这些植物中,有药用植物34种、饲料植物11种、食用植物6种、材用植物5种。  相似文献   

4.
对元阳县少数民族地区4个乡(镇)的饲用植物种质资源进行调查,调查涉及饲草饲料植物和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种类、种植现状、利用方式、适口性等方面。共调查记录人工种植的饲草饲料植物17份,分属12科16属17个种;当地家畜主要采食的野生牧草种质116份,分属25科88属116个种。元阳县饲草饲料植物和野生牧草资源十分丰富,丰富的饲草料资源为当地发展草食家畜养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花芸豆是一种特色经济作物,是菜豆属植物中的一个栽培种,主要用于外贸出口,是冷凉地区的优势作物,它的秸秆、叶子、荚皮是牲畜的优良饲料.  相似文献   

6.
植物饲料添加剂的作用与开发利用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减少和限制使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研究有效的抗生素饲料添加剂替代产品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植物饲料添加剂成为一个研究和开发利用的热点。本文对植物饲料添加剂的概念、植物饲料添加剂的作用、作用方式以及应用趋势等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椂草作畜禽饲料的开发和利用山东省蓬莱市潮水镇兽医站孟昭聚,唐领弟草(又名拉拉秧)属桑科植物,开发利用草作畜禽饲料是发展畜牧生产、扩大饲料来源、降低畜禽饲养成本、提高畜牧生产效益的有效途径。1草的野生资源潮水地区有山有水、山水林田,资源丰富。草可在山沟...  相似文献   

8.
苦豆子及其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苦豆子是广泛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荒漠化地区的一种植物,具有改良土壤、防风固沙等多种用途,在干旱沙化严重的地区能有效地起到节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其提取的苦参碱可以加工成多种生物产品,所剩余的残渣是很好的饲料;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保存了我国华南面积最大、最原始的热带雨林的海南鹦哥岭4个多月的野外调查,统计该地区有野生种子植物173科825属1706种.根据资源植物的主要用途和生态习性等特点将其归为12类:材用植物、药用植物、油脂植物、芳香植物、蜜源植物、纤维植物、食用植物、观赏植物、饲料植物、绿肥植物、淀粉植物和杀虫植物,介绍了资源现状,并提出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0.
饲料中抗养因子的有害作用及处理方法(Ⅰ)湖北省黄冈地区农牧局郭芳彬饲料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但是,有些饲用植物在生长与生产、加工、贮存等过程中往往能产生一种与营养作用相反的有毒有害物质──抗营养因子,它们对畜禽会带来多种危害和不良影响,轻者降低饲料...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现有的种植结构由"粮-经"二元种植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发展,针对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早熟作物收获后农闲期长、光温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通过早熟作物收获后复种饲料油菜,不仅可以提高光、温、水资源的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而且有利于现阶段黑龙江省"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结构调整。从复种饲料油菜的发展与复种模式、饲料油菜种植与利用、饲料油菜的效益三方面论述了饲料油菜在黑龙江省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饲料型木豆是一种新型木本豆科植物,具有生物量大、籽粒产量高、品质优、适应性强、易于推广等优点,适于饲用、生态保护与环境美化绿化等.文章论述了广西发展饲料型木豆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扩大宣传,加快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注重综合开发等4项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3.
采用50%紫花苜蓿不加精料,50%紫花苜蓿加精料,30%紫花苜蓿加精料,对照组不加紫花苜蓿进行为期45天的山羊饲养试验,试验结果:50%紫花苜蓿不加精料日均只增重108.6g,50%紫花苜蓿加精料日均只增重108.4g,30%紫花苜蓿加精料日均只增重92.7g,对照组日均只增重89.5g。试验表明:50%WL525紫花苜蓿不加精料饲养山羊,降低了饲养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值得种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从植物群落理论着手,着重讨论植物群落是生态园林的主体结构,通过合理地调节和改变城市园林中植物群落的结构及布局,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取最大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breeding drought- and salt-tolerant varieties of fodder halophytes and the innovative technologie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degraded rangeland ecosystems developed on their basis. The latter have been shown to restore the lost typical zonal biodiversity and fodder productivity of rangelands in arid regions of the south of Russia.  相似文献   

16.
The biogeocenotic approach in breeding strategies of fodder plants implemented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symbiotic, phytocenotic, edaphic, and ectypic breeding was justified. The biogeocenotic breeding paradigm aims at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environmentally effective, phytocenotically, physiologically, and genetically informed use of resources and reserves stored in interactions between plant organisms and between plants and soil beneficial microorganisms. Environmentally differentiated specialized and economic competitive fodder plant varieties were produced based on the knowledge of these biogeocenotic relationship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dder prod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agriculture at relatively low energy consumption.  相似文献   

17.
临安钱王陵公园植物群落结构及生态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钱王陵公园植物群落结构,并对其生态效益进行定量评估。  方法  以临安钱王陵公园为研究对象,对公园内32个植物群落资源结构进行实地调查,运用i-Tree模型评估群落节能、吸收二氧化碳(CO2)、改善空气质量、截留雨水等生态效益。  结果  ①所调查群落树木共计1 613株,分属39科62属74种;群落结构以复层型为主,呈现出以针阔混交林为主的景观风貌。②群落年生态效益为208 588.16元·a?1,单株树木平均效益为129.25元·株?1·a?1,其中节约能源、吸收CO2、改善空气质量和截留雨水生态效益分别为48 188.80、98 447.36、4 019.84和57 932.16元·a?1,分别占为23.10%、47.20%、1.93%和27.77%;生态效益总价值最高的是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山茶Camellia japonica群落(样地L21),为12 777.60元·a?1,占6.13%,且该群落在节约能源、吸收CO2、截留雨水3个方面生态效益均为最高;针阔混交型群落生态效益占35.47%,对生态效益价值贡献最大。③落叶阔叶及针叶树种单株平均生态效益较高,落叶阔叶树在节能、吸收CO2、改善空气质量及截留雨水效益方面更具优势。  结论  钱王陵公园植物群落生态效益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群落内树种的株数、生长类型和平均胸径,针阔混交型群落在生态效益价值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图2表4参23  相似文献   

18.
对室内环境问题的产生过程,盆栽植物应用于室内绿化美化的发展历史及其在改善室内环境质量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认为,要营造出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室内植物景观,今后研究应侧重盆栽植物降温增湿,固氮释氧,抑菌作用等方面的定量研究,进而探索盆栽植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对两种不同用途饲用玉米的干物质积累和各器官的分配研究发现,青贮型玉米科多8号的干物质生 产主要集中在吐丝以前,茎叶鞘中的物质分配较多,约占总量的59%;粮饲兼用型玉米的干物质积累主要集中 在吐丝以后,穗子中的干物质分配较多,约占总量的50%。可见,青贮型玉米科多8号主要注重前期茎叶鞘等 茎秆产量的生长,粮饲兼用型玉米陕单310主要注重后期籽粒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为了量化分析城市绿道中树木的各类生态服务效益价值,为未来绿道树种筛选和种植规划提供参考。以宁波市“三江六岸核心区”绿道树种为研究对象,对其树木群落结构组成、胸径分布、树高结构和生长类型进行分析;并运用i-Tree模型进行生态效益评估,将节能效益、固碳效益、改善空气质量效益、截留雨水效益和美学效益值量化为经济价值。结果表明:绿道树种类型丰富(37科54属71种),生长类型多为阔叶落叶型乔木,绿道树木的胸径和高度多数介于15.2~30.5 cm和5.0~10.0 m,处于稳定生长阶段,季相变化较丰富且景观效果较强。通过i-Tree模型评估“三江六岸核心区”绿道年总生态效益值为4 287 024.54元,其中,美学效益(64.62%)>固碳效益(17.25%)>截留雨水效益(9.79%)>节约能源效益(8.32%)>改善空气质量效益(0.02%)。树种优势度与绿道总生态效益贡献率相关性较强,樟树、银杏、柳树、鸡爪槭的总生态效益贡献率最高,但与单株年生态效益之间没有较强相关性;泡桐(2 494.70元·株-1)、二球悬铃木(1 994.49元·株-1)、枫杨(1 824.93元·株-1)、喜树(1 542.23元·株-1)的单株年生态效益较高,但其数量在绿道中不占优势。建议在选择树种时,将植物挥发性有机物(BVOC)纳入改善空气质量价值评估体系中,推广单株生态效益价值较高的树种应用于绿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