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杂色蛤(Venerupis variegata)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以辽宁、山东、福建沿海产量较多,是我国出口日本的传统贝类,出口价格较高.江苏省南通市自2000年开始从外地引进杂色蛤小苗进行养殖,获得成功,养殖效益显著,发展很快,养殖面积已达250公顷左右,但杂色蛤的苗种来源紧缺,已制约了杂色蛤的养殖业发展.笔者于2003年8月夏秋季节开始在江苏省如东县进行杂色蛤工厂化人工育苗工作,兹将有关技术和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杂色蛤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适应性强,是一种适合于人工高密度养殖的优良贝类。辽宁曾因“小贝类,大产业”而闻名,江苏沿海区域则很少见。近10多年来,江苏科研机构及沿海渔业技术推广部门对杂色蛤进行了研究和引进试验,使杂色蛤养殖生产有了一定的规模,但发展前景应客观分析,正确对待。  相似文献   

3.
杂色蛤滩涂稳产高产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色蛤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是我国滩涂贝类养殖的主导品种之一,目前山东省养殖面积达到5万多公顷,产量达到100多万吨,由于不同示范地的底质条件、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影响了杂色蛤养殖的成  相似文献   

4.
尽管辽宁省杂色蛤养殖业已成为优势产业,但在杂色蛤养殖生产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水产科学》2007,26(4):248-248
大连科洋水产有限公司根据普兰店海域岸线实际,进行杂色蛤由滩涂潮间带养殖移至潮下带2~3m深水域养殖试验,经几年研究获得成功,并积累了实践经验。从2005年开始,多家企业推广了养殖模式,扩大养殖规模,总开发面积约150hm^2,投苗量2000余吨。2006年养成收获,采捕杂色蛤1.2×10^4t,最高产量达30t/hm^2,总产值达7000余万元,纯效益达到4000余万元。目前,这一养殖模式已在当地全面推广,养殖规模会进一步扩大,将有助渔民大幅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6.
目前,辽宁省渔业发展呈现出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态势,特别是海水养殖业更是发展迅猛,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海参、鲍鱼、对虾、海蜇、大鲮鲆等海珍品养殖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随着养殖技术的推进,辽宁省以庄河海洋村成功养殖模式为代表的杂色蛤养殖异军突起,并已初具规模。到去年底,全省杂色蛤养殖面积达到126万亩,产量44.5万吨,产值30亿,出口活蛤4万吨,煮冻蛤肉折4万吨,共8万吨,创汇6500万美元。目前养殖发展模式有三种:一是滩涂养殖76万亩,产量31万吨;二是浅海养殖41万亩,产量11万吨;三是筑…  相似文献   

7.
各地信息     
日本向江苏如东县赠送海水养殖新品种——杂色蛤 11月8及上午,日本友好代表团在江苏省、南通市外事办及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的外事、科技人员的陪同下,抵达如东县,把日本从南朝鲜引进的39公斤杂色蛤苗种投放入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东凌海水试验场的贝类养殖池暂养,待检疫合格后将投放如东县北渔乡滨海村滩涂养殖,放养杂色蛤在南通市还是首次。这种杂色蛤生长迅速,产量也比较高,在日本市场比文蛤还受欢迎,年需要量达3~4万吨,试养成功,将为如东县海水  相似文献   

8.
为了恢复和增殖杂色蛤(Ruditapes philippinarum)资源,2006-2007年江苏省海门市盛洋渔业者限公司组织实施了20hm^2(300亩)杂色蛤滩涂高效养殖项目,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2008年全市推广滩涂杂色蛤800hm^2(12000亩)。在推广平涂杂色蛤养殖技术过程中,我们着重抓了养殖场地的选择、苗种运输技术、蛏苗的播放和密度控制、  相似文献   

9.
杂色蛤仔,福建俗称花蛤,系我省四大养殖贝类之一。以往花蛤养殖生产只限自然海域的中、低潮区的沙质与泥沙质的海涂滩上。近年随着水产事业的蓬勃发展,养殖生产技术有所突破,沿海各地已在垦区沙滩(沙质与泥沙质)蓄养花蛤以及虾蛤兼养均获成功。  相似文献   

10.
杂色蛤仔垦区育苗中亲贝的培育与催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色蛤仔(Venerupisvariegata)俗称花蛤(北方称沙蚬仔),隶属帘蛤科(Veneridae),因其具有生长快、适应力强、肉味鲜美等特点,故为传统的贝类养殖重要品种之一,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大面积养殖。福建省福清市自80年代初期开展杂色蛤仔垦区育苗试验以来,育苗技术渐趋成熟,现已成为我国杂色蛤仔苗种的主要产地。近年来,由于大批山东、辽宁等地区的蛤仔养殖户南下购苗,出现苗种供不应求,苗价上涨现象,广大养殖户对杂色蛤仔苗种生产技术的推广、产地的辐射以及贝苗价格趋势均表示了极大的关注。杂色蛤仔属分期分批排卵放精,进行亲贝的促熟培育以延长…  相似文献   

11.
冻煮IQF杂色蛤肉加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色蛤是浅海中生长的一种双壳贝类,其肉营养丰富,脂肪低,蛋白质和钙含量较高。近几年在辽宁、山东、福建等沿海省市的滩涂海域捕捞和养殖产量增长迅速,辽宁丹东东港市每年出口日本100t~200t。杂色蛤可以加工成多种产品,如:冻煮IQF(单冻)杂色蛤肉,生开块冻杂色蛤肉,生开漂烫杂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是我国主要的对虾养殖省份之一,但自1993年以来流行的对虾病毒病曾使一度兴旺的海水对虾养殖步入低谷。后江苏地区开始养殖南美白对虾,主要是与中国对虾混养,但并不是很成功。1999年江苏省开始第二轮养殖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达1000亩左右,主要为海水养殖。2001年江苏南美白对虾养殖生产迅速发展,总养殖面积在3.5万亩以上,主要分布在沿海三市,南通、盐城、连云港的养殖面积分别为14000亩、8000亩、5000亩,内陆的苏州市目前南美白对虾的养殖面积为3500亩,其余9个市平均为500亩。海水…  相似文献   

13.
1987年11月8日上午,随日本与南通友好代表团来南通访问的日本丸一水产株式会社社长石原一、涉外部部长本多光好,在江苏省、南通市外事办及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的外事,科技人员的陪同下,抵达如东县,把日本从南朝鲜引进的39公斤杂色蛤苗种投放入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东海海水试验场的贝类养殖池暂养,待检疫合格后将投放如东县北渔乡滨海村滩涂养殖,放养杂色蛤在南通市还是首次.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水产品出口大国,其中每年贝类出口约22万t左右,货值在6亿美元左右,主要出口日本、欧盟、美国等国家,主要品种有扇贝、牡蛎、贻贝、杂色蛤、赤贝等。近年来,美国FDA、欧盟FVO、日本厚生劳动省纷纷以他们国家贝类养殖加工监控体系标准对我国贝类食品安全进行检查,由于我国养殖方式、饮食习惯与西方存在极大差异,对贝类食品安全认识上也有所不同,因此贝类食品安全监控与西方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尽管如此,为了应对西方国家贝类食品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水产品出口大国,其中每年贝类出口约22万t左右,货值在6亿美元左右,主要出口日本、欧盟、美国等国家,主要品种有扇贝、牡蛎、贻贝、杂色蛤、赤贝等。近年来,美国FDA、欧盟FVO、日本厚生劳动省纷纷以他们国家贝类养殖加工监控体系标准对我国贝类食品安全进行检查,由于我国养殖方式、饮食习惯与西方存在极大的差异,对贝类食品安  相似文献   

16.
滩涂地区人工繁殖加州鲈鱼的试验研究为了充分发挥江苏省沿海滩涂的土地、水利、技术、人才等优势,大力发展鲈鱼养殖业,我们于1995年初开始进行加州鲈鱼在沿海滩涂地区的人工繁殖试验,寻求沿海滩涂地区发展特种水产品养殖的新路子。一、试验材料(一)试验地点及池...  相似文献   

17.
华贵栉孔扇贝暴发性死亡原因及防治措施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贵栉孔扇贝属暖水性双壳类软体动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东南沿海海域,它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70年代末,该品种在我市东山湾开始养殖,80年代中后期,已发展成为我市沿海规模化养殖的优良品种。但因受东山湾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品种单一倾向及浅海生态环境失衡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8.
日本丸一水产株式会社社长石原一等,将39公斤杂色蛤苗种赠送给如东县。这批杂色蛤苗种先投放在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东陵海水试验场的贝类养殖池中暂养,待检疫合格后,在如东县北渔乡滨海村滩涂养殖,教养杂色蛤在南通市还是首次。这种杂色蛤味道鲜若文蛤,生长迅速,产量也比较高,日本市场年需要量达3~4万吨,比文蛤还受欢迎。(仇学林)  相似文献   

19.
紫菜是我国沿海藻类人工养殖的主要产品之一。目前,我国福建、浙江沿海的坛紫菜养殖及江苏南部沿海条斑紫菜的养殖总面积已达8万亩。近几年来,随着国际市场对紫菜需求量的不断增大,紫菜出口价格的提高,养殖面积还有增长的趋势。但是在一定的养殖海区内,  相似文献   

20.
唐山地区有大面积的盐田晾水池,几年来唐山站探索出南美白对虾单养和南美白对虾-杂色蛤混养的生态养殖模式,并在唐山沿海开展了示范推广。2014~2017年累计推广面积99万亩,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都明显。盐田晾水池生态养殖综合利用技术缓解了工业地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对于传统养殖空间地挤压,开辟了新的养殖空间,优化了养殖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