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为了充分利用良好的牦牛资源建立标准化生产模式,创建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名牌产品,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新鲜牦牛肉为原料,将微波干燥杀菌技术用于牦牛肉干加工,探求微波干燥杀菌的最佳控制条件。结果表明:干燥时间为9 min,干燥温度为150℃,微波功率为900 W,最佳工艺参数为块形克数500 g、煮制时间50 min、缓化温度10℃,得到比传统牦牛肉干色泽更鲜艳、嫩度好、保存期更长的产品。  相似文献   

2.
微波干燥蚕茧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陆生海  宋亚英 《蚕业科学》2003,29(2):210-212
采用不同质量比功率、铺放厚度和分段干燥等方式,对微波干燥蚕茧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质量比功率对微波干燥影响较大,而铺放厚度对微波干燥影响较小;质量比功率大于8W/g时,出现茧内蛹体破裂,会影响蚕茧干燥质量;采用分段干燥有利于干燥过程的进行;微波干燥可提高蚕茧干燥效率和茧丝洁净度。  相似文献   

3.
不同的干燥工艺对荷花蜂花粉功能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5种干燥工艺对荷花蜂花粉功能成分的影响。微波干燥的干燥效率最高,60%火力处理540s可使水分从31.41%降到6.42%;干燥方式对荷花蜂花粉蛋白质影响较小;微波干燥后总黄酮提取率最高,为13.20mg/g;真空冷冻干燥后维生素C和过氧化氢酶含量最高,分别为48.89mg/100g和29.86mg/g·min。总的来说,真空冷冻干燥对荷花蜂花粉的功能成分影响最小;常压恒温干燥对功能成分影响较小、工艺简单、对设备要求低,宜于大规模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4.
以家蚕幼虫为寄主接种蛹虫草菌(Cordyceps militaris),人工栽培获得蚕蛹虫草。用不同干燥方法及冷藏保鲜条件对蚕蛹虫草进行处理后,测定蚕蛹虫草中虫草素和腺苷的含量。新鲜蚕蛹虫草采用微波干燥处理,当微波功率为900 W和720W时虫草素的含量较高(P0.01),并且功率为900 W时腺苷的含量也最高(P0.01);新鲜蚕蛹虫草采用高温烘干处理,烘干温度在60℃时虫草素的含量最高(P0.01),烘干温度在100℃时虫草素的含量最低(P0.01),而烘干温度为70℃时腺苷的含量最高(P0.01)。比较微波干燥、高温干燥、冷冻干燥和室内阴干4种方法,经微波干燥处理的蚕蛹虫草无论是虫草素还是腺苷含量都是最高的(P0.01)。新鲜蚕蛹虫草0~5℃条件下冷藏10~20 d,虫草素和腺苷的含量呈极显著下降趋势(P0.01),冷藏20 d以上则2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变化不再显著(P0.05);冷藏10 d 8℃处理组蚕蛹虫草中2种活性成分的含量极显著高于5℃和0℃处理组(P0.01)。在实际应用中需针对不同的目标产物设置微波干燥条件对蚕蛹虫草进行加工处理,如果选择冷藏保鲜处理,则适宜的温度为5~8℃,并且时间不宜超过10 d,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所需药用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5.
采用果品干燥技术,将不易保存的新鲜桑椹加工成营养品质优良的桑椹干,为有效拓展桑椹消费市场提供技术支持。采用真空干燥、热风干燥、热泵干燥3种方式结合4种温度(45、50、55和60℃)处理新鲜桑椹,分析不同干燥方式及温度条件加工桑椹干的感官色度和活性成分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与新鲜桑椹相比,3种干燥方式制备的桑椹干样品的色度均有较大变化(ΔE*9),同一干燥方式处理温度越高,色度变化越明显(P0.05);不同干燥方式制备桑椹干样品中的游离态酚、结合态酚、总酚及总黄酮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干燥温度对游离态酚和总黄酮的含量影响较大;桑椹干样品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ORAC抗氧化能力与其提取液中的多酚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综合考虑各项营养品质指标检测结果,建议在实际加工生产中采取45℃低温热风干燥处理新鲜桑椹,有利于保护桑椹色泽,并减少桑椹中酚类活性物质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不同干燥方式对桑椹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学紫一号桑树的桑椹鲜果为研究对象,采用真空冷冻、热风、远红外3种不同干燥方式,通过测定不同干燥方式桑椹花色苷、总黄酮、还原糖、总糖的含量变化,旨在为桑椹的深度研究与精深加工提供理论研究基础。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干燥方式对桑椹干物质量和活性成分的含量影响差异较大,以真空冷冻干燥所得的桑椹干果中的花色苷、总黄酮、总糖、还原糖等活性成分的保持率最高,损失最低,果形保持最好;而热风干燥和远红外干燥的损失率则较高,对桑椹干果的综合品质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7.
桑椹和桑枝中白藜芦醇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充分利用桑椹果皮和桑枝为目的,用V(80%乙醇)∶V(丙酮)=1∶1的溶剂,提取桑品种大10的桑椹果皮、桑枝韧皮部和木质部的白藜芦醇(resveratrol),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含量。结果显示,新鲜桑椹果皮中白藜芦醇的质量比为0.128 mg/g,干燥桑枝韧皮部中白藜芦醇的质量比为0.144 mg/g。在桑枝木质部没有检测到白藜芦醇。  相似文献   

8.
以桑椹干为原料,添加谷氨酰胺转氨酶、氨基酸和蔗糖3种物质加工制作桑椹凉果,通过正交试验结合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考察3种物质添加量对桑椹凉果的质构和总糖含量的影响,优化3种物质的用量以提高加工制作桑椹凉果产品的品质。结果表明:谷氨酰胺转氨酶、氨基酸添加量均对桑椹凉果的弹性有极显著影响且呈正相关,对总糖含量有极显著影响且呈负相关;氨基酸添加量对桑椹凉果的硬度和咀嚼性有极显著影响且呈正相关;蔗糖添加量对桑椹凉果的粘性和总糖含量有极显著影响且呈正相关。当以谷氨酰胺转氨酶2 g/L、氨基酸3 g/L、蔗糖500 g/L作为最佳添加量,辅助渗糖的效果较好,桑椹凉果总糖质量分数达到16.42%,弹性好,软硬适中。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别采用真空冷冻干燥、远红外干燥、热风干燥、真空微波干燥、喷雾干燥5种干燥方式制备蓝莓果粉,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果粉的物理特性、基本营养成分和颗粒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和喷雾干燥的蓝莓果粉容重较低,分别为0.248 g/mL和0.420 g/mL,润湿下沉时间和分散时间较短,分别为37.67s 和 23.77s、1s和1s,水合能力较高,分别为8.54g/g和10.74g/g,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扫描电镜图片显示真空冷冻干燥的蓝莓果粉颗粒薄片状,喷雾干燥的蓝莓果粉颗粒球形,空隙适中。综上认为,真空冷冻干燥和喷雾干燥的蓝莓果粉品质较优,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营养成分,这对实现蓝莓果粉工业化生产选择合适干燥方式能够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桑椹成熟过程中主要色素类物质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桑椹成熟过程中的主要色素类物质组成与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为改善桑椹鲜果产品色泽和合理开发利用桑椹色素提供理论依据。采用80%丙酮提取法和pH示差法分别测定桑树品种大10、97-68、选26不同成熟期桑椹中的叶绿素及总花色苷含量,结果表明桑椹成熟过程中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而总花色苷含量逐渐升高,其中桑椹成熟后期大10的总花色苷含量是97-68的2.2倍,分析认为总花色苷积累量的差异是造成不同桑树品种桑椹色泽差异的原因之一。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桑椹成熟过程中主要含有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3G)、矢车菊素-3-O-芸香糖苷(C3R)和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Pg3G)3种花色苷组分,3种组分的变化为:C3G和C3R存在于桑椹整个成熟期,是桑椹中的2种主要花色苷组分,且C3G呈逐渐增加趋势,C3R呈先增加后微量减少,至后期迅速、大量增加的趋势;而Pg3G在桑椹成熟生长的初期检测不到,然后呈先增加后减少,至后期迅速、大量增加的趋势。在生产上可将桑椹中主要色素物质含量变化特点及花色苷类化合物的积累特点,作为确定桑椹采摘适期的参考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新疆药桑桑椹与嘉陵30号桑椹发酵原酒活性成分的差异,分别以芦丁、葡萄糖、1-脱氧野尻霉素(DNJ)和没食子酸为标准品,测定总黄酮含量、总多糖含量、总生物碱含量和总多酚含量;采用植物源性花青素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花青素含量,同时检测pH值。结果表明,新疆药桑桑椹发酵原酒的总黄酮、总生物碱、矢车菊素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011 0%、68.726 7 mg/L和79.500 0 mg/L,嘉陵30号桑椹发酵原酒的总黄酮、总生物碱、矢车菊素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010 7%、11.580 0 mg/L和50.100 0 mg/L,两者的总黄酮含量差异不显著,总生物碱含量、总多糖含量、总多酚含量和pH值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以上,这可能与新疆药桑、嘉陵30号生长地理差异、品种遗传差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为保证桑椹的食用营养保健品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分析桑椹成熟过程中生物碱和花青素2类活性物质的含量变化规律,以供确定桑椹的采收适期参考。结果表明:2个供试果桑品种的桑椹在成熟期间,1-脱氧野尻霉素(DNJ)和荞麦碱(fagomine)2种生物碱的含量都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而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3G)和矢车菊素-3-O-芸香糖苷(C3R)2种花青素的含量却呈现增加的趋势,其中在桑椹成熟前增加缓慢,至成熟后急剧上升;在不同品种同一成熟度的桑椹中,荞麦碱含量和C3R含量均是果桑品种"大10"高于"69",而DNJ含量和C3G含量均是"大10"低于"69","大10"桑椹中的荞麦碱含量和C3R含量均分别高于DNJ含量和C3G含量,而"69"桑椹中的荞麦碱含量和C3R含量均分别低于DNJ含量和C3G含量。上述结果提示:桑椹成熟过程中生物碱的含量逐渐减少,花青素的含量逐渐增多,且2类活性成分含量在品种间存在差异,生产上需根据加工桑椹食品的保健功效采收不同品种及不同成熟期的桑椹作原料。  相似文献   

13.
桑椹发酵饮料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桑椹、柠檬、糖、蜂蜜等为主要原料,通过自然发酵研制桑椹发酵保健饮料.以黄酮含量、多酚含量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制备桑椹发酵饮料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新鲜大10桑椹、柠檬和红糖质量比20∶2∶5,在30℃避光条件下自然发酵100 d.得到的桑椹发酵饮料中生物活性物质黄酮质量浓度为912.45 μg/mL,多酚质量浓度为266.41 μg/mL,其果香浓郁,酸甜适宜,综合评分为92.44分.该结果可为桑椹发酵饮料工业化生产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延长桑叶菜的货架期并最大程度保留其营养和活性成分,以叶绿素、总酚含量及感官品质复水比为考核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选择半干型桑叶菜加工工艺的最优烫漂和热风干燥条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用于桑叶渗透脱水的水分活度降低剂的最优组合。优化的桑叶烫漂和热风干燥条件是:烫漂温度98℃,烫漂时间1.5 min,热风干燥温度65℃。桑叶在此条件下烫漂和干燥,能够较好地保持原有色泽和复水性能以及减少活性成分的损失,且加工过程的能耗也较低。最优的水分活度降低剂组合为氯化钠30 g/L、丙三醇30 g/L、葡萄糖90 g/L、海藻糖40 g/L。用优化的水分活度降低剂组合溶液对桑叶进行渗透脱水处理,可有效减少叶绿素的损失和改善桑叶在热风干燥时水分蒸发导致组织收缩变硬的缺陷,使桑叶菜的水分活度达到安全贮藏要求。  相似文献   

15.
微波辅助提取苜蓿黄酮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充分利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中的黄酮类物质,应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分别对影响其黄酮提取量的乙醇浓度、微波功率、固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因素的互作效率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固液比和乙醇浓度是影响提取量的主要因素,微波功率和其它因素影响较小;微波提取苜蓿黄酮的最佳工艺为:40%乙醇浓度,1:30固液比,微波500 W功率下作用60s;在此工艺条件下,黄酮提取量的理论值为4.92mg/g,接近于实际测定值4.88mg/g。  相似文献   

16.
孙丽萍 《中国蜂业》2005,56(11):45-46
(续2005年第10期) 控制好蜂花粉水分含量很重要,水分决定蜂花粉的微生物特性、感官品质和产品的货架期.除样品4外,游离氨基酸的最低量为2g/100g,显示该样品适宜的新鲜程度和正确干燥方法.蜂花粉的游离氨基酸含量的下降是因干燥或包装时温度过高,意味着营养下降.脯氨酸与氨基酸总量之比可当作花粉成熟度的指标.除5、7、11号样品之外,新鲜花粉和正确加工的蜂花粉均符合此指标(<75%).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适于桑椹的保鲜剂,用不同质量浓度(20、40、60、80 mg/mL)二氧化氯(ClO2)溶液浸泡处理新鲜桑椹15 min,调查(4±1)℃贮藏温度下各处理组桑椹的感官、生理生化品质随贮藏时间的变化,初步评估二氧化氯对桑椹的保质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ClO2溶液对新鲜桑椹均有防腐、降低坏果率、延缓失重等保鲜效果,其中以60 mg/mL ClO2溶液处理后贮藏的桑椹感官最好,其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的损失较少,总酚和糖酸比最稳定,因而保质保鲜效果最佳,能延长桑椹保鲜期2~4d.  相似文献   

18.
桑叶的干燥加工工艺对干燥产品的品质影响较大。应用热风平穿流设备对桑叶进行低温干燥加工,以桑叶的干燥速率和复水性作为考核指标,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优化温度、风速、载料量、热烫预处理时间等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适当的桑叶热烫时间能够提升桑叶的复水性,烘干温度和载料量是影响桑叶干燥进程的主要因素。优化的工艺条件为:热烫预处理时间2.0 min,载料量0.57 kg/m~2,温度65℃,风速3.0 m/s。对优化的工艺条件进行验证试验,桑叶干燥耗时1.0h,干燥系数为0.059 7,复水值为3.18,说明采用热风平穿流设备及上述优化工艺条件对桑叶进行低温干燥加工,干燥效率较高,并能较好地保持桑叶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微波辅助提取花生壳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微波时间、微波温度、微波功率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料液比1:18、微波时间6min、微波温度70℃、微波功率500W,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可达10.660mg/g。  相似文献   

20.
<正>冻干食品是将新鲜食品快速冷冻后,送入真空容器中脱水而成。在真空条件下,水分由固态冰升华成气,从而使物料脱水干燥。用冻干工艺制成的食品,不仅色、香、味、形俱佳,而且保存了食品中的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食用前,稍微加工,几分钟内就会复原为新鲜食品。冻干食品不要冷藏设备,密封包装后,可在常温下长期贮存、运输和销售,三五年内不变质。由于冻干食品只有5%含水量,质量好、重量轻可大大降低其经营费用。例如,番茄酱经冻干工艺加工后,1kg新鲜番茄酱可加工出冻干番茄酱粉320g,一加水即复原为番茄酱,深受外商及中外消费者的欢迎。如今,冻干番茄酱粉已成为番茄酱的换代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