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中药益生菌制剂对羔羊肠道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将健康羔羊1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A组为空白对照组,仅饲喂基础日粮;B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0.25%硫酸新霉素;C、D、E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5%、0.15%、0.25%中药益生菌复合制剂。饲养方式为放牧+舍饲,试验期为90d。统计比较了各试验组对羔羊肠道大肠杆菌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对羔羊肠道大肠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在羔羊肠道大肠杆菌病高发的30d-60d,E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
将1日龄肉杂鸡1 200只随机分为4组,A组为对照组,仅饲喂基础日粮;B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0.5%复方中药;C组添加0.25%益生菌制剂;D组添加0.25%中药-益生菌复合制剂。统计比较各组对生态肉鸡的体质量、料重比及脏器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中药-益生菌复合制剂可显著提高生态肉鸡的体质量、平均日增重,并可降低料重比(P0.05);对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的影响显著(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适量的中药-益生菌复合制剂可提高生态肉鸡的生长性能,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以羔羊为研究对象,研究益生菌+中药制剂对其生长性能和免疫力的影响,将100只健康羔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上添加0.15%的益生菌+中药制剂。试验期为60d。结果表明:在羔羊日粮中添加0.15%益生菌+中药制剂能够促进营养物质转化,可提高羔羊的体重、脾脏系数和免疫因子含量。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中药-益生菌制剂对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由甘肃华宝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种鸡场提供的健康、发育良好的185日龄海兰褐蛋鸡800羽,试验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100羽。Ⅰ组为对照组,仅饲喂基础日粮;Ⅱ组为复方中药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0.5%复方中药制剂;Ⅲ组为益生菌制剂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0.3%益生菌制剂;Ⅳ组为中药-益生菌制剂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0.3%中药-益生菌复合制剂。统计各组蛋鸡的产蛋率、死淘率、软破壳蛋率和料蛋比。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中药-益生菌制剂可适当提高蛋鸡产蛋率,有效降低死淘率、软破壳蛋率和料蛋比。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肉鸡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复合益生菌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并确定适宜的复合益生菌制剂添加量。选取4 000只1日龄罗斯308商品肉鸡,按体重无差异原则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0.2%和0.3%复合益生菌制剂的饲粮,试验分0~21日龄和22~42日龄两阶段进行。结果表明:饲粮添加3种复合益生菌制剂均可以显著降低肉鸡料重比、死亡率和淘汰率,提高肉鸡毛利润,但对肉鸡屠宰性能影响不显著。综合经济效益分析,饲粮添加0.2%复合益生菌制剂生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复合益生菌制剂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抗氧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360羽黄羽肉鸡混合雏,随机分为4组,A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饲喂基础日粮及低剂量复合益生菌制剂(50g/t)、C组饲喂基础日粮及中剂量复合益生菌制剂(100g/t)、D组饲喂基础日粮及高剂量复合益生菌制剂(300g/t),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试验期50d。结果显示,复合益生菌试验D组日增重效果最佳,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4.11%(P<0.05),但与试验C组差异不显著,试验B组料重比最低,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4.58%(P<0.05),各益生菌试验组均能促进免疫器官发育,以试验D组免疫器官指数最佳,各试验组均能显著增加十二指肠绒毛长度(P<0.05),以试验D组的V/N值(肠绒毛/隐窝)最佳,试验D组显著提高血清中抗氧化指标和禽流感H5疫苗抗体滴度(P<0.05),同时增加抗体水平群体整齐度,但与试验C组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复合益生菌可以显著提高黄羽肉鸡生产性能,促进肠道发育,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及抗氧化水平,添加量以100g/t为最佳。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发酵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对肉鸭生长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设计试验,选择体重相近的21日龄天府肉鸭360只随机分成4组,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B、C、D组在基础日粮上分别添加0.5%、1.0%、1.5%的益生菌发酵的复方中药制剂,试验期为21 d。在试验期间测定天府肉鸭生长性能指标和屠宰性能指标。结果表明:(1)C组和D组的试验末重、平均日增重分别较对照组提高5.07%、4.70%、9.85%、9. 03%(P <0.05),C组和D组的料重比分别较对照组降低9.06%、3.40%(P <0.05),B、C组和D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均高于A组(P> 0.05)。(2)B组、C组和D组的屠宰率、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胸肌率均高于A组(P> 0.05);C组和D组的腿肌率、瘦肉率分别较对照组提高28.00%、24.60%、12.09%、10.12%(P <0.05); C组和D组的腹脂率分别较对照组降低12. 68%、9.86%(P <0.05)。综上,1.0%添加益生菌发酵复方中草药制剂可以提高肉鸭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八眉二元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腹泻率的影响,选取同期断奶、体重相近的八眉二元断奶仔猪45头,随机分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饲喂基础日粮+0.05%益生菌制剂)和试验Ⅱ组(饲喂基础日粮+0.1%益生菌制剂)三个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Ⅰ组与Ⅱ组日增重分别提高了7.10%、7.71%(P>0.05),料重比下降10.24%、13.25%(P>0.05);腹泻率分别降低19.81%、39.64%(P<0.05),腹泻指数分别下降17.05%和31.82%(P<0.05),Ⅰ组与Ⅱ组与对照相比盈利分别增加6.55和6.62元/头(P<0.05)。结果说明复合益生菌的添加能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同时有抗腹泻的效果,本研究推荐的益生菌最适添加量为0.1%。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发酵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对肉鸭生长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设计试验,选择体重相近的21日龄天府肉鸭360只随机分成4组,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B、C、D组在基础日粮上分别添加0.5%、1.0%、1.5%的益生菌发酵的复方中药制剂,试验期为21 d。在试验期间测定天府肉鸭生长性能指标和屠宰性能指标。结果表明:(1)C组和D组的试验末重、平均日增重分别较对照组提高5.07%、4.70%、9.85%、9. 03%(P <0.05),C组和D组的料重比分别较对照组降低9.06%、3.40%(P <0.05),B、C组和D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均高于A组(P> 0.05)。(2)B组、C组和D组的屠宰率、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胸肌率均高于A组(P> 0.05);C组和D组的腿肌率、瘦肉率分别较对照组提高28.00%、24.60%、12.09%、10.12%(P <0.05); C组和D组的腹脂率分别较对照组降低12. 68%、9.86%(P <0.05)。综上,1.0%添加益生菌发酵复方中草药制剂可以提高肉鸭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以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复合配制的益生菌制剂在肉仔鸡上的应用效果,试验选用健康的1日龄雄性AA肉仔鸡40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基础日粮(对照组,A组),基础日粮中添加0.2%、0.4%、0.6%和0.8%的复合益生菌制剂(试验组B、C、D、E),试验为期42 d。结果表明,添加复合益生菌制剂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且以0.6%添加剂量的效果最佳(P <0.05),添加0.4%、0.6%和0.8%复合益生菌制剂试验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0.4%、0.6%和0.8%的复合益生菌制剂显著降低了肉仔鸡21日龄时血清中血糖水平(P <0.05),添加0.4%、0.6%的复合益生菌制剂还显著提高了肉仔鸡42日龄血清中总蛋白水平(P <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0.4%、0.6%和0.8%的复合益生菌制剂显著提高了肉仔鸡21日龄和42日龄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的水平(P <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以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配制的复合益生菌制剂可以显著提高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改善生产性能,增强肉鸡的免疫功能,且以0.6%添加剂量的效果为最优。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不同种类益生菌制剂对肉鸡胸大肌和腓肠肌肌纤维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将75只1日龄雄性817白羽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试验A、B、C、D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益生菌A、B、C和D,E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自由饮水和采食,于21日龄时取胸大肌和腓肠肌,测定肉鸡胸大肌和腓肠肌指数,并制作石蜡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测定肌纤维面积。结果表明:4种益生菌制剂均能提高胸大肌指数,A、B、C、D组与E组相比分别提高了1.35%、19.39%、5.91%和6.53%,其中B组显著高于E组(P<0.05);腓肠肌指数分别提高了16.95%、16.75%、17.44%和18.24%,均差异不显著(P>0.05)。A、B、C、D组胸大肌肌纤维面积与E组相比分别提高了33.10%、45.30%、32.48%和31.05%,均差异显著(P<0.05);腓肠肌肌纤维面积分别提高了12.60%、19.35%、26.83%和42.88%,均差异显著(P<0.05)。说明益生菌制剂可以提高肉鸡胸大肌和腓肠肌肌纤维的生长发育,其中益生菌B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益生菌及有机酸复合制剂对大骨鸡生产性能、免疫及肉品质的影响。选用1日龄健康的大骨鸡240只,随机分成4组,组别分别为A、B、C、D组,每组4个重复,15只鸡为1个重复,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C组和D组为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1%、0.3%和0.5%益生菌及有机酸复合制剂,试验期为63 d。结果表明:在试验前期和试验后期,C、D组的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组的脾脏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组的胸腺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组的法氏囊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的胸肌和腿肌的成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肉品质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益生菌及有机酸复合制剂能够提高大骨鸡生长性能和免疫水平,对肉品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努比亚山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将36只2月龄左右、健康且体重[(17.06±0.65) kg]相近的努比亚山羊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试验A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B组(饲喂基础日粮+0.5‰复合益生菌制剂)、试验C组(饲喂基础日粮+1.0‰复合益生菌制剂),每组12只。各组山羊每天在07:00和18:00各饲喂1次,试验期为70 d。在饲养试验结束当天09:00,每组随机选取4只体重相近的羊只称重后进行屠宰,取背最长肌,检测水分、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及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试验C组山羊背最长肌中水分含量显著低于试验A组(P<0.05);试验B、C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低于试验A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山羊背最长肌中检测到7种必需氨基酸和9种非必需氨基酸,其中试验B、C组组氨酸含量高于试验A组,其余氨基酸(除赖氨酸、天冬氨酸外)含量均低于试验A组,均差异不显著(P>0.05)。山羊背最长肌中检测到14种脂肪酸,其中除试验B组的二十碳三烯酸(C20∶3n6)含量显著低于试验A组(P<0.05)外,其余各组间脂肪酸含量均...  相似文献   

14.
陈宇  张娅  菅蕊 《中国饲料》2023,(16):29-32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含量的益生菌对肉牛的生产性能、肠道菌群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本试验选用体重约为300?kg的西门塔尔杂交牛60头,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5%、1.0%、1.5%的复合益生菌发酵培养物进行饲喂。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喂添加了复合益生菌发酵培养物的日粮均可显著增加肉牛的平均日增重,并降低料肉比(P <0.05)。同时,饲喂添加复合益生菌发酵培养物的日粮导致肉牛肠道乳酸杆菌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 <0.05),且抑制了大肠杆菌的生长(P> 0.05)。经济效益分析表明,0.5%复合益生菌添加组的平均日利润最高,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2.00元。由此可见,日粮添加复合益生菌可以有效提高肉牛生产性能,促进肠道菌群结构优化,虽然复合益生菌用量的增加导致肉牛饲料成本增加,但综合比较添加0.5%益生菌最适宜。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沙葱粉或复合益生菌制剂对杜寒杂交羊瘤胃发酵参数和瘤胃液菌群多样性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杜寒杂交羊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各组饲喂饲粮如下:对照组,基础饲粮;沙葱组,基础饲粮+沙葱粉(沙葱粉添加量为饲粮干物质的0.46%);复合益生菌组,基础饲粮+复合益生菌制剂(复合益生菌制剂添加量为饲粮干物质的4.35%)。饲喂90 d后,随机从每组羊群中选取体重相近的试验羊4只,屠宰后采集瘤胃液,检测瘤胃发酵参数,并运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瘤胃菌群多样性。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复合益生菌组瘤胃液乙酸浓度显著提高(P0.05),沙葱组瘤胃液乙丙比下降(P0.05),复合益生菌组瘤胃液乙丙比则升高(P0.05)。2)复合益生菌组瘤胃液香农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沙葱组瘤胃液香农指数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 0.05)。3)在前10种菌门中,沙葱组各菌门相对丰度与对照组存在差异,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复合益生菌组拟杆菌门、疣微菌门和互养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科水平上,沙葱组和复合益生菌组氨基酸球菌科的相对丰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出,饲粮中添加沙葱粉或复合益生菌制剂均可以改变瘤胃发酵类型,并可不同程度地丰富瘤胃液菌群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验证中草药-益生菌复合制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将石榴皮、火炭母、白头翁、五色梅根等9味中草药和乳酸菌、酪酸菌2株益生菌制备成复合制剂,并添加到饲料中饲喂断奶仔猪。结果表明:中草药-益生菌复合制剂组分别比基础日粮组、抗敌素组仔猪日增重提高25.70%和9.71%(P0.05);腹泻率(2.61%)较基础日粮组下降11.24%(P0.01),同时略低于抗敌素组(2.97%);血清中T淋巴细胞百分率均显著高于基础日粮组、抗敌素组(P0.05)。说明中草药-益生菌复合制剂在预防断奶仔猪腹泻、提高生产性能、增强免疫机能及替代抗生素等方面均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旨在研究以丁酸梭菌和乳酸菌复合配制的益生菌制剂在白羽肉仔鸡上的应用效果。试验将80羽健康、体重相近的1日龄的白羽肉鸡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基础日粮)、复合益生菌低剂量组(基础日粮+0.3%的复合益生菌)、复合益生菌中剂量组(基础日粮+0.6%的复合益生菌)和复合益生菌高剂量组(基础日粮+0.9%的复合益生菌),试验为期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复合益生菌能显著提高白羽肉鸡的平均日增重(P<0.05);复合益生菌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复合益生菌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21 d的血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56 d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复合益生菌中剂量组56 d的血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和乳酸菌复合配制的益生菌制剂可以显著提高白羽肉的平均日增重,改善肉鸡的生产性能,其中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6%的复合益生菌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探究在不同蛋白质水平的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由益生菌及有机酸组成的复合饲料添加剂(以下简称复合添加剂)对AA肉鸡血清生化指标和消化道p H值的影响。选用1日龄AA肉仔鸡192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羽。A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饲喂基础日粮+0.1%复合添加剂,C组饲喂降低1%蛋白质日粮+0.1%复合添加剂,D组饲喂降低2%蛋白质日粮+0.1%复合添加剂,试验期42天。结果表明:B组、C组、D组的21日龄肉鸡血清蛋白酶活力比A组的高135.91%、153.50%、139.60%(P〈0.05),B组、C组、D组的血清甘油三酯比A组的低20.77%、20%、19.23%(P〈0.05);B组、C组、D组21日龄肉鸡嗉囊p H值比A组的低14.60%、9.24%、11.28%(P〈0.05);结果提示:肉鸡日粮添加0.1%复合添加剂可提高肉鸡的血清中胰蛋白酶、二糖酶活力,降低21日龄肉鸡消化道p H值,在低蛋白日粮中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和低聚果糖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和肠道形态的影响。选择体重[(62.50±0.83)kg]基本一致的60头杜×长×大三元杂交商品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不添加抗生素、益生菌和低聚果糖),试验Ⅰ组饲喂基础日粮+0.4%复合益生菌、试验Ⅱ组饲喂基础日粮+0.3%低聚果糖、试验Ⅲ组饲喂基础日粮+0.3%低聚果糖+0.4%复合益生菌。试验期为60 d。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0.4%复合益生菌、0.3%低聚果糖和0.4%复合益生菌+0.3%低聚果糖均可显著提高育肥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降低料肉比(P0.05)。饲粮中同时添加复合益生菌和低聚果糖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效果优于二者单独添加时的效应之和。饲粮中添加0.4%复合益生菌、0.3%低聚果糖和0.4%复合益生菌+0.3%低聚果糖均显著增加了育肥猪肠道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的数量,降低了大肠杆菌的数量,其中0.4%复合益生菌+0.3%低聚果糖组育肥猪肠道菌群状态显著优于其他三组。饲粮中添加0.3%低聚果糖和0.4%复合益生菌+0.3%低聚果糖均能显著增加育肥猪肠道绒毛高度,降低隐窝深度,提高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改善肠道形态结构。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0.4%复合益生菌和0.3%低聚果糖均能显著提高育肥猪肠道对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能力,促进育肥猪生长发育,其中以饲粮中同时添加复合益生菌和低聚果糖对育肥猪的饲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照饲喂实验观察添加微生态制剂对断奶羔羊体尺和体重的影响。方法:挑选体况及年龄相近的断奶萨福克羔羊30只,将其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搭配微生态制剂,进行为期90d的分组饲喂。结果:试验组的羔羊生长发育比较整齐,平均日增重186.11g,比对照组提高16.4%,两组羊只的增重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两组羔羊体尺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在断奶初期羔羊生产中应用能够提高羔羊的生长指标,为改良断奶初期羔羊的饲喂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