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肉猪的生长发育规律是前期生长较慢,中期增重较快,后期脂肪沉积较快。一般情况下,生长育肥猪20-30千克为骨骼生长高峰期,60—70千克为肌肉生长高峰期,90-100千克为脂肪蓄积旺盛期。猪的增重与品种及营养水平变化有很大关系,品种猪肌肉生长高峰期在50千克(3—4月龄)左右,随着日龄的增加,到70-80千克(4—5月龄)以后脂肪增长强度明显提高,并逐步超过肌肉增长强度,体内开始沉积大量脂肪。体重达到。90千克时屠宰效益最好。地方早熟品种在体重75千克左右时出栏最为适宜。这时肉质好,屠宰率也高。以本地猪为母本,以外来瘦肉猪为父本的二元或三元杂交猪,在7—8月龄(90-100千克)时出栏屠宰率最佳。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饲料添加剂对皖南花猪×杜洛克杂种猪产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添加剂对生长肥育猪产肉性能的影响十分明显,13—90千克的生长肥育猪,以添加高铜、铁复合添加剂效果最好,全期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高24.42%;而25—90千克期间的日增重则以合饲复合添加剂H—4为最高达712克,超过对照组28.99%。不同添加剂组平均日增瘦肉和脂肪产量有显著差异,但对猪胴体组成无明显影响。本文还研究了不同添加剂对猪肌肉中各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山西马身猪不同体重阶段日均氮沉积量与猪体各组织器官平均日增重的灰关联分析表明:体重10~90千克阶段的马身肥育猪,影响氮沉积主要体内因素是肉、脂、骨,其次为内脏、消化道和皮。10~60千克阶段,各组织器官生长的增强有利于氮的沉积,关联序为肉→脂→骨→消化道→内脏→皮。体重大于60千克时,肉、骨、皮生长的减弱、脂肪合成代谢的增强制约氮的沉积,关联序仍为肉→脂→骨,其余组织器官的关联序尚不能确定。体重60千克左右,日均氮沉积量达到高峰。马身肥育猪体重10~60千克阶段应饲以较高能量和蛋白质的饲粮,60千克阶段后应适当降低;适宜屠宰体重为80千克。  相似文献   

4.
<正> 1.长白猪。是瘦肉型品种。原名兰德瑞斯猪,系大约克夏猪与丹麦土种猪杂交后选育而成的。全身白色,颜面平直,两耳向前直伸,背腰特长,腹线平直,乳头数7~8对。长白猪成年公猪平均体重约246千克,成年母猪平均体重约219千克。母猪8月龄可配种,初产平均产仔数为10.8头,经产母猪平均产仔数为11.3头,生长猪6月龄体重可达90千克以上,胴体瘦肉  相似文献   

5.
<正>1.肉猪。从胴体品质来看,我国的地方早熟品种肉猪在体重75千克左右时出栏最适宜,这时的肉质好,屠宰率也高;以本地猪为母本、外来瘦肉型猪为父本的二元或三元杂交猪,体重90~100千克时出栏屠宰最佳。2.肉牛。肉牛在1岁半至2岁时出栏屠宰为好。  相似文献   

6.
试验研究了不同育肥及屠宰体重对试验猪的生长性能及胴体肉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育肥结束体重在85~110kg阶段对试验猪的日增重和饲料报酬影响不显著;屠宰体重对试验猪的屠宰率、pH值和肌内脂肪影响显著;采用综合选择指数就不同育肥及屠宰体重对试验猪的影响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试验猪体重在85~90 kg结束育肥并屠宰时育肥性能及胴体肉品质的综合选择指数最大。  相似文献   

7.
<正> 1.肉猪。猪的生长发育规律是前期增重慢,中期增重快,后期增重又变慢。一般超过100千克时,日增重开始下降,达到150千克以后很少增重。从胴体品质来看,我国的地方早熟品种在体重75千克左右出栏最适宜,这时的猪肉质好,屠宰率也高;以本地猪为母本,外来瘦肉型猪为父本的二元或三元杂交猪,在7~8月龄,体重达90~100千克时屠宰最佳。 2.肉牛。犊牛在出生后的6~8个月肌肉生长得最快,以后随着体重的增加和年龄的增长,肌肉生长放慢,饲料利  相似文献   

8.
<正>瘦肉型商品猪是指以生产商品瘦肉为目的、体重90~100千克屠宰、瘦肉率在50%以上的杂种猪。即用瘦肉型猪作父本,与地方良种母猪或一代杂种母猪或外来良种母猪杂交产生的后代。要生产出优质瘦肉型商品猪,须选择优良品种,配以高效的饲养管理和防疫技术。现将瘦肉型商品猪育肥期的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一、育肥开始阶段的饲养管理1.日粮与饲喂。此阶段猪的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功能还不完善,尤其是体重约20千克的仔猪,其消化系统功能较弱,胃容积较小,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9.
在肉猪的饲养过程中,根据肉猪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配成1号料(适宜用于体重20~40千克的猪)、2号料(适宜用于体重40~60千克的猪)、3号料(适宜用于体重60~90 千克的猪),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6%、14%、12%.其配方如下.1号料:大麦22%,玉米49%,麸皮5%,进口鱼粉7%,豆饼10%,槐叶粉5%,骨粉1.5%,食盐0.5%,每吨饲料另加入硫酸亚铁100克、硫酸铜50克、硫酸锌100克、多种维生素100克.  相似文献   

10.
一、要保证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按照猪生长发育的特点,中前期也就是在60千克以下,主要是长骨架、长肌肉的阶段,后期是长脂肪的阶段,前、中期是猪长瘦肉的阶段,猪的日粮中蛋白质舍量要高,应达到15%~16%,后期含量要降为12%、14%。  相似文献   

11.
试验选取广东省4家典型集约化养猪场400头[杜×(长×大)]三元杂交早期断奶仔猪,用广东省农科院畜牧所提出的饲养标准初稿配制饲粮,分3~8、8~20、20~50、50~90kg 4体重阶段饲养,测定各阶段生产性能,同时分别于20及90kg体重进行屠宰试验。测定宰前活重、热胴体重、瘦肉重、骨重、皮重、脂肪重、最后肋背膘厚、第十肋背膘厚及眼肌面积、瘦肉组织粗脂肪与粗蛋白质含量。分别按如下三种方法求得试验猪标准化胴体无脂瘦肉增重:①实测法,通过测定胴体瘦肉重及瘦肉脂肪含量求得;②估测法I,通过热胴体重、第十肋背膘厚及眼肌面积利用公式求得;③估测法Ⅱ,通过热胴体重、最后肋背膘厚利用公式求得。将求得的标准化胴体无脂瘦肉增重输入NRC(1998)营养需要模型进行运算。 试验结果表明:20kg猪瘦肉率为65.10%,第十肋背膘厚与眼肌面积分别为0.69cm与11.37cm2,胴体瘦肉粗脂肪、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6.07%、17.01%,胴体无脂瘦肉粗蛋白质含量18.11%;90kg猪瘦肉率为65.95%,最后肋背膘厚、第十肋背膘厚与眼肌面积分别为2.00cm、2.36cm与42.38cm2,胴体瘦肉脂肪、粗蛋白质含量、胴体无脂瘦肉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2.02%、19.81%、22.52%。通过实测法、估测法I、估测法Ⅱ求得试猪标准化胴体无脂瘦肉增重分别为291.0、2  相似文献   

12.
郭建凤  武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791-6791,6865
[目的]为了研究比较不同育肥体重和屠宰体重商品瘦肉猪的生长性能及胴体肉品质。[方法]选择体重约35 kg的以杜洛克公猪与莱芜猪合成系母猪配套生产的杂交猪30头,饲喂同一水平日粮,平均体重达90~105 kg时结束育肥试验,挑选符合屠宰体重的试验猪进行屠宰测定,研究不同体重试验猪的生长性能及胴体肉品质。[结果]结果表明:不同体重试验猪的肥育性能及胴体肉品质差异不显著;采用综合选择指数对不同体重试验猪的肥育性能及肉品质进行综合评定,2个体重阶段的试验猪肥育性能及肉品质的综合选择指数基本一致,以90~95 kg组稍大。[结论]在该试验日粮营养水平条件下,试验猪的屠宰体重选择90~95 kg;该研究为优质肉猪的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肉猪 猪的生长发育规律是前期增重慢,中期增重快,后期增重又变慢.一般达到100千克时,日增重开始下降,当达到150千克以后很少增重.猪的出栏体重过大,日增重少,耗料多,成本高;出栏体重过小,虽然省料,但屠宰率低,肉质差,效益也不好.从胴体品质看,我国的地方早熟品种在体重75千克左右时出栏最适宜;以本地猪为母本、外来瘦肉型猪为父本的二元或三元杂种猪,7~8月龄、体重达90~100千克时出栏屠宰最适宜.  相似文献   

14.
肉猪 从胴体品质来看,我国的地方早熟品种在体重75千克左右出栏最适宜,这时猪的肉质好、屠宰率也高:以本地猪为母本,外来瘦肉型猪为父本的二元或三元杂交猪,在7月龄至8月龄,体重90~100千克时屠宰最佳。  相似文献   

15.
<正>按生长和发育阶段,生长肥育猪可分为三个时期:小猪,体重20~35千克为生长期;中猪,35~60千克为发育期;大猪,60千克至出售为肥育期。就这三阶段而言,生长期的猪最易生病和发生生长受阻。过了生长期,饲养管理就相对较简单了。1.饲料的能量水平。生长肥育猪在60千  相似文献   

16.
<正>猪的肥育是养猪生产中最后阶段,其目的是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饲料与劳动力,来获得瘦肉多、品质好的瘦肉型商品猪。猪的育肥时间从60~180日龄时,体重为25~100千克左右,此阶段猪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因此如何提高日增重,缩短育肥期,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一、肉猪 肉猪的生长发育规律是前期生长较慢,中期增重较快,后期脂肪沉积较快。一般情况下,生长育肥猪20~30公斤为骨骼生长高峰期,60~70公斤为肌肉生长高峰期,90~100公斤为脂肪蓄积旺盛期。其增重与品种及营养水平有很大关系,品种猪肌肉生长高峰期在50公斤(3~4月龄)左右,随着日龄的增加,到70~80公斤(4~5月龄)以后脂肪增长强度明显提高,并逐步超过肌肉增长强度,体内开始沉积大量脂肪。体重达到90公斤时屠宰效益最好。地方早熟品种在体重75公斤左右时出栏最为适宜,这时肉质好,屠宰率也高。以本地猪为母本,以外来瘦肉猪为父本的二元或三元杂交猪,在7~8月龄(90~100公斤)时出栏屠宰率最佳。  相似文献   

18.
提高肉猪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益的关键在于提高出栏率,力争使生长育肥猪在6~7月龄(即育肥4~5月)体重达到90~115千克屠宰、上市,为此应采取一整套科学的、综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樱桃谷鸭     
樱桃谷鸭是当今世界上著名的肉用鸭品种之一,具有瘦肉多,脂肪较少.高蛋白,低热量的特点。父母代种鸭24周龄达到性成熟,体重为3.25千克.42周产蛋量235枚,商品代42天体重可达3.1千克以上,饲料转化率2.06:1.胸肉比率(去内脏重量)为19.8%。  相似文献   

20.
日龄与体重相近的长白×赣州白杂交肉猪16头,随机分为两组:Ⅰ(对照组),Ⅱ(试验组),公母各半。猪体重接近45kg时,Ⅱ组猪饲料添加0.8mg/L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Clenbuterol(CL),直到屠宰前8d停止添加。在猪接近85kg体重时,两组猪同时屠宰测定。结果表明,CL使猪的生长速度提高9.6%,平均日增重提高20%,饲料转化率提高17.45%,眼肌面积增加15.1%,瘦肉率增加18.3%,背膘厚度减少15.3%,脂肪率减少23.2%(均P<0.05)。胴体在水中的比重(胴体在水中重/胴体重),试验猪比对照猪增加50%以上(P<0.01),说明饲料中添加CL使猪胴体的瘦肉成分增多,脂肪成分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