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现代化茶树良种基地的建设刘金根,黄学法(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247282)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是农业部、省农业厅、东至县政府三级合资建立的茶树良种繁殖示范专业场。该场位于北纬29“40’,东经116°~117°之间的皖赣交界的皖.$山...  相似文献   

2.
科教兴场 走向辉煌王华宗(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地处皖赣交界的皖南山区,属北亚热带(北纬29o40’),为农业部重点茶树良种繁殖基地。全场总面积9321。a,现有可采茶园2881。a,其中无性系茶园140111,有无性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名优茶生产的开发,促进了茶叶生产优质高效益,带动了良种的推广,无性系良种茶苗的重要性已被人们普遍认识,良种——名茶——效益已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特别是我县为眉茶出口基地县,又是全国名茶——开化龙顶的基地,1989年来,共自繁自育福丁大毫、迎霜等茶树良种178.07万株,还引进福云6号、浙农系列良种800万株,  相似文献   

4.
茶树良种扦插省力化育苗新技术雷光明,聂樟清,叶美凤(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330202)茶树良种短穗扦插育苗,江西历来以夏末秋初为最适宜,但遮荫。浇水费工很多,如遇伏旱,更加大了苗圃管理的工作量,影响茶苗生长和成活率,造成茶树良种繁殖成本高。推广慢、普...  相似文献   

5.
从遂川"狗牯脑茶"茶树品种资源中单株选育的品系"狗牯脑2号"取得参加第五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资格。2012年11月19~27日,3000株"狗牯脑2号"良种茶苗分别运送至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湖北省农科院果茶研究所、河南省信阳农科所4家科研单位,开展品种对  相似文献   

6.
遂川风雨茶     
遂川风雨茶李文汇创新名茶—遂川风雨茶、于1991年、1992年在全县名茶评比会上获“二等奖”,今年春在全县名茶质量评比获胜后被推荐参加全省名优茶质量评比会,该茶以条索紧细、色泽润绿、汤清叶绿、滋味鲜醇、香气清幽的优良品质被评为“江西省优质名茶”,进入...  相似文献   

7.
茶叶是我县的传统产业,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被列为主要经济支柱的产业.全县现有茶园2 667 hm2,年产干茶850 t,产值4 000万元以上.获部省级名茶奖11个,其中涌溪火青、提魁、特尖为传统名茶,产量180 t,产值1 800万元以上.其它均为近10年创新的"名茶",其中"汀溪兰香茶"有近2 t产量.  相似文献   

8.
名茶早春霜冻减灾措施与经济效果分析唐明熙(安徽省农科院茶研所)汤俊之,徐华安(安徽省舒城县农业局)(安徽省潜山县青楼乡糖岭茶场)近年来,各地开发名茶,亩产值提高5倍以上,名茶多与早采早上市获取市场经济密切相关,受早春低温霜冻灾害难以幸免,尤其在我国中...  相似文献   

9.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不少植物已能实行组织培养 ,进行工厂化育苗。获草、甘蔗等作物的组培苗已应用于生产。特别是一年生的花卉观赏植物的繁殖 ,许多园艺单位几乎全用组培育苗。茶树是多年生植物 ,又是多酚类物质含量高的植物 ,用组培育苗繁殖良种较困难。虽然国外已在研人工无性系种子 ,国内已在研究花粉植株 ,并用茎尖、根尖培养出试管苗 ,但还不能应用于生产。当前国内茶叶生产上茶树良种繁殖 ,还是采用短穗扦插法。短穗扦插一般都是在大田中进行 ,扦插成活率高低及苗木质量优劣 ,难免不受外界条件光、水、热、气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  相似文献   

10.
茶树种质数量性状遗传距离分析研究唐明熙(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研所245600)本项首次针对茶树种质运用数量遗传距离方法,将变异丰富的、稳定性强的叶片数量性状以品种间遗传差异1%显著性筛选,选出突尖长、叶形指数(R值)、叶脉对数、10齿宽度、叶片厚度五个...  相似文献   

11.
茶树益肥配加Zn、K元素对茶新梢生长效应的研究程鸣珂,樊顺兴(安徽省农科院祁门茶科所)茶树益微—一茶树专用菌能使茶叶增产已被证实,然而它毕竟是一种活体的生物制剂,不仅不能代替肥料作为茶叶所需营养元素的来源,也不能单靠它的生理调节作用而获增产。试验实践...  相似文献   

12.
发展效益茶业 ,提高茶农的收入 ,良种是一个重要的条件。实践证明 ,优良茶树品种在茶叶生产中所起的增值作用远远超过其它任何一种农业技术措施。追求早发芽、早产茶、早上市以赢得市场的好价已是生产者的共识。近年来笔者在浙江茶区丽水市对引种的茶树乌牛早品种的适制性和种植效益等作了调研 ,现作介绍如下。1 适制名优绿茶 ,成茶品质优异乌牛早原产浙南山区的永嘉县 ,属特早生茶树良种 ,该品种早在上世纪 70年代曾引种于我市 ,当时种植面积较少 ,仅种植于茶树母本园中以供日后繁殖用。上世纪 90年代为适应名优茶的发展 ,于1 992年冬始才…  相似文献   

13.
短穗扦插是广大茶农繁殖茶苗的一项最确成效的经验,我省一九五八年开始引进这项技术,深受群众欢迎,实践证明,它具有:繁殖系数大,成活率高、生长快,能保持品种特征特性等优点。因此,对繁殖我省“上梅州”等茶树良种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名茶生产的快速发展,稳定和促进了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繁荣了名茶市场,但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也突显了许多困惑.传统的历史名茶"龙井"有55万户生产经营者,创新的"得雨活茶"生产基地有26万农户,"信阳毛尖"茶产区有8个县(区),"一家一亩茶叶山,一户一口电炒锅","一个家庭一个品牌,一个品牌一种包装"的现象随处可见.名茶产品出现了"万花筒"现象,历史名茶、传统名茶、创新名茶、良种名茶、中国名茶、部优名茶、地方名茶、国际金奖名茶,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15.
云南地方历史名茶“十里香”古茶树资源是云南省具有丰富经济文化内涵的独有珍贵资源,是推动地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力量,品质优良,但目前数量稀少,亟待进一步保护开发。“十里香”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开发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需要有整体认识、科学规划、长远布局、高效运作。在云南地方历史名茶“十里香”茶古树资源保护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天山真香茶     
天山真香茶产于安徽旌德县庙首镇祥云中山林茶区。 1988年 ,著名茶学专家陈椽教授亲笔命名“天山真香” ,同年和 1992年被评为安徽省名茶 ,被授予“优质农产品证书” ,1992年获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银质奖 ,注册“文昌阁”商标 ,1997年和 2 0 0 1年分别获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一、二等奖 ,1997年在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公司举行的首届中国名茶拍卖会上 ,5 0 0g拍卖品以 6 5 0 0元的高价成功拍出。 2 0 0 2年旌德县被列为宣城市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县 ,到2 0 0 3年已有 30 0hm2 茶园通过安徽省无公害茶叶基地认证。目前正在组织申报原产地保护注册。天山…  相似文献   

17.
狗牯脑茶早在1915年获得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30年获浙赣特产联合展览会甲等奖状,解放后,多次获得省、部级名茶奖,在我国众多名茶中独树一帜,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厚爱.  相似文献   

18.
《茶叶科学技术》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科技综合性期刊,季刊,1960年创刊。主要报道茶树栽培、茶树育种、茶园土壤肥料、茶叶机械、茶叶加工、茶树生理生化、茶树植保与茶叶经济等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与科学种茶、制茶经验、经营管理经验以及应用理论等。辟有“综述论文、实验研究、茶叶经济、科技园地、生理生化、思考观点、茶史文化、名茶名种、茶区动态”等栏目,适合茶叶科技工作者和茶叶爱好者阅读参考。  相似文献   

19.
长山天工茶     
长山天工茶产于奉新县宋埠乡七里长山。此地是我国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出生之地,位于奉新县东端,潦河下游之滨,丘陵起伏,适宜茶树生长。天工茶是遵循宋应星名著《天工开物》制茶的原理,结合当代先进的制茶工艺,经手工细作而成。该茶特点:外形细嫩,条索紧直,茸毫披露,色泽嫩绿,香气高锐持久,滋味鲜爽,叶底匀嫩完整。两次送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审评,均具名茶风格,1989年评为宜春地区优质名茶第一名,同时跻入全省优质名茶行列,是我省选送全国优质名茶评审茶样之一。  相似文献   

20.
白鹤羽茶     
白鹤羽茶是九江市的创新名茶,1985年在九江市名茶评比会上获三等奖。该茶以外形紧结,美观大方,香高味浓,耐冲泡称著。由于它白毫显露,叶色嫩绿,冲泡时芽叶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