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湖南三个植烟地土壤根际微生物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和大田试验,研究了主栽品种K326在三个不同土壤和气候互作下,植烟土壤微生物的变化:在烟株全生育期内,土壤中,细菌占总菌数的68.38%~78.05%;放线菌占21.93%~31.59%;真菌只占0.02%~0.06%.不同处理下三大类群微生物数量以真菌差异较大,放线菌次之,细菌差异最小;土壤酶类在烟草生产的各个时期以及同一时期的各个处理间存在不同的变化.三大微生物数量与脲酶呈现一定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湖南三个植烟地土壤根际微生物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盆栽和大田试验,研究了主栽品种K326在三个不同土壤和气候互作下,植烟土壤微生物的变化:在烟株全生育期内,土壤中,细菌占总菌数的68.38%~78.05%;放线菌占21.93%~31.59%;真菌只占0.02%~0.06%。不同处理下三大类群微生物数量以真菌差异较大,放线菌次之,细菌差异最小;土壤酶类在烟草生产的各个时期以及同一时期的各个处理间存在不同的变化。三大微生物数量与脲酶呈现一定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有机肥料施用量对烟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不同有机肥料施用量的烟田土壤中细菌、固氯菌、放线菌和真菌进行了分离,对不同微生物种群进行了数量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肥料施用量对烟田根际土中微生物数量有一定的影响,在有机肥料施用量为0-30000 kg/hm~2的范围内,细菌、固氮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随着有机肥料施用量的增加而呈现增长趋势,细菌、固氮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根土比随着有机肥料施用量的增加而呈现增加趋势,施用有机肥料的烟田微生物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E低于未施用有机肥料的.  相似文献   

4.
采用稀释平板培养法,分析不同轮作方式下牡丹江地区烟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主要生理类群分布规律。结果表明:3大类土壤微生物中细菌数量占绝对优势,占总菌数的99%以上;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烟田土壤微生物各主要生理类群中,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最多,氨化细菌次之,好气性固氮菌最少。各土层土壤微生物类群间具有较为显著的相关性。不同轮作方式对烟田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分布会产生很大影响,微生物总数量上,轮作样地(I1、I2、I3)及迎茬样地(I5)显著高于连作样地(I4、I6),连作4a地块(I4)微生物数量少于连作1a地块(I6),说明连作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会随着连作年数的增加而加剧。  相似文献   

5.
应用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法分别研究了云南省3个典型植烟区高、中、低肥力水平的土壤微生物区系特征,以期为烟田土壤改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土壤真菌、细菌、放线菌,固氮、解磷、解钾等功能菌数量随土壤肥力的降低呈线性下降趋势,其中细菌占总菌数的77.8%~80.9%;土壤脂肪酸FAs含量随土壤肥力水平下降呈明显的线性降低趋势(r=0.900,P <0.01);聚类分析表明,云南3个典型生态产区间土壤微生物区系特性存在明显差异,植烟土壤微生物区系特征存在区域性,且随着土壤肥力的下降,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群落稳定性也降低。  相似文献   

6.
为在云南楚雄紫色土烟区合理安排烤烟前作,提高烤烟产质量,在紫色植烟土壤条件下研究了白菜、大麦、蚕豆3种前作对烤烟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前作对烤烟主要农艺性状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较为明显,前作为白菜的处理烟株株高和叶面积系数最大,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中等烟比例、均价最高,不同前作对烟叶内在化学品质的影响不大。不同前作对紫色植烟土壤中放线菌、固氮菌、解钾菌、解磷细菌、解磷真菌数量变化的影响各不相同,移栽后40 d至采烤前,蚕豆茬植烟土壤中放线菌、解钾菌、解磷细菌和解磷真菌数量均增加;白菜茬植烟土壤中放线菌、固氮菌、解磷细菌和解磷真菌有所下降,且降幅明显。不同前作对烤烟移栽前后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影响各不相同,就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而言,蚕豆茬表现最好。综上,楚雄紫色土烟区以蚕豆作为前作最佳。  相似文献   

7.
铅锌银尾矿污染区土壤微生物区系及主要生理类群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通过现场采样及室内培养分析,研究了浙江省天台铅锌银尾矿污染区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及主要生理类群。结果表明,尾矿污染区土壤几种重金属含量比非矿区土壤有明显的增加。尾矿区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和各生理类群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以及各生理类群数量均显著降低,且三大微生物以及各生理类群对尾矿污染的敏感性大小分别表现为放线菌>细菌>真菌,自生固氮菌>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纤维分解菌。可见,土壤中微生物区系组成及参与物质转化的生理类群种类、数量及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该尾矿污染区生境的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生态功能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小油菜栽培过程中含碘凹凸棒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凹凸棒中碘酸钾的含量能影响土壤微生物类群总数、放线菌数量和细菌数量,不影响真菌数量;碘酸钾含量≤50 mg.kg-1时能极显著增加土壤中微生物总数、放线菌数量和真菌数量;与对照相比,放线菌、细菌、真菌数量增幅都随改良剂中碘酸钾含量的增加而减少;随着凹凸棒中碘酸钾含量的增加,放线菌和真菌所占比例上升,细菌所占比例下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在不同处理间存在着差异,凹凸棒中碘酸钾含量为100 mg.kg-1时多样性指数最大.  相似文献   

9.
采用稀释平板培养法分析了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原始阔叶红松林根际、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主要生理类群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原始阔叶红松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规律,即土壤微生物主要集中在0~20 cm处的土层,10 cm处数量达到高峰,总菌数最高达432.1×106CFUg-1,且随土层加深,微生物数量逐渐减少。在水平分布上,根际微生物的数量大于非根际。三大类土壤微生物中细菌数量占绝对优势,占总菌数的89%以上;放线菌次之,占总菌数的7%;真菌最少,占总菌数的4%。原始阔叶红松林各主要生理类群中,固氮菌数量最多,纤维素分解菌其次,解磷细菌最少。  相似文献   

10.
烟草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活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湖北省恩施咸丰县烟田采集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不同生长时期的土壤样品,采用稀释平板涂布法进行细菌、放线菌、氨化细菌、硝化细菌、真菌的分离并对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进行酶活性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①土壤中氨化细菌数量最多,真菌数量最少.各种类群微生物在烟草整个生育期间变化波动较大,不同类群微生物消长趋势不同,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烟草生长旺盛期微生物数量最多.②在烟草生长前期,土壤脲酶活性较高;磷酸酶活性在前、中期均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在后期,随着土壤熟化程度的提高,蔗糖酶活性增强较明显;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各个时期的变化较平稳.  相似文献   

11.
秸秆还田对烤烟根际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改善土壤质量,提高烟叶品质,探讨秸秆还田对植烟土壤根际微生物的影响,对麦秆还田、稻秆还田、无秸秆还田进行了比较试验。利用选择培养基,以麦秆还田、稻秆还田的植烟土壤为对象,无秸秆还田植烟土壤作为对照,对烟草根际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真菌、放线菌)进行了分离和测数。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能明显的增加植烟土壤根际微生物的数量。还田的秸秆种类不同,根际不同的微生物数量变化不一样。总体来说,麦秆还田的植烟土壤根际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最多,稻秆还田的植烟土壤根际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次之,空白对照组的植烟土壤根际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最少。根际真菌的数量,空白对照组的土壤中最多,麦秆还田的次之,稻秆还田的真菌数量最少。从不同秸秆还田的植烟土壤中分离的根际自生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分别属于10个属,不同秸秆还田条件对根际3类细菌的种类和数量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龙山县不同海拔植烟土壤的主要肥力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产区的土壤养分总体适宜优质烟叶生产,不同海拔植烟土壤肥力特征有较大的差异,高海拔植烟土壤有机质、有效氮、速效钾含量明显高于低海拔,中海拔各养分含量适中,低海拔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含量较低;各海拔pH值在弱酸性至中性范围之内.因此,龙山县植烟土壤在施肥管理上应因地制宜,大力推进平衡施肥技术以平衡不同海拔区域植烟土壤的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连作植烟土壤环境因子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了解施肥后土壤微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联系,采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施肥处理下连作植烟土壤进行了细菌16S rRNAV4-V5区、真菌ITS rRNAV4-V5区测序,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及冗余分析研究了连作植烟土壤的8种环境因子(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蛋白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蔗糖酶)及微生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测序质控后获得有效序列264 500个,获得22 035个操作分类单元(OTUs);菌落热图显示,施肥处理与对照相比增加了土壤中细菌与真菌的群落组成。施肥处理的细菌及真菌多样性与CK均呈较大差异,不同施肥处理的细菌或真菌结构聚集较紧密,而CK在排序轴中与其余处理较为分散,这说明施肥可以明显改变连作土壤细菌与真菌的结构;速效钾含量在一定范围内会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度,而8种环境因子对真菌的多样性和丰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取的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信息较为丰富,可为植烟土壤环境因子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烟草—荞麦轮作对烟草黑胫病防治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调控作用,为利用烟荞轮作缓解烟草连作障碍及烟草黑胫病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湖北省恩施市宣恩县烟草黑胫病发生较重的连作烟田为试验地点,设烟草—烟草—烟草(连作)和烟草—荞麦—荞麦—烟草(轮作)2个处理,通过计算田间病情指数评价烟荞轮作对黑胫病发生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盆栽试验,在二氯喹啉酸胁迫下用不同的微生物制剂处理烟草,研究了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及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烟草根际土壤受二氯喹啉酸危害的各项指标均下降;根际土壤中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以及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高于受害土壤,但低于健康土壤,复合微生物制剂的效果好于微生物菌剂,其次是生物菌肥,因此,受二氯喹啉酸危害的烟草根际土壤健康质量具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土壤微生物区系是衡量土壤生物肥力及其健康状况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为研究生防菌剂与有机肥复配对植烟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采取双因素完全组合设计试验,测定不同处理下各时期植烟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的数量。结果表明,生防菌剂与有机肥复配能增加植烟土壤细菌、放线菌的数量,减少真菌数量。菌剂与牛粪复配在烤烟旺长期和成熟期细菌数量比单施牛粪增加101%和276%;菌剂与氨基酸有机肥和牛粪复配土壤放线菌数量远高于其他处理,尤其是旺长期氨基酸有机肥复配高出其他处理205.2×104~277.3×104 cfu/g。菌剂与虾肽有机肥复配对土壤真菌抑制效果最好,真菌数量在烤烟生长周期均处于较低水平。综上,生防菌剂与牛粪复配能有效改善植烟土壤微生物区系,使其由“真菌型”向“细菌型”转变,是适合攀枝花烟区施用生防菌剂和有机肥的最佳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17.
免耕与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设置在甘肃省定西市李家堡镇的长期田间定位试验,采用微生物常规分析法测定土壤中固氮菌、氨化细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研究不同轮作次序、不同耕作方式与覆盖条件对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轮作次序对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影响不大;免耕耕作方式下,微生物量增加主要表现在土壤表层中.免耕配合秸秆覆盖与传统耕作相比,耕层固氮菌、氨化细菌、纤维素分解菌分别增加了24.8%1、0.1%、65.4%,说明免耕与覆盖对土壤生理类群数量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8.
黄土丘陵区人工林土壤微生物PLFA标记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研究不同植被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差异,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生物标记法,对山西吉县黄土丘陵区典型人工林刺槐、油松以及荒草地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下土壤微生物PLFA标记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刺槐人工林的土壤微生物PLFA总量最大,细菌、真菌、放线菌的PLFA含量均大于油松人工林和荒草地;细菌PLFA含量在3种样地中的差异显著;2种人工林的真菌PLFA含量接近,而与荒草地差异显著,与荒草地相比,人工林的种植可明显提高土壤中真菌的比例;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油松人工林与荒草地2种菌群的PLFA含量接近,而与刺槐人工林差异显著。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不同植被下土壤细菌、真菌、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各总PLFA与土壤养分因子之间密切相关;不同植被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差异显著,刺槐人工林更为丰富,且各个菌群分布更为均匀,油松人工林土壤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菌群分布均匀度与刺槐人工林土壤较为接近,荒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均匀程度较2种人工林明显偏低。因此从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角度看,人工林的种植能够明显改善微生物群落结构,改善土壤质量;刺槐人工林是黄土丘陵区人工植被恢复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广西不同地区香蕉种植园的土壤细菌多样性特征及差异,为揭示不同地区香蕉根际细菌的共性特征及制定调控策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集广西3个香蕉主产区(龙州县、隆安县和浦北县)香蕉种植园的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样品共48份,利用扩增子测序技术对48份土壤样品的细菌丰度与多样性进行测定,同时对48份土壤样品的pH及全氮(...  相似文献   

20.
检测了四川省凉山州会理烟区土壤肥力及根际微生物数量,研究了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利用多因子及互作项逐步回归方法得到肥力因子与微生物数量的回归方程.偏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烟草的团棵期,碱解氮与速效钾的正互作效应以及有效磷与pH的正互作效应与细菌数量呈正相关;旺长期,细菌数量与pH无显著相关性,与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的含量均呈显著相关;成熟期,碱解氮与细菌数量呈显著正相关.团棵期,有效磷与pH的正互作效应以及有机质与pH的正互作效应与真菌含量呈正相关;成熟期,碱解氮与真菌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不同时期的放线菌含量与有机质、pH以及有效磷具有相关性.说明在烟草的不同生长期,各种微生物数量与肥力因子的关系各不相同;同一生长期,不同种微生物量与肥力因子的关系也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