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无偿献血者献血时出现不良反应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偿献血者献血时出现不良反应时有发现,为做好相应的处理,本文作了调查与分析,现将结果作一报道。1临床资料1.1调查对象中山市2004-2005年奇数月份完全自愿和单位组织的无偿献血者35195人次,其中18~25岁者18302人次(52.0%),26~35岁者11966人次(34.0%),36岁以上者4927人次(14.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献血者在单采血小板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发生不良反应的54名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资料进行调查与统计分析。结果:枸橼酸盐中毒、空腹和饥饿、精神紧张、穿刺疼痛、睡眠不足或疲劳等依次是单采血小板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结论:通过对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原因调查分析及对应的防治,减少了单采献血反应发生,稳定和扩大了固定无偿单采成分血献血者队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佛山市南海区无偿献血检测结果,以便确立最佳献血模式,选择、组织低危人群献血,从而减少乃至防止血源性疾病发生。方法收集2008年1-12月的献血者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及其血液检测结果,运用统计分析比较的方法。结果检测23 486份血液标本,不合格总数为2 009份,不合格率为8.55%。男性献血者总阳检率为10.95%,远高于女性的总阳检率(4.07%);职业为学生献血者的阳性率为4.13%,在各种职业中阳性率最低;献血者学历为高中以上的阳性率均低于学历为初中以下者。结论性别为女性、职业为学生、学历为高文化程度者以上的献血者人群血液质量好。献血者选择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招募安全血源策略中的重要环节,应加强无偿献血宣传,以确保血源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影响机采血小板的冲红原因,提高机采血小板的质量。方法:对180例个体机采献血者和150例无偿机采献血者,采前取手指末稍血进行血常规分析,对机采血小板进行血小板(PLT)计数,并与无偿献血组150例和正常对照组50例进行比较。结果:180例个体献血者有29例出现冲红,150例无偿献血者和对照组均无冲红现象;冲红组的红细胞平均容积(MCV)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无偿组,红细胞平均分布宽度(RDW)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无偿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冲红组机采血小板的PLT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无偿组(P<0.01)。结论:MCV低于正常、RDW高于正常是引起机采血小板冲红的主要原因,也与献血者频繁献血有关,冲红影响机采血小板的质量。无偿献血者机采血小板的质量优于个体献血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非血液检测因素引起血液报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非检测因素血液报废率,减少资源的浪费。方法:对血站2006年至2008年非检测因素血液报废进行相关统计,并对报废原因加以分析。结果:2006年至2008年血站因非检测因素报废血液共计8915袋,报废原因前三位分别是脂血、过期、少量血;报废血液类型前三位分别是血浆、手采血小板、全血及悬浮红细胞。结论:进一步加大对无偿献血知识特别是血液生理方面知识的宣传,规范献血前征询、血液采集、制备、贮存运输及库存管理等各环节操作,可有效控制血液报废,减少血液浪费。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4-2006年记录的30例药品不良反应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中,由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的有20例(占66.7%),由抗生素引起的4例(占13.3%);均由静脉给药引起;老年人(60岁以上)21例(占70.0%)。结论给药途径、药物剂型、患者年龄等因素均会影响ADR的发生,临床用药时要考虑这些因素,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机体≥5次献血对铁调素(Hepcidin,HEPC)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天津地区自愿献血者血液样本70例,统计18个月内累计献血次数,献血次数大于等于5次为研究组(n=30),献血2~4次为对照组(n=40)。ELISA法测定血清HEPC,迈瑞BS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及铁蛋白(Ferritin,FER)。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FER、HEPC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HEPC浓度下降为机体≥5次献血后的保护因素。结论 HEPC水平降低与献血关系密切,HEPC下降是大于等于5次献血后机体的保护因素。献血使HEPC水平下降,与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可能存在潜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骨科存在的护理隐患问题的不安全因素,提出防范对策。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骨科住院患者发生安全隐患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0例中共有38例发生安全隐患,发生率为21.1%,其中由护理人员因素造成的23例(占60.5%),医生因素引起的4例(占10.5%),患者因素造成的11例(占29.0%)。结论应针对骨科护理安全隐患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以提高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安全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实习护士差错缺陷的原因,为临床实习生防范护理差错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实习生差错缺陷归因调查表,对50名实习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8名护士发生护理差错缺陷66人次,其中因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24人次,自信独立做事12人次,技术不熟练9人次,知识能力不足7人次,责任心不强5人次,紧张感4人次,环境吵闹3人次,他人打扰2人次。学历低、年纪小的护士较年纪大、学历高的发生护理差错缺陷多。结论:在护理管理中,需加强护生责任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严格强调三查七对的重要性,加强带教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汉族献血人群Kidd血型系统的分布和基因分型。方法 采用尿素溶血试验,对北京地区15 984名汉族献血者进行Jk(a-b-)表型筛查。尿素溶血试验阳性标本用血清学方法确认,PCR-SSP法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筛选出1例未溶血标本,血清学试验确认为Jk(a-b-)表型,基因分型为Jkb/Jkb。结论 北京汉族献血者人群中有Jk(a-b-)表型存在,稀有血型筛选对解决临床稀有血型患者紧急用血、完善稀有血型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献血前用全血金标法初筛HBsAg的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对无偿献血者献血前作全血金标法筛查 HBs Ag,是针对我国人群乙肝 HBs Ag阳性比率较高而设计的。献血前作HBs Ag的快速筛查 ,对保证血液质量 ,减少血液浪费有特定的意义。笔者对血站 2 0 0 1年 1~ 3月共 4 4 18名无偿献血者应用全血金标法快速筛查 HBs Ag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无偿献血者未梢全血标本 4 4 18份、(献血留样标本 390 4份、未梢全血金标快速筛查 HBs Ag阳性献血者采集其静脉血确认标本 5 14份 )。1.2 试剂及方法HBs Ag灵敏度标准参比品 ,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高危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观察252例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发生VAP与性别、年龄、营养不良状态、机械通气时间、胃内容物反流等的相关性。结果本组252例中,并发VAP 48例(19.05%),其中病死4例(8.3%)。年龄、营养不良状态、机械通气时间为发生VAP主要因素。结论影响VAP发生率的因素复杂,对预后有不良影响,针对发生因素积极防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气管切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包括护理操作不规范、气道干燥、无菌观念不强、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等,经有效护理干预后,患者治愈率为73.6%。结论:为防止气管切开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应针对相关的危险因素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引起产伤性新生儿锁骨骨折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6744例中14例新生儿锁骨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新生儿产伤性锁骨骨折发生率为0.21%,其中阴道助产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剖宫产和顺产者(4.9%vs0.1%、0.2%,P〈0.01);11例阴道产新生儿锁骨骨折中,有7例发生于第二产程的10~30min内。结论对存有骨折高危因素的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应注意选择适当的助产方法,做好护理预防措施、加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是防止产伤性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对经皮肾穿刺活检术424例的常见并发症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各212例)的常见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424例中发生肉眼血尿22例(发生率为5.2%),尿潴留30例(7.1%),肾周血肿21例(5.0%),感染17例(4.0%)。护理干预组的肉眼血尿、尿潴留、肾周血肿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当患者血压≥140/90 mmHg、穿刺针外径1.20 mm、术前血肌酐异常者较血压<140/90 mmHg、穿刺针外径0.95 mm、术前血肌酐正常者发生并发症的机会高(P<0.05),而患者主要并发症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控制术前血压、血肌酐以及采用细穿刺针有利于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防范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分类、整理、统计我院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分别从工作年限、职称、学历、编制类型、作业时间段等方面分析其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结果护理人员未认真落实查对制度、能力不足、管理不善及沟通不良为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所占比例分别为39.1%、26.1%、19.6%和15.2%。工作年限在5a以下的护理人员、初级职称护士、中专学历护士、合同制护士、白班发生产科不良护理事件的机率较高,分别为58.7%、60.9%、52.2%、63.0%和58.7%。结论引起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较多,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管理,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血液透析期间低血压发生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血液透析的ESRD3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ESRD30例患者血液透析2428例次,发生低血压206例次,发生率为8.5%;发生低血压的最重要原因是体液超滤过多过快(占63.6%),其次为心功能不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结论: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应避免体液超滤过多,设定合理的干体重,积极监控和预防血液透析中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其他引起低血压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患者焦虑状况及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制调查问卷分析评估68例异位妊娠患者焦虑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68例中有6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焦虑发生率为95.6%.引起焦虑的因素有:对以后生育的关注程度高者58例(89.2%),异位妊娠对自身的影响51例(78.5%),缺乏相关疾病知识50(76.9%),经济困难8例(12.3%).本组治愈65例,好转3例.结论 对异位妊娠患者采取人性化服务,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健康教育,可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促进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在动物防疫检疫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掌握基本的采血方法,采血质量关系到建议结果。本文就对几种动物采血方法进行介绍,并分别探讨采血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减少包皮环切术后出现护理问题的对策。方法: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门诊做包皮环切术的患者594例,对其中51例手术后出现护理问题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出现护理问题人数占总手术人数的8.6%(51/594):其中患者缺乏消毒方面知识占29.4%(15/51),患者缺乏污染方面的相关知识占17.6%(9/51),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缺乏占23.5%(12/51),患者不知道药物相关知识占5.9%(3/51),患者不知道并发症相关知识占23.5%(12/51)。结论:患者对包皮环切术后护理知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护理问题发生的多少。要求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强化消毒、灭菌、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面的相关知识,利用电视录像的方法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护理,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以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