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向基质中添加不同调节剂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宝禄十号番茄为材料,以普通基质为对照,通过向基质中添加甲壳素、硫酸铜、噁霉灵和S-腺苷甲硫氨酸为处理,研究不同基质处理对番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甲壳素和S-腺苷甲硫氨酸均能提高番茄幼苗的壮苗率,甲壳素促进植株生长效果显著,硫酸铜抑制幼苗徒长效果显著。[结论]基质中添加适量调节剂有助于提高番茄幼苗的壮苗率,可为新型基质的研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采用福建省生产上常用的6种商品基质和以蛭石、泥炭土和珍珠岩为原料自行配制的3种基质,研究了不同育苗基质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育苗基质对番茄幼苗生长影响较大,百利基质(D)、镇江兴荣基质处理的番茄幼苗壮苗指数和G值明显高于其它处理,植株健壮,能够培育出性状优良的番茄幼苗,可作为福建省番茄育苗基质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海藻液肥对辣椒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方法]以辉腾8号为研究对象,设置清水(CK)、1200倍稀释液、1600倍稀释液、2000倍稀释液和2400倍稀释液共5个处理,研究不同浓度的海藻液肥对辣椒苗期生长的影响,观测辣椒幼苗生长指标,以筛选辣椒壮苗培养的最适施用浓度.[结果]在辣椒穴盘育苗过程中叶面喷施...  相似文献   

4.
几种壮苗措施对棉花基质育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棉花育苗基质中4种不同壮苗措施对栽前幼苗素质、根系指标和裸苗栽后等的影响,初步了解4种措施中采用化学调节剂如促根剂促进幼苗生根,采用平衡营养促进生长,采用水分管理控制旺长等方法均可达到基质育苗培育壮苗的效果,且以化调剂和营养浇灌基质苗床为佳,可以获得根冠比值较大、侧根数较多、根系表面积较大以及合适的幼苗高度,合理的株高真叶数在2.0~3.0之间,使棉苗达到根多、茎粗、叶厚且高度适宜,有利于移栽后发棵返苗。同时,还初步比较了4种措施下裸苗移栽后的返苗生长差异。  相似文献   

5.
矮壮素和乙烯利对樱桃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玉  戚志强  韩旭  刘维侠  杨衍 《热带作物学报》2013,34(12):2353-2357
选用矮壮素和乙烯利对樱桃番茄幼苗进行处理,分析不同浓度的矮壮素和乙烯利对樱桃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00 mg/L 50%矮壮素水剂或800 mg/L 40%乙烯利是适宜的喷施浓度,能显著抑制樱桃番茄幼苗株高,增加茎粗、根冠比,提高叶片中SOD和POD酶活性,符合培育壮苗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易丰收”对月季扦插及扦插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切花月季品种‘红色恋曲’为试验材料,采用扦插蘸根和苗床喷施2种方式,分别设计浓度梯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同稀释浓度的“易丰收”对月季扦插苗成活率及根系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易丰收”原液稀释至0.25 ml/L时,扦插蘸根效果最好,扦插苗成活率、根数及根系活力均达到显著增长;稀释至0.033 ml/L时,苗床喷施效果最好,幼苗的根鲜重最高,比对照增加达到显著水平。[结论]使用“易丰收”能有效提高月季扦插成活率及幼苗长势,显著提高月季幼苗,尤其是根系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不同施肥处理对黄芪生长发育的影响,寻找最优施肥方法,为蒙古黄芪的增产增效提供参考。[方法]选用2年生蒙古黄芪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施肥处理,有机肥用量分别为0 kg/hm2(Y0)、1 500 kg/hm2(Y1)、3 000 kg/hm2(Y2)、6 000 kg/hm2(Y3)、12 000 kg/hm2(Y4),分析不同施肥处理间植株鲜重、干重、株高、根长、根粗等生物性状的差异。[结果]不同施肥处理对黄芪产量和生长的影响不同;Y3处理显著提高黄芪药材产量,根鲜重、根干重、根长、根粗的反馈效果最好;Y1和Y2处理在叶片直径的增长上具有一定的显著效果;Y4处理不利于提高黄芪药材产量,反而对黄芪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增施6 000 kg/hm2的元泰丰有机肥可以作为促进蒙古黄芪生长发育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鸡粪堆肥在水稻育苗基质配制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室内苗盘育苗的方式,以餐厨堆肥、泥炭及蛭石为原料,按照体积比重分别配制50%泥炭+50%蛭石(CK)、10%鸡粪堆肥+40%泥炭+50%蛭石(T1)、20%鸡粪堆肥+30%泥炭+50%蛭石(T2)、30%鸡粪堆肥+20%泥炭+50%蛭石(T3)、40%鸡粪堆肥+10%泥炭+50%蛭石(T4)及50%鸡粪堆肥+50%蛭石(T5)等6种育苗基质,以水稻为靶标作物开展育苗试验。参照苏州市农业地方标准《DB3205/T 212-2014水稻工厂化基质育秧技术规程》中规定的技术指标对不同处理水稻育苗基质的育苗效果进行分析,并运用隶属函数法与壮苗指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随着鸡粪堆肥替代量的提升,育苗基质的理化性质及水稻幼苗的生长指标均出现明显的变化。T1处理的水稻育苗基质的理化性质及水稻幼苗的生长指标均能够完全符合《DB3205/T 212-2014》中的要求。随着鸡粪堆肥用量的提升,各处理水稻育苗基质的p H、EC值、容重、通气孔隙度等关键理化指标呈现逐步上升的态势,出苗率、株高、茎粗等生长指标呈现逐步下降的态势。[结论]结合...  相似文献   

9.
为构建瓠瓜幼苗生长的最佳光谱配方,在南方塑料大棚内密闭式光照植物培养架中,以瓠瓜为试材,以白光(CK)作为对照,研究4个不同LED(发光二极管)复合光质处理[红∶绿∶蓝(R∶G∶B)分别为7∶0∶3(L1)、6∶2∶2(L2)、3∶0∶7(L3)和2∶2∶6(L4)]对瓠瓜幼苗的生长及其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当不同LED复合光质处理的光强与光周期均一致时,当红光比例大于蓝光时,有利于瓠瓜幼苗株高、叶面积、下胚轴长、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以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蓝光比例大于红光时,有利于增加茎粗和提高壮苗指数;红蓝复合光中,适当加入绿光,有利于茎粗的增加及增强壮苗指数,降低MDA含量,提高瓠瓜幼苗抗逆性。通过分析比较,认为可将红绿蓝比例为6∶2∶2的LED复合光作为瓠瓜生长的最适光源。  相似文献   

10.
初步研究了促根剂一号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并进行了大田应用示范。试验结果表明:用促根剂一号育苗能增加主胚根长度、根重及次生根数;用低浓度的促根剂一号浸种可增加幼苗叶片宽度;在返青和拔节期喷施促根剂一号,可明显提高小麦抽穗期的生物产量和库容量;不同时期、不同浓度处理均有增产作用。用30mg/kg促根剂一号在返青期喷施,效果最显著,可增产19.4%。  相似文献   

11.
小麦专用复方抗旱型浸种剂和包衣剂抗旱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小麦复方抗旱型浸种剂和包衣剂的抗旱机理及给其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小麦品种临麦2号为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条件下小麦用复方抗旱型包衣剂和浸种剂及普通包衣剂处理后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光合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普通包衣剂处理和对照相比,抗旱型包衣剂处理的小麦种子萌发率、发芽势降低,而抗旱型浸种剂处理的种子萌发率、发芽势升高,两种抗旱型种子处理剂处理下小麦幼苗根数和根长均显著增加.除气孔间隙CO2浓度外,抗旱型浸种剂和抗旱型包衣剂处理的幼苗地上部干重、叶片持水力和MDA含量低于对照和普通包衣剂处理,根干重、根冠比、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硝酸还原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后二者,其中抗旱型浸种剂处理效果较佳.说明在干旱胁迫下复方抗旱型包衣剂和浸种剂处理可显著增加小麦幼苗根系生长、抗氧化、硝态氮利用和光合性能,浸种剂还可促进种子萌发,从而降低干旱胁迫对幼苗造成的伤害,提高小麦抗旱能力;抗旱型浸种剂表现优于包衣剂.  相似文献   

12.
育秧基质合适酸碱度(pH值)不仅有利于水稻正常生长,同时有利于预防水稻病害.因此,研究不同类型调酸剂对育秧基质的调酸效果,以及育秧过程中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很有必要.以我们自己研制的发酵基质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柠檬酸、稀硫酸、硫磺、磷酸二氢铵,测定基质的pH值和电导率(EC值).播种后12 d取样,结果发现:(...  相似文献   

13.
试验以水稻品种吉农大858为材料,选择不同用量聚谷氨酸原粉与水稻壮秧剂配比组合共5个处理,测定水稻播种后25 d秧苗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底土2500 g与“稻小孩”壮秧剂12 g混合,秧苗根条数、根长均高于其他配比,株高小于其他配比,根系活力较其他处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壮秧剂适量施用有利于培育壮秧,聚谷氨酸有促进秧苗徒长的作用,不宜加入育秧底土。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唑醇类种衣剂芽后包衣对玉米幼苗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用15%克·福·唑醇悬浮种衣剂芽后包衣处理对玉米幼苗无不良影响,对幼苗根系活力、根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及叶肉细胞间隙CO2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以药种比1∶50芽后包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种子处理剂不同用量拌种对油菜毯状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培育出高质量油菜毯状苗,以适宜机械化移栽,探究种子处理剂(每升含5%的烯效唑5 g,七水硫酸亚铁142 mg,硫酸镁294 mg、硼酸0.6 mg、硫酸锌0.6 mg、硫酸锰0.6 mg,余量为水)不同用量拌种对油菜毯状苗生长的影响。本文以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宁杂1818和常规油菜扬油9号为材料,设置种子处理剂用量分别为每100 g油菜种子0 mL、0.5 mL、1 mL、1.5 mL、2 mL、2.5 mL、3 mL和4 mL 8个处理,分析其对出苗率、存苗率、苗高、子叶大小、第一叶大小、根颈长度、根颈直径以及干物重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用量的种子处理剂能提高出苗率和存苗率,用量过高则显著降低出苗率和存苗率,不同种子处理剂用量均能显著降低苗高,缩短根颈长度增加根颈直径,干物质重随用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综合各项指标,每100 g种子用2~2.5 mL种子处理剂拌种最优,是适合油菜毯状苗培育种子处理的最佳用量。  相似文献   

16.
稻草基质育秧不同水分管理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代土基质培育水稻机插壮秧的水分管理模式,以中嘉早17为试验材料,采取早稻稻草基质育秧,探讨3种水分管理方式(每隔1 d、3 d、5 d灌水1次致基质呈饱和状态)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秧苗素质有明显的影响。适宜的水分亏缺能抑制苗高,促进秧苗根系生长及提高根系的活力,提高成秧率。秧苗2~3叶期对水分亏缺敏感;水分亏缺使秧苗出叶缓慢,叶片长度及鞘长度变短,叶色变淡,对秧苗生长有抑制作用。适宜的水分增强C、N代谢,增加秧苗的干物质量,提高壮苗指数。稻草基质育秧以3 d(W2处理)左右灌水1次的处理有利提高秧苗综合素质,是适于培育水稻机插壮秧的水分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芦笋育苗的影响,寻找出芦笋育苗最理想的基质配比。[方法]设置成品有机质、成品基质、田土不同配比的4个处理,对出苗率、成苗率、株高、茎粗、地上茎数、储藏根数、茎叶鲜重、根鲜重、单株鲜重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成品有机质∶成品基质∶田土=1∶1∶1(体积比)为最好基质配比,株高(19.67 cm)、地上茎数(3.33条)、茎粗(1.17 mm)、储藏根数(5.27条)、单株重(2.15 g)、茎叶重(0.77 g)、根重(1.38 g)表现都很好,达到壮苗标准。[结论]可以开展该基质配比的芦笋育苗示范。  相似文献   

18.
基质通过影响水肥吸收和根系通气度,进而影响石斛组培苗的生长,对石斛组培苗的人工驯化栽培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华石斛组培苗为对象,采用4种基质配比对组培苗进行炼苗试验,通过测定组培苗的存活率、形态指标、壮苗指数和光合指标,筛选出适宜华石斛组培苗炼苗的基质。结果表明:以5 cm透明塑料杯装16.3 g水苔,其孔隙度和气水比均较高,达42.1%和2.51;保水、通气性好,利于华石斛组培苗生根、长芽,组培苗存活率较高,达56.3%,壮苗指数高达0.016;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最高;105孔穴盘,每孔6.0 g水苔,孔隙度和气水比低,基质量少,组培苗存活率低。表明以5 cm透明塑料杯装16.3 g水苔可作为华石斛大棚炼苗的优良基质。  相似文献   

19.
南瓜根系及根部土壤水浸液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淑芳  曹晓华 《热带作物学报》2011,32(12):2268-2273
以黄瓜、西瓜作受体材料,研究南瓜根系及根部土壤水浸液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南瓜根系及根部土壤水浸液对受体种子萌发率、萌发指数、幼苗根长、苗高和苗干重存在化感促进或抑制效应。对指标进行综合效应分析,发现南瓜根系及根部土壤水浸液化感作用呈现浓度效应及受体差异性,一定浓度水浸液处理对受体种子萌发阶段、幼苗生长阶段及整体生长有促进作用,但西瓜较黄瓜对浓度敏感,0.02 g/mL南瓜根系及根部土壤水浸液对黄瓜化感促进强度最大,0.04 g/mL处理下,表现为化感促进强度降低或微弱抑制作用;0.02和0.04 g/mL南瓜根系水浸液及0.04 g/mL根部土壤水浸液对西瓜则表现为强烈抑制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