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黑龙江省甜菜农业气象年景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甜菜农业气象年景评估方法旨在为甜菜农业生产、种植计划调整及栽培管理提供指导。利用黑龙江省11个甜菜栽培市(地) 1986—2012年期间的甜菜单产和播种面积资料、以及同期逐日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资料,基于气候适宜度指数法和加权系数法构建了各市(地)甜菜农业气象年景逐步回归模型和黑龙江省甜菜农业气象年景评估模型。结果表明,各市(地)甜菜农业气象年景值 Fi 与关键生育期的综合气候适宜度指数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均通过高于p<0.02水平的极显著性统计检验;回代检验各市(地)准确率在73.7%~88.5%,黑龙江省准确率为81.0%;2013年预报检验各市(地)平均准确率为76.9%,黑龙江省准确率为100%,2013年黑龙江省甜菜农业气象预测年景和实际年景均为平年。【结论】基于气候适宜度指数法和加权系数法构建的黑龙江省甜菜农业气象年景评估模型评估和预报准确率较高,可初步用于黑龙江省甜菜农业气象年景评估、业务预报与服务。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中南部棉纤维品质与气象因子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气象因子对河北省中南部棉纤维品质影响,2007-2008年在南宫、辛集、保定三个生态点设置田间实验,供试品种为鲁棉研27号,研究表明:不同生态点、开花期间棉纤维比强度、2.5%跨长、马克隆值差异呈显著水平(p<0.05);不同开花期棉铃纤维伸长率差异呈显著水平;同比强度相关性呈显著水平的气象因子共5项,分别为日均温、日温差、日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和平均相对湿度;2.5%跨长同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同伸长率相关性呈显著水平的气象因子为日照时数和平均相对湿度;马克隆值同平均相对湿度和日温差呈显著负相关,与日最高气温呈正相关。棉纤维各项指标与影响其最大气象因子多项式拟合表明,当棉铃发育期日均温为25-26℃纤维比强度较好,日照时数为6.5-7.0小时,棉纤维伸长率最大,马克隆值适宜的日最高气温27-28℃或30-31℃。同时,建立了气象因子与纤维品质动态回归模型。研究结果将为棉纤维品质生态区划和品质生态模型定量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日光温室内气温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日光温室气温预报,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指导农户采取调控措施,为作物生长提供适宜条件,促进品质和产量提升。研究选取温室外气温、日照等气象因子,建立随机森林算法预测模型,就室内最低、最高气温进行拟合预测分析和预测因子重要性评估。结果表明,温室内最低、最高气温拟合值与观察值的拟合度分别达99.69%和99.85%,温室外最低气温是室内最低气温的重要预测因子,室外日照是室内最高气温的重要预测因子。同时建立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多元回归、逐步回归模型,通过对各个模型中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等3个指标进行比较,得出随机森林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其他模型。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气温预测模型精确度较高,可推广应用到后期日光温室气温预测中。  相似文献   

4.
蓝莓生态气候适宜度评价指标及模型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客观有效地评价生态气候资源对蓝莓生长发育的适宜状况,基于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及动态性的原则,从蓝莓的种植区域生态环境、生育期气候条件、田间管理水平3个方面选取了12项指标,构建了蓝莓生态气候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分别建立了土壤、气温等评价因子对蓝莓生态气候适宜度的隶属函数,并结合专家打分法对各因子的权重进行了分配,构建一个二级层次结构的评价模型。通过评价模型可定量化计算出确定品种的蓝莓在具体种植地和时间段的生态气候适宜程度。本研究填补了国内蓝莓生态气候适宜性模糊评价的空白,为蓝莓引种、建园、产量及品质预测、气象灾害损失评估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科学、准确地对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进行评估和分析,结合威武市当地农业气象服务的特点,利用AHP(层次分析法)与BCG(波士顿矩阵)相结合的方法,将复杂的效益评估系统数学化、层次化、系统化,构建适合当地特色的新型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模型,结合2015年武威市农业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效益评估。结果表明,“气象部门对当地农业气象需求的了解程度与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预报要素准确率”、“气象服务产品特性”、“农业气象产品内容丰富性”等4类指标属于核心类项目,成为农气象服务中产生良好社会和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项目,“用户未来打算”属于发展型项目,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此次评估结果,能够使气象部门合理确定服务产品重点、改进服务内容,积极拓宽服务信息发布渠道,有效分配农业气象服务资源,对提高农业气象防灾减灾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不同生态条件下影响稻米品质变化的气象因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占烈  余显权  黄宗洪  姜萍 《种子》2006,25(7):78-81
利用贵州省区试中的13个中籼迟熟杂交水稻品种在贵州省8个不同类型的生态稻作区种植的稻谷样品进行分析,研究其稻米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灌浆期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水稻品种在不同的生态稻作点种植,其稻米品质指标中的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的变化较大,达到显著差异;通过气象因子与稻米品质的偏相关分析得出,在水稻灌浆期的日平均温度、日照时数和降雨量三因子中,显著影响稻米品质变化的是日平均温度,而日照时数和降雨量的影响相对较小。灌浆期的日平均温度是稻米品质中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变化的主控因子。  相似文献   

7.
湖南水稻干旱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探讨双季早稻、双季晚稻、一季稻干旱影响定量评估方法,统计各熟制水稻各生育期综合气象干旱指数、水分亏缺指数与水稻受旱率、成灾率、单位面积粮食减产量的相关,分析各熟制水稻干旱影响敏感期;基于相关系数,定量计算综合气象干旱指数、水分亏缺指数组合成综合评估指标所占的权重,组建各熟制水稻旱情综合评估指标;基于各熟制水稻旱情综合评估指标,结合抗旱能力,通过多元回归建立各熟制水稻受旱率、成灾率、单位粮食减产量评估模型。结果表明:(1)湖南季节性干旱特征明显,对于双季晚稻,各生育期干旱出现频率基本接近,干旱影响期为返青分蘖期和幼穗形成期;双季早稻、一季稻各生育期干旱出现频率差异较大,以水稻生长后期干旱出现频率高,而水稻干旱影响敏感期也在水稻生长后期。(2)双季早稻干旱灾害评估模型历史同级拟合率平均为77.6%,级差一级以下的拟合率为91.1%;双季晚稻同级拟合率为70.9%,级差一级以下的拟合率为83.0%;一季稻同级拟合率为61.8%,级差一级以下的拟合率为84.5%。基于降水、需水、可供水等因子建立水稻干旱灾害评估模型,物理意义清楚,准确率较高,可为水稻干旱影响定量评估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利用妙峰山区域自动站2006—2015年的旬平均观测数据及玫瑰种植资料,分析玫瑰生长的气候条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玫瑰生长的农业气象指标,包括玫瑰主要生育期的适宜气象指标体系、玫瑰生长的主要气象灾害发生发展指标、玫瑰生长的农事活动适宜性指标,并建立灾害预警流程和农用天气预报流程,制作玫瑰主要生育期和观赏期的气象服务产品,进而形成完善的玫瑰气象服务体系,建立气象为农服务发展的新模式,切实发挥气象服务“三农”的职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张掖制种玉米关键生长阶段气象因子适宜指标,确定影响品质的主要气候条件及关键因素,探讨了张掖制种玉米气候品质认证技术.利用张掖国家基准气候站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资料,分析2020年热量、光照、降水气候条件及诸因子对制种玉米主要生长期的影响,最终对张掖制种玉米进行气候品质等级认证分析评估.结果 表明,2020年研...  相似文献   

10.
农事活动天气预报是农用天气预报的核心内容,是指导农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本研究重点对春玉米生育中期阶段中耕和药(肥)喷施农事活动的气象适宜度评价模型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土壤水分、降雨量、温度是影响春玉米中耕农事活动的主要因素;风力、降雨量、温度和土壤水分是影响药(肥)喷施农事活动的主要因素;并确定各因子的适宜指标,利用分段线性函数建立各因子的气象适宜度函数,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权重系数,进而获得了中耕和药(肥)喷施的综合气象适宜度评价模型,其气象适宜度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根据短期的气象因子预报值,可以开展春玉米中耕和药(肥)喷施的气象适宜度等级评价预报指导服务。  相似文献   

11.
安学武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25):108-114
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扎赉特旗于2016年各安装一套农业气象自动观测系统开展春玉米、水稻发育期、植株密度、植株冠层高度、生长状况、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重量农业气象要素自动与人工观测对比试验。通过2016至2018年的对比试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作物生长状况、发育期自动观测数据与人工观测数据基本一致,完全可以代替人工观测。植株密度、冠层高度、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重量自动观测误差相对较大,不能代替人工观测。农业气象观测要素作物生长状况、发育期的自动化、数字化观测,增强了观测资料的客观性、时效性和连续性,为提高农业气象服务准确性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气象条件在常州水稻单产“12 连冠”中发挥的效应,应用2003—2014 年间水稻单产数据及气象观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文献查阅以及SPSS软件中曲线估计等方法,结合水稻生长指标,对该期间气象要素适宜程度、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等级以及气象产量贡献作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气象要素总体适宜:0℃以上积温较常年偏多;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少,但90.9%年份在常年-15%范围内;降水量一半年份少于常年,但拔节—孕穗期降水的偏多和抽穗—成熟期降水的偏少则利于水稻的高产;(2)农业气象灾害影响偏轻:基于水稻生育期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等级定量预警阈值分析,期间灾害发生等级多为轻度危害,但拔节—孕穗期中度、重度危害有增多趋势;(3)气象产量总体呈正贡献:计算线性、二次项、三次项3 个最佳拟合方程,显示多数年份气象产量为正产量。气象条件在常州水稻“12 连冠”中起到了增产的贡献效应。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光谱指数的苹果叶片水分含量估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快速、无损的苹果叶片水分含量高光谱估算模型,为苹果树干旱预警提供理论依据。以2个不同生育期采集的苹果叶片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水分含量的苹果叶片高光谱特征,分析了苹果叶片水分含量与光谱指数(WI、WBI、PWI、GVWI、MSI、 NDW)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了苹果叶片水分含量估算模型。结果表明,苹果叶片水分含量的敏感光谱波段主要集中于近红外和短波红外波段;利用6个光谱指数建立的单变量估算模型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但以水分指数(WI)建立的估算模型y=29503x2-57746x+28317的拟合决定系数R2最大,为0.5401;经检验,拟合方程的RMSE为 2.4,RE为 5.8%,检验精度达到了94.2%。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的苹果叶片水分含量估算模型y=-556.819+347.838x1-17.815x2-27.864x3+299.492x4+25.647x5+9.835x6的拟合决定系数R2为0.6371,经检验,拟合方程的RMSE为 1.26,RE为 1.8%,检验精度达到了98.2%。表明以主成分回归分析建立的苹果叶片水分含量估算模型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深入了解农户对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有效地避免和降低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带来的危害和损失,真正发挥农业气象服务的作用,结合研究当地农业气象服务的特点,构建农业气象服务用户满意度测度模型(CSIAS),通过数学方法计算出农业气象服务用户对农业气象服务的满意度指数,分析用户对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结构。应用满意度测度模型,结合2015 年武威市农业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实例分析。结果显示,用户对当地农业气象服务满意度比较高,将来对气象服务产品继续保持较高的关注度,但是对于天气预报准确率,尤其是灾害性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满意度较低,这就要求气象部门在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这方面还需努力。此次农业气象服务满意度评价,使气象部门能够合理地确定服务产品重点,找出为农服务产品中的不足,改进服务内容,为今后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改进奠定结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综合分析城市公园绿地健康促进效应和相关评价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对健康视阈下的城市公园绿地休闲游憩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构建进行探索。(1)在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的基础上,构建城市公园绿地健康休闲游憩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6个准则层、15个要素层和和40个指标因子。(2)采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准则层中健康功效感知(0.2663)和大众审美(0.2470)列前2位;要素层中排名靠前的评价指标为生理健康(0.1332)、植物景观(0.0988)、空气质量(0.0926)和游憩空间(0.0871)。(3)借助场地使用者问卷调查评分,对杭州城北体育公园绿地的健康休闲游憩适宜性进行实证评价,评价整体得分为4.1996,属于优良水平,但水体景观、基础服务设施等存在问题。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5个方面的优化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通过建立蟠桃气候品质模型,为开展蟠桃气候品质气象认证和区域优势气候资源开发等提供技术支撑。本文以影响蟠桃品质的气候适宜性、生长期的气象条件、气象灾害及生产管理措施为主要指标,建立蟠桃气候品质评价指标及模型。以模型为基础,结合果园取样检测结果,确定2018年蟠桃气候品质评价结果为优。  相似文献   

17.
不同品种的甜瓜在贮藏过程中生理及品质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本地7—8月集中上市的四个不同品种的甜瓜为试材,研究在低温贮藏期间各品种甜瓜果实生理生化及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的甜瓜品种对采后果实的生理与品质影响较大。与其他的品种相比,金皇后品种的甜瓜在整个贮藏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耐贮性,果实的呼吸与乙烯高峰推迟了7 d,硬度、SSC、VC含量的下降速度较缓慢,贮藏35 d时的腐烂率为15%,适于1个月左右时间的贮藏,但由于硬度较低,不适于较长距离的运输;金蜜3号、金甜蜜和8501三个品种的甜瓜果实采后品质下降速度较快,适于较短时间的贮藏。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临沂地区适合的干旱遥感指数,本文利用2012年4~11月MODIS数据反演了临沂地区的NDVI和EVI植被指数,分别构建了温度植被指数(TVDI)和植被供水指数(VSWI)。结合地面实测土壤相对湿度数据,建立了上述植被指数与土壤相对湿度的关系模型,并反演得到区域性的土壤墒情。通过比较多种干旱遥感指数的反演结果,研究了适宜于临沂地区的遥感干旱监测模型。结果表明:TVDINDVI、TVDIEVI、VSWINDVI和VSWIEVI4种干旱遥感指数与10~20cm的土壤相对湿度均显著关系,82%通过0.01显著性检验,TVDI指数的相关系数总体比VSWI指数高5%,TVDIEVI的相关系数比TVDINDVI指数高3%,VSWINDVI的相关系数比VSWIEVI高1%,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9.
基于植被指数的夏玉米不同生育期叶绿素含量遥感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绿素含量是间接判断玉米营养状况的重要农学参数,估算叶绿素含量对农作物长势监测有重要意义。笔者利用ASD便携式地物光谱仪和SPAD-502叶绿素仪实测了夏玉米关键生育期冠层光谱反射率及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对3种植被指数与叶绿素相对含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建立了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比值植被指数(RVI)和差值植被指数(DVI)的叶绿素估算模型,并进行精度检验,从中选出最佳拟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拔节期RVI、抽穗期和灌浆期NDVI以及蜡熟期DVI的均方根差(RMSE)和相对误差(RE)均最低,RMSE分别为5.688、5.323、2.751、4.111,RE分别为9.84%、8.56%、3.75%、7.15%,故为各个时期的最佳模型。因此得到了NDVI、RVI和DVI3种植被指数在不同生育期的最佳模型,对指导夏玉米种植与田间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