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离子吸收运输的选择性与叶片耐盐量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了小麦品种 LD-1(耐盐)和扬麦5号(不耐盐),在盐胁迫下植株体内 K~+、Na~+积累及其吸收、运输过程中的选择性和叶片电解质渗漏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后 LD-1叶片〔Na~+〕/〔K~+〕明显低于扬麦5号,而其 S_(k,Na)(K~+,Na~+选择性比率)显著大于扬麦5号.2品种间根系〔Na~+〕/〔K~+〕及 S_k,Na均没有显著差异,根系离子吸收的选择性相似.LD-1从根系至地上部的离子运输过程中,具有较大的 K~+选择性,是它具有较强耐盐性的主要原因.2品种间叶片耐盐阈值及叶片致死盐量均无显著差异,叶片细胞的耐盐力相似.  相似文献   

2.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以黄华占为对照,探讨盐胁迫对海稻86植株生长和矿质元素吸收、运输及分配的影响。结果显示:盐胁迫抑制了水稻干物质量的积累,海稻86与黄华占耐盐阈值分别为8.72、6.35 g/kg,与黄华占相比,海稻86表现出较强的耐盐能力。盐胁迫下,与黄华占相比,海稻86通过根系选择性吸收Na~+,调节Na~+在各器官水平的分配,其叶鞘能积累更多Na~+,可减少Na~+对叶片的毒害。盐胁迫下,黄华占叶片中K~+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变化,但其叶鞘及根系中K~+含量在土壤全盐含量为4.64 g/kg条件下,其K~+含量大幅降低,降幅分别达53.8%和70.0%;海稻86各器官中K~+含量随盐胁迫程度增加而逐渐下降,叶片中K~+含量降幅相对较低。随着盐胁迫程度加深,黄华占叶鞘中Ca~(2+)、Mg~(2+)含量显著下降,而海稻86无显著变化;此外,与黄华占相比,海稻86具有较强抑制Na~+,促进Ca~(2+)、Mg~(2+)向上运输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研究Na Cl处理下耐盐性不同基因型甘薯植株K~+、Na~+和Cl~-含量及生长情况,以探讨不同器官K~+、Na~+和Cl~-含量变化对植株生长的影响,为耐盐材料的鉴定及耐盐机理的研究提供依据。以商薯19(CK)和EMS诱变创新材料T06、T11为试验材料,分析Na Cl胁迫处理下,甘薯植株根、茎、叶K~+、Na~+和Cl~-含量变化及其与生长的关系。随着Na Cl处理时间的延长,CK、T06、T11根、茎、叶干重的增长速率和K~+/Na~+值均降低,Na~+、K~+、和Cl~-含量逐渐增加,但是T06和T11较CK保持较高的干重增长速率、K~+含量、K~+/Na~+值,较低的Na~+和Cl~-含量;甘薯植株干重与Na~+和Cl~-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而与K~+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因此,耐盐性好的甘薯基因型,在Na Cl处理后可保持较高的生长速率,根、茎、叶较低的Na~+和Cl~-含量,较高的K~+/Na~+值和K~+含量,可为耐盐材料的鉴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该文以盆栽阴香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NaHCO_3和Na2CO_3(1∶1)混合溶液(0mmol/L、50mmol/L、100mmol/L、200mmol/L、300mmol/L)处理,研究阴香幼苗对Fe~(2+)、Mg~(2+)、K~+、Na~+吸收、转运、利用以及对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盐碱胁迫程度的增加,根系中K+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茎、叶中K+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中叶片中K~+含量与根系相当,茎中K~+含量最低;各器官中Na~+含量呈上升趋势,根系中Na+含量最高,茎中最低;根系、茎中的K+/Na+呈先升后降趋势,叶片中K~+/Na~+呈下降趋势,叶片中K~+/Na~+最高,根系中最低。低盐碱胁迫(0-100mmol/L)提高根、茎、叶中Fe~(2+)含量,促进光合色素合成;而高盐碱胁迫(100~300mmol/L)降低根器官中Fe~(2+)含量,略增加茎、叶中Fe~(2+)含量,明显降低光合色素含量;盐碱胁迫对根、茎中Mg~(2+)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降低叶片中Mg~(2+)含量。阴香幼苗能耐低程度盐碱胁迫。  相似文献   

5.
不同品种(品系)棉花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盐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耐盐棉花品种中H177、耐盐棉花品系中J0710与盐敏感棉花品种新陆早74、盐敏感棉花品种中J0102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微区控制试验,研究土壤盐胁迫对不同棉花品种(品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并开展相应的耐盐性评价。结果表明,耐盐棉花品种(品系)的叶片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盐敏感棉花品种(P0.05),前者为后者的1.31~4.14倍,但耐盐棉花品种(品系)的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盐敏感棉花品种(P0.05),前者仅为后者的52.73%~66.26%;耐盐棉花品种(品系)的叶片SPAD值和光合参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明显大于盐敏感棉花品种;耐盐棉花品种(品系)茎中Na~+含量、根中Na~+含量、茎中K~+含量、地上部分的K~+/Na~+整体上高于盐敏感棉花品种。耐盐棉花品种(品系)能保持较高的光合能力,并能维持K~+/Na~+平衡,同时能够减缓丙二醛含量的增加,增强棉株的耐盐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对棉花进行耐盐性评价时可将光合指标、SPAD值和抗氧化酶活性作为重要的鉴定指标。由评价结果得出,在供试的棉花品种(品系)中,中H177苗期的耐盐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甜高粱和玉米通过K~+、Na~+调节适应盐胁迫的机制,选择4个甜高粱品系和4个青贮玉米品系(种)为试验材料,种植于宁夏灌区北部盐渍化土地(土壤含盐量2.25 g/kg),并设置含盐量较低的对照地(土壤含盐量0.85 g/kg),测定不同试验地甜高粱及玉米的公顷干质量以及根系、茎基、茎秆、叶片的K~+、Na~+含量,分析不同器官K~+/Na~+与公顷干质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甜高粱除叶片之外的其他器官中K~+含量极显著高于青贮玉米而Na~+含量极显著或者显著低于青贮玉米,甜高粱各器官的K~+/Na~+均极显著高于青贮玉米。与对照相比,在盐胁迫下,甜高粱根系、叶片K~+含量降低,青贮玉米根系、茎基K~+含量降低;甜高粱根系Na~+含量升高,青贮玉米根系、茎基和茎秆Na~+含量升高;甜高粱根系K~+/Na~+降低,青贮玉米根系、茎基和茎秆K~+/Na~+降低。在对照地,甜高粱除茎秆之外其他器官K~+/Na~+与公顷干质量均呈正相关,青贮玉米各器官K~+/Na~+与公顷干质量均呈正相关;在盐胁迫下,甜高粱各器官K~+/Na~+与公顷干质量均呈正相关,青贮玉米除根系之外其余器官K~+/Na~+与公顷干质量均呈正相关。综上,盐胁迫下,甜高粱以及青贮玉米较强的耐盐性与其较高的K~+/Na~+有关,甜高粱在盐胁迫下比青贮玉米具有更高的K~+/Na~+,从而使其具有更强的适应盐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以盐豇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豇豆幼苗不同器官离子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条件下,大量Na~+进入幼苗体内,而抑制K~+、Ca~(2+)、Mg~(2+)进入。盐胁迫下,幼苗根部和茎中存在较多的Na~+,叶片中含量最低,但叶片和茎中Na~+增幅较大,根系Na~+增幅较小,避免根部Na~+过多积累,可以维持豇豆根系活力缓解盐毒害。随着盐胁迫的加重,幼苗根部和茎的K~+含量明显降低,叶片K~+含量能保持稳定水平或有所上升,维持了较高的K~+/Na~+比值。NaCl处理后叶片中的Ca~(2+)、Mg~(2+)含量变化幅度较低;Ca~(2+)/Na~+和Mg~(2+)/Na~+比值均随盐浓度增加而降低,叶片中的Ca~(2+)/Na~+和Mg~(2+)/Na~+比值始终高于根和茎。综合看,盐胁迫影响豇豆幼苗各器官中的离子分布,Na~+含量增加,K~+、Ca~(2+)、Mg~(2+)含量降低;各组织中的K~+/Na~+、Ca~(2+)/Na~+和Mg~(2+)/Na~+比值随盐胁迫浓度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8.
盐胁迫对刺槐根系离子、根际土壤酶及微生物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刺槐品种‘多彩青山’(抗盐强品种)和‘紫艳青山’(抗盐弱品种)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法,设盐胁迫和空白对照两个处理,研究了两个刺槐品种根系离子吸收、根际土壤酶和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1)盐胁迫处理的‘多彩青山’和‘紫艳青山’根系中的Na~+、K~+、Ca~(2+)、Mg~(2+)含量均发生不同程度变化,其中Na~+含量在盐胁迫初期先缓慢增加,后随处理时间延长迅速增加;K~+、Ca~(2+)、Mg~(2+)含量呈现缓慢降低趋势;‘多彩青山’根系4种离子含量波动幅度比‘紫艳青山’小。(2)盐胁迫显著降低了刺槐根际土壤酶的活性,胁迫第28 d时,‘多彩青山’的根际土壤脲酶、蔗糖酶、中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比胁迫0 d降低44.97%、60.87%、36.96%、23.80%,‘紫艳青山’分别比胁迫0 d降低52.45%、74.48%、42.52%、36.67%。(3)盐胁迫下刺槐的根际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均明显下降,胁迫第28 d时,‘多彩青山’根际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分别比胁迫0 d减少39.04%、49.45%、44.20%,‘紫艳青山’分别比胁迫0 d减少53.41%、57.05%、47.53%。(4)盐胁迫下根系Na~+含量与根际土壤酶活性、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之间有显著负相关性;根系K~+含量与根际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细菌数量之间有显著正相关性。综合来看,盐胁迫下植物根系离子的平衡被打破,根际土壤酶和微生物种群数量受到抑制;刺槐品种抗盐性强弱与根系离子平衡、根际土壤酶、微生物的活性维持有关,抗盐性强的品种‘多彩青山’比抗盐性弱的品种‘紫艳青山’的根系离子平衡受破坏较小,根际土壤酶和微生物的活性受抑制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盐胁迫下耐盐突变苜蓿的生理生化变化,以青睐苜蓿耐盐突变体的松散型愈伤组织和青睐苜蓿松散型愈伤组织为试材,用2%Na Cl溶液浸泡1 h,分析了该组织在盐胁迫下细胞中的可溶性糖、丙二醛、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等的含量,以及细胞膜透性、离子浓度和SOD、POD酶活性。结果显示:盐胁迫下耐盐松散型愈伤比对照组织的可溶性糖含量、POD酶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K~+/Na~+分别高出0.757倍、0.266倍、6.525倍、0.700倍,SOD酶活性、丙二醛含量、细胞膜透性、Na~+、K~+浓度分别低1.807倍、0.878倍、0.553倍、2.903倍、1.296倍。所以,耐盐松散型愈伤组织在盐胁迫下表现出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K~+/Na~+增加,丙二醛含量、细胞膜透性、Na~+浓度降低,可溶性蛋白无明显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苜蓿耐盐突变愈伤组织具有更强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耐盐栽培大豆和盐敏感栽培大豆对盐胁迫的响应,特别是盐胁迫对大豆幼苗光合特性、离子含量及Na~+动态平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比较盐胁迫下不同大豆品种的响应差异,揭示不同基因型大豆耐盐机制,为大豆栽培管理、耐盐品种的选育及人工调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耐盐栽培大豆(Y8D6008、Y8D6013)和盐敏感栽培大豆(Y8D6132、Y8D6136)为材料,选取长势一致的大豆幼苗于1/2×Hoagland营养液中培养,待第一片复叶完全展开时,营养液中加入Na Cl,每天递增50 mmol·L~(-1)到达处理浓度150 mmol·L~(-1),处理持续7 d。以不加Na Cl的1/2×Hoagland营养液作为对照,研究盐胁迫下大豆幼苗的光合特性、离子含量及Na~+动态平衡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结果】150 mmol·L~(-1) Na Cl不同程度地抑制了4种大豆幼苗生长,同时显著降低SPAD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但是Na Cl胁迫对盐敏感大豆影响程度显著高于耐盐品种;盐胁迫显著降低耐盐大豆的胞间CO2浓度,而盐敏感大豆与之相反,说明150 mmol·L~(-1) Na Cl处理下气孔限制是引起耐盐品种光合速率下降主要因素,而盐敏感品种光合速率下降主要因素是非气孔限制。对大豆植株的不同离子含量进行测定,发现盐胁迫下4种大豆叶片中Na~+积累均显著升高,盐敏感品种上升幅度显著高于耐盐品种,而K~+含量与Na~+含量的变化规律相反。盐敏感大豆叶片中磷含量(P)均受盐胁迫显著下降,而耐盐大豆叶片P在胁迫后略有增加。相关分析表明净光合速率变化幅度与叶片中Na~+、K~+和P含量变化幅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对6个参与大豆植株体内Na~+动态平衡相关基因Gm SOS1、Gm Ncl1、Gm SALT3、Gm NHX1(离子通道基因)、Gm CIPK1(信号转导基因)和Gm AVP1(能量运输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进行分析,发现盐胁迫后4种大豆的Gm Ncl1表达量均显著上调,盐敏感品种上调倍数高于耐盐大豆品种,这种表达变化与大豆的耐盐性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而其他5个基因表达量与大豆的耐盐性没有明显的关联性。【结论】与盐敏感大豆相比,耐盐大豆在盐胁迫环境条件下减少Na~+在叶片中的积累,保持相对较高的K~+和P含量,并维持相对较高的光合速率,这是耐盐大豆比盐敏感大豆具有较强耐盐特性的因素之一,另外Na~+动态平衡相关基因GmNcl1可能与大豆耐盐特性有一定关联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300 mmol·L-1 Na Cl胁迫下,观察并测定海岛棉耐盐性强的品系越海9号和耐盐性弱的品系PS-7叶片、茎细胞解剖结构和生理学指标,从形态学和生理学两个水平研究海岛棉苗期响应盐胁迫的应答机制,为棉花耐盐材料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案。【方法】采用水培方法,待棉苗生长至3叶期时,开始进行300 mmol·L-1 Na Cl胁迫处理。运用光学显微技术及生理学指标测定法,在不同Na Cl胁迫处理时间下,对海岛棉耐盐性强的品系越海9号和耐盐性弱的品系PS-7进行形态学观察及生理学指标分析。【结果】2份海岛棉材料对Na Cl胁迫的反应不同。随着300 mmol·L-1 Na Cl处理时间的延长,与对照相比,越海9号和PS-7的叶片和茎的横切面面积均显著变小,处理24 h时,分别变小14.10%、54.69%与45.30%、87.90%,PS-7的变化幅度大于越海9号;处理12 h时,PS-7维管束中木质部已经损害严重,越海9号维管束中木质部则没有明显变化;PS-7的栅栏组织细胞在处理24 h时由长圆柱形变为卵圆形,越海9号的栅栏组织细胞的形状则没有变化。生理学研究表明,越海9号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均高于PS-7,而其丙二醛含量却明显低于PS-7;在300 mmol·L-1 Na Cl处理8 h时,越海9号和PS-7中的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达到了显著性差异。【结论】叶片中栅栏组织和茎中木质部可能是海岛棉响应盐胁迫的最敏感部分,叶绿素、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可作为鉴定耐盐棉花材料的生理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侧柏幼苗对盐生环境的适应性及耐盐机制。【方法】以当年生侧柏幼苗为材料,通过温室土培模拟盐分不同梯度胁迫试验,研究不同浓度(0,100,200mmol/L)NaCl胁迫对侧柏幼苗生物量积累及其不同器官(根、茎、叶)K~+、Na~+、Ca~(2+)、Mg~(2+)吸收、运输与分配的影响。【结果】(1)盐胁迫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侧柏幼苗根系生长,但显著抑制了幼苗生物量的积累。(2)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侧柏幼苗各器官中Na~+含量增加,且Na~+含量在不同浓度盐胁迫下具有相同的分配规律,即根叶茎;随着Na~+含量的升高,各器官中K+含量显著减少,Ca2+含量在根和叶中显著升高。(3)各器官中K~+/Na~+、Ca2+/Na+和Mg2+/Na+总体随NaCl胁迫浓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叶片和茎部离子比值始终高于根部。(4)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加,根部到茎部的离子选择性运输系数SK,Na、SCa,Na、SMg,Na逐渐降低;而茎部到叶部的SK,Na、SCa,Na、SMg,Na在低浓度盐胁迫时显著升高,在高浓度盐胁迫下受到抑制。【结论】侧柏幼苗对NaCl胁迫具有一定的耐受性,这与根系对Na+的聚积和限制作用以及低浓度盐胁迫下地上部对K+、Ca2+、Mg2+选择性运输能力的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13.
以中苜1号苜蓿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NaCl胁迫对苜蓿幼苗叶片内无机离子含量的影响及氯化钙对幼苗盐害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叶片内Na~+含量增加,K~+、Ca~(2+)含量降低,且Na~+/K~+和Na~+/Ca~(2+)的比值会随着Na~+含量的增高而增加;施加不同浓度CaCl_2后,Na~+、K~+、Ca~(2+)含量及Na~+/K~+、Na~+/Ca~(2+)比值均有不同程度变化,苜蓿幼苗表现在Ca Cl2浓度为10、15 mmol/L时Na~+含量降低,K~+和Ca~(2+)含量增加,Na~+/K~+和Na~+/Ca~(2+)的比值降低,表明Ca~(2+)可改善苜蓿幼苗体内的离子平衡,缓解盐胁迫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4.
比较了21个酿酒葡萄品种(系)的耐盐性差异,为盐碱区域葡萄栽培品种选择和育种亲本选择提供依据。在不同浓度Na Cl胁迫下,测定植株根系、叶片电解质外渗率和胁迫后的总生物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21个品种(系)间的耐盐性强弱。结果表明,胁迫后,根系和叶片电解质外渗率升高,总生物量下降,但是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不同品系变化幅度不同,表现出不同品种(系)的抗性不同;筛选出了耐盐性较强的梅鹿辄343、雷司令c49。赤霞珠4个品系中,170较耐盐;梅鹿辄4个品系中,343较耐盐;品丽珠3个品系中,c214较耐盐;西拉100和黑比诺115较耐盐。  相似文献   

15.
以耐盐性较弱的小型西瓜品种秀丽2号为材料,采用营养液栽培法,研究了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Na Cl胁迫下西瓜幼苗叶片、根系中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mmol/L Na Cl处理下,西瓜幼苗叶片、根系中O-2·产生速率、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显著升高;而1.25 mmol/L外源ALA处理显著提高Na Cl胁迫下西瓜幼苗叶片、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了O-2·产生速率、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这些结果表明,外源ALA处理可有效清除体内活性氧,降低膜脂过氧化伤害程度,从而缓解盐胁迫对植株生长的抑制,进而有助于增强西瓜植株对盐胁迫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6.
大花萱草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笑  高祥斌 《湖北农业科学》2016,(12):3122-3127
为研究大花萱草(Hemerocallis hybridus Hort.)的抗盐性,选取当年生小苗进行盆栽模拟盐胁迫试验,采用浓度梯度分别为0.0、0.3%、0.6%、1.2%、1.8%、2.4%、3.0%的Na Cl溶液处理大花萱草植株,2周后测定其植株存活率、生物量、盐害指数、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细胞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与抗盐性有关的形态指标或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的增强,大花萱草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植株存活率呈下降趋势;其盐害指数、细胞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Na+含量及Na+/K+比值均呈现上升趋势。大花萱草在盐溶液浓度≤1.2%时,其生长基本上不受影响;但在盐溶液浓度≥1.8%时表现出了较严重的盐害症状。综合分析表明,1.8%的Na Cl溶液处理下的盐浓度是大花萱草盐胁迫伤害的阈值,所以大花萱草属于中等耐盐植物。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盐胁迫对冬小麦苗期无机离子吸收与分配的影响,选用盐敏感型济麦22和耐盐型青麦6号两个品种进行NaCl胁迫处理,研究苗期根部和地上部对Na~+、K~+的吸收情况。结果表明:随NaCl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2个小麦品种根部和地上部的Na~+含量升高,K~+含量和K~+/Na~+比值都呈下降趋势,而且根部3个指标的变化幅度都大于地上部,济麦22的变化幅度大于青麦6号。说明青麦6号通过根部吸收较多的Na~+,并限制向地上部的运输以维持较高的K~+/Na~+值和限钠能力,进而提高耐盐性能。  相似文献   

18.
选择耐盐碱性较强的水稻回交导入系材料JE、JI1、JI2、JH1、JH2及回交亲本JJ(吉粳88),在温室内进行水培,以50 mmol/L的Na_2CO_3和Na HCO_3(摩尔比9︰1)作为盐碱处理,研究对苗期水稻植株Na~+、K~+、Ca~(2+)、Mg~(2+)、Fe~(2+)、Zn~(2+)、Mn~(2+)、Mo~(2+)等矿质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性盐胁迫下,Na~+含量显著增加,大量Na~+向叶片分配,导致植株体内阳离子显著增加,破坏了植株体内的离子平衡;K~+含量降低,叶片的降幅小于根系,K~+在叶片中分配比例增加,从而保持较高的K~+/Na~+比,使植株少受盐害;叶片中Ca~(2+)和Mo~(2+)含量降低,而根系中含量增加;Mg~(2+)含量未见显著变化;Mn~(2+)含量降低,以根系中降幅显著;Fe~(2+)、Zn~(2+)含量呈现增加趋势。与JJ相比,耐盐碱性较强的JE、JH1、JH2、JI1、JI2叶片中K~+/Na~+、Ca~(2+)/Na~+、Mg~(2+)/Na~+比较高,Na~+所占TC(阳离子总量)和MC(单价阳离子总量)比例较低。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Ca~(2+)对盐胁迫小麦幼苗脯氨酸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脯氨酸含量在低盐胁迫下增加不明显.高盐胁迫下显著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及吡咯琳-5-羧酸还原酶(P5CR)活性与其变化趋势一致; 吡咯琳-5-羧酸合成酶(P5CS)活性在盐胁迫下变化不明显;脯氨酸脱氢酶(PDH)活性在高盐胁迫下显著增加;盐胁迫下K~+含量显著降低,Na~+含量明显增加.加入Ca~(2+)后,脯氧酸含量在低盐胁迫下变化不明显,高盐胁迫下显著降低,与可溶性糖含量和P5CR活性变化一致;Ca~(2+)对P5CS活性无明显影响,而使高盐胁迫下PDH活性显著增加;Ca~(2+)明显降低了盐胁迫下Na~+含量,提高了K~+含量及K~+/Na~+.这说明脯氨酸仅在高盐胁迫下显著积累,Ca~(2+)明显降低了高盐胁迫下的脯氨酸含量,这一效应主要与P5CR活性降低、PDH活性及K~+/Na~+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20.
以5个不同苦荞麦[Fagopyrum tataricum(L.)Gaertn.]品种为试验材料,在100 mmol/L Na Cl胁迫下测定荞麦种子发芽率、幼苗根系活力、叶片质膜透性和Na+含量等指标,对5个苦荞麦品种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的耐盐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Na Cl胁迫下川荞1号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根系活力最高,幼苗叶片质膜透性和Na+含量最低;而川荞2号正好相反。说明在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川荞1号的耐盐性最强,川荞2号对盐胁迫最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