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紫香糯861属新培育的中籼稻类型特种稻品种,具有适应性强、产量稳、米质优、推广应用前景好等特点。本文总结了紫香糯861在浦江县的生产情况及田间种植表现,提出了相应稳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香糯5号     
<正>香糯5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最新育成特种稻品种,2016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初审,亲本组合:冀香糯1/金穗1号。1植物学特征香糯5号根系发达,株型紧凑,株高108 cm左右,茎秆粗壮,坚韧抗倒,叶片宽厚浓绿,剑叶角度小,直立上举,光能利用率高,分蘖力中等,穗长  相似文献   

3.
赵则胜,男,1939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交通大学农学院教授、天然健康食品研究所名誉所长、特种食品公司董事长。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从事特种稻育种工作以来,在“上农特种稻”育种、“上农巨胚稻6601”新品系选育与产品开发研究;“特种稻米”加工利用研究;天然营养补充剂黑米素的提炼研制等方面成绩卓著。并于90年代初组织了我国特种稻学术研讨会,在会上首先提出“特种稻”概念,引起了世人的关注。至今已主持育成上农香糯、上农黑糯、乌贡1号三个特种稻新品种;参与选育、推广上农血糯新品种一个;还主持选育出了红香玉、上农香软米、上农绿米、巨胚稻等特种稻新品系(图1),目前他还与上海前哨农场东瀛公司合作进行特种稻杂种优势利用成果应用研究,共同培育新一代上农香糯杂交种。为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产增收及时提供了一批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特种稻新品种(系)(表1),平均单位面积约增产值200元人民币/667m2,深受农民欢迎,仅主持(含参与选育、推广)的特种稻品种一项就已推广1万hm2左右。  相似文献   

4.
"紫香糯861"是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培育成的中籼稻类型特种稻品种,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为给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在金山区晚播条件下考察了其生育期、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及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并提出了"紫香糯861"直播栽培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特种稻品种黑香糯,1993 年由张掖农校引进。该品种株型紧凑,生育期 145 d,株高 78 cm 左右,千粒重 22 g,米粒长宽比 234,紫色素含量是其它黑米的 3~5 倍。经试验表现高产、稳产,中等肥力地块平均产量达7 500 kg/hm 2 以上。一般育苗用种量 375~525 kg/hm 2,在秧龄 23~28 d(5 月 5 日~10 日)移栽,行距 30 cm ,穴距 15 cm ,每穴插秧苗 5~7 株,正常年份 9 月收获。  相似文献   

6.
“紫香糯861”是具有很多优点的特种稻品种,通过提纯复壮,提高了该品种的种性和整齐度。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证明,该品种在上海郊区最宜于6月上,中旬直播或6月15-20日播种后作经济作物茬的后季稻移栽,夺取高产的技术要点是:适当稀播,合理密植,控氮增钾,早发稳长;科学管水,确保后期清秀活熟。  相似文献   

7.
特种稻品种籽粒灌浆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Richards方程配合,研究了紫香糯、乌贡1号、黑珍米3个特种稻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结果表明:3个特种稻品种所配合的Richards方程的参数N的值均大于1,生长速率曲线右偏;乌贡1号前、中期的灌浆速率较平稳。紫香糯含水率峰值高于乌贡1号、黑珍米;籽粒含水率峰值出现的时间比灌浆速率峰值出现的时间要早;乌贡1号、黑珍米灌浆的临界含水率为27%左右,而紫香糯为33%  相似文献   

8.
“武香糯8333”(原名“香糯833”)系江苏省武进稻麦育种场以“秀水04/8301//新丰香糯”育成的早熟晚粳糯稻品种,2001年审定并定名。1998年我场引进试种,表现为抗性好、产量较高、早熟、米质优、易栽培等特点,已成为我场糯稻的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9.
冀香糯1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利用引进早熟特种稻新香糯为母本、丰产优质糯稻品种冀糯1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定向选择和多点鉴定选育出的香稻品种。该品种叶片深绿、生长期植株香味飘逸,具有高产、抗病、早熟、抗逆性强等特性。生育期169 d左右,属中粳中早熟品种。适宜在冀、京、津稻区做一季稻种植,最适合缺水稻区或旱育秧节水栽培。米香味浓郁,品质指标达到国家优质1~2级标准。2007~2008年河北省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8 706.2 kg/hm2,较对照垦育20增产1.69%。2009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黑香糯属优质黑色香型中、晚粳糯,米质优,糯性佳,富含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及硒、钙、锰、铜、锌等微量元素,抗逆性较强,一般产量6 750 kg/hm2左右,高产田块可达7 500 kg/hm2。介绍了该特种稻品种的产量表现和特征特性,并从种子处理、适时播种、合理栽植、肥料施用、水浆调控、病虫防治、及时收割及晒谷方法等方面总结了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紫香糯861"的提纯复壮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香糯861"是具有很多优点的特种稻品种,通过提纯复壮,提高了该品种的种性和整齐度.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证明,该品种在上海郊区最宜于6月上、中旬直播或6月15~20日播种后作经济作物茬的后季稻移栽.夺取高产的技术要点是适当稀播,合理密植;控氮增钾、早发稳长;科学管水,确保后期清秀活熟.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适宜豫南稻区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特种稻品种,选用包含有色种皮、糯性和香味等特殊性状的12个特种稻资源,测定其株高、分蘖数、穗长、结实率和千粒质量等主要农艺性状,以及钾、钙、镁、铜、锌、铁和硒等矿质元素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豫南特种稻的综合评价模型,筛选出得分较高的品种(系)为黑糯2、河南黑粳、黑宝糯、鱼绿1号、黑香糯193和黑香糯193-2。利用测序技术对香味基因Badh2的第2和第7外显子进行测序,发现黑香糯193、黑糯2、鱼绿1号、河南黑粳和黑香糯193-2在第7外显子上有8 bp碱基缺失和3个单碱基突变,使其表现出香味。  相似文献   

13.
广陵香糯系江苏农学院水稻育种组育成。经多点试种表现较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抗逆性;整精米率高,米色洁白光亮,香味浓郁,品质殊优。1992年荣获中国特种稻金奖。研究表明,广陵香糯产量因素对产量的最佳线性回归方程为=-431.3140+25.0003X_1+3.8275X_2-2.9203X_3+11.0392X_4;穗数与粒数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r=-0.5277)。壮秧,适宜的密度(2.1×9cm~2,每穴2~3苗),力争早发,确保适宜穗数(270~300万/ha),是高产的重要前提。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品种的大穗(120~130粒/穗)优势,可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4.
金陵香糯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陵香糯的高产栽培技术史净泉花文杰(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南京210014)(姜堰市兴太乡农科站金陵香糯是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育成的中熟香粳糯新品种,米色洁白,糯性好,尤其是食味清香诱人,是制作糕团点心、八宝饭、八宝粥和香粽子的好原料,近几年种...  相似文献   

15.
特种优质香糯新品种:锡御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种优质香糯新品种──锡御糯唐甫林,顾逵,汤伯兴(无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14000)1985年,采用系统育种的方法,抓住当年稻瘟病大流行年的机遇,在特种优质香糯地方品种苏御糯中选择了抗稻瘟病的优良变异单株54株,经5年的分离筛选,定向选育,育成了抗...  相似文献   

16.
大华香糯(原名D26)是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中熟中粳香糯稻,具有产量潜力大,农艺性状,适应范围广,稻米品成,综合抗性强等特点,适宜苏中、淮北地区种植,高产栽培中,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密切程度为亩穗数>实粒数>千粒重,适宜穗数在25-27万/亩之间;高产群体具有低起点、高成穗的特点;提高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有利于高产形成。产量指标为650kg/亩以上时,主要栽培技术为适期稀播、培育壮秧;合理密植,优化群体结构;科学管理肥水,提高群体质量;防治病虫,确保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7.
"秋香糯"是张家港市农业试验站从名特优品种"苏御糯"辐射后代中选育出的大粒香糯新品系,特点是粒大、圆整,千粒重高达46g以上,是利用价值较高的特殊水稻品种.为进一步了解"秋香糯"的需肥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提高种植效益,2001年本站进行了"秋香糯"施肥技术和肥料水平研究.  相似文献   

18.
吉林特种稻的特征特性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吉林特种稻的创立及系列品种龙锦一号、红香一号、清香糯、吉林黑糯一号、吉林红香糯一号的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19.
为中种香糯在白马湖农场的大面积生产及适宜区域推广提供技术依据,笔者通过连续3年示范、生产及提纯复壮工作,摸索出适合中种香糯的高产栽培及提纯复壮技术。主要从播种时间、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提纯复壮等技术要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上农香糯从1981年选到变异单株后,采取选育与利用同步进行的方法,加快了商品化和选育的进程。1987年生产75万 kg 商品米并经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以定准予在适宜地区示范推广,这项成果已通过市级鉴定。1988年为开发和发展上农香糯,已分别成立上海地区、江苏省及市农场系统“上农香糯”协作组,建立了10个生产基地,3个扩繁种子点,面积共达1.5万亩左右,去年生产的原种一代种子20万 kg 全部投入生产,争取在近两年内实现市府提出市人均500g“上农香糯”米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