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核桃嫁接成活率实现良种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嫁接可以大大提高其产量和质量,这早已为人们所认识,但是以前核桃嫁接成活率很低,严重影响了优良品种的推广和发展。笔者结合多年经验,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如何提高嫁接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由于核桃树种的特殊性,核桃嫁接成活率一直较低,成为核桃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本试验对影响核桃嫁接成活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提高核桃嫁接成活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甜柿不同于涩柿,其果实在树上脱涩,象苹果、梨那样削皮脆食,且营养丰富,保脆期长,耐贮运,为我国原产的特色果树之一.目前我国甜柿生产面积不及柿栽培总面积2%,发展速度缓慢,其主要原因之一是良种苗木繁育困难.甜柿对砧木的要求较涩柿严格,不同的甜柿品种与我国柿产区常用的柿砧君迁子(Diospyros lotus L.)的嫁接亲和力不同,而且不同的嫁接时期及方法对嫁接成活率亦有重要影响.自1996年开始,湖北省农科院果茶蚕桑研究所先后引进日本甜柿品种10余个,中国甜柿品种(系)3个,进行了嫁接繁殖试验研究,为甜柿良种的繁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文弢  封怀里  李慧  徐联英  陈骏 《种子》2016,(2):118-120
以乌仁核桃为接穗,铁核桃为砧木,进行影响乌仁核桃嫁接繁殖成活率因子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嫁接时期、接穗木质化程度、光照和湿度等环境因子对乌仁核桃嫁接繁殖成活率均存在较大影响.7月至8月上旬是乌仁核桃芽接嫁接的最佳时机,且嫁接接穗以半木质化为好;温度20~25℃,光照(透光度)15%~30%、空气相对湿度25%~40%是乌仁核桃嫁接苗适宜的培养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5.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6):5458-5464
为研究蜡梅在秋冬季嫁接的关键技术,本研究以蜡梅的不同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嫁接时期、不同砧木树龄、不同接穗部位对蜡梅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秋冬季,9月下旬的嫁接成活率显著高于10月中旬、10月下旬和11月中旬;随着时间的推移,蜡梅的嫁接成活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不同接穗部位对蜡梅嫁接成活率的影响无明显的规律;以多年生实生苗作砧木的嫁接成活率(56.03%)显著高于一年生实生苗(21.41%)。本研究为蜡梅在秋冬季的生产繁殖与引种扩繁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为了建立茶组培苗微嫁接技术体系,解决组培生根难、传统嫁接易受季节影响的问题,以无根组培苗为接穗,扦插生根苗为砧木,研究了组培苗炼苗时间、接穗带叶数、接穗打顶、培养温度、接穗木质化程度、接穗长度、生长调节物质浓度、组培苗茎杆与砧木苗茎杆大小等对微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嫁接时组培苗最适炼苗时间为4 d,带3片叶的接穗易于嫁接成活;留顶的接穗嫁接后新芽萌发较快;培养温度为25℃有利于嫁接苗成活;已木质化的接穗嫁接不易枯死;接穗长度为(2.5±0.1)cm、在1 mg/L NAA中浸泡5 min后嫁接成活率最高;选择茎秆直径大小相近的砧木和接穗进行微嫁接,成活率最高,为68.33%。  相似文献   

7.
核桃是韩城市继花椒产业之后的又一林业产业,虽然近年来该市核桃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实际生产中发现,由于农民的知识水平和个人能力所限,出现了新栽核桃幼树成活率低的普遍问题。从核桃建园栽植地选择、苗木选择、苗木处理、栽前整地及栽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提高新栽核桃成活率,为核桃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浙江红花油茶高接换冠成活率影响因素,解决嫁接成活率低的问题,2013年6月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引进浙江红花油茶优树穗条,在青田县大垟山林场开展浙江红花油茶高接换冠试验,分析砧木林郁闭度、坡位、砧木生长势及接穗保存时间等因素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分郁闭度在0.3~0.7之间,随着郁闭度增加嫁接平均成活率提高;郁闭度在0.7~0.9之间,随着郁闭度增加,嫁接成活率降低;当郁闭度为0.7时,嫁接成活率最高为88.8%。山腰的嫁接成活率高达86%,显著高于山顶和山脚。浙江红花油茶砧木生长势越强嫁接成活率越高。接穗于采集当天嫁接效果最好成活率达89.1%,接穗保存1、2、3、4、5、6天嫁接,成活率分别为85.2%、75.2%、51.6%、28.1%、12.2%、9.3%。偏相关分析表明,各因素对嫁接成活率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接穗保存时间(-0.97)、郁闭度(0.85)、生长势(0.81)、坡位(-0.65)。  相似文献   

9.
田小琴  冷天凤  娄丽 《种子》2021,(3):145-148
为扩充薄麻壳泡核桃优株无形性繁殖材料,采用其优株穗条进行芽接,设置不同部位芽、不同嫁接高度和不同嫁接时间处理对其萌动、生长和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筛选出最佳芽接处理方式,提高芽接成活率。结果表明,优株对新梢长度的主效应影响显著,对芽萌动平均天数、新梢粗度和嫁接成活率的主效应影响不显著。嫁接时间对芽萌动天数、新梢长度、新梢粗度和嫁接成活率影响显著,6月份嫁接芽萌动早于7月份嫁接芽萌动,嫁接时间越早,萌动时间越早、新梢生长越快,嫁接成活率6月中旬和下旬差异不显著,7月与6月中下旬差异极显著。嫁接高度对芽萌动天数、新梢长度、新梢粗度影响显著,对成活率影响不显著,嫁接高度越高,芽萌动时间越晚,嫁接高度为15 cm时,新梢生长量最大,成活率最高。不同部位芽对新梢长度和嫁接成活率影响显著,对芽萌动时间和新梢粗度影响不显著,新梢生长量和嫁接成活率均为中部芽最高,上部芽和下部芽差异不大。适合薄麻壳泡核桃优株芽接的最佳处理方式为6月中下旬嫁接、嫁接高度砧木离地15 cm处和嫁接芽选择穗条中部芽时,芽接苗生长量最大,嫁接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王亚丽 《种子科技》2023,(10):94-96
在农业生产中,果树嫁接是一种常见的培育手段。由于甘肃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的特殊性,果树嫁接不仅可以保持和发展优良品种,还可以促进增产增收,对环境适应产生积极的影响。为了提高果树嫁接效果,文章在分析果树嫁接技术优点的基础上,从果树嫁接时间的选择、嫁接前的准备工作、嫁接的主要方法以及嫁接后的管理等方面对果树嫁接关键技术要点进行阐述,旨在确保果树嫁接技术的科学运用,提高果树嫁接成活率,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茶树嫁接技术的应用研究大约有 2 0a的历史。印度于七十年代开始研究茶树的芽接与劈接 ;斯里兰卡PallemullaD .等人曾研究通过嫁接来解决茶树高产品种不抗旱的问题。我国福建、江西、湖南等地从八十年代广泛开展茶树低位嫁接技术研究 ,主要用于群体老茶园改造换种。其结果为夏接 (5~ 6月 )换种 ,成活率高 ,接后当年开采 ,第一年亩产超过 5 0kg ,第二年实现高产高效 ,为最好的嫁接时期。但由于我省夏季气温高 ,光照强常伴随干旱 ,夏接管理难度大 ,且枝条不易获取等原因影响嫁接工作的开展。本试验对秋季嫁接进行了探索。1 材…  相似文献   

12.
果树、林木嫁接成活率的提高与嫁接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树、林木如采用种子繁殖,后代会产生分离,生长和结果表现不一致,要想发展优质高产的优良品种,必须采用无性繁殖方法,而嫁接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嫁接技术在生产上虽然很普及,但是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嫁接成活率低等。针对这些情况,笔者将嫁接成活率的提高和嫁接方法的选择进行了总结,现介绍给大家参考。一、影响嫁接成活率的因素笔者在工作中曾看到很多嫁接失败的例子,分析起来基本上都是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可可无性良种繁育,以优良可可种质为接穗,可可实生苗为砧木进行嫁接试验,比较芽接、劈接、枝接、腹接4种嫁接方式对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嫁接方式间成活率呈极显著差异,腹接法嫁接成活率最高,达95%以上;采用芽接法,在不同时期进行嫁接,4月份和10月份为可可嫁接适宜时期;砧木直径对嫁接成活率和新芽生长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嫁接成活率与砧木直径在一定程度上呈线性正相关;不同种质接穗嫁接成活率呈极显著差异,砧穗亲和性高的组合嫁接成活率达90%以上,亲和性低的组合成活率不到50%。  相似文献   

14.
江平 《茶业通报》1999,21(2):24-25
编者按:茶树嫁接繁殖技术成功地用于生产实际,并应用于改造老茶园的群体品种,在我省尚属首次报道。由于嫁接在实际操作中,技术要求较高,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成活率差异较大,我们期望各地总结实施嫁接技术的经验,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为加速无性系良种推广而努力...  相似文献   

15.
李灿灿 《茶业通报》2014,(3):142-144
近年来,各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步伐加快,然而,随着气候的异常变化,极端天气的不断出现,给新植良种茶园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尤其是2013年7、8月间,一场罕见的连续高温干旱,对当年的新植茶园造成近乎毁灭性的影响.因此,如何提高新建良种茶园茶苗移栽成活率将成为各茶区面临的课题.笔者根据皖垦茶区近年来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摸索的经验,就如何确保新建良种茶园成活率问题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6.
近十几年,国内外培育出不少果树优良品种。果农都想发展名、特、优良种,如果将原有大树刨掉重种损失太大,而进行多头高接换种是加速改换良种的好方法。然而多头高接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嫁接后果树生长不整齐,原因是嫁接成活率和保存率低。  相似文献   

17.
老茶园嫁接无性系良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鄢东海 《种子》2002,(1):67-69
通过化学药剂处理和改进方法等,对茶树在不同时期及不同药剂处理下的嫁接成活率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春,夏,秋三季的嫁接成活率平均为67.0%-88.5%,其中夏季嫁接成活率显著高于秋季和春季,而秋季又显著高于春季。嫁接时用吲哚乙酸(IAA)或ABT生根粉按新摸索的点滴方法处理接口,能显著提高嫁接成活率,其中IAA处理浓度为300mg/kg左右时,嫁接成活率最高为94.1%,比空白对照的75.6%显著提高18.5个百分点,ABT处理浓度为200-400mg/kg时,成活率为86.7%-90.3%,比空白对照显著提高11.1-14.7个百分点。嫁接后形成的良种复合茶树生长势旺盛,说明嫁接技术可用于老茶园无性系良种化换种改造。  相似文献   

18.
王文杰 《茶业通报》1998,20(2):21-22
无性系茶苗的移栽成活率是影响新建茶园成国的一项重要因子。成活率高,不仅成国快,而且使园相整齐一致;相反,成活率低,除了要费工费时不断地进行补植外,还会使茶树高低参差不齐,严重影响到成国速度。目前许多地方普遍反映无性系茶苗移栽成活率低下,甚至有全军覆没的情况发生。据我们1993年在国营浮梁县广明茶场1992年的新辟茶园中调查,其无性茶苗移栽一年后的成活率只有30%~50%,这一问题已严重影响到我国无性系茶树良种的推广与应用。目前我国的无性系良种茶园只占茶园总面积的5%~10%,而世界上一些主要产茶国无性系良种茶…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选择成活率高、成型快的龙爪槐嫁接方法,我于2003年分别对芽接、劈接、蘸蜡插皮接3种方法做了成活率对比试验,发现蘸蜡插皮接效果最好。实验材料以胸径4~5厘米的国槐为砧木,接穗为成型龙爪槐。嫁接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揭示油茶穗条储存方式和储存时间对嫁接苗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以普通油茶当年生春梢为材料,研究湿沙储存、水培储存、常温储存、低温储存和不同储存时间的油茶嫁接成活率和生长指标。结果表明,穗条随采随接的嫁接成活率和苗木生长指标均高于4种储存处理。从嫁接成活率来看,湿沙储存前2天,水培储存前3天,常温储存前5天,低温储存前2天,嫁接成活率均超过50%。从平均苗高、平均地径、平均叶片数来看,4种储存方式均以第1天最高,但最低值出现时间不一。综合来看,穗条最好为随采随接,储存时间不超过5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