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戴河、南戴河海域水体养殖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乐 《河北渔业》2008,(12):34-37
根据2007年5月至10月在北戴河、南戴河海域进行的海洋调查所获取的水质、沉积物、生物体等资料.对该海域的环境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洋河口附近海域外.北戴河、南戴河近岸大部分海域符合国家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海洋沉积物符合国家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养殖的扇贝生物体质量符合国家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适合开展海水养殖业。  相似文献   

2.
为客观评价环渤海13个城市近岸海域水质状况,验证雷达图指数、内梅罗指数和主成分指数在渤海近岸海域水质评价中的作用,基于渤海195个监测站位3、5月两次实测水质数据,选取化学需氧量、无机氮、总氮、活性磷酸盐、总磷和石油类物质作为评价因子,对环渤海主要城市近岸海域水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和等级划分。结果显示,渤海近岸海域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和总磷,其次为石油类物质;葫芦岛、秦皇岛、大连和烟台的近岸海域水质状况较好,而位于辽东湾北岸辽河口附近的盘锦、锦州、营口以及位于莱州湾西侧的滨州的近岸海域水质状况较差;3类水质综合指数对海水中盐度和悬浮物浓度敏感性较强,且相互之间及其与水质优良面积比例存在显著相关性,表明所选择的3类水质指数能够真实反映渤海近岸海域水质状况。本研究将为渤海水质评价与综合治理成效评估提供方法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沿海工业开发、交通运输、渔业生产等经济开发活动发展迅速,近岸海域环境问题也逐渐突出。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2017年10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国家海洋局印发《广东省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要求"到2020年,广东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85%"。本文对近五年广东省近岸海域水质监测结果进行  相似文献   

4.
系统调查了日照市近岸海域近5年水质变化情况,并依据《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对水质情况进行分析,针对部分监测数据较高的情况进行水体富营养化评价。经分析和评价,日照市近岸海域水质总体良好。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重金属在天津大港海域的污染状况,通过设立对照站位和研究站位对天津大港近岸海域水质和沉积物中重金属进行监测,并对该区域水质和沉积物作出生态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16年水质和沉积物质量比2015年有所下降,基本都属于轻微危害。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由于环渤海经济圈的迅速发展,近海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水生生物资源日渐枯竭,生态环境质量逐年下降。本文介绍了人工鱼礁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探讨了在天津近岸海域实施人工鱼礁建设的可行性,并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对人工鱼礁的效果进行了简要归纳,为天津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环境修复和水生生物养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北戴河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人工鱼礁的建设效果,通过海洋调查,对比分析了人工鱼礁建设前后该海域水质环境、沉积物状况以及海洋生物资源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投礁后的海域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改善,其中水质指标中,溶解氧含量较高,而氨氮含量较低;浮游动物的丰沛度高于对照区;游泳动物和底栖生物无论种类组成还是丰沛度均高于对照区。  相似文献   

8.
大型水母暴发已经成为造成海洋生态灾害的突出问题,秦皇岛作为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和重要的渔业产出城市,近岸海域的水母暴发已经对旅游业和渔业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研究秦皇岛近岸海域水母暴发原因,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有助于减少水母暴发引起的海洋灾害性事件。本文对秦皇岛近岸海域水母暴发危害进行了概述,对水母暴发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水母暴发防治对策,以期为预防秦皇岛近岸海域水母暴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根据2005-2010年南通近岸海域的水质监测,对该区域的水质状况和趋势作出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影响该海域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是磷酸盐,部分站位出现无机氮超标。近岸海域水质总体变化基本稳定,部分污染物略呈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正>近岸海域水质近9成符合第一类或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6月4日,2014年广东省海洋环境状况和海洋灾害新闻发布会在广州召开。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权威发布《2014年广东省海域环境质量状况公报》(以下简称《环境公报》)和《2014年广东省海洋灾害公报》(以下简称《灾害公报》)。《环境公报》显示,2014年广东省海洋环境质量状况总体稳定,近岸约89.4%海域水质符合第一类或第二类海  相似文献   

11.
高铭琪 《福建水产》2017,39(6):493-501
2015年1至12月对石狮市近岸水域水质进行监测,检测样品的p 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等6项理化指标,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及富营养化水平评价法对石狮市近岸海域水质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2015年石狮近岸海域水质p 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符合相应海洋功能区划的环境质量要求,但部分海域水质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及石油类含量超标。  相似文献   

12.
<正>最近,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公布了《2014年上半年广东省海洋环境状况通报》。《通报》显示,2014年上半年,广东省近岸海域海水环境总体良好。90.0%的海域水质符合第一类或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水质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比例为3.7%,主要集中在珠江口海域,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据悉,2014年上半年,全省、市、县三级海  相似文献   

13.
2018年对辽东湾葫芦岛近岸海域海水、沉积物汞污染进行监测,结果表明:近岸海域水质环境中汞含量符合国家二类水质标准,沉积物中汞含量符合国家一类标准。近岸海域水质、沉积物汞污染指数Pi值小于0.5,均未受到沾污。  相似文献   

14.
李培 《河北渔业》2015,(4):17-18,61
根据2014年全年的监测结果,对三亚市大东海近岸海域水体的无机氮、无机磷进行动态研究,并分析了N/P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东海无机氮、无机磷含量分别在0.032~0.366mg/L与0.000~0.008mg/L之间,年平均值分别为0.092mg/L和0.002mg/L;其中,无机氮含量大部分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无机磷含量均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表明大东海近岸海域水质状况良好。N/P比值范围为:15.50~201.00,年平均值为52.06,该值远大于16,则表明无机磷为大东海近岸海域的生长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5.
舟山近岸海域秋季桡足类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舟山近岸海域桡足类的种类组成和分布现状,同时也为舟山近岸海域渔业生态系统修复提供基础数据库,于2015年11月(秋季)对舟山近岸海域(N 29.0°~31.0°,E 121.5°~123.0°)进行了浮游生物生态综合调查,并对该海域桡足类的数量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次调查海域共鉴定桡足类28种,优势种为中华哲水蚤、海洋真刺水蚤、近缘大眼剑水蚤、小拟哲水蚤等11种。桡足类的总丰度为839.3个/m~3,其外海丰度均值为1300个/m~3,近岸丰度均值为320个/m~3。秋季桡足类的数量呈现近海多,近岸少的分布趋势。本次调查还发现,小型桡足类种类数占优势,可能暗示着浮游动物有小型化的趋势,造成此现象的发生可能与舟山近岸的环境变化、海域各水系的分布和消长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为保护和合理开发海洋渔业资源,遏制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趋势,根据海域水质、底质资源条件等条件,在秦皇岛海域、唐山海域大力推进海洋牧场和人工鱼礁建设,着力改善海域生态环境。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科技支撑、完善多种经营方式、重点规范项目管理等方面下大功夫,严把项目申报、审批程序,确保项目建设落实落地,国家财政补助项目有效实施,切实发挥作用。在近几年海洋牧场人工鱼礁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7.
<正>2012年以来,秦皇岛市人工鱼礁建设项目共计投资1 100万元,完成投放沉船、水泥构件和天然石块等人工鱼礁21万立方米,建设人工藻场548.3hm2,培育和移植马尾藻等藻类1 450万株,新建礁区面积1 447hm2。通过项目建设,北戴河近岸海域环境得到大幅改善,海水水质达到近年最好水平,人工鱼礁建设区海洋生物资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10-2012年厦门市近岸海域主要水产养殖区水质环境的监测结果,对厦门主要养殖区的水质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厦门渔业养殖水质环境状况总体良好,pH、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基本达标,大小嶝养殖区水质状况优良,但同安湾内的养殖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海水富营养化状况.  相似文献   

19.
海州湾近岸海域水质现状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5—2010年海州湾近岸海域的水质监测,通过对11个站位pH值、溶解氧、COD、活性磷酸盐、无机氮和石油类的检测,对该区域的水质状况和趋势作出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影响该海域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是无机氮,部分站位出现磷酸盐、石油类超标。近岸海域的主要污染物略呈上升的趋势,但总体变化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14~2016年夏季对靖海湾松江鲈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表层海水中营养盐和重金属等相关环境因子的连续监测数据,运用综合质量指数法对该海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分别采用有机污染指数法、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法从不同方面分析该海域的水质情况。结果显示,靖海湾保护区海水环境综合质量指数范围为1.04~1.69,评价等级为轻污染。有机污染指数范围为4.66~9.23,处于严重有机污染状态。根据营养化评价模式分析得出,2014年靖海湾保护区处于富营养状态,2015年和2016年均处于氮限制潜在性富营养状态。主成分分析显示,溶解无机氮(DIN)、As、Zn具有较高正载荷,为影响该海域水质的主要环境因子,应予以重点监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