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乳鸽人工哺喂是指将7~15日龄乳鸽从种鸽巢盆中转移到人工哺喂车间,用人工的方法将哺喂用的饲料加喂到乳鸽嗦囊,以达到乳鸽快速育肥的目的。乳鸽人工哺喂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乳鸽生长缓慢的问题,与人工孵化技术结合应用,可以大大提高鸽群生产性能,增加经济收入。一、哺喂日龄的选择15日龄开始人工哺喂8~10天,23~25日龄出售。操作较为简单,只  相似文献   

2.
利用人工鸽乳进行12日龄后乳鸽饲养试验。将三种配方的人工鸽乳粉代谢能(ME)恒定为12 6MJ·kg-1,粗蛋白(CP)含量分别为15%、18%、21%;选取64只12日龄乳鸽分4组进行试验,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3种配方的人工鸽乳,对照组仍采用自然育雏。至28日龄称重比较。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乳鸽分别较对照组增重8 79%、16 87%、17 01%,以粗蛋白含量为21%的人工鸽乳粉增重效果最显著,但以粗蛋白含量为18%的人工鸽乳粉性能价格比最经济。通过测定表明人工育雏可以使乳鸽提早3~5d上市销售,并能提高整齐度和商业价值,同时可缩短种鸽产蛋周期6d。  相似文献   

3.
<正>一、喂好亲鸽乳鸽从出壳至20日龄全靠亲鸽的呵护哺喂才能生长发育。在哺喂乳鸽期,一要给亲鸽提供营养全价和颗粒适中的优质饲料,豌豆、小豆和绿豆等豆类蛋白饲料要占鸽料的35%~40%,另外补充3%火油菜籽等饲料,因其对改善乳鸽皮色和增重有一定效果。保健砂每天加一次,清洁饮水不间断,每3~5天为  相似文献   

4.
一、喂好亲鸽乳鸽从出壳至20日龄全靠亲鸽哺喂才能生长发育。哺喂期间,一要给亲鸽提供营养全价和颗粒适中的优质饲料,豌豆、小豆和绿豆等豆类蛋白质饲料要占日粮的35%~40%,另外补充3%油菜籽,能有效改善乳鸽皮色和促进增重。保健砂每天添喂1次,清洁饮水不间断,每3~5天给亲鸽补饲1次鱼肝油。二要每天饲喂带仔鸽4~5次,每对鸽日喂量125~200克,保证营养供给。三要观察亲鸽哺仔情况,发现哺仔不力或同窝鸽个体相差悬殊,均要采取调并措施,即大并大、小并小,使乳鸽大小发育均衡,防止因"喂偏"造成乳鸽商品率低下。调并作业在7~10日龄进行。  相似文献   

5.
<正>1肉鸽人工饲养方式的主要优势:1.1种鸽利用率高。在传统饲养方式下,种鸽产蛋周期间隔为63天(55-69天),一对种鸽年产仔鸽仅约6对。若改为人工孵化种蛋、人工哺育雏鸽,则种鸽产蛋周期间隔可缩短为13天(12-14天),种鸽利用率可净提高3倍以上。1.2种蛋孵化率高。种鸽自己孵蛋,其破蛋率为10.5%,死胚率为28.8%,孵化率为65.3%,人工孵化的。破蛋率为0,死胚率为13%,孵化率为86%。1.3仔鸽增重快。经验证明,人工哺育下,仔鸽增重较快;而在自然哺育种鸽哺育下,仔鸽增重较慢。  相似文献   

6.
1.喂好亲鸽乳鸽从出壳至20多日龄全靠亲鸽的呵护哺喂才能生长发育,要想乳鸽长得好,就需要喂养好亲鸽.在哺喂乳鸽期间,一要给亲鸽提供营养全面和颗粒适中的优质饲料,豌豆、小豆和绿豆等豆类蛋白质饲料要占饲料的35%~40%,另外补充3%油菜籽,因其对改善乳鸽皮色和增重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7.
《农村实用科技》2004,(10):30-30
1.喂好亲鸽 乳鸽从出壳至20多日龄全靠亲鸽的呵护哺喂才能生长发育,要想乳鸽长得好,就需要喂养好亲鸽。在哺喂乳鸽期,一要给亲鸽提供营养全面和颗粒适中的优质饲料,豌豆、小豆和绿豆等豆类蛋白质饲料要占饲料的35%~40%,另外补充3%火麻仁或油菜子,因其对改善乳鸽皮色和  相似文献   

8.
一、喂好亲鸽。乳鸽从出壳至20多日龄全靠亲鸽哺喂。故必须喂养好亲鸽。在哺喂乳鸽期,一要给亲鸽提供营养全价和颗粒适中的优质饲料,豌豆、小豆和绿豆等豆类蛋白质饲料要占鸽料的35%~40%,补充3%火麻仁或油菜籽。保健砂每天加1次,清洁饮水不间断,每3—5天给亲鸽饮用1次速补14或鱼肝油。二要每天饲喂带仔鸽4~5次,每对鸽日喂量125~200克,喂好喂足。三要对察亲鸽哺仔情况,  相似文献   

9.
旨在探讨"2+4"饲养模式下,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对肉鸽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同一批孵化的360只乳鸽,体重、年龄相近的90对亲鸽,分成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组(Ⅰ组)和普通饲料组(Ⅱ组)开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Ⅰ组7日龄、 14日龄、 21日龄、 28日龄乳鸽平均体重比Ⅱ组分别提高2.6%(P>0.05)、 6.5%(P<0.01)、 5.8%(P<0.05)、 5.8%(P<0.05);Ⅰ组料重比3.49:1低于Ⅱ组3.67:1 (P<0.05);Ⅰ组乳鸽硬嗉病患病率1.67%,低于Ⅱ组患病率5.56%(P<0.05);哺育期21d,Ⅰ组雌性亲鸽平均体重减轻指数2.35%,低于Ⅱ组的5.51%(P<0.05);哺育期Ⅰ组雌性亲鸽产蛋时间较Ⅱ组平均提前1.6d (P<0.05)。综上所述,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能提高乳鸽和亲鸽的生产性能,降低乳鸽硬嗉病患病率,缩短养殖周期,提高肉鸽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0.
<正>喂好亲鸽乳鸽从出壳至20日龄,全靠亲鸽的呵护哺喂才能生长发育,要想乳鸽长得好,就需要喂养好亲鸽。一要给亲鸽提供营养全价和颗粒适中的优质饲料,蛋白质饲料要占鸽料的35%~40%;另外,补充3%火麻仁或油菜子,可改善乳鸽皮色和增重;保健砂每天加1次,清洁饮水不间断,每3~5天给亲鸽饮用1次速补14或鱼肝油。二要每天饲喂带仔鸽4~5次,每对鸽日喂量125~200克,喂好喂足,保证营  相似文献   

11.
选用日龄、体重及产蛋率相近的产蛋高峰期的新罗曼蛋鸡20只,按两两配对的原则,分为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鸡;其中实验组蛋鸡日粮中含有0.8%浓度的Metformin;配对组蛋鸡采食日粮除不合Metformin外,日粮成分与实验组相同,并按实验组前1d的采食量供给;正式实验期为5d。实验组与配对组相比,实验组蚤鸡肝脏中AMPK活性提高了24.82%(P〈0.3),而卵巢中AMPK活性仅提高了10.13%(P〈0.6);实验组蛋鸡肝脏中TG下降了13.61%(P〈0.1);血清中VLDL—C含量下降了12.66%(P〈0.6),同时在直径分别为2,1,0.5cm的卵泡中,卵黄胆固醇含量分别下降了9.18%(P〈0.01),9.72%(P〈0.01),17.04%(P〈0.05)。实验结果表明Metformin提高了蛋鸡体内AMPK的活性,并降低了蛋鸡体内脂质的合成及卵黄中胆固醇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日粮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乳鸽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种鸽产蛋性能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体质量和产蛋性能相近的180对种鸽,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对种鸽。5个处理组种鸽分别饲喂含粗蛋白质质量分数为15%、16%、17%、18%和19%的日粮,试验期包括种鸽产蛋期、孵化期、乳鸽哺育期和种鸽再产蛋期,共计1个生产周期。【结果】与其他处理组相比,饲喂18%粗蛋白质日粮组在乳鸽1~14日龄和1~21日龄平均日增质量均为最大,比15%粗蛋白质日粮组分别增加7.3%(P0.05)和3.2%(P0.05)。试验期间,各处理组间种鸽的采食量和料质量比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与15%粗蛋白质日粮组相比,18%粗蛋白质日粮组乳鸽的全净膛率和胸肌率分别显著增加2.7%和6.4%(P0.05);胸肌滴水损失和剪切力显著降低10.5%和11.4%(P0.05)。与其他各组相比,18%和19%粗蛋白质日粮组种鸽的产蛋间隔可缩短1 d(P0.05);在种鸽哺育期间和乳鸽上市后1周内,18%粗蛋白质日粮组产蛋种鸽的比例最高(P0.05)。【结论】综合各指标和二次曲线回归分析结果,18%粗蛋白质日粮组乳鸽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种鸽的产蛋性均较好,建议孵化和哺育期种鸽日粮适宜的粗蛋白质质量分数为18%。  相似文献   

13.
将40只初生体质量相近的无角陶赛特与小尾寒羊F1代羔羊随即分成A、B、C、D 4组。A、B、C组羔羊在10~15日龄同时断奶,分别喂以A、B和C 3种代乳料,D组羔羊则继续由母羊哺乳饲喂。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阶段(10~55日龄),A组平均日增质量(0.224±0.03)kg,极显著高于B组、C组和D组(P<0.01);B组和C组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极显著高于D组(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体高、体长和胸围基本一致。3个试验组羔羊粪中干物质含量均高于20%,因此,各组羔羊均处于正常生长范围。  相似文献   

14.
试验对产蛋中期AA肉种鸡进行能量限饲,探讨其对子代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肌节长度的影响。选用产蛋中期肉种母鸡288羽,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日粮能量水平分别为基础饲粮能量的80%、70%、50%,对照组和实验组均限饲且饲喂量相同,于产蛋中期(40~42周龄)进行人工授精、孵化得到子代。每组选用90只肉仔鸡公雏,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自由采食同种日粮,试验期为49 d。结果表明,①生产性能:与对照组相比,50%、70%能量组仔鸡初生重显著降低(P<0.05),80%能量组仔鸡49日龄体重显著升高(P<0.05)。②血液生化指标:母体能量限饲显著降低了28日龄各组仔鸡血清中ALB的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50%能量组IGF-1的水平(P<0.05)。③肌节长度:与对照组相比,50%、70%能量组1日龄肉鸡腿肌肌节长度显著降低(P<0.05),70%、80%能量组28日龄肉鸡腿肌肌节长度显著升高(P<0.05),50%能量组49日龄肉鸡腿肌肌节长度显著增大(P<0.05)。结果表明,肉种鸡产蛋中期能量限饲对子代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并且子代在生长过程中表现出补偿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5.
旨在研究外源性核苷酸对产蛋后期蛋鸡抗氧化作用及免疫机能的影响。选取体重均一的450日龄产蛋后期蛋鸡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和实验组(E)。两组在前期饲喂正常日粮的基础上添加0.25%核苷酸,450日龄时C组继续前期的核苷酸添加,E组停喂核苷酸。停喂15、45d后两组分别随机选取10只,处死并收集血液及器官组织样品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停喂15d时,实验组肝脏、肾脏中MDA含量,肝脏、肾脏、心脏、输卵管中IL-1β含量,肝脏、肾脏中TNF-α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停喂45d时,实验组肝脏、肾脏、十二指肠中MDA含量,肝脏、肾脏、心脏中IL-1β含量,肝脏、心脏中TNF-α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织中IL-2含量以及15d输卵管中T-AOC变化刚好相反。说明外源性核苷酸对产蛋后期蛋鸡组织器官具有抗氧化以及调节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二氢吡啶对育成鸡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275只52日龄海赛克斯父母代育成鸡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含二氢吡啶0、50、100、150、200mg/kg的日粮,测定体重增长情况,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T3和皮质醇的质量浓度,并记录开产情况。结果表明:在50~150mg/kg水平内,随二氢吡啶添加量的增加,体重和血清中T3水平呈上升趋势,皮质醇水平呈下降趋势,以150mg/kg(Ⅳ组)水平效果显著,添加二氢吡啶37d后,其体重和血清中T3的浓度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1),皮质醇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但以200mg/kg(Ⅴ组)水平添加,表现对生长及T3的分泌产生抑制效果。以150mg/kg水平长期添加,在154~160日龄产蛋率达50%,较对照组提前1周。  相似文献   

17.
将384只30周龄伊莎褐蛋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24只,8次重复.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和添加100 mg/kg低聚木糖的试验日粮(低聚木糖组),试验期为4周.结果表明,添加100 mg/kg的低聚木糖对蛋鸡生产性能、器官相对重量、生殖性能及蛋黄中脂肪、胆固醇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明显降低了蛋鸡血清中TG和LDL-C含量,分别降低了31.79% (P<0.05)和51.96%(P<0.01),TC、HDL-C、VLDL-C均有降低趋势;血清肝酯酶和总酯酶活性分别提高了121.96% (P<0.05)、71.26%.结果表明,低聚木糖可通过提高脂类代谢相关酶活性而发挥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饲料添加剂对球虫感染肉鸡早期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400只1日龄健康AA肉公鸡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4组分别为基础日粮组、基础日粮+0.08%抗生素组、基础日粮+0.05%益生菌组及基础日粮+1%绿茶粉组。每组肉鸡14日龄时分别灌喂1mL(5×10~4)柔嫩艾美尔球虫和生理盐水。每2周空腹称重1次。分别于球虫侵染后的第4、7、10天收集粪便,用于球虫卵计数。于19、24日龄每组的5个重复中各取1只,共屠宰40只鸡,检测各肠段长度和重量,并截取其2cm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用于制作切片。结果表明:球虫侵染第10天时,抗生素组和益生菌组的虫卵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绿茶粉组球虫虫卵数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中添加1%绿茶粉降低肉鸡早期(0~14d)增重(P0.05),肉鸡第15~28天增重在各饲料添加剂组间无显著差异;益生菌组回肠长度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回肠壁厚显著低于对照组与绿茶粉组(P0.05),与抗生素组差异不显著;绿茶粉组回肠壁厚、绒毛长度、隐窝深度、绒隐比和盲肠壁厚与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综上,球虫感染影响肉鸡肠道发育,导致空肠发育缓慢,盲肠壁增厚。绿茶粉可以缓解因球虫感染导致的体重下降,但对肉鸡早期(0~14d)生长发育无显著促进作用。益生菌不影响肉鸡15~28日龄增重,并减少球虫感染后粪便中的虫卵数。  相似文献   

19.
选取狼山鸡种母鸡160羽,随机分成三个组,分别饲喂粗蛋白水平为10%(低)、15%(对照)和20%(高)的日粮,21d后收集种蛋。每组随机选择10枚种蛋用于放免测定卵黄中母源性甲状腺激素和胰高血糖素,其余孵化后在相同条件饲养至28d,并测定生长性能.。分别与1日龄和28日龄每组各选10羽雏鸡进行屠宰测定。结果:(1)试验前后母鸡体重各组间均没有变化,低蛋白组产蛋率和蛋重显著下降(p<0.05),高蛋白组蛋重显著高于对照组;(2)三组种蛋的卵黄中T3、胰高血糖素水平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而高蛋白组卵黄中T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低蛋白组(p<0.05),低蛋白组1d后代血清中T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高蛋白组血清T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出雏重与蛋重呈正相关(R2=0.9275,p<0.01),出雏后高、低蛋白组子代均表现出较高的生长速度,28d低蛋白组子代鸡体重和相对胸肌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蛋白组体重与对照组相比有增加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8)。结论:母鸡饲喂不同蛋白水平日粮可以改变卵黄中母源性激素的沉积并能显著影响子代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2011年1月在滇池海埂大堤捕捉131只取食人工投食的红嘴鸥,对其体重、全长等6项量衡度进行测量,并与20世纪60—80年代采自云南各地的红嘴鸥标本相应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者成鸟体重、尾长无显著差异,而全长、翅长、跗踱长和喙长差异极显著;人工投食的红嘴鸥全长和喙长极显著小于自然觅食的个体,而翅长和跗踱长则显著大于自然觅食的个体;亚成鸟体重、翅长和跗踱长两者无显著差异,人工投食的亚成鸟全长、尾长和喙长则极显著小于自然觅食的亚成鸟相应量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