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旋毛虫病McAb快速ELISA诊断盒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McAb 快速ELISA 诊断盒,对感染了4 个旋毛虫隔离种的猪定期检测其血清中抗体出现情况。结果,猪旋毛虫和旋毛形线虫(T.spiralis)在感染24 d 后、犬旋毛虫和本地毛形线虫( T.nativa)31 d 后,可在猪血清中检出抗体;在抗体出现时间上前二者较后二者早7 d 左右。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猪、犬旋毛虫和国际标准隔离: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和本地毛形线虫(Trichinella nativa)的研究发现,猪旋志虫和旋毛形线虫在小鼠膈肌中出现保姆细胞的时间比较早,分别于感染第16d和18d出现,第38d和36d所有幼虫都已形成保姆细胞,而 虫和本地毛形线虫出现保姆细胞的时间较晚,于感染第20d和22d出现,第32d完成形成。猪旋毛虫和旋毛形线虫雌虫  相似文献   

3.
各旋毛虫隔离种某些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猪、犬旋毛虫和国际标准隔离种: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和本地毛形线虫(Trichinella nativa)的研究发现,猪旋毛虫和旋毛形线虫在小鼠隔肌中出现保姆细胞的时间比较早,分别于感染第16天和18天出现,第38天和36天所有幼虫都已形成保姆细胞,而犬旋毛虫和本地毛形线虫出现保姆细胞的时间较晚,于感染第20天和22天出现,第32天完全形成。猪旋毛虫和旋毛形线虫雌虫体外培养24小时平均产新生幼虫数分别为66.0和76.2,而犬旋毛虫和本地毛形线虫分别是28.8和22.0,前二者在雌虫体外产新生幼虫能力上明显高于后二者。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猪旋毛虫为旋毛形线虫,犬旋毛虫为本地毛形线虫。  相似文献   

4.
五种旋毛虫抗原对猪的免疫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研究了旋毛虫肌幼虫可溶性粗抗原、排泄分泌抗原(ES)、表面抗原(SA)及成虫ES、SA5种抗原对猪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5种抗原对猪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免疫原性,可诱导猪体产生对攻击感染的抵抗力(减虫率),其中肌幼虫粗抗原为55.20%;肌幼虫ES为42.56%,肌幼虫SA为72.21%;成虫ES为32.92%;成虫SA为42.17%。免疫5种抗原后用肌幼虫“B”抗原、新生幼虫可溶性抗原及成虫可溶性抗原进行ELISA检测,均可测出血清抗体应答反应,其中以相应抗原测出的抗体应答较强烈。免疫5种抗原后猪外周血液中B淋巴细胞减少,Th及Ts增加,Th/Ts比值降低,呈暂时的细胞免疫抑制现象。  相似文献   

5.
用来自哈尔滨地区猪,犬体内的旋毛虫和国际准虫株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spiralis)、本地毛形线虫(Trichinellanativa)同时感染猪,定期检测嗜酸性细胞的变化情况,抗体出现规律,剖杀后,用消化法检查各部位肌肉中的幼虫数以确定感染情况和分布规律;用不同隔离种的肉样在-22℃和-32℃冷冻条件下进行冷冻性研究;用鲜肉及冷冻不同时间的肉感染情况和分布规律;用不同隔离种的内样在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中国旋毛虫虫株的分类提供依据,将分离自中国东北地区的4株猪,犬源旋毛虫虫株分别接种于小鼠,按常规分离出肌幼虫,纯化后,设8个杂交试验组,将每2个虫株的雌,雄幼虫体各5条混合,以食管灌注法接种于小鼠,42d后扑杀,消化,集虫,计数回收肌幼虫数。同法进行了哈尔滨猪株,犬株与国际标准虫株Trichinella spiralis(T.s).T.nativa(T.na)之间的杂交试验。  相似文献   

7.
猪、犬旋毛虫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旋毛虫国际标准虫种T.spidais和T.nativa作对照,应用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对黑龙江省猪、大旋毛虫进行虫种鉴定。结果显示:猪旋虫和T.spirlais酶切图谱相同;犬旋毛虫和T.nativa酶谱一致,结果提示,黑龙江猪旋毛虫为Tspiralis,犬旋毛虫为T.nativa。  相似文献   

8.
旋毛虫各隔离种成虫肠期持续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旋毛虫国际标准种: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和本地毛形线虫(Trichiella nativa)为对照,对黑龙江省猪、犬旋毛虫成虫肠期持续时间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4个旋毛虫隔离种均在感染后的6-8d成虫回收率最高;猪旋毛虫和Txspiralis成虫肠期持续时间分别为22d和20d,犬旋毛虫和T.nativa分别为16d和14d。研究结果揭示,黑龙江省猪旋毛虫相当于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犬旋毛虫相当于本地毛形线虫(Trichinella nativa)。  相似文献   

9.
旋毛虫各隔离种嗜酸性粒细胞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旋毛虫各隔离种感染猪后,其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而其它各类细胞无明显变化,嗜酸性粒细胞于感染后7d开始升高,16d左右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趋势;猪旋毛虫和旋毛形线虫的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始终高于犬旋毛虫和本地毛形线虫,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作为早期诊断旋毛虫病的重要临床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旋毛虫各隔离种快速诊断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取4个旋毛虫隔离种的DNA,应用Jean设计的引物序列进行了PCR扩增。结果黑龙江猪旋毛虫和T.spiralis均显示出家畜型旋毛虫特异的602bp目的DNA基因片段,而犬旋毛虫和T.nativa未见此片段。扩增结果显示,黑龙江猪旋毛虫相当于T.spiralis,犬旋毛虫相当于T.nativa。  相似文献   

11.
猪旋毛虫病疫苗后海穴免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项目对猪旋毛虫病成虫可溶性抗原疫苗经后海穴免疫注射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大鼠经口感染旋毛虫肌幼虫后3或7d剖杀,收集成虫。经超声粉碎、高速离心制备成虫可溶性抗原。将抗原与等体积FCA乳化,按0.25mg/头及0.50mg/头的抗原量分别进行后海穴注射(AP)及腹腔注射(IP),免疫猪只,使之经受旋毛虫的实验室攻击感染及自然感染。结果表明,3日龄及7日龄成虫可溶性抗原的免疫原性基本一致。采用后海穴注射疫苗具有减少抗原用量、增强免疫效果的作用。免疫后猪血清抗体滴度增加,呈暂时的细胞免疫抑制现象。后海穴注射疫苗猪群保护率达100%,增加一倍抗原量经腹腔注射的猪群保护率为75.26%。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单克隆抗体用于检测旋毛虫循环抗原(CA)的应用价值,作者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了4个抗旋毛虫CA的杂交瘤细胞系,建立了以单克隆抗体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CA的方法,并初步应用于动物血清中CA的检测。应用该法检测旋毛虫病猪血清的阳性率为72.1%(31/43)。60头健康猪、30头感染猪囊虫和30头感染弓形虫的猪均为阴性。对流行地区河南邓县34头和湖北囊樊134头屠宰猪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3.
不同佐剂免疫原对猪施毛虫病的免疫保护作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7日龄旋毛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与弗氏完全佐剂,白油-司班佐剂,ISA206佐剂和蜂胶佐剂乳化制备免疫原,对试验猪腹腔注射免疫3次,每次间隔7d,每头猪的免疫剂量为0.5mg。最后一次免疫后7d攻击感染旋毛虫肌虫200条/kg体重。于感染后第35d和第120d剖杀试验猪,用消化法检查计算每克肌肉的荷虫数。  相似文献   

14.
从马立克氏病病毒(MDV)人工感染鸡的淋巴细胞瘤表面洗脱抗马立克氏病相关肿瘤表面抗原(MATSA)的抗体。以此作为Ab1免疫家兔,成功地制备了MATSA的内映像(Ab2β)。将纯化的Ab2β与白油佐剂乳化,给30日龄鸡肌注免疫,应用间接ELISA对免疫鸡MATSA抗体的消长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正常鸡的血清中无MATSA抗体的存在,而用这种Ab2β于第1次免疫后10d即可形成明显的抗体应答,ELISA的OD值(x)为0.20;至第3次免疫后10d,OD值(x)为0.33,达峰值,以后则呈下降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来自MDV感染鸡肿瘤细胞表面的抗MATSA的抗体,可以用作肿瘤表面抗原内映像的制备,从而为抗肿瘤独特型疫苗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建立了检测鸡肾型IB抗原的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用此法对Aust-T和TJ_(9301)肾型毒株抗原的定位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于人工感染后24小时在气管中最早出现特异性荧光,48小时开始在肺、肾等器官中检测到特异性荧光,特异性荧光持续时间最长的器官是肾脏,为8~11天,其他器官包括气管和肺均只持续4~5天。两毒株感染后,病死鸡肾脏特异性荧光检出率均100%,而气管特异性荧光的检出率:Aust-T为15.63%、TJ_(9301)为25.00%,肺检出率:Aust-T为18.75%、TJ_(9301)为37.94%。由此推测IBV肾型毒株的主要靶器官是肾脏,主要亲嗜细胞是肾小管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16.
旋毛虫各隔离种成虫在小鼠肠道中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旋毛虫国际标准种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和本地毛形线虫(Trichinella nativa)为对照,对黑龙江省猪、旋毛虫成虫在小鼠肠道中的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分别有76.3%,80.67%和86.18%,88.30%的猪旋毛虫、T.spiralis和旋毛虫、T.nativa分布于小肠的前、中段。说明猪旋毛虫、T.spiralis、犬旋毛虫、T.nativa的成虫均主要分布于小肠的前、中段,但犬旋毛虫、T.nativa、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猪旋毛虫、T.spiralis,差异极显著(P<0.01)。研究结果揭示,黑龙江省猪旋毛虫相当于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犬旋毛虫相当于本地毛形线虫(Trichinella.native)。  相似文献   

17.
猪旋毛虫McAb快速ELISA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用保存在小鼠中的猪旋毛虫、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犬旋毛虫、本地毛形线虫(Trichinella nativa)四种不同来源的旋毛虫隔离种接种断乳仔猪,定期用ELISA法检查抗体出现情况,剖杀后用鲜肉及冷冻不同时间的肉制成肉汁,进行ELISA抗体检测。结果表明:用ELISA法检出阳性的时间为:猪旋毛虫和T.spiralis在16天以后,犬旋毛虫和T.nativa在24天以后;鲜肉肉汁ELISA检测结果与其血清结果基本相同;冷肉肉汁检疫中,短期内冷冻对ELISA检测结果影响也不大。  相似文献   

18.
旋毛虫各隔离种对猪的感染性和低温耐受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消化法所得的猪旋毛虫、犬旋毛虫、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和本地毛形线虫(Trichinella nati-va)分别感染猪和小鼠,以观察其感染性,同时在-22℃和-32℃条件下对其进行冷冻试验。结果表明:4个旋毛虫隔离种对猪的感染性存在着明显差异,猪旋毛虫和T.spiralis对猪易感,其繁殖力指数(RCI)分别为385.68±41.51和300.55±12.45;而犬旋毛虫和T.nativa对猪不易感,RCI分别是0.064±0.031和0.033±0.033。猪旋毛虫和旋毛形线虫不耐低温,在猪体内-32℃、24 h,-22℃、72 h;在小鼠体内-32℃、12 h即全部死亡。而犬旋毛虫和本地毛形线虫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猪体内-32℃、72h,-22℃、192 h;在小鼠体内-32℃、48 h才失去感染性。结果揭示:黑龙江省猪旋毛虫相当于旋毛形线虫,犬旋毛虫相当于本地毛形线虫;犬旋毛虫和T.nativa很难通过猪的感染而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9.
猪旋毛虫病疫苗后海穴免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项目对猪旋毛虫病成虫可溶性抗原疫苗经后海穴免疫注射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大鼠经口感染旋毛虫肌幼虫后3或7d剖杀,收集成虫。经超声粉碎、高速离心制备成虫可溶性抗原。将抗原与等体积FCA乳化,按0.25mg/头及0.50mg/头的抗原量分别进行后海穴注射(AP)及腹腔注射(IP),免疫猪只,使之经受旋毛虫的实验室攻击感染及自然感染。结果表明,3日龄及7日龄成虫可溶性抗原的免疫原性基本一致。采用后海穴注射  相似文献   

20.
不同佐剂免疫原对猪旋毛虫病的免疫保护作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7 日龄旋毛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与弗氏完全佐剂(FCA) 、白油司班佐剂、ISA206佐剂和蜂胶佐剂乳化制备免疫原,对试验猪腹腔注射免疫3 次,每次间隔7d ,每头猪的免疫剂量为05mg。最后一次免疫后7d 攻击感染旋毛虫肌幼虫200 条/kg 体重。于感染后第35d 和第120d 剖杀试验猪,用消化法检查计算每克肌肉的荷虫数。结果4 种佐剂免疫猪肌幼虫的减虫率分别为9612 % 、8797 % 、8984 % 和9515 % ,其中以FCA 和蜂胶佐剂免疫组的保护作用最好。表明4 种佐剂均具有免疫增强作用,而蜂胶佐剂在乳化程序、注射、价格及免疫增强作用等方面都优于其它佐剂,更具有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