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为了推迟开产日龄,防止初产时的小形蛋,常采用在育成期期间限制饲喂、开产前绝食等方法。但也会引起发生应激恶癖,死亡率上升。为此,日本山梨县养鸡试验场对育成期间减少饲料中的食盐含量,推迟开产日龄的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供试鸡的饲料分育成前期(0~6周龄),粗蛋白18%,代谢能2850kcal/kg;育成后期(6~20周龄),粗蛋白14%,代谢能  相似文献   

2.
正确饲养公鸡是保持鸡群良好繁殖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鸡的生长速度、成活率、生产性能和繁殖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饲养时的营养水平。迄今尚未就公鸡饲养时的营养成份需要量(尤其是蛋白质、能量)进行充分研究。本研究采用1日龄到20周龄的白洛克(A_3品系)种用小公鸡以不同水平的粗蛋白和代谢能日粮进行三次试验,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2、13、14、15、16、17、19、20、21、23、25、26、27%,每百克饲料中代谢能为1026、1089、1194、1256、1297、1339、1381、1404千焦耳。试验表明低水平粗蛋白(13~15%)和每百克日粮中1026、1089、1194千焦耳代谢能水平对7周龄以内的所有试验小公鸡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成活率最低(84.7~92.7%),每公斤增重的饲料消耗最多(4.0~4.6公斤)。采用25%粗蛋白和每克饲料中1404千焦耳代谢能的组,7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不同营养水平日粮饲喂蛋用公鸡的试验表明 ,育肥日粮的适宜营养水平为 :0~ 2 8日龄代谢能 11.4 95~ 11.70 4 MJ/ kg,粗蛋白 2 1%;2 9~ 4 9日龄代谢能 11.70 4~ 11.913MJ/ kg,粗蛋白 19%;5 6~ 67日龄代谢能 12 .331MJ/ kg,粗蛋白 16%~ 17%。  相似文献   

4.
<正> 为研究高钙饲料对育成鸡的生长及对产蛋的影响,日本开展了此项试验。试验按不同周龄分成5组,14~20周龄,15~20周龄,16~20周龄,17~20周龄,18~20周龄。在试验期间,试验组词喂高钙饲料含钙量3.5%,对照组饲料含钙量0.8%,从20~60周龄,各组饲喂相同的蛋用饲料。试验结果表明,在育成期鸡的体增重、饲料消耗量、死亡率各组差异不显著。到20周龄对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鸡活体重的肾脏比例,血浆中的尿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水平对8~11周龄东兰乌鸡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810只8周龄东兰乌鸡并随机分成9个处理组,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进行营养代谢试验。饲粮设置3个代谢能水平(11. 39 MJ/kg、11. 97 MJ/kg、12. 55 MJ/kg)、3个粗蛋白水平(15%、17%、19%),共9种饲粮,每组试验鸡随机分配一种饲粮,试验为期4周。结果表明: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对8~11周龄东兰乌鸡平均日采食量影响不显著(P0. 05),对平均日增重、料重比、代谢能表观消化率、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尿酸含量、总蛋白含量和白蛋白含量影响明显。综合试验结果:以平均日增重和血清尿酸含量为指标,8~11周龄东兰乌鸡适宜代谢能和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1. 97 MJ/kg和17%;以料重比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为指标,8~11周龄东兰乌鸡适宜代谢能和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2. 55 MJ/kg和19%。  相似文献   

6.
选用海兰白W—36母鸡2000只 ,进行不同营养水平饲养试验。结果表明 ,能量水平对整个产蛋周期有显著影响 ,产蛋前期19~30周龄能量水平需要较高 ,后期能量需要量逐渐降低。蛋白水平对19~72周龄产蛋率、产蛋总重有显著影响 ,产蛋后期采用较高蛋白水平使产蛋量明显降低 ,产蛋后期蛋白水平不宜超过15 75 %。产蛋鸡在19~43周龄宜采用代谢能11 61MJ/kg,粗蛋白17 00 % ;在44~60周龄采用代谢能11 00MJ/kg,粗蛋白16 00 % ;在61~72周龄采用代谢能11 00MJ/kg ,粗蛋白14 25 %。  相似文献   

7.
给24~38周龄的白来航鸡添加油脂,以研究对蛋重和蛋黄重的影响。供试饲料以玉米和大豆粕为主,按添加动植物油脂0、3、(?)%水平,设3个处理组。油脂添加组饲粮的粗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相同,代谢能水平,3%和6%添加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05和210千卡/公斤。蛋重、蛋黄重和蛋白重每周测一次。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油脂对产蛋率没有影响,但由于代谢能值提高,陡饲料效率获得显著改善。蛋重和蛋黄重在试验头(?)周内(24~28周龄)组间无差异。但以后的全部试验期间,随油脂添加水平的提高,蛋黄重是直线状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5~8周龄固始鸡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试验选用 4周龄固始肉鸡 972只 (公母各半 )。采用 3× 3因子设计 ,饲喂代谢能 (ME)和粗蛋白质 (CP)水平不同的 9种玉米—鱼粉—豆粕型日粮。通过饲养试验、比较屠宰试验和代谢试验 ,研究不同的能量和粗蛋白质水平对 5~ 8周龄的固始鸡雏鸡生产性能、屠体成分的影响 ,根据三个试验的研究结果 ,得出固始鸡在 5~ 8周龄阶段 ,其日粮适宜的能量和粗蛋白质营养水平分别为 :代谢能 12 .6 9MJ Kg,粗蛋白质 18.2 0 % ,蛋能比 14 .34g MJ。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高温多湿期鸡的生产性能,科学家对饲料中的粗蛋白(CP)及代谢能(ME)的适合水准进行了探讨。产蛋鸡在7~9月份的高温多湿期从33周龄开始连续12周喂饲3个粗蛋白水准(15、17、19%),3个代谢能水准(2.75、2.9、3.05千卡/克)的9种饲料,对其产蛋成绩、饲料摄取量、体重变化、蛋质作了调查。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代谢能水平和粗蛋白水平对1~4周龄泰和乌鸡(♂)×隐性白羽肉鸡(♀)杂母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泰和乌鸡(♂)×隐性白羽肉鸡(♀)杂交品种的母鸡324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设计饲料高中低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2.12、11.70、11.28 MJ/kg,高中低粗蛋白水平分别为20%、19%、18%,配制9组日粮;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不同代谢能和粗蛋白水平的饲粮对试验鸡日增重(ADG)和料重比影响显著(P0.05),Ⅰ组(高能量高蛋白水平组)日增重(ADG)、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明显优于Ⅸ组(低能量低蛋白水平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1~4周龄TY乌鸡母鸡选用代谢能水平为12.12 MJ/kg和粗蛋白水平为20%的饲粮生产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1.
试验通过研究日粮中不同水平代谢能和粗蛋白质对0~6周龄太行鸡育肥公鸡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的影响,确定日粮中适宜的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为太行鸡公鸡育肥提供依据。选取1日龄540只健康太行鸡公鸡,随机分成9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采用两因素三水平的试验设计,设置日粮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1.75、12.15、12.55 MJ/kg,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6.1%、17.6%、19.1%,共9种日粮。结果表明:日粮中不同代谢能水平对0~6周龄太行鸡育肥公鸡的生长性能有显著影响(P0.05),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期末体重和日增重有显著影响(P0.05),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在生长性能上表现出显著交互作用(P0.05)。日粮中不同代谢能水平对0~6周龄太行鸡育肥公鸡的能量和粗蛋白表观代谢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能量、粗蛋白、钙和磷表观代谢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在能量和粗蛋白表观代谢率上表现出显著交互作用(P0.05)。综合考虑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指标,建议0~6周龄太行鸡育肥公鸡日粮适宜代谢能水平为12.15 MJ/kg,粗蛋白质水平为17.6%。  相似文献   

12.
张诚  李长征 《饲料工业》1992,13(8):21-23
<正> 近年来,我们就非蛋白氮能否被禽体吸收、转化和利用进行了多方面的饲喂试验,旨在寻求添加铵盐的最佳比例。现将试验结果及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一通常在平衡日粮成分时,人们只注意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但我们长期饲喂试验发现,0~8周龄肉仔鸡(以下简称肉鸡)和0~20周龄育成鸡(以下简称生长鸡)日粮中,除了必须具备许多传统的氨基酸外,还需要一定数量的非特异性氮素。它可以是非必需氨基酸,  相似文献   

13.
试验将饲料中不同水平的代谢能(ME)和粗蛋白(CP)含量搭配的各种饲料饲喂0~3周龄的肉鸭,结果显示,肉鸭饲养前期饲料的最适ME和CP含量设定为ME 11.286 MJ/kg和CP 22 %,可获得较好的生长发育及饲养效果;饲料中CP含量高的处理组比含量低的处理组呈现屠体粗脂肪含量减少的倾向;ACC活性伴随饲料中CP含量增加而降低,肉鸭脂肪酸合成时必需的NADPH有相当部分是通过G-6-PDH参与的戊糖磷酸循环提供的.研究显示,鸭的脂肪酸合成途径不仅有丙酮酸-苹果酸参与,戊糖磷酸循环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对产蛋鸡生产性能的明显改善,育成期的管理,尤其是育成前期的饲养管理更显重要。据美 NRC 标准规定,0~6周龄育成鸡的蛋白质需要量为18%,6~14周龄为15%,14~20周龄为12%,即随着周龄增加而蛋白质需要量减少。而代谢能(ME)定为2900千卡/公斤。日本伊藤忠饲料株式会社研究所,以NRC 标准规定的氨基酸需要量为基础,用全价蛋白质和单质氨基酸调制成半精制饲料饲喂,来推算育成鸡的蛋白质和氨基酸需要量。该研究首先从1周龄到5周龄前后各2周的试验平均值进行讨论。其方法是对以玉米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不同能量、蛋白和粗纤维水平对太湖鹅生长发育和屠宰性能的影响,将3种营养成分在不同饲养阶段均采用单因子设计,分为高、中、低3种水平。育雏期(0~4周龄)粗蛋白为17%、19%和21%;代谢能为10.5、11.0和11.5 MJ/kg;粗纤维为3.5%、5.0%和6.5%。育肥期(5~11周龄)粗蛋白为15.5%、16.5%和17.5%;代谢能为10.00、10.65和11.75 MJ/kg;粗纤维为5.0%、6.5%和8.5%。每种营养成分在分成3种水平时,其它营养成分为中等水平,营养成分相同的3个中等水平组合并为一组。将刚出壳雏鹅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公母各半。每组饲喂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观测各组增重、饲料转化比和屠宰性能。结果表明:在育雏期中等蛋白组增重显著大于其它组(P0.05),低蛋白组饲料转化比显著大于高蛋白组(P0.05);不同代谢能水平增重和饲料转化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同粗纤维水平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高粗纤维组的饲料转化比显著大于其它组(P0.05)。在育肥期不同蛋白水平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饲料转化比差异均显著(P0.05),低蛋白组最低,中等蛋白组最高;中等代谢能组增重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高代谢能组饲料转化比显著小于低代谢能组(P0.05);不同粗纤维水平的增重和饲料转化比差异均显著(P0.05),且均为中等粗纤维组最好,高粗纤维组最差。屠宰测定结果显示,仅见低能组的胸肌率显著高于高、中能组(P0.05),其它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建议太湖鹅育雏期日粮采用19%粗蛋白质、10.50 MJ/kg代谢能和3.5%粗纤维为宜;育肥期日粮采用15.5%粗蛋白、10.65 MJ/kg代谢能和6.5%粗纤维为宜。  相似文献   

16.
英国研究了26~36周龄和46~56周龄产蛋鸡的异亮氨酸(ILE)需要量。试验1,使用代谢能(ME)相等的高粗蛋白质(CP)、高异亮氨酸饲料(CP19.8%)、ILE0.76%)和低CP、低ILE饲料(CP11.0%、ILE0.38%).将以上二种饲料按不同比例混合加工成ILE不同含量(0.38~0.76%)的11种饲料,再加上低CP、低ILE饲料中添加0.1%ILE的饲料,共12种供试鸡饲料。每组24只。5个重复。从26~36周龄进行为期10周的产蛋试验。试验 2,从 36周龄开始调喂 CP16%、ME11.7MJ的常现饲料。46~56周龄试验期间使用的饲料同试验1。饲喂供试饲料10周中,前6期为为预试期,后4周为正试期。测定产蛋率、蛋重和饲料采食量。结果,试验1的ILE0.684%饲料的产蛋率和蛋重最佳。试验2的ILE0.722%饲料的产蛋率和ILE0.760%饲料的蛋重最佳,而ILE0.760~0.646%之间的饲料均没有显著的差  相似文献   

17.
半番鸭适宜日粮营养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秀清 《中国家禽》2005,27(9):11-12
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三组半番鸭分别饲喂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观察各组肉鸭的增重、成活率、饲料报酬、屠体品质等性状。结果表明:4~7周龄日粮适宜蛋能比为14.41克/兆焦、粗蛋白17%、8~9周龄12.08克/兆焦、粗蛋白14.5%。  相似文献   

18.
田亚东  康相涛 《中国家禽》2004,8(Z1):145-148
本试验选用8周龄固始鸡公母各432只,分群饲养.采用3×3因子设计,饲喂代谢能(ME)和粗蛋白质(CP)水平不同的9种玉米--鱼粉--豆粕型日粮.通过饲养试验、比较屠宰试验和代谢试验,研究了不同的能量和粗蛋白质水平对9~12周龄固始鸡雏鸡的生产性能、屠体成分的影响,根据三个试验的研究结果得出,固始鸡9~12周龄阶段日粮适宜的能量和粗蛋白质营养水平分别为代谢能12.74MJ/kg,粗蛋白质16.03%,蛋能比12.59g/MJ.  相似文献   

19.
种番鸭育成期限制饲养效果的观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3组10-26周龄后备咱番鸭在盯同饲养管理条件下,限量饲喂代谢能相同和粗蛋白不同的3种日粮;实验结果表明:公母番鸭育成期采用每日限饲法,日粮营养水平;代谢以2460千卡/公斤和粗蛋白11.5%,已能满足生长发育正常春成活率率达97-98%,体重达到各番鸭要求的标准并节省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20.
分别饲喂黄河鲤粮食配料和配合饲料,经30 d饲养后,分别测定黄河鲤肌肉水分、粗蛋白、粗脂肪、钙、磷、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并以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法对黄河鲤肌肉必需氨基酸组成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饲喂配合饲料、粮食配料的黄河鲤肌肉含水率、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钙、磷含量无显著差异;饲喂配合饲料组黄河鲤肌肉必需氨基酸含量、限制性氨基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含量以及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均高于饲喂粮食配料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