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沈明华  李莉  俞红贤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800+16811-16800,16811
[目的]为从细胞分子水平进一步探讨牦牛高原低氧适应性的生物学机制及其高原疾病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日龄、1月龄、6月龄、成年等不同发育期的高原地区牦牛(含1/4野血)血清和5种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成年组血清中MDA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余3个年龄组(P〈0.05),1月龄组血清MDA的含量虽然高于1日龄和6月龄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1月龄牦牛心肌和骨骼肌中MDA含量均增加,差异显著(P〈0.05);1日龄牦牛肝组织中MDA高于其他2个年龄组(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犊牦牛线粒体氧自由基代谢水平以及能量代谢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对青海省大通种牛场6月龄1/4野血犊牦牛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以及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野血犊牦牛心肌线粒体中T-AOC、GSH-Px、SOD活性和NO含量均高于骨骼肌,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心肌线粒体中MDA含量显著高于骨骼肌(P0.05)。[结论]该研究从发育学角度为探讨1/4野血牦牛高原低氧适应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左心结构和功能异常情况以及血清心肌酶的变化.方法 103例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为重度OSAHS患者,按有无合并高血压分为单纯OSAHS组(55例)和高血压合并OSAHS组(48例).同时选取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单纯高血压组)和20例健康查体人员作为对照(对照组).观察并对比4组的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两组OSAHS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率.结果 高血压合并OSAHS组的CK水平最高(P<0.05或0.01),CK-MB、LD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CK-MB水平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5).单纯OSAHS组的CK、LD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单纯高血压组的LDH较对照组高(P<0.05).高血压合并OSAHS组左心室向心性肥厚、左心房增大、主动脉瓣返流、舒张早期心室充盈速度最大值与舒张晚期心室充盈速度最大值比值(E/A)<1的发生率均高于单纯OSAHS组(均P<0.05);CK、LDH、左心室向心性肥厚与AHI呈正相关(P<0.05),与LSaO2呈负相关(P<0.05);E/A与AHI呈负相关(P<0.05),与LSaO2呈正相关(P<0.05).结论 部分重度OSAHS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存在异常,而合并有高血压者此概率更高.  相似文献   

4.
早期断奶对巴音布鲁克羊羔羊应激和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40日龄和60日龄对巴音布鲁克羊实施早期断奶,饲喂不同粗蛋白水平(CP=20;、22;)代乳料,测定实验羔羊血清中免疫类指标,研究早期断奶对巴音布鲁克羊羔羊的应激反应及免疫影响.[方法]试验分为4个试验组(A组:40日龄断奶,饲喂CP=20;代乳料;B组:40日龄断奶,饲喂CP=22;代乳料;C组:60日龄断奶,饲喂CP=20;代乳料;D组:60日龄断奶,饲喂CP=22;代乳料)和对照组(自然条件下哺乳羔羊).测定了血清中免疫指标(TP、ALB、GLOB、IgA、IgM、IgG和Cp)以及反映绵羊应激状态的酶类指标(AST、ALT、ALP、LDH、CK、α-HBDH 和γ-GT).[结果](1)血清TP、ALB、GLOB含量变化:试验组羔羊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B、C组ALB和 A/G值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2)免疫球蛋白含量,各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铜蓝蛋白含量,B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A、C组高于对照组,D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3)血清酶类活性变化:血清中AST、α-HBDH、LDH活性,试验B、C、D组均高于对照组,A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血清中CK活性,各试验组羔羊高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 ALP含量试验组羔羊高于对照组,其中D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γ-GT活性,各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ALT活性,A、C组低于对照组,B、C组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反应试验组羔羊免疫状况的血清各类免疫球蛋白含量绝大多数低于对照组,而从反应机体应激酶类指标特别是ALT、CK、LDH活性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对40和60日龄巴音布鲁克羊羔实施早期断奶,对羔羊机体免疫造成不良影响,存在一定断奶应激, 但随着羔羊生长到90日龄时,机体免疫力逐渐恢复正常水平,未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新生儿发生宫内窘迫时血乳酸以及心肌酶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取宫内窘迫新生儿50例(A组),同时选取窒息的新生儿(B组)和正常新生儿(C组)50例作为对照,检测其脐动脉血(出生时)及出生后3、7d的血乳酸、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脱酸氢酶(HBDH)水平,并对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A组新生儿出生时和出生后3d的血乳酸、CK、CKMB、LDH和HBDH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明显低于B组(P<0.01);出生后7d时与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内窘迫新生儿的脐带血乳酸水平与CK、CKMB均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宫内窘迫可影响新生儿的血乳酸和心肌酶水平,脐动脉血乳酸检测可协助诊断和评估宫内窘迫.  相似文献   

6.
刀鲚不同组织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及DNA含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同工酶技术和流式细胞术研究了刀鲚肝脏、眼睛、肾脏、肌肉、鳃和血清6个组织的乳酸脱氢酶(LDH)及尾鳍、鳃、肌肉、性腺和肝脏5个组织的细胞核DNA含量,旨在为刀鲚遗传背景和种质标准的建立提供技术参数。结果显示:(1)刀鲚不同组织的LDH同工酶呈现一定的组织特异性,眼睛是LDH表达较为典型的组织;除肌肉和血清没有LDH2条带外,其余组织均出现了5条同工酶酶带,并且相对迁移率一致,各组织中均未见LDH-c基因的表达。(2)刀鲚鳃、肌肉和肝脏3个组织的细胞核DNA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都显著低于尾鳍、卵巢细胞DNA含量(P0.05);测定的鳃、肌肉和肝脏组织细胞核的DNA含量与单倍体的精子细胞的比值依次为2.16、2.19和2.22,即刀鲚为二倍体鱼类。此外,肝脏细胞容易从组织上脱落,较易制成单细胞悬液,是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倍性分析的适宜试材;如果要保持生物体健康存活状态,则剪取小部分尾鳍进行倍性分析为宜。研究亮点:首次报道了刀鲚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酶带相对迁移率、组织分布、活性扫描及细胞核DNA含量。研究发现,刀鲚眼睛是LDH表达较为典型的组织;刀鲚是二倍体鱼类,肝脏细胞是进行倍性分析的适宜试材,这为刀鲚遗传背景和种质标准的建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测定6月龄贵州剑河白香猪和黑香猪的心、肝、肾、肺、胃、脾、小肠、眼肌和血清9种组织器官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结果表明,贵州剑河白香猪和黑香猪各组织器官LDH同工酶的分布和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两个猪群的心、肝、肾、肺、胃、小肠和血清7种组织器官以LDH1+LDH2为主,骨骼肌以LDH5为主,而脾脏LDH五种同工酶含量较均衡,A:B亚基之比接近1:1,发现控制LDH同工酶A亚基的基因出现变异。  相似文献   

8.
牦牛乳酸脱氢酶-1两种遗传变异体的纯化及酶学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上探索牦牛(Bos grunniens)低氧适应性分子机制。【方法】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牦牛组织中LDH同工酶谱;用比色法测定牦牛、黄牛和水牛心脏、肝脏和肌肉组织中LDH总活力;采用染料亲和层析和DEAE-Sephadex离子交换层析从牦牛心肌组织中纯化LDH1(由4个H亚基组成)的2种遗传变异体,进行酶学性质的比较。【结果】电泳方法检测发现牦牛LDH1存在2种遗传变异体,根据电泳迁移率分别命名为快型和慢型(LDH1-F和LDH1-S)。获得纯化的牦牛LDH1-F和LDH1-S,比活力分别为21.4 U?mg-1蛋白和17.8 U?mg-1蛋白,在SDS-PAGE和PAGE上均显示1条区带。2种变异体以NADH为底物的米氏常数(Km)值差异不大,均显著高于普通牛的LDH1;以丙酮酸钠为底物的Km值LDH1-F小于LDH1-S。试验进一步比较了携带不同LDH1变异体的牦牛心脏、肝脏和肌肉组织中LDH总活力和各种同工酶谱,未见显著差异,而牦牛心脏、肝脏和肌肉组织中LDH总活力显著或极显著低于黄牛和水牛。【结论】牦牛LDH1 2种遗传变异体的Km值存在差异,且Km(NADH)高于普通牛;牦牛心脏、肝脏和肌肉组织中LDH总活力低于普通牛。  相似文献   

9.
利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策勒黑羊(单羔、多羔成年母羊各60只)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的多态性。测定发现,血清淀粉酶均表现为单态,LDH同工酶出现多态性。LDH同工酶共有5种基因型,经过生物图像处理系统扫描定量分析,得出其基因频率和杂合度,其百分含量的排列顺序为:LDH1>LDH3>LDH2>LDH5>LDH4;多羔成年母羊组与单羔成年母羊组2种LDH的基因型频率有显著差异(P<0.05),富含有LDH4和LDHy基因型的策勒黑成年母羊具有较高的多羔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RT-PCR方法克隆九龙牦牛(Bos grunniens)肌肉中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和单羧酸转运蛋白(MCT)基因GlUT4、MCT1和MCT4的cDNA序列,并与普通牛(Bos taraus)进行基因序列和肌肉中mRNA水平的比较,以探索牦牛适应高原低氧的分子基础。结果表明,GlUT4、MCT1和MCT4的核苷酸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普通牛的相似性均在99.5%以上。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成年九龙牦牛与黄牛背最长肌中GLUT4、MCT4基因mRNA水平无差别,而牦牛PMCT1基因mRNA水平显著低于黄牛(P0.05)。乳酸脱氢酶(LDH)总活力和同工酶谱测定结果表明,牦牛背最长肌中LDH总活力、LDH5比例显著高于黄牛,显示出更强的无氧酵解能力。结合MCT1基因mRNA水平的差异发现,牦牛背最长肌对乳酸的氧化代谢能力低于黄牛,更倾向于无氧酵解,与其适应高原低氧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不同海拔地区牦牛组织线粒体LDH活性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进一步探讨高原动物对高原低氧的适应机制。[方法]测定青海省玛多县(海拔4300 m左右)和刚察县(海拔3 300 m左右)牦牛心肌、骨骼肌线粒体中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玛多县和刚察县牦牛心肌、骨骼肌线粒体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分别为(2472.40±276.58)、(2448.71±494.69)、(3855.07±316.44)、(3882.62±602.87)U/gPro;玛多牦牛的心肌、骨骼肌线粒体中的LDH活性极显著低于刚察牦牛(P<0.01)。[结论]在高原低氧环境下,牦牛随海拔高度升高对无氧代谢的依赖性降低。  相似文献   

12.
乌鳢不同组织的LDH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分离和研究成体乌直脏、骨骼肌、肾脏、1心肌、卵巢、脑、脾脏,眼和血清9种组织器官中LDH同工酶。结果表明:除眼、脾组织中的LDH分别为7条和5条同工酶带;肝脏、骨骼肌为1条和2条酶带外,多数组织中LDH表现为4条酶带。进一步的分析表明,LDH同工酶在活力和组织分布方面具有明显的特异性;血清,卵巢,骨骼肌的LDH1,活力最强,而在其它组织中则LDH4的活力最强。  相似文献   

13.
分布稻田的三种不同体色泥鳅组织LDH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分析研究分布于稻田的三种不同体色泥鳅在心肌,骨骼肌,肝脏,眼,血清七种组织器官中LDH同工酶的表达特征。电泳图谱表明,这些组织分布和活力均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在脑组织LDH2活性最强,其它组织如血清,眼,卵巢,肝脏,心肌等组织中LDH3活力最强,此外,在肝脏中存在由Ldh-C编码的C带。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暖季自然放牧加补饲对羔羊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变化的影响。【方法】2010年5~9月在裕民县吉兰德夏草场,选取45只3月龄健康的巴什拜羊羔羊,分为对照组(放牧),试验Ⅰ组(放牧+补饲0.2%营养调控剂)和试验Ⅱ组(放牧+补饲0.4%营养调控剂)。分别在羔羊3月龄、4月龄、5月龄和6月龄进行体重和血清采集和检测。【结果】试验组血清中GH浓度高于对照组,其中在5月龄时,试验Ⅰ组和Ⅱ组血清中GH浓度显著高于对照(P<0.05)。而血清中T浓度随着月龄增加而逐渐升高,补饲组相比对照组血清中T浓度增加较缓慢,在5月龄和6月龄时试验Ⅰ组和Ⅱ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T和T4随着月龄逐渐减低,但试验组血清中T3和T4要高于对照组,在5月龄时试验Ⅰ组和Ⅱ组T3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5月龄试验Ⅰ组T4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组T4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6月龄试验Ⅱ组T4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中Ins随着月龄逐渐增高,在4月龄试验Ⅰ组Ins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暖季补饲营养调控剂能够促进动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皖南花猪血清LDH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分别抽测1、90、120、150、210和240日龄的皖南花猪后备猪各6头,从150日龄开始每隔30日龄抽测6头肥育猪直至360日龄。所有供试猪抽其颈静脉血液并分离出血清,测定LDH活性及其同工酶百分比,研究其在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组织器官分化生长的关系。结果显示,后备猪血清LDH为530~880U/L,90日龄以后,LDH活性出现波动;肥育猪血清LDH在150日龄为795.0U/L,360日龄下降至306.5U/L。同工酶随日龄有明显变化的LDH1和LDH2,并且表现为变化的方向相反;血清中LDH同工酶的活性与消化器官的异速生长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不连续系统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梅花鹿(Cervus nippon)20多种组织器官中LDH同功酶进行电泳分析。结果表明,梅花鹿LDH_5同功酶相对迁移率为0.13,LDH_1同功酶相对迁移率为0.44。LDH同功酶热稳定性程度和抗尿素抑制作用的次序为:LDH_1>LDH_2>LDH_3>LDH_5。这与雪兔组织LDH同功酶热稳定性程度和对尿素抑制作用敏感度的次序相一致。梅花鹿不同组织有其组织特异性LDH同功酶谱,它们以B亚基为主的LDH同功酶谱分布,虽然骨骼肌A亚基相对含量较高一些,但也是以B亚基为主的LDH同功酶谱分布类型,说明梅花鹿机体大部分组织糖代谢是以有氧代谢为主的类型。梅花鹿LDH同功酶谱分布是一种典型类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哺乳方式对崂山奶山羊羔羊日增重和腹泻的影响,提高羔羊成活率。[方法]选择青岛奥特种羊场20只同质性好的奶山羊羔羊,将其随机分为2组,通过对2组羔羊进行人工哺乳和自然哺乳的饲养试验,研究2种哺乳方式对羔羊生长和腹泻的影响。[结果]1月龄体重、3月龄体重以及1月龄内日增重在不同哺乳方式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人工哺乳组3月龄内日增重显著高于自然哺乳组(P〈0.05);1月龄内自然哺乳腹泻率1.33%,低于人工哺乳(2%);0~3月龄的自然哺乳腹泻率1.67%,高于同期的人工哺乳组1.44%。[结论]从日增重和腹泻率来看,羔羊1月龄以前自然哺乳的效果优于人工哺乳,但是0~3月龄内人工哺乳的整体效果明显好于自然哺乳。  相似文献   

18.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isozyme activities have been followed in 17 human cardiac allografts. A pattern of abnormality associated with cardiac rejection during the first month after operation has been determined: (i) LDH-1 activity is greater than LDH-2 activity; (ii) LDH-1 activity is greater than 35 percent of total LDH activity; and (iii) LDH-1 activity is greater than 100 international units. The LDH-1 abnormality helps to meet the need for an index of cardiac rejection during the early weeks after operation when the electro-cardiogram is least relia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