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溪县雨量监测报警系统将本溪县地方政府建设的山洪雨量监测系统(20个山洪单雨量自动站)数据与气象自动站监测系统(20个区域气象自动站的雨量部分)数据统一到一个数据库,应用到同一个系统平台,实现统一实时显示、查询,在雨量达不同级别时自动报警,根据服务需要实现全县雨情图的制作。  相似文献   

2.
利用本溪地区4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日地面观测数据及NCPE再分析数据、历史天气图等资料,对本溪地区初霜出现时天气学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在两槽一脊和一槽一脊有涡及冷空气配合的形势下容易出现初霜,不同路径冷空气会给本溪带来不同范围的初霜,并据此进行短期时效内预报流程设计。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Windows操作系统为平台,选用VB.net开发语言,结合Access 2007数据库系统,设计并初步实现了具有数据收集、处理及灾害等级判定等功能的农业气象灾害查询系统。该系统可以根据指标公式和灾害等级划分标准,利用逐日气象资料来判断农业气象灾害的等级,为现代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与预防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ArcGIS的大连气象内网业务平台以2015年初建成的大连实时气象数据库为基础,采用ArcGIS+EXTJS+J2EE的系统架构,建成了一个包含探测数据、预报产品、服务产品、县局产品、行业数据、数值预报、资料下载七大功能模块的大连气象内网业务平台,具有文字、图片、表格、曲线图、柱状图、色斑图、GIS数据叠加等多种表现方法,具有要素筛选、数据交互性查询、要素统计排名等功能,能进一步满足用户使用需求,全面实现了气象数据的共享应用,为市县气象预报与气象服务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服务。  相似文献   

5.
通过天气学、物理量计算等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对冰雹天气预报方法的研究,阜新地区降雹天气形势分类归结为高空槽型、高空涡型、西北气流型和横槽型4个类型。平台通过程序代码建立有短期、短时、临近预报模式的阜新地区冰雹预报平台,平台通过人机交互判断天气类型,利用micaps实时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和观测资料数据中的5个降雹物理量因子提取出来,进行计算和因子指标判断,因子指标代入降雹判别方程,自动运算、自动判断是否有冰雹发生。通过阜新地区冰雹预报平台的建设,使预报员增强了对降雹天气的理解和预报冰雹的能力,提高了对降雹天气的预报水平和为农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实际生产中,气象和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暴露出信息无权威性、信息分散、预报信息无针对性、信息获取和发送人工化等问题。分析了中国石油各企业的预报需求,提出服务定制模式,自主研发了气象与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平台。该平台以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为目标,及时获取权威预报预警信息,经系统自动分析后,通过多种渠道快速发布专业的气象、地质灾害预报信息,实现提前12h乃至更长时间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针对本企业的预报预警信息,为企业减灾防灾和辅助生产调度等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气候变化和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辽源智慧气象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气象信息惠民服务的科技含量,快速、及时的进行预报预警信息发布,为了提升气象部门的服务形象和品位,辽源市气象局抓住时机开展了辽源智慧气象平台的建设。辽源智慧气象平台是辽源智慧城市的一部分,由气象成果转化展示平台、联合会商平台、预报产品制作及预警发布平台以及气象应急指挥平台4大部分组成,具有气象资料实时查询、多普勒雷达实时反演、部门间实时信息互通、预警信息的精细化发布等多项预报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8.
刘明芝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279-16280,16379
为拓宽气象服务领域,深入开展旅游气象服务,利用本溪县丰富的枫叶旅游资源,开展枫叶发育期和枫叶变红所需气象条件的分析,初步找出了枫叶变红所需的各项气象指标和预报方法,为地方旅游业和经济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气象部门的国家一级、二级站的10分钟数据传输都是以省为单位的大范围的星形拓扑。为了能实现本溪地区自动站资料查询业务系统的0分钟时效性,利用C#开发本溪地区局域网范围内的P2P数据通讯,来解决将国家一级、二级站的10分钟数据0分钟传输到自动站资料查询业务系统的显示界面上。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电话传真、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气象信息发布在实际运用中难以针对特定客户提供设施农业温室作物长势和小气候气象数据及温室外天气状况的预警查询服务的问题,研究依托业务运行的天津市设施农业远程监控系统,以GPRS模块为基础,通过VB.NET编程语言,SQL server数据库平台,以Client/Server为构架,建立了基于GPRS模块的设施农业预警查询系统,通过电话、短信等接入手段,以短信、彩信自动回复方式为媒介,实现了温室小气候的实时查询、灾害天气的多极自动预警、发布一体化,提高了设施农业气象预警信息的准确率及查询制作发布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气象站资料,对2017年5月5日本溪地区一次大风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得到了一些对大风预报有指示作用的指标,以期为加强大风天气预报、提高预报准确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气象预警大喇叭在线率管理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至目前本溪地区的气象预警大喇叭已经覆盖到了村一级,但各级管理人员尤其是业务管理和乡镇管理人员无法及时掌握该区域大喇叭的在线情况,影响了管理工作的开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溪市气象局建立了气象预警大喇叭在线率管理平台,使市、县、乡、村的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可以随时掌握该区域大喇叭的在线情况。该管理平台的软件均由C#开发,需要微软.NET Framework 3.5框架的支持,管理平台的核心是SQL2003数据库,实现功能是由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查询、短信发送4个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3.
通过开发微信平台,将各类气象服务信息推广并获得广大用户的认可,拓展气象服务覆盖面,发展自助式气象服务。形成微信公众平台载体,提供多日查询、产品介绍等;同时面向广大用户提供闪电、高速公路能见度、自动雨量站监测图等信息,让公众随时掌握雷电、大雾、强降雨的具体情况,为公众趋利避害提供更直观、更直接、更及时的参考依据。实现气象服务信息内容多样化、产品多级化、功能人性化,拓展气象服务覆盖面,实现气象微信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为了满足各级气象服务特别是短时临近预报服务的需要,各级气象部门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建设了由区域自动气象监测站组成的中小尺度天气监测网。区域自动气象监测站提供的探测数据已经成为抢险救灾决策的重要支撑。如何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气象要素的准确监测、数据的及时传输、数据的快速分析应用成为政府和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唐红祥  叶茵 《吉林农业》2013,(3):163-163
文章利用正安站1961~2010年逐日气温资料,根据张宝堃的四季划分标准,并以5d滑动平均值来确定候平均气温,二者结合来划分正安四季。并分析正安近50年来春夏秋冬四季的起止时间、季节长度和季节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正安地区四季分明,入冬、入夏时间推迟,入春、入秋时间提前。夏季最长,春秋季最短。其平均入季时间分别为;春季2月26日,夏季5月19日,秋季9月12日,冬季11月24日。春秋冬三季平均气温升高,在21世纪的前10年升高较为明显,夏季平均气温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61~2010年格尔木地区及其周边站点的常规和辐射气象资料,通过天气学原理和方法,针对格尔木地区影响光伏电站太阳辐射的天气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取了预报指标建立了预报方法,并对预报的结论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此研究建立的辐射预报方法预报与实况误差较小,该方法对逐时、逐日太阳辐射的预报均具有使用价值,该方法能为格尔木地区光伏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气象科技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武清国家一般气象站和28个区域自动气象站2013—2015年的逐日常规气象观测数据和2014—2016年天津市气象台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ECMWF)对武清站预报的最低、最高温度数据,分析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温度预报规律,分别建立各镇街的温度预报模型,利用得到的预报模型结果,开发完成了"武清区温度精细化预报服务系统",并实现业务化运行。该系统实现了监测预报的查询、显示,精细化预报与服务产品制作、历史数据管理下载、预报检验、用户系统管理等功能,可为武清区精细化预报服务业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公共服务水平也在逐渐提高,气象服务逐渐变得越来越准确,而内蒙古自2009年开始筹建第一个能够进行温度以及降雨量的测量的加密地面气象自动站,并且在半年之后投入使用。为能够更好地利用地面气象自动站采集数据,将加密地面气象自动站的优势展现出来,本文对于地面气象自动站的数据共享和数据查询功能进行研究,主要对于地面加密气象自动站的数据共享和数据查询系统的技术进行讨论。该系统具有数据收集、统计计算、数据共享、数据查询、系统绘制雨量折线图、警报监控等功能,十分自动化,产生的数据具有客观性,投入应用的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升公众气象服务能力,拓宽气象信息的覆盖面,提升公众气象服务的效果与体验感,湖南省气象局基于互联网技术对湖南气象网进行了改造升级。根据公众的需求,设计多元且个性化的气象服务产品,包括短临及中短期的城市预报、格点化预报、景点预报等,自动生成基于位置、图形图表化的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产品,有效提升了气象服务在时空上的精度及气象信息的使用率,湖南气象网因此成为湖南公众气象服务的核心平台,对气象防灾减灾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制贵州智能化决策气象服务平台,为地方政府制定防灾减灾决策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方法】采用Hbase、Oracl和Redis内存数据库,HDFS分布式文件管理系统及GIS技术和Linux文件系统等技术手段,设计研发贵州智能化决策气象服务平台。【结果】该平台是基于统一CIMISS数据环境,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网页平台,系统涵盖数据查询统计、图形生成、产品制作、发布及运行监管等功能,规范并大幅度提升现行业务流程及其自动化程度,改进了系统运行效率和服务能力;系统具有运行稳定、操作简单、内容全面和易维护等特征。【结论】系统基本满足贵州气象智能化决策服务业务流程需求,可为用户在预测预报及防灾减灾工作中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