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玛纳斯河流域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强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3):121-122
为控制农业用水量,根据玛纳斯河流域农业用水、供水结构,分析玛河流域农业灌溉用水定额和作物种植模式,从水土资源的角度出发,对作物种植面积进行优化,即在灌溉定额已定的前提下,求解各作物最优的种植面积,并利用多目标模糊优化模型对玛河灌区的作物种植面积进行了优化配置,旨在为国内同类地区用水总量调控和定额灌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玛纳斯河流域概况及水文特性,并对灌区农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玛河灌区工农业生产和防洪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青海省班玛县玛柯河流域及贵南县过马营镇莫曲沟花叶海棠果实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表明:班玛县玛柯河流域与贵南县过马营镇莫曲沟2个地区花叶海棠果实的性状与显微组织构造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花叶海棠果实中的多糖含量为1.95g/100g,抗坏血酸含量为2.78mg/100g.由此可见,植物果实的性状及组织构造会随着生长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王巧玲 《甘肃农业》2009,(10):100-101
针对疏勒河流域昌马总干渠泥砂问题,通过对疏勒河流域自然条件及昌马总干渠现有排砂设施的分析,采取科学方法计算提出了对昌马总干渠泥沙进行处理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5.
1997~1998年我们在玛纳斯河(以下简称玛河)流域采取黑光灯诱蛾、田间调查和室内人工饲养等方法,对玛河流域棉铃虫的发生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为当前北疆棉铃虫的有效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立"压力—状态—响应"(PSR)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层次选取7个评价指标,对克孜河流域的生态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克孜河流域脆弱度非常高,重度、极重度脆弱区面积占49.87%,轻度脆弱区面积仅占17.55%。(2)克孜河流域脆弱性格局呈现北低南高的规律,轻度脆弱区分布于恰克玛克河源头和克孜勒苏河上游区域,重度、极重度脆弱区集中在帕米尔高原、昆仑山麓,喀什三角洲以西地段。  相似文献   

7.
晚清以降,苏北沂沭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当地进行的水利建设主要以疏浚河道为目标,水利治理方针也以增加下游河道的行洪能力为主要目的。然而,晚清民国时期,苏北沂沭河流域的洪涝灾害并未得到缓解。苏北沂沭河流域的农业生产也从传统的水旱混作区,转变为单一的旱作农业区。当地水稻种植面积快速下降,濒于消亡。新中国成立后,沂沭河流域的水利建设转变为排蓄结合,注重对上游洪水的防治、利用。当地的水资源利用环境得到改善,水稻重新成为苏北沂沭河流域的重要粮食作物。  相似文献   

8.
在检验了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AnnAGNPS模型在胶东半岛大沽河流域适用性的基础上,估算了1998—2011年大沽河流域的年径流量和可溶性氮负荷,其多年均值分别为3.58×108m3和4.27×103t,其中,受流域年内降水分布和水库、拦河闸(坝)等水利工程、农田灌溉以及排污排废等人类活动的影响,6—9月(汛期)是径流量和可溶性氮负荷入海的主要时段,而非汛期的输出量则较小。空间上,流域南部可溶性氮负荷量明显大于流域北部,这与流域南部以耕地为主的土地利用类型以及工业、生活排污排废等关系密切,耕地施肥是大沽河流域可溶性氮的主要来源,其次为居民地。情景分析表明,减少化肥施用量以及采取保护性耕作措施均能降低大沽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的输出量,但在不影响作物产量的前提下适当减少施肥量及采取秸秆留茬覆盖是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比较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利用统计年鉴和调查数据,采用耕地载荷指数法,计算玛河流域沙玛两县及石河子垦区主要的污染物在耕地中的残留量及耕地的污染载荷。研究玛纳斯河灌区主要农田污染源的结构,并分析该流域绿洲的农业污染耕地载荷,以期为玛纳斯河流域绿洲的农业发展、水土开发、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提供决策性依据。结果表明,2005、2010年耕地载荷中氮残留为109.3kg/hm2、176.1kg/hm2,磷的残留量为52.2kg/hm2、83.8kg/hm2;牲畜粪便耕地污染载荷分别为0.025t/(hm2.a)、0.032t/(hm2.a);农药耕地的污染载荷分别为5.75、7.99kg/hm2;地膜耕地的污染载荷分别为35.00、39.63kg/hm2;2005年单位生活污水排放量110.9t/hm2,化学需氧量排放量31.1kg/hm2,氨氮排放量4.4kg/hm2;单位面积工业废水排放总量117.8t/hm2,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58.5kg/hm2,氨氮排放量1.07kg/hm2。由此可知,玛河流域农业污染载荷严重超载,污染的风险很大,应该引起地方重视。  相似文献   

10.
玛纳斯河流域不同地貌和植被类型下土壤物理性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定量研究玛纳斯河流域(以下简称玛河流域)不同地貌类型和植被覆盖下的土壤物理性质,以期为深入研究玛河流域盐碱土改良和农业生产耕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综合考虑玛纳斯河流域干三角洲、冲积平原和冲积扇扇缘带三种主要地貌类型和植被覆盖的不同,对其上生长的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盐穗木(Halostachys caspica)、猪毛菜(Salsola spp.)、小叶碱蓬(Suaeda microphyll)四种植被覆盖类型下的土壤含水率、土壤容重、颗粒组成和有机质进行研究,并利用SPSS13.0软件对土壤各项物理指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从干三角洲到扇缘带,0 ~100 cm剖面内土壤平均含水率和有机质逐渐升高;土壤平均容重表现为干三角洲>扇缘带>冲积平原区;颗粒组成干三角洲砂粒含量为58.04;,达到最大,冲积平原区主要以粉粒为主,为56.21;.在立地垂直剖面上,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率和容重均表现出显著性升高;土壤有机质显著性降低.相比对照的空裸地,四种植被类型在0~100 cm剖面内土壤平均含水率分别提高了19.03;、8.93;、8.20;、13.18;;土壤平均容重分别降低了13.07;、7.95;、16.48;、2.84;,平均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了70.44;、39.41;、5.63;、14.05;;平均砂粒含量分别降低了35.57;、27.50;、15.97;、17.72;.[结论]玛纳斯河流不同地貌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物理性质存在在显著差异性;相比空裸地,耐盐盐生植物,可以增加植被覆盖度,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对流域农业垦区盐碱土的改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洮河是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之一,洮河流域湿地是丰富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区。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湿地破坏和退化严重,严重影响了湿地的生态功能。本文阐释了湿地生态价值的重要意义和湿地生态价值的特征,分析了洮河流域湿地生态价值,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洮河流域湿地生态保护措施,以期对挖掘洮河流域湿地生态价值、加大洮河流域湿地生态保护力度提供积极帮助。  相似文献   

12.
玛纳斯河流域次生盐渍化弃耕地全面生态重建的新理念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土壤次生盐渍化是限制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农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经过几十年与盐渍化的斗争,逐步总结出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及经济实力,倡导"以人为本"的新理念,贯彻以井灌井排为核心,结合机挖排渠、渠系防渗、膜下滴灌,刮除弃耕地表积盐以及以生物适应环境的新思维等全面生态重建的内部水土开发体系,辅以适宜盐渍化地的耕作、栽培措施,已经使土壤盐渍化得到有效控制,弃耕地已大量收复.对玛纳斯河流域次生盐渍化弃耕地的收复(生态重建)进行相关探讨,以期为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绿洲农区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提供模式.  相似文献   

13.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水资源相对贫乏,而山区果园多采用漫灌方式进行灌溉,对水资源造成了很大程度的浪费.通过对宁夏西吉县聂家河流域果树小管出流补灌试验,分析和探讨了该地区主要果树的土壤水分和耗水规律,在此基础上制订了几种果树小管出流补灌制度,为该地区果园水分合理管理提供依据,也为当地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修河流域湿地植物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和总结了修河流域湿地植物区系的特征,介绍了整个修河流域的主要植被类型。研究结果表明:修河流域湿地植物种类丰富,区系成分复杂,植被类型多样,在江西省湿地植物区系中属于较丰富的区域之一,具有极大的科研价值和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15.
江西修河流域生态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修河是江西的五大河流之一。修河流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对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对修河流域生态系统的特征、功能进行了分析 ,指出了其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确保修河流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高欣荣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3):130-131
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与环境三大问题,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己成为全球性危机,我国的用水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玛纳斯河流域(简称玛河流域)是典型的荒漠绿洲和灌溉农业区,灌区的主要水源是河水、泉水和井水,农业生产完全依赖引水灌溉。为更好地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在广泛阅读国内外有关水资源优化配置等文献的基础上,大量收集流域内各灌区的资料,结合生产需要,针对水资源管理等问题,提出玛河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模式,为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有效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7.
根据熊岳河流域水文站、雨量站的历年实测资料,简要地分析了熊岳河流域的径流、降雨之间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水利工程开发建设为疏勒河流域农业环境的维持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疏勒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面临缺水、土地荒漠化危机,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加快建设节水型灌区,采取工程、生物和管理措施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迅速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保障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疏勒河流域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疏勒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玛纳斯河流域地处新疆天山北麓中段,位于新疆天山北坡综合经济带的中心地段,是新疆农业发展的核心地带之一。玛纳斯河流域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开发始于清朝乾隆中期统一新疆之后。民国时期,玛纳斯河流域作为新疆战略要地,成为历次战乱的争夺焦点之一。流域屯垦和农业开发也经历了多次起伏,在水利建设和农牧业生产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玛纳斯河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是直隶凤河流域农业商品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凤河流域水草肥美、环境优越,适于农作物的种植。随着人口的增加,明清时期凤河流域农业商品化程度不断提升,主要表现在作物的商品化与市镇经济的发展,二者无论从内容或形式上都打破了当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本文探讨了明清时期直隶凤河流域农业商品化的发展,对拓展畿辅地区社会经济史、区域文化史及当地经济发展等领域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