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评注(闫之春,美国谷物协会):这是一篇猪场配种员必读的经典综述文章。本文作者Levis博士在最近的世界养猪博览会期间被评为十大养猪大师之一,实属实至名归。在养猪集约化以后,最重要的实用技术之一便是人工授精。虽然每年都开展很多有关改良人工授精技术的生理、生产试验,Levis博士在本文中明确指出:从实用的观点出发,其实猪场配种员,如果每天的保证2次高质量的查情,在发现第1次静立反射发情后12h做第1次输精,然后只要母猪仍有静立反射,每间隔24h输精,共2 ̄3次就足够了。  相似文献   

2.
评注(闫之春,美国谷物协会):这是一篇猪场配种员必读的经典综述文章。本文作者Levis博士在最近的世界养猪博览会期间被评为十大养猪大师之一,实属实至名归。在养猪集约化以后,最重要的实用技术之一便是人工授精。虽然每年都开展很多有关改良人工授精技术的生理、生产试验,但Levis博士在本文中明确指出:从实用的观点出发,其实猪场配种员,如果每天保证2次高质量的查情,在发现第1次静立反射发情后12h做第1次输精,然后只要母猪仍有静立反射,每间隔24h输精,共2 ̄3次就足够了。  相似文献   

3.
左文山 《猪业科学》2024,41(4):104-106
定时输精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查情配种模式,在母猪配种革命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定时输精技术极大地减少了母猪场的工作量,同时也能保证猪场的高效运转,所以前期受到诸多养猪集团的青睐。定时输精技术进入到中国已经有十年时间,十年的时间足够此项技术的成熟和复制,但是目前仅仅有少数的小猪场在做定时输精,TOP10养猪集团又回归到了传统的查情静立配种的模式。定时输精技术简单高效,但是为什么没有得到行业的认可,为什么很多集团会抵触此项技术呢?  相似文献   

4.
选择35日龄断奶且健康状况良好2~4胎的苏太母猪126头,随机分为2个组,对照组66头,试验组60头。对照组母猪出现“静立反射”后,分别于8~12h和16~20h,实施两次人工授精,间隔时间为8h,每次输精量为60mL;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环节,即输精前向精液里添加5IU的催产素。并且两组均由同一输精员配种。每次输精前再次检查精液,合格方可使用。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受胎率为93.3%,对照组为80.3%,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窝均产仔数为10.91头,对照组为9.70头,差异极显著(P<0.01)。可见在母猪配种前向精液里添加催产素,可提高母猪繁殖力,值得广泛推广应用,且催产素廉价。  相似文献   

5.
对328头1~3胎的大白母猪实施了人工授精(2次、3次)和自然交配(3次),比较了两种配种方法和输精方式对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配种方法和输精方式对3个胎次母猪的受胎率和窝均产仔数影响均不显著(P0.05)。说明人工授精可以取代自然交配在规模化猪场推广应用,并且在规模化猪场实施2次人工授精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催产素在输精时不同处理方法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健康状况良好的二元杂母猪 (长大或大长 ) 196头 ,随机分为 3组 ,试验Ⅰ组 68头 ,Ⅱ组 69头 ,Ⅲ组 5 9头。试验Ⅰ组采用 3次人工授精 ,于母猪出现“静立反射”后 8~ 12h ,用2 0IU催产素一次肌注 ,3~ 5min后实施第 1次人工授精 (AI) ,随后相继间隔 8~ 12h进行第 2和第 3次人工授精 ;试验Ⅱ组采用两次人工授精 ,催产素的使用同于试验Ⅰ组 ,间隔 12~ 2 4h进行两次人工授精 ;试验Ⅲ组采用两次人工授精 ,不作催产素的肌注 ,仅在配种前将 2 0IU催产素直接添加于精液中 ,相隔 12~ 2 4h进行两次人工授精。结果表明 :试验Ⅱ组母猪的繁殖性能最好 ,经显著性t检验 ,各组间的配种分娩率和胎均产活仔数差异均不显著 (P >0 0 5 )。试验表明两次人工授精结合催产素的应用在生产中值得推广 ,减少一次配种降低了对母猪的应激 ,减少了精液的费用 ,可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探讨不同配种方法对努比亚山羊情期受胎率、年均产羔数和后代羊生长性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产龄和体重相近的努比亚母羊12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20只,分别以情期本交配种1次和2次;山羊人工授精配种1次,输精量0.6 mL/次;人工授精配种1次,输精量0.8 mL/次;人工授精配种2次,输精量为0.6 mL/次;人工授精配种2次,输精量为0.8 mL/次进行试验。结果:不同的配种方法对努比亚母羊情期受胎率和年均产羔数有一定影响,各组间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山羊人工授精能提高后代羊的生长性能,但效果不显著(P0.05)。结论:采用山羊人工授精早、晚各配种1次,每次输精量0.8 mL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瘦肉型外种猪人工授精工作中 ,通过不断总结 ,在原土种猪的人工授精技术的基础上 ,学习和借鉴美国、加拿大等国的人工授精技术 ,改善对外种母猪的发情鉴定及适时输精方法 ,每次输精量、输精技术、授精工具、改变稀释液要求及处理好在集约化猪场由本交转变为人工授精策略方面等因素 ,使受胎率达 90 %及产仔数达 1 0 8头的理想水平 ,公母比例由本交 1 :2 0上升到采用人工授精后 1 :1 0 0。现将我们的做法与体会介绍如下。1 具体做法1 .1 改变母猪发情鉴定与适时输精的方法大量的研究表明 ,人工授精第一次输精应在母猪出现静立反应后 …  相似文献   

9.
现代人工授精技术给养猪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已经越来越明显。因为人工授精不仅充分地发挥了优秀种公猪的配种能力,降低饲养成本,提高了猪群的总体质量,而且还有效地解决了本交传播疾病和公母猪体重悬殊造成的配种困难等问题。不可否认,由于对母猪人工输精时机的把握以及技术熟练程度的差别,不同猪场采用人工授精的效果有一定的差别。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特将母猪人工输精技术关键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现代人工授精技术给养猪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已经越来越明显.因为人工授精不仅充分地发挥了优秀种公猪的配种能力,降低饲养成本,提高了猪群的总体质量,而且还有效地解决了本交传播疾病和公母猪体重悬殊造成的配种困难等问题.不可否认,由于对母猪人工输精时机的把握以及技术熟练程度的差别,不同猪场采用人工授精的效果有一定的差别.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特将母猪人工输精技术关键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接 2 0 0 3年第 1期 )8.1.3.3 配种技术人员要严格执行人工授精操作规程 ,根据肉牛档案 ,搞好选配计划 ,全部采用冷冻精液配种 ,并要注意操作卫生 ,减少繁殖疾病发生。输精时间应在母牛开始发情后的 9~ 2 4h内输精 ,输精次数一般 2次 ,上午发现母牛发情 ,下午输精 ,次日上午再输 1次 ,两次输精时间间隔 8~ 10h。养牛者应根据实际情况对配种员工作质量进行审查和验收。8.1.4 妊娠诊断 母牛早期妊娠诊断采用直肠检查法一般在输精后 4 0~ 6 0d进行。直肠检查主要根据子宫角的卵巢黄体的变化进行诊断 ,妊娠母牛子宫角两侧不对称 ,孕角…  相似文献   

12.
以长大二元杂种经产母猪为研究对象,应用SPSS 19.0软件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对8 246头母猪的配种模式进行分析,以探讨两次输精对母猪繁殖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次输精母猪的分娩率、胎均总仔数和胎均健仔数等指标与输精3次及以上的差异不显著;此外2次输精中的母猪静立发情至第1次输精间隔在9~17 h时,分娩率达到95.43%(P0.01),且母猪的繁殖效率最大为1 176头;第1次与第2次输精的间隔时间在16~17 h时,胎均总仔数为12.53头(P0.05),胎均健仔数为11.03头(P0.05),同时分娩率达95.59%,繁殖效率达1 192头,均为最高。因此,两次输精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生产中多采用人工授精技术给母猪配种,输精员的输精技术水平决定了人工授精效果。在给母猪输精时要做好发情鉴定,正确掌握母猪的发情和排卵规律,判断母猪适宜的输精时间,做好消毒工作,解决输精时出现的意外情况,确保母猪能及时受孕,提高生产效率。1适时配种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高产奶牛繁殖性能的变化,获取最大化收益,试验采用对泌乳牛每天24 h持续监测系统统计每头奶牛发情持续时间。结果表明:平均产奶量高于40 kg的奶牛发情持续时间(6.2±0.5)h短于低产奶牛(10.9±0.7)h(P0.01)。专家推荐所有泌乳天数达到75 d仍未配种奶牛有必要开始人工输精程序。如果定时配种程序从第75个泌乳天开始,则在第85个泌乳天进行配种。采用此种管理的牧场最大人工输精泌乳天数是85 d,牧场所有奶牛会在第85个泌乳天及之前得到首次人工授精。首次人工授精后33 d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对第一次输精的受胎率无影响。因此,可以改进定时配种程序,改进后奶牛两次人工授精间隔不超过42 d。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从水牛的生理特点分析了水牛人工授精受胎率低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认为造成水牛人工授精受胎率低的原因主要有:水牛发情的持续时间比较长,发情外部表现、卵泡发育不明显,以及适时配种的判断不正确和人工授精输精部位不正确等因素。提出解决的措施主要有:正确判断母牛的发情、排卵和适时的配种时间,选择最佳的输精部位和增加输精次数(情期内进行2-3次输精)等,可有效地提高水牛的配种受胎率。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输精时间间隔对异常发情母猪与后备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实验1选取健康且体况相近的1~5胎长大二元异常发情母猪210头,根据输精次数和输精间隔分为12 h组(发情立即配种,平均每间隔12 h输精1次,连续输精3次)和24 h组(发情立即输精,间隔24 h再输精1次),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头猪。实验2选取长大二元后备母猪390头,分为12 h组与24 h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65头猪。结果表明:后备母猪12 h组与24 h组间配种受胎率、配种分娩率、窝均总产仔数、窝均健仔数以及繁殖力指数均无显著差异,异常发情母猪12 h组的配种受胎率、配种分娩率以及繁殖力指数均高于24 h组(P<0.05)。经济效益分析发现,生产中后备母猪采用间隔24 h复配1次的配种模式,异常发情母猪应采用每间隔12 h复配1次连续配种3次的配种模式,按照上述配种模式,生产批次内每配种10头异常发情母猪,可额外增加5 376.3元的盈利。由此可见,针对不同类型母猪采用不同配种方式可增加猪场盈利。  相似文献   

17.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现代化养猪的一项先进的配种技术,是养猪生产中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之一,该技术的推广使用极大地促进了养猪生产水平的提高。随着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普及,根据公母猪的繁殖生理特点和公母猪在自然交配过程中的性行为模式,通过改良输精器械和输精操作方法,使人工输精过程全程模拟自然交配,形成仿生输精技术。全程仿生输精更贴近公母猪的自然交配,有效刺激母猪生殖器官,使母猪能获得更多交配刺激,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绵羊人工授精效率,减少绵羊配种过程中试情环节及抓羊的劳动强度。试验将100只绵羊分为2组,采用氯前列烯醇一次注射法和阴道栓+PMSG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处理结束后48 h第1次定时输精,间隔约12 h第2次输精。结果表明:受胎率分别为62.50%和68.33%,说明秋季采用氯前列烯醇和阴道栓+PMSG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技术方法可以在规模化养羊企业(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工厂化猪场人工授精技术对二元杂交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某猪场用杜洛克公猪以混合精液人工授精、自然效配加人工授精、自然交配3种配种方式配大长、长大二元杂交母猪,以及混合精液稀释后立即输精、精液以BTS稀释后17℃保存24h输精,观察其对第1情期配种分娩率、窝均产他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然交配相比,人工授精对母猪第1情期配种分娩率和窝均产仔数影响差异皆不显著(P〉0.05);保存精液对母猪第1情期配种分娩率和窜均产仔数影响差异也不显著产(P〉0.05  相似文献   

20.
<正>1母猪返情、流产的原因1.1返情原因1.1.1发情鉴定不准确:目前规模化猪场大部分实行人工授精技术,并且一般采用三次输精法,应当说母猪受孕率相当高。但有时配种员麻痹大意,疏于观察个别猪的发情状况,或个别猪发情症状不明显,造成输精过晚,母猪所排的卵子因长时间不能和精子结合而老化,致使母猪不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