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河三角洲沿海池塘养殖刺参的关键技术及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在自然条件下多生长在沿海潮间带及浅海区1~15m深的水底,要求水质清新,小型底栖生物丰富,满足其对溶氧和天然饵料的需要。但是,近几年开展的池塘养殖刺参,养殖环境、养殖密度、水质条件等发生了很大变化,怎样使刺参在一个规范适宜的养殖环境中快速生长,仍然是刺参养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本研究主要探讨了黄河三角洲沿海池塘养殖刺参的池塘生态、养殖技术和养殖效果。黄河三  相似文献   

2.
在刺参池塘养殖中,水质是影响刺参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良好的水质与底质条件能为剌参提供优质的天然饵料与适宜的生活环境,直接决定了养殖生产的成败。据资料统计,目前85%以上的水产养殖病害是因水质不良引起。对池塘水质进行科学管理,是减少刺参病害、提高刺参产量与质量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姜卓 《内陆水产》2014,(5):71-71
冥冥中,刺参养殖和青苔结下了不解之缘,不长青苔的池塘或参圈,刺参也不爱长;但长了青苔,又怕长满池子,腐烂变质、臭底,对刺参造成直接损失。不论是沙底还是泥地都会长青苔,但少量的青苔对于池塘净化水质,促进剌参生长都有益处,如何控制好青苔逐渐成了刺参养殖成败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下面就结合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谈谈如何防控青苔:  相似文献   

4.
刺参养殖水质的变化特点和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刺参养殖水质变化特点、存在问题以及影响因素,提出了刺参养殖水质的调控和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5.
对山东胶南地区刺参养殖池中常见的一种对刺参危害较大的刚毛藻品种进行了分类鉴定,并对其繁殖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以期为刺参室外池塘养殖期敌害藻类的防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该藻是曲褶刚毛藻(Cladophora flexuosa)。4月中旬,当池塘水温从13.5 ℃逐渐升高时开始出现;5月水温20 ℃左右时达到繁殖高峰,生物量达500 g·m-2;6月池塘水温升高至25 ℃后开始衰亡;7月水温达28 ℃后腐烂消亡。在刚毛藻繁殖初期应提高水位或及时清除池塘底部的刚毛藻,以防其大量生长,死亡后败坏水质,造成刺参死亡。  相似文献   

6.
黄河三角洲地区刺参养殖水质变化特点与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强 《河北渔业》2015,(3):11-13
黄河三角洲地区引进刺参,证明在山东省中西部分沿海实施"东参西养"是可行的,水质变化与调控在刺参养殖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概述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刺参养殖水质变化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提出了刺参养殖水质调控和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7.
刺参池塘水质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结合多年从事刺参增养殖的实践,介绍一下刺参池塘养殖中水质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一、池塘清整经累年养殖后,池底和参礁上沉积了大量残饵、粪便、污泥、腐烂的海草以及动物尸体等杂物,其上滋生了大量的有害微生物,易败坏池水环境,故一般养殖2~3年就要彻底清整一次。池塘清整多在春季进行,也有的在秋末池内刺参捕完后清整,方法如下:1.清淤排干池水、捡净刺参,将参礁移出或用高压水泵冲净,清除池底淤泥和敌害生物。但不能把池底挖得低于海水低潮线,否则不利于池底水体交换,必要时回添新沙,然后曝晒一周以上。清理完的池塘要求进排水方便,…  相似文献   

8.
水是对虾的生存、生活和栖息环境。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到对虾的生长发育,从而关系到产量的高低和经济效益的好坏。在良好的水质条件下。对虾摄食旺盛,成活率高,发病率低,饵料系数低。生长快,养殖效益高;而不良的水质致使对虾摄食量下降,抑制对虾正常生长发育。并助长细菌等病原体增殖和有毒物质的积累,降低对虾抗病力,引发虾体发病,甚至造成对虾大量死亡。使养殖失败。因此,渔谚有“养好一池虾,先要管好一池水”之说,虾池的水质调控是养虾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养虾池的水质是各种环境条件(包括理化因子及生物因子)的综合反映,也是制约养虾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对虾是养殖水体环境中生物群落主要成员,不能脱离环境因子的影响而独立生存。在良好的水质环境中,对虾生长良好,反之,在不良的水质中,对虾摄食量下降,甚至停止摄食,生长缓慢,体质消瘦,抗病力下降,感染疾病。水质严重恶化时,直接造成大批甚至全池对虾缺氧窒息死亡。不良的水质助长各种寄生虫、细菌、病毒及原生动物等病原生物的大量繁殖,引  相似文献   

10.
顾延兰 《齐鲁渔业》2006,23(2):19-19
养殖中后期水质过浓是目前对虾养殖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般对虾养殖2个月左右即出现因有机质过多导致的水体浑浊,水色发黑、发暗等现象。大量的有机质分解需要消耗大量的溶氧,化学耗氧量和生物耗氧量已大大超过水体的负荷,致使对虾经常出现缺氧。此外,有机质在溶氧较少的情况下分解产生大量的氨氮、亚硝酸盐等含氮化合物,严重影响对虾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随着刺参在北方沿海池塘人工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病害随之增加,时有死亡现象发生,归根结底是对刺参养殖池塘的理化因子认识不够。刺参对外界环境有其特定要求,如稳定的温度、盐度、水质及合适的天气等条件。实验表明,刺参在理想生长条件下,10天可以增加1倍的体重;而在环境因素不适宜时,会有几年几乎不生长现象。  相似文献   

12.
张良尧 《内陆水产》2006,31(2):30-33
水是对虾的生存、生活和栖息环境,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到对虾的生长发育,从而关系到产量的高低和经济效益的好坏。在良好的水质条件下,对虾摄食旺盛,成活率高,发病率低,饵料系数低,生长快,养殖效益高;而不良的水质致使对虾摄食量下降,抑制对虾正常生长发育,并助长细菌等病原体增殖和有毒物质的积累,降低对虾抗病力,引发虾体发病,甚至造成对虾大量死亡, 使养殖失败。因此,渔谚有“养好一池虾,先要管好一池水”的说法,可见虾池的水质调控是养虾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发酵饲料在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苗种培育中的效果,本研究测定了投喂发酵饲料对刺参苗种能量收支、生长、非特异性免疫酶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同时,对比分析了1个倒池周期内投喂发酵和未发酵饲料养殖单元池水的重要水质指标差异。结果表明,在50d的养殖实验周期内,投喂发酵饲料组刺参苗种的存活率(SR)为(91.51±0.74)%,显著高于未发酵饲料组[(82.35±2.22)%](P<0.05),苗种的特定生长率(SGR)为(1.83±0.01)%/d,与未发酵饲料组无显著差异。投喂发酵饲料刺参的生长能和代谢能占比分别为(13.25±1.01)%和(32.32±2.00)%,表明投喂发酵饲料可显著提高刺参生长能;对重要非特异性免疫酶指标和消化酶指标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投喂发酵饲料组刺参的碱性磷酸酶、溶菌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分别为(0.74±0.04)kingU/100ml、(95.52±14.80)U/ml和(335.89±13.01)U/mgprot,显著高于投喂未发酵饲料组(P<0.05);对实验期间一个倒池周期(7 d)内各实验组重要水质指标变化的测定结果表明,第7天投喂发酵饲料组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分别为(263.27±32.57)和(315.15±61.41)μg/L,显著低于未发酵饲料组。综合各项指标可以看出,投喂发酵饲料可显著提升刺参苗种的生理代谢水平,并有利于维持养殖池水水质,表明发酵饲料在刺参育苗与养殖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水产养殖业是利润风险比较高的产业,其风险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养殖水体水质不良而造成。对水质数据实现远程在线监测可以使养殖户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实时掌握养殖水体水质情况。本文设计及实现了一种经济型水质预警机,为养殖户提供了远程在线监测平台,可降低或避免水质不良造成养殖对象致病与死亡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渔业养殖水域是养殖动物的生活环境。每一种水产养殖动物都需要有适合其生存的水质环境,水质环境若能满足要求,水产养殖动物就能生长和繁殖,如果水质环境中的水受到某种污染,某些水质指标超出水产养殖动物的适应和忍耐范围,轻者水产养殖动物不能正常生长,重者可能造成水产养殖动物大批死亡。为了防止因水质污染造成水产养殖的环境破坏,就必须对水产养殖环境的水质进行分析和监测,并通过科学的方法控制水质,以满足水产养殖动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6.
"蟹大小、看水草",水草对河蟹养殖很重要,而且水草对生态的保护非常重要。但在养殖过程中,由于水草死亡而影响水质和河蟹生长的现象时有发生。本文简要分析常见水草死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以供广大养殖者参考。一、水质因素水体经常出现浑浊、有机质多、水色不好等不良水质,往往会导致水草叶面附着无机悬浮颗粒如泥沙、饲料碎屑、死藻和粘滑类有机物以及活体的蓝藻、丝状藻  相似文献   

17.
<正>冥冥中,刺参养殖和青苔结下了不解之缘,不长青苔的池塘或参圈,刺参也不爱长;但长了青苔,又怕长满池子,腐烂变质、臭底,对刺参造成直接损失。不论是沙底还是泥地都会长青苔,但少量的青苔对于池塘净化水质,促进刺参生长都有益处,如何控制好青苔逐渐成了刺参养殖成败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下面就结合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谈谈如何防控青苔:1、青苔产生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原因:水体养分不平衡,缺乏浮游藻类生长所需的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集约化温室养殖业蓬勃发展、因密度高、投饵量大,残饵和排泄物易造成水质恶化,影响摄食和生长、甚至生病死亡。因此、水质好坏直接关系到集约化温室养殖的经济效益、已成为进一步发展名贵水产品养殖的制约因素。国外工业化养殖多采用水体封闭循环系统,计算机自动控制、有水产养殖专用软件系统。我国基本上靠人工进行饲养管理,设施简陋。对于水质恶化的处理、正在探索,均处在研究阶段。目前采用的就是定期换水。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水和能源。而且造成环境污染。1水质处理设备1.1水质封闭循环处理装置(见图1)主要由前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刺参养殖在山东、辽宁省沿海广泛开展,目前增养殖面积已经超过20万hm^2(300万亩),已经成为山东、辽宁等省农业支柱性产业之一。随着刺参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存在的问题也随之显现,刺参产量参差不齐,病害发生日益频繁。研究发现刺参出现死亡和低产不单纯是由于病害原因,而与低(高)温、pH值、化冰前后水质条件的突然改变等养殖环境恶化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0.
刺参养殖日益受到广泛重视,养好刺参涉及的因素很多,特别是水质和苗种放养的条件要求十分严格,必需加予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