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藻相为藻类种群总和反映出来的颜色,而浓度究其本质就是单位水体藻类的数量,现实中一般用透明度来大致反应.即藻相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水色与透明度.良好的藻相在我们土池养殖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有害藻类所占比例较大时,水产动物已经有所症状,并且水体颜色会发生明显变化.为此水产前沿全球水产华人总群特邀水产前沿QQ群友o江门狼海博生物与群友共同交流探讨对虾投苗前的准备工作,与读者共同分享学习.  相似文献   

2.
传统池塘养殖中对于有害藻类的清除,是一件非常单一简单的工作,我们只需要用一些重金属盐类例如硫酸铜或者大剂量杀生剂就可以完成.但是,对于现代养殖业,在考虑到清除藻类的同时,又要兼顾有益藻类的安全、水草的安全、养殖动物的安全以及水体溶氧、藻类毒素分解等综合因素,以致水体中藻相稳定与平衡,清除有害藻类就变成了一件"系统养殖操作".  相似文献   

3.
正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养水的关键则是培藻。培藻能够提高池塘溶氧,吸收络合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同化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调节酸碱度,培育枝角类、桡足类、轮虫等浮游动物,为苗种提供优良饵料,增强养殖动物抗病力,抑制有害藻类、底生丝藻繁殖,营造良好水色和合适透明度等。培藻的目的是将有益藻类培养成优势种群,构建一个平衡、稳定的藻相。影响培藻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藻种、光照、营养、温度、酸碱度、水体硬度等。  相似文献   

4.
3.肥水,即培养有益浮游藻类调养水色。有益的浮游藻类有三大作用:一是虾苗最好的基础饵料;二是藻类浓度(透明度)30-40cm时,可以起障眼作用,避免对虾的相互残杀;三是经光合作用后能大大增加水中溶氧量。藻相越复杂,水色就越稳定,故肥水使用的肥料就不能单一(当然还要结合池水本身的营养程度,老塘新塘、泥底沙底都不一样)。笔者的体验是,虾池纳水后立即开始肥水,在肥水之前就要去选苗、淡化。这样在时间上计算好,否则进水不肥藻,南方地区气温高,老塘会快速生长底藻(当地叫土皮)。底藻铺满水底,不仅对虾难以生存…  相似文献   

5.
池塘藻害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藻害是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对池塘中生存的鱼虾等水产品产生危害的各种藻类的总称。通常来说,养殖水体中存在着多种藻类,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藻类的组成及其数量的多寡保持着一定的消长关系,即藻相。当养殖的水生生物适应在某种藻相中生存时,则生长正常。这类藻相中含有鱼类等易消化利用的藻类:如硅藻、金藻、隐藻等。否则,某一种或几种有害藻类占优势,则对鱼类等水生动物造成危害,详见表1。这类藻包括微囊藻、多甲藻、三毛金藻、水网藻、青泥苔等。表1几种有害藻类及其防治方法北京渔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名称生长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6.
三、改水当养殖水体已经恶化,水质变差,或者有害藻类大量繁殖,影响养殖动物的生长发育,甚至引发疾病,就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改良水质,恢复藻相、菌相平衡,修复养殖水体环境。  相似文献   

7.
<正>一、"苔藻双杀"的特点"苔藻双杀"专门用于清理青苔、浒苔、钢丝藻,具有用量少、效果好的特点。通过阻断有害杂藻的光合作用,达到杀灭和清理养殖池塘中的青苔、丝苔、刚毛藻、水网藻、水绵、"泥皮"以及网箱、虾蟹贝体表附生的丝状藻等有害藻类。使用"苔藻双杀"后,可在短时间内清理干净池塘中青苔等有害藻类,减少池塘中藻类营养成份的消耗,使池塘中绿藻、硅藻等有益藻类繁殖生长,培养良好的水色,使用后水质清爽、嫩绿。  相似文献   

8.
越冬棚是利用塑料薄膜将虾池与外界自然环境进行隔离,从而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内部相对稳定的环境,使越冬棚内的气温、水温保持相对稳定,使对虾能够正常生长。越冬棚里面的气温、水温、大气压、光照度与外界自然环境有一定的差别。采用封闭的养殖模式,养殖过程尽量不换水,通过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及时分解转化虾池中的有机物,促进有益藻类的生长,营造良好的菌相和藻相,  相似文献   

9.
正养殖水体水色对于养殖水生生物有很重要的影响,一个水体的肥瘦直接影响养殖的产量和养殖动物的健康。"危险"水色会导致有害藻类繁殖速度快、消耗水体营养、影响有益藻类生长;藻类容易死亡、大量消耗水体中溶氧、败坏水质;藻类死亡容易产生毒素、对养殖动物产生毒害;有害藻被摄食后不易消化、危害养殖动物的健康。经常进行肥水能有效促进光合作用,增加水体的溶  相似文献   

10.
《内陆水产》2014,(1):59-59
随着水产养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饲料利用率的不断下降,海水养殖场大量排放污水的不断增加,造成整个海区水质的富营养化严重,藻相失衡,致使有益藻类大量减少,从而影响水产养殖的成效。如何解决有益藻的不足,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定向培养。所以定向培养有益藻是我们水产从业者关心的一大课题,荣鑫生物对水质的精细化调控得到业界的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11.
池塘养鱼中,往往产生大量的有害藻类,造成水体质量恶化,影响鱼的生长,甚至引起中毒死亡。由于蔓生有害藻类可使池塘养殖经济效益降低15~20%。现将养殖池塘中易蔓生的几种主要害藻的综合防除技术简介如下。1 害藻危害及防除1.1 水绵(spirogyra)、双星藻(zygnema)、转板藻(mougeotia)俗称青泥苔。多在春季天气转暖后,在鱼池浅水处萌发,长成缕缕细丝,底端扎在池底,上端直立水中,故也称沉水性丝状植物。当其衰老时断离池底,漂浮水  相似文献   

12.
<正>3、保持水体藻相稳定。水体中藻类大量悬浮、絮凝在一起,是水变的征兆。4~5h以后,藻类死亡、尸体腐烂变质,此时有害菌和丝状菌类大量繁殖,若对虾吃到较多的絮状物很容易患肠道疾病。建议养殖前期,每隔7d交替使用复合微生物制剂,如调水圣手或丰产素600~800m L/亩·m,维持水体藻相稳定。若水体透明度很快提高,可适当补充单胞藻类所需营养,如氨基酸藻康素500~800m L/亩·m或培藻伴侣500~600g/亩·m。若水质较  相似文献   

13.
正前沟藻归类于甲藻属,甲藻中有多种藻类能形成赤潮,有近60种为有毒种类,其中很多是前沟藻属甲藻。前沟藻是一种能产生溶血性毒素的有害赤潮藻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温带海域,为世界性分布种。前沟藻是甲藻中毒性较强的一种藻类,主要生长在温带浅海和池塘中,淡水中也有分布,形状大小不等,一般由多边形板片组成,整体呈球体或圆  相似文献   

14.
酵素菌调水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酵素菌是包括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3大类24种菌的复合有益微生物,相对单个菌种的调水产品而言,它具有“集团军”的功效。酵素菌能促进水体中优良微藻、有益细菌及浮游动物增长,具有改良水质,净化水体,平衡藻相、菌相,抑制有害菌、病原微生物生长,均衡养殖动物营养,提高水产品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青苔是水绵、双星藻等几种丝状绿藻的统称,是河蟹池塘水体中藻类过度繁殖的产物;青苔滋生需要一定的生长环境条件,比如在水位过浅、透明度太高或水质清瘦缺乏有益藻类的池塘,一般容易滋生。一、宝应地区青苔滋生现状青苔一直以来是养殖户头疼的问题,现在养殖户共同的观点就是杀!杀不掉,再杀!把塘里的青苔搞得一点都没有就好了,这样就不用担心青苔疯长的问题了。目前在宝应地区我们从养殖户口中以及塘口服务得到的数据来看,  相似文献   

16.
0.1、0.150、.2 mL/m3的灭藻王对高中低藻类含量的水体均有明显的灭藻效果,且随灭藻王浓度的增大灭藻效果增强。重复试验表明,最佳灭藻剂量是0.225 mL/m3,抑制藻类生长的最长持续时间为24h。生产试验也表明灭藻王对藻类有很好的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17.
4种杀虫药物对斜生栅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水试验法研究了4种杀虫药物对斜生栅藻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用纤源净和虫敌单独处理藻类培养液时,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对斜生栅藻有抑制作用增强的趋势,杀虫药对藻细胞有较大的破坏作用;用纤源净、虫敌、马拉硫磷和虫水安联合处理藻类培养液时,纤源净对藻类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为马拉硫磷,再次为虫水安,虫敌抑制作用最小.  相似文献   

18.
水通过一定强度的磁场后,水分子的偶极矩加大,增加极性中心,有利于水中无机盐类被植物吸收和利用。因此,在农业和园艺业上利用磁化水灌溉取得了一定的增产效果。可是磁化水对低等藻类,特别是海洋单细胞藻类的作用却未见报道。我们将海水磁化处理后,培养海水扁藻(Platymonas.sp),  相似文献   

19.
王维 《内陆水产》2014,(12):68-69
1、我现在最关心的是阴雨天如何能尽最大程度肥水? 阴雨天本身就缺乏藻类生长所必需的诸多条件,这一点就不用我多说了。想要尽可能肥水,就要注意以下方面:(1)首先雨天培藻由于雨水对盐度的影响会导致初生态的藻类容易死亡,所以在肥水之前一定要先尽可能地缓慢降低水体盐度。你的盐度降得越低,藻类统一培养地越好。(2)随后你必须了解你现有的藻相情况。  相似文献   

20.
<正>5澄清色水5.1产生原因池塘倒藻及池底长满青苔或大量浒苔,耗尽池水中的营养,使池水清瘦,有益藻类繁殖不起来,连续阴雨、重金属离子超标、食藻原生动物过多等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