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鲍鱼菇是适于高温栽培的食用菌,它常与侧耳属中的美味侧耳、糙皮侧耳、凤尾菇和盖囊侧耳等名称混用,真正的鲍鱼菇学名是Pleurotus abalonus Han et al(1974)。鲍鱼菇菌肉肥厚,煮而不烂,味道鲜美,清脆可口,且较耐贮藏,适于罐头加工。  相似文献   

2.
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 Singer),又名印度鲍鱼菇,别名环柄斗菇,蚝菇,隶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白蘑科、侧耳属,凤尾菇一个种类。近年来,我们生产中筛选了“农秀1号”秀珍菇菌株,发现它无论在食用价值、栽培、产量等方面均比通常栽培的平菇有更多的优点,菌丝生活活力旺盛具有极强的腐生能力,可以在木屑、棉子壳、秸秆和其它多种植物废渣  相似文献   

3.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杏香鲍鱼菇,属担子菌亚门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其菇肉肥厚、质地脆嫩爽口、有特殊的杏仁香味和鲍鱼口感,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珍稀食用菌。秀珍菇又名印度鲍鱼菇、味精菇等,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其菇肉绵脆、美味可口,蛋白质含量高于平菇和草菇,并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具有降低人体胆固醇和血脂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我站生产平菇(高、中、低温)、香菇(高、中、低温)、黑(毛)木耳(木段、代料)、金针菇、凤尾菇、灵芝(红、紫)、猴头、榆黄菇、滑菇、双孢蘑菇、草菇、元蘑、鲍鱼菇、紫孢、佛罗里达、糙皮侧耳、草红平菇、茯苓、密环菌(母种)等食用,药用菌种。  相似文献   

5.
目前泰国广泛栽培侧耳属的许多种平菇,如台湾鲍鱼菇(包括PL.abalonus和PL.Cystidiosus两种)、日本鲍鱼茹(PL.ostreatus译者引自黄年来)、印度鲍鱼菇 (PL. sajor-caju)和泰国鲍鱼菇(PL.SP.)等,它们在颜色、大小、形状、特征和产量上变化很大。不同鲍鱼菇价格是不同的,例如泰国鲍  相似文献   

6.
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隶属于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其名称来源于我国台湾,其实是一个商业味比较浓厚的凤尾菇别称[1]。它较普通的凤尾菇小,柄长5~6厘米,盖直径小于3厘米。近年来,由于采用冷房低温刺激技术,夏季高温设施化栽培秀珍菇技术获得成功。产品淡季上市,口  相似文献   

7.
鲍鱼菇(Pleurotus cystidiosus)又名栎侧耳、裂皮侧耳、台湾平菇等,隶属于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是一种高温型珍稀菌类。鲍鱼菇肉质肥厚,质脆味美,具鲍鱼风味,营养丰富。其子实体中含粗蛋白19.20%,脂肪13.49%,可溶性糖16.61%,粗纤维4.80%,氨基酸总量为21.874%,  相似文献   

8.
秀珍菇[Pleurotus pulmonarius(Fr.)Quél],也称肺形侧耳、袖珍菇、小平菇,在分类学上隶属于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通过种间的生物学特性和分子生物技术的鉴别应用,秀珍菇被定位为与凤尾菇同属肺形侧耳的变种[1~2]。20世纪90年代,秀珍菇由台湾一栽培菇场通过改变凤尾菇的栽培工艺,并进行多代菌种自然变异筛选和多次工艺改进定型,形成规范化生产与商品化名称。1998年,由台湾同胞引种进入上海市和福建罗  相似文献   

9.
北方大棚鲍鱼菇标准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鱼菇(Pleurotus abalonus),学名栎侧耳或裂皮侧耳,又名台湾平菇、黑鲍菇、鲍鱼侧耳、高温平菇等,是发生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种木腐性高温菇种。鲍鱼菇菌肉厚实,组织致密,质地脆嫩,其营养丰富,清香浓郁,具鲍鱼风味,口感独特,是一种食、药兼用的食用菌,目前已成为我国南方许多省市夏季食用菌主栽品种之一。北方地区最早从台湾省等引进鲍鱼菇菌种,并驯化培育成功适宜春末和夏秋季节出菇的品种。我所自2003年以来,进行了以作物秸秆类原料为主料栽培鲍鱼菇的试验研究,采用“生物发酵结合物理灭菌法处理培养料和头潮菇立体袋栽、后潮菇覆土畦栽出菇”技术,生物转化率达到120%以上,其病虫害发生极少。由于鲍鱼菇菇体韧性强,耐贮运,且出干率较高,干品质量佳,并可填充夏季食用菌市场品种的稀缺,效益好,利用夏季空闲大棚栽培鲍鱼菇产业化前景广阔。现将北方大棚鲍鱼菇标准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秀珍菇 (Pleurotusgeesteranus)在分类学上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 ,秀珍菇其实是一个商业味比较浓厚的凤尾菇名称。它的名称来源于台湾 ,它不同于普通的凤尾菇 ,是因为其较小 ,柄长 5— 6cm ,盖直径 <3cm ,由于其质嫩味美 ,营养丰富 ,市场售价高 ,在华东乃至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近年来生产发展迅速 ,产量逐年增加 ,已成为宾馆饭店、家庭饮食的必备菜肴。但随着生产的扩大 ,秀珍菇栽培过程中黄菇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不同程度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轻者减产欠收 ,重者只菇无收 ,笔者根据多年指导菇农栽培秀珍…  相似文献   

11.
白灵菇(Pleurotus nebrodensis)为口蘑科侧耳属,又名翅鲍菇、白灵芝菇、灵芝菇、雪山灵芝、鲍鱼菇,原产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候干燥的戈壁沙滩上,新疆民间称为"天山神菇".  相似文献   

12.
张建贞 《食用菌》2005,27(3):45-46
鲍鱼菇又叫台湾平菇,我国近年推广的一种高温型侧耳,是比较适合亚热带地区栽培的品种。目前我国沿海省份已推广生产。特别是在干燥炎热的夏季,大部分菇菌无法适应气候,而它却一枝独秀,成为人们的美味佳肴。,而且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颇受市场的欢迎。我所于2001年3月与延平区洋后镇农技站协作生产鲍鱼菇20万袋,产量质量都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3.
周玲 《食用菌》2014,(1):37-37
<正>凤尾菇异称白柴菇、印度鲍鱼菇、喜马拉雅山平菇、环柄斗菇等,现有野生和人工栽培两种,亦可腌制、干制。被誉为"健康食品"、"安全食品",是食用菌新秀。凤尾菇含蛋白质(8种人体必需搭配)、还原糖、粗脂肪、木质素、纤维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及多种矿物质等。现代科学研究证实,凤尾菇还含有一些生理活性物质,具有诱发干扰素合成的功能。因"干扰素"是人体正常细胞被病毒感染或接触癌细胞及其他源性蛋白质后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它可能通过受体作  相似文献   

14.
栽菇者,经常发现有大量小菇萎缩、变黄死亡。要预防小菇死亡,首先得弄清其死亡的原因。 (一)平菇死菇原因:①出菇期温度过高,如紫孢侧耳超过20℃、糙皮侧耳超过23℃、凤尾菇超过28℃、榆黄蘑超过32℃,常会造成小菇大量死亡。②出菇后湿度过低,当空气湿度低于80%时,小菇常因失水过多而萎缩死亡。③子实体分化期,空气  相似文献   

15.
基于ITS序列分析探讨我国栽培凤尾菇的分类地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我国栽培凤尾菇(Pleurotus sajor-caju)及其近缘种共10个菌株的ITS序列,应用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对其产物进行测序,并从GenBank上下载侧耳属(Pleurotus)3个种7条ITS序列、韧伞属(Lentinus)的4条ITS序列和香菇属(Lentinula)的3条ITS序列,以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和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为外类群,用NJ(Neighbor-joining)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凤尾菇在侧耳属分支上与侧耳属内种的相似性达98.5%以上,韧伞属和香菇属的属内相似性也均为98%以上,而侧耳属和韧伞属、香菇属的属间相似性仅约80%,故凤尾菇应归于侧耳属;在进一步研究中,将该凤尾菇与其近缘种的ITS1-5.8S-ITS2序列作碱基完全比对,结果发现它与肺形侧耳(Pleurotus pulmonarius)的碱基完全一致,而与其它近缘种均存在较大碱基差异,因此,目前我国广泛栽培的凤尾菇与肺形侧耳可能是同物异名种,建议订正其名称,将其拉丁名统一为P. pulmonarius.本研究首次将ITS序列分析和碱基比对结合对凤尾菇的分类地位及拉丁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ITS序列分析在近缘种的分类鉴定上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2015,(3)
<正>鲍鱼菇(Pleurotus abalonus)又名栎侧耳、裂皮侧耳、台湾平菇、台湾鲍鱼菇、黑鲍菇、榕树平菇,是一种高温季节发生的珍稀菌类。现将其大棚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菇房(棚)搭建1.1菇房建造方式菇房选择坐北朝南,要地势高,平坦、水源方便、保温、保湿、通风,较好散射光,周边环境条件好。栽培房长8~10 m,宽4.8~5.0 m,高4.5 m,菇房单边建2个门,门规格1 m×2 m,门对流方向安装可开启的60 cm×130 cm窗2  相似文献   

17.
张克 《北方园艺》1999,(2):69-69
1菌种选择不同平菇品种的生长特性不一致,尤其是产菇期所需适温范围存在差异,分解稻草的能力也不同。因此,在一定的季节内必须选用一定的栽培品种,并且要具有分解能力强的特点。我区华丽侧耳(佛罗里达平菇)、漏斗状侧耳(凤尾菇)等品种除了具有发菌力强、出菇早、...  相似文献   

18.
王玫 《食用菌》2003,25(1):38-38
白灵侧耳Pleurotusnebrodensis又名白灵菇 ,其肉质肥厚、口感细腻、味似鲍鱼 ,有“素鲍鱼”之美称 ,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近年在华北地区发展很快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销售价格下滑。有菇农反映 ,生产白灵侧耳产量低 ,成本高 ,不赚钱。产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出菇不整齐 ,不能保证每个栽培袋都能出菇。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 ,我们摸索出一套搔菌管理模式 ,不仅使每个栽培袋都能出菇 ,且出菇快、整齐 ,朵形好 ,是提高白灵侧耳产量的好方法。现将搔菌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 搔菌的时间 栽培菌袋发满菌后 ,继续培养 ,菌…  相似文献   

19.
秀珍菇又名小平菇,隶属侧耳科侧耳属凤尾菇种,不仅味道鲜美,质地细嫩,而且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含量接近肉类,比一般蔬菜高3-6倍,甚至高于双孢蘑菇、香菇、草菇,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受到消费者青睐。一般市场鲜销价6元/kg以上,夏季利用高海拔地区种植秀珍菇,经一年试种,取得初  相似文献   

20.
菇菜间种是一种新型的栽培形式,即在有限的小块土地上,多层次的、充分的利用土地、光、气、水等自然资源,是立体农业的一种重要形式。1986年—1987年,我们初步探讨了平菇、凤尾菇与多种蔬菜间种的高产栽培工艺。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材料与方法一、供试品种:1.菌种:凤尾菇、菌糠侧耳、宁杂一号。2.蔬菜:蕃茄、花菜、刀豆、卷心菜。二、试验方法:春季:试验1为凤尾菇与卷心菜间种。试验2为凤尾菇与刀豆间种。畦长7米,宽1.3米,每小区面积为9.5平方米。菇菜间种,畦中间挖50厘米宽、10厘米深的浅沟作菇畦,面积3.5平方米。畦两边各留15厘米宽种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