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7 毫秒
1.
研究了从苦皮藤根皮中分离的一株编号为2K3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杀菌活性。生物测定结果表明,2K3菌株菌丝体的甲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中,甲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比乙酸乙酯提取物强,在1 000μg/mL浓度下对烟草赤星病菌、马铃薯干腐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苹果炭疽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大于90%;抑制孢子萌发法试验结果表明,2K3菌株菌丝体的甲醇提取物对烟草赤星病菌玉米大斑病菌和马铃薯干腐病菌的EC50分别为59.4μg/mL、96.5μg/mL和132.5μg/mL;管碟法生测结果表明,2K3菌株菌丝体的甲醇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0 mm和27 mm;盆栽试验结果表明,2K3菌株菌丝体的甲醇提取物在2 000μg/mL浓度下对小麦白粉病的治疗和保护作用均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鸦胆子去油后废渣的抑菌活性成分,为开发生物药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和滤纸片法等测定鸦胆子废渣粗提物及不同溶剂萃取物对禾谷镰刀菌、茄子黄萎病菌和西瓜枯萎病菌等18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并通过生物活性跟踪对其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及鉴定。【结果】在10 mg/mL浓度下鸦胆子甲醇提取物仅对水稻纹枯病菌具有抑制活性,其抑制率为33.33%;但在5 mg/mL浓度下其石油醚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供试病原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菌活性最明显,对12种供试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火龙果溃疡病菌、苦瓜枯萎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率分别达75.71%、56.47%和51.72%,对应的致死中浓度(EC50)分别为2.65、3.48和2.10 mg/mL。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火龙果溃疡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在浓度为2.5000 mg/mL时抑制率达100.00%;在紫外光和自然光条件下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火龙果溃疡病菌的抑菌活性稳定。从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catechol(1)、benzofuran-2-carboxaldehyde(2)、1H-Indazole(3)、vanillic acid(4)、cleomiscosin A(5)等5种化合物,其中,化合物2和3为首次从鸦胆子中分离获得,但化合物1、2、4和5对供试火龙果溃疡病菌、苦瓜枯萎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均无显著抑菌活性(P>0.05)。【结论】鸦胆子废渣中含有抑菌活性成分,在植物病害防控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冬青卫矛内生真菌2QR1菌株代谢产物的杀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寻找天然植物源新的具有农药活性的先导化合物,从冬青卫矛根皮中分离到1株内生真菌,编号为2QR1,初步鉴定其为半知菌亚门,曲霉属(Aspergillus)。室内活性测定结果表明,2QR1菌株发酵液的杀菌活性远高于菌丝体的杀菌活性。该菌株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小麦根腐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苹果炭疽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番茄叶霉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和马铃薯干腐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的有效中质量浓度EC50值分别为53.6,63.1,63.3,98.2,106.5,115.9和166.3μg/mL;对玉米大斑病菌、小麦根腐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和马铃薯干腐病菌抑制孢子萌发的有效中质量浓度EC50值分别为94.8,139.1,146.6和180.1μg/mL;在质量浓度为500μg/mL时,对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在16 mm以上。盆栽试验结果表明,2QR1菌株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在质量浓度为2 000μg/mL时,对小麦白粉病的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分别为61.9%和81.6%。选用硅胶柱层析,以杀菌活性追踪为指导,对该菌株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了杀菌活性成分的分离,得到化合物B9。化合物B9对玉米大斑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小麦根腐病菌和马铃薯干腐病菌抑制孢子萌发的有效中质量浓度EC50值分别为0.8,1.4,3.3和5.0μg/mL。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博落回根的活性部位。[方法]采用浸渍法,研究了博落回根乙醇粗提取物及其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4种萃取物对2、6龄黄粉虫的触杀活性。[结果]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升高,黄粉虫的校正死亡率升高,当浓度为100 mg/ml时,乙酸乙酯萃取物对2龄黄粉虫的触杀活性最高,48 h校正死亡率达80.95%,LC50为65.532 9 mg/ml,杀虫活性整体表现为:乙酸乙酯层>石油醚层=正丁醇层>总提取物(乙醇)>水层;乙醇提取物和石油醚萃取物对6龄黄粉虫的触杀活性最高,48 h校正死亡率分别达71.42%和66.67%,LC50分别为83.899 8和86.687 7 mg/ml,杀虫活性整体表现为:总提取物(乙醇)>石油醚层>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水层。[结论]博落回根杀虫活性成分主要分布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所在极性范围内,可对该部位进一步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5.
以刺茶美登木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其提取物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在活性跟踪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化分离手段,获得2个木脂素类单体化合物Tanegool和Prinsepiol,进一步测定了单体化合物对以上几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当刺茶美登木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对油菜菌核病菌、小麦根腐病菌、番茄早疫病菌、西瓜枯萎病菌的抑制率均在75%以上;Tanegool对油菜菌核病菌、小麦根腐病菌、西瓜枯萎病菌表现出浓度依赖性,质量浓度为1 mg/mL时,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抑制率最高、可达质量浓度为0.2 mg/mL时的6倍。  相似文献   

6.
采用生长速率法对巴东醉鱼草乙醇提取物和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3种溶剂萃取相的抑菌活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10g/L(干样)的巴东醉鱼草乙醇提取物对供试的24种植物病原真菌均表现出一定抑制作用,其中对油菜菌核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玉米小斑病菌和水稻稻瘟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均超过80%;3种溶剂萃取相对上述4种病原菌菌丝生长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乙酸乙酯萃取相活性最强,在质量浓度5g/L(干样)下,对4种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在75%以上,对油菜菌核病菌的作用最强(89.14%);质量浓度为1g/L时,对油菜菌核的作用为71.37%,对以上4种病原真菌的EC50分别为0.492、0.534、0.531和0.938g/L。据此,可推测巴东醉鱼草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中等极性部位。  相似文献   

7.
采用抑菌圈法和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倒提壶地上部分醇提物的石油醚相、氯仿相、乙酸乙酯相和水相4个极性部位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5种细菌及可可葡萄座腔菌、尖孢镰刀菌、腐皮镰刀菌、多主棒孢霉和尖孢炭疽菌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差异较大。石油醚相对5种供试的细菌菌株均无作用;氯仿相对大肠杆菌和普通变形杆菌具有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均为3 mg/mL;乙酸乙酯相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普通变形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均为2 mg/mL;水相仅对大肠杆菌具有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为20 mg/mL。氯仿相对腐皮镰刀菌的抑菌作用最强,EC50为1.48 mg/mL;乙酸乙酯相对可可葡萄座腔菌和多主棒孢霉抑菌作用最强,EC50分别为1.78 mg/mL和0.63 mg/mL;石油醚相和水相的抑真菌活性相对较弱。石油醚相、氯仿相和水相对供试真菌中的部分菌种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苦楝果提取物对美国白蛾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苦楝果作为杀虫剂的效果,对苦楝果的乙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的活性物质对美国白蛾4龄幼虫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苦楝果乙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美国白蛾幼虫具有明显的拒食、生长抑制和触杀作用,其生物活性与浓度成正相关。乙醇提取物的拒食和生长抑制作用要优于乙酸乙酯提取物的,但是乙酸乙酯提取物的触杀作用比乙醇提取物的要好。处理24、48和72 h乙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拒食中浓度分别为1.10 mg/mL、0-87 mg/mL、0.62 mg/mL和1.88 mg/mL、1.29 mg/mL、1.04 mg/mL;处理24 h,5.00 mg/mL浓度下乙醇提取物处理的幼虫体重成负增长状态,抑制率为100%,而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制率为83.55%;处理48 h乙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的致死中浓度分别是4.35 mg/mL和1.99 mg/mL。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对一株木霉真菌Trichoderma sp.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和菌丝的甲醇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调查,从中分离到4个化合物。经过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其为cyclonerodiol(1)、5α,8α-epidioxyergosta-6,22-diem-3β-ol(2)、1-monoolein(3)和methyl elaidate(4)。化合物1在质量浓度800 mg/L时对全齿复活线虫表现出微弱的毒杀活性,72 h内线虫致死率为35.6%,在1 mg/disc的浓度下对淡紫拟青霉抑菌圈大小为1.2 cm。  相似文献   

10.
2种中药植物提取物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苍术和乌药2种中药植物甲醇提取物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为其在农药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苍术甲醇提取物对玉米大斑病菌、金橘砂皮病菌、甘蔗凤梨病菌、茶轮斑病菌、烟草黑胫病菌有很高的抑菌活性,质量浓度为10 g/L时,抑菌率在85.17%~100%,其对玉米大斑病菌、甘蔗凤梨病菌、茶轮斑病菌、水稻胡麻叶斑病菌、辣椒炭疽病菌、烟草黑胫病菌菌丝的有效中浓度(EC50值)为0.131 6~0.980 2 g/L。乌药甲醇提取物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很高的抑菌活性,质量浓度为10 g/L时,抑菌率均在80%以上,其中对除贡柑链格孢菌外9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的EC50值为0.102 0~0.632 9 g/L。采用液-液萃取法和固-液萃取法分别对苍术和乌药的抑菌活性成分进行初步分离,结合活性跟踪,发现苍术抑菌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萃取层和石油醚萃取层中,乌药抑菌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萃取层中。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探讨软枝黄蝉杀虫活性成分.以菜青虫为靶标昆虫,采用生物活性示踪法分离鉴定软枝黄蝉杀虫活性成分,采用小叶碟添加法测定活性成分对菜青虫幼虫的杀虫活性;3种活性成分鉴定分别为黄蝉花定、黄蝉花辛和黄蝉花索。活性测试结果表明.3种活性成分对菜青虫5龄幼虫均有很强的拒食作用.处理后48hAFC.加值分别为0.071,0.045和0.103mg/mL,同时,3种化合物对菜青虫还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其中,以黄蝉花素毒杀作用最强,其LC50值仅为0.026mg/mL,优于对照药剂川楝素(0.033mg/mL);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可能是软枝黄蝉主要的杀虫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2.
砂地柏果实中2种二萜类杀虫活性成分的分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粘虫幼虫为试虫,采用活性跟踪法,从砂地柏(SabinavulgarisAnt.)果实中分离出2种二萜化合物,经MS,1HNMR和13CNMR鉴定为4-表-松香醛和7,13-松香二烯-3-酮。活性测试结果表明,0.005g/mL4-表-松香醛和7,13-松香二烯-3-酮对3龄粘虫均具有较强的拒食及一定的毒杀活性。  相似文献   

13.
黄皮种子中杀松材线虫成分分离及活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药液浸渍法测定了黄皮Clausena lansium不同部位甲醇提取物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生物活性,在活性跟踪的基础上,通过萃取、柱层析、薄层制备、重结晶、核磁共振等方法对其有效成分进行了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黄皮不同部位甲醇提取物中种子提取物对松材线虫的毒杀活性最高,在1 mg/mL水溶液中处理72 h的校正死亡率为100%.各萃取相中石油醚相的活性最高,从石油醚相中分离、纯化获得一黄色晶体,经核磁共振检测分析为Lansiumamide B(N-甲基-N-顺-苯乙烯-肉桂酰胺).该化合物处理松材线虫24、48、72 h的LC50值分别为8.38、6.36、5.38 mg/L,表明该化合物是黄皮种子中主要杀松材线虫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来源于青稞酒糟的菌株对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的抑菌活性,为马铃薯保鲜菌剂及生防制剂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对分离自青稞酒糟的40株菌株进行抑制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青9A-7-5、青9A-8-8、青9A-5-3和青9A-6-2)活性测定,从中筛选活性菌株并进行活性菌株稳定性评价;采用牛津杯法对活性菌株发酵液萃取物进行抑制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活性测定及稳定性评价;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活性菌株进行鉴定。【结果】通过平板对峙法从40株青稞酒糟菌株中筛选出8株(菌株JZ2c24、JZ3d09、JZ3c08、JZ2b13、JZ1-4-10、JZ1-1-1、JZ1-1-9和JZ1-4-1)对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具有较高抑菌活性的菌株,其中,菌株JZ1-1-1对病原菌青9A-7-5的抑菌活性稳定,其抑菌带缩小率为25.42%,菌株JZ1-1-9对病原菌青9A-6-2的抑菌活性稳定,其抑菌带缩小率为26.20%;在浓度为50.00 mg/mL时,菌株JZ1-1-1的发酵液水相萃取物溶液对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青9A-7-5的抑菌活性较高,其抑制中浓度(EC50)为19.16 mg/mL,菌株JZ1-1-9的发酵液水相萃取物溶液对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青9A-6-2的抑菌活性较高,其EC50为20.80 mg/mL,且菌株JZ1-1-1的发酵液水相萃取物溶液最稳定。结合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将菌株JZ1-1-1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结论】来源于青稞酒糟的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JZ1-1-1具有作为马铃薯保鲜菌剂及生防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为获得去除铅、锌污染的高效菌株,采用浓度梯度筛选法,从受铅锌冶炼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耐铅锌离子微生物,并研究其对Pb2+和Zn2+离子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筛选的菌株(编号0a)在试验条件范围内吸附基本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行为,重金属离子浓度为300mg/L时0a菌对Zn2+、Pb2+离子最大吸附量分别达23.6mg/g和31.7mg/g;pH为3~6时对Zn2+、Pb2+的去除率较高,pH值为7.5时分别对Zn2+、Pb2+的吸附量最高,为30.96mg/g和23.5mg/g;吸附率与吸附时间符合吸附+细胞膜传输模型。初步鉴定该菌株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利用蔷薇科植物提取物(SHY)分别与新城疫、禽流感H9、H5亚型病毒作用后,接种10 d SPF鸡胚,评价SHY对病毒的抑制作用;给21 d SPF鸡连续口服该中药提取物5 d后,分别用新城疫、禽流感病毒攻击,观察对SPF鸡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SHY测试剂量对SPF鸡胚没有毒性;20、10、5和2.5 mg/mL提取物与一定量的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病毒作用后,鸡胚全部存活,病毒测定为阴性;与禽流感H5亚型病毒作用后,2.5 mg/mL组不能完全保护鸡胚存活(6/8),病毒分离阳性.在攻毒试验中,SPF鸡分别按60、50、40和20 mg口服后,用新城疫和禽流感H9亚型攻毒保护分别为5/5、5/5、5/5和4/5.显示SHY不但能显著抑制新城疫、禽流感H9和H5亚型在鸡胚上增殖,而且能保护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病毒的攻击.对SHY深入的研究,有望开发出有效抗禽流感药物.  相似文献   

17.
以8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茵,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合欢茎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为3mg/mL时,合欢茎叶提取物对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f.sp.uasinfectum)、终极腐霉病菌(Pythiumultimum)、棉花立枯病菌(Rhizoctoniasolani)的活性较高,抑菌率分别为42.77%、72.29%、46.34%;其EC50分别为3.9828、1.0361、3.4931mg/mL。合欢茎叶提取物的不同极性溶液萃取物中正丁醇萃取物对终极腐霉病菌的抑菌活性较高,其EC50为0.884lmg/mL。。针对正丁醇萃取物进行柱层析,浓度为1mg/mL。时,组分4对终极腐霉有较高的生物活性,抑菌率为83.25%。因此,对组分4的分离纯化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离获得对农作物致病菌有高效拮抗作用的植物内生菌,并对其进行系统鉴定和代谢成分分析.[方法]用研磨法从蓝麻黄中分离内生真菌,并用琼脂扩散法筛选具有抗农作物致病菌活性的内生真菌;利用菌株形态特征和ITS-5.8S rDNA序列分析进行拮抗菌鉴定,经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从蓝麻黄中分离得到5株内生真菌,其中XJEG-GF-79对葡萄白腐病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3 mm.经形态学观察和分子分类学分析鉴定,内生拮抗真菌XJEG-GF-79与Pleosporaceae sp. SN-2008同源性达到100;,该菌株代谢产物中含有生物碱和多糖,其经测定,发酵液中多糖含量为1.914 mg/mL.[结论]蓝麻黄内生真菌XJEG-GF-79对葡萄白腐病菌有明显的拮抗作用,最终鉴定为链格孢霉 Pleosporaceae s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