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自然保护区生产的生态产品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安全、进行生态功能调节发挥着重要作用。文中通过构建合理的评估体系,在GIS技术支持下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评估了2000-2010年呼伦贝尔辉河保护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结果表明:2000-2010年呼伦贝尔辉河保护区各类生态系统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各不相同,单位面积涵养水源量、保持土壤量和固碳释氧量分别为:8.03×104m3/km2、5.67t/hm2、46.95×106g/hm2;11a间,保护区的涵养水源能力与保持土壤能力整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而固碳释氧能力则呈下降趋势。文中运用的评估方法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可以扩展运用到我国北方类似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产品供给评估中。  相似文献   

2.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总经济价值评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效用价值论和可持续价值观下建立了旅游资源总经济价值分类框架.具体分析兴隆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的利用方式,建立其总经济价值体系.建立兴隆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价值评估方法,评估了兴隆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总经济价值.结果显示:兴隆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的主要经济价值体现在间接使用价值,非使用价值较大,直接服务价值主要体现在生...  相似文献   

3.
基于格局、特征和过程的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对于科学地制定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策略,维持和改善草地生态系统,提高环境资源有价意识十分重要。利用市场价值法、造林成本法、影子工程法、费用替代法等方法对甘肃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山丹马场草地生态系统提供的8类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山丹马场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达58.024×107元/年,其中产品提供功能价值、调节功能价值、文化功能价值分别为1.840×107元/年、56.160×107元/年、0.024×107元/年;在各项服务功能价值的贡献之中,涵养水源、气候调节占有的价值最大,分别占到了所有价值的45.481%和39.277%。因此,保护山丹马场草地生态系统对于遏制祁连山北坡生态环境恶化和保护河西走廊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秦皇岛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采用权威部门发布的公共数据和已公开发表的科技文献资料数据,对秦皇岛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07年秦皇岛市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游憩所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为331.50亿元,是2007年秦皇岛市GDP的0.498倍,各项生态服务价值顺序是涵养水源>固碳释氧>保育土壤>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大气>积累营养物质>森林游憩。单位面积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大小是青龙县>北戴河区>抚宁县>山海关>卢龙县>昌黎县>海港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66.8%分布在北部山区。研究结果能为秦皇岛市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绿色GDP的核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砒砂岩区沙棘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实地调研和监测,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参照国内权威部门公布的价格参数,运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等方法定量评估了我国砒砂岩区沙棘林生态服务价值。结果表明:2010年砒砂岩区沙棘林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制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森林防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服务总价值为91.03×108元,其中保育土壤价值最高,其次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涵养水源价值,三者价值量分别为56.66、17.69、6.41×108元,占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的88.71%。从研究区域来看,准格尔旗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最高,其次是东胜市和府谷县,三者价值量分别为28.41、21.21、14.21×108元,占总服务功能价值的70.12%。研究还发现,生态服务单位面积价值最高的是伊金霍洛旗,最低的是达拉特旗。砒砂岩区沙棘林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为52848.83元.hm-2,高于全国森林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51333.33元.hm-2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新疆博斯腾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资源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针对新疆博斯腾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直接利用价值(物质生产、休闲旅游功能)和间接利用价值(涵养水源、调蓄洪水、降解污染、生物栖息地、文化科研功能)进行了货币化的评估,结果表明:博斯腾湖湿地的主要作用是为塔里木盆地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涵养水源.在制定博斯腾湖湿地建设与发展规划时,要重视其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持续性,要均衡考虑区域内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出了博斯腾湖湿地生态系统持续利用的思路,以期为博斯腾湖湿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测定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植被类型的土壤和凋落物的物理性质及持水量,研究不同植被类型的水源涵养服务。结果表明:①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物理性质各异,天然植被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善作用强于人工植被。0~60 cm土层平均容重白桦林的最小,农田的最大;土壤最大持水量白桦林最高,线叶菊草原最低;土壤非毛管持水量白桦林最高,农田最低。② 阴坡植被凋落物水源涵养能力高于阳坡植被,其中华北落叶松林凋落物水源涵养能力最强。③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凋落物水源涵养服务不同。白桦林水源涵养量最高,显著高于线叶菊草原和农田,而与蒙古栎林、华北落叶松林、虎榛子灌丛及山杏灌丛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赣江源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森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非常丰富,而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采用直接市场法、成本法、替代工程法、碳税法等方法,对江西省赣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赣江源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75.59-760.05)亿元,其中,林产品价值为0.02亿元,森林休闲游憩价值为2.08亿元,森林涵养水源价值为(1.40-675.00)亿元,森林土壤保持价值为49.56亿元,森林C02固定价值为(7.23-26.19)亿元,森林02释放价值为(7.20-15.30)亿元等。可以看出,林产品价值和森林休闲游憩价值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中所占比例较小,表明赣江源自然保护区可开发利用的功能价值潜力巨大。赣江源自然保护区作为赣江流域的源头区,对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因此,应该建立源头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维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完整性,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水土保持林草措施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研究以水土保持学、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认为水土保持林草措施生态服务功能是指该措施对维持、改良和保护人类及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的综合效用,包括保持和涵养水源、保持和改良土壤、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供氧、净化空气和防风固沙等6项功能。利用费用支出法、市场价值法、边际机会成本法等多种方法估算出了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每年为全国带来的生态服务价值总量为2394.83亿元,其中保持与改良土壤价值为2098.80亿元,保水与涵养水源价值为47.78亿元,防风固沙价值为81.91亿元,固碳供氧价值为40.67亿元,维持生物多样性价值为74.83亿元,净化空气价值为50.84亿元。  相似文献   

10.
水土保持服务功能下的生态补偿优先区识别的研究,对建立适宜当地生态发展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体系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以宁夏为研究区,运用InVEST模型评估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碳储存三项主要水土保持服务功能,并进行价值化表达;综合考虑各区县生态补偿优先级和生态脆弱性指数,对全区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优先区进行空间识别。研究表明:2000年、2010年、2020年宁夏水土保持价值分别为2478.9×108元、2661.7×108元、2958.5×108元,总体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在空间上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其最高值位于泾源县,最低值位于金凤区;全区20 a来水土保持优先补偿区动态变化差异较小,补偿优先区主要位于生态价值高、经济落后的南部地区,而生态补偿次级优先区则位于中部和北部生态价值较低、经济水平较高区域。对生态补偿优先区进行补偿能够有效提高生态补偿的效率,促进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中国南方典型的红壤和紫色土丘陵区——衡阳盆地为例,分析论述了衡阳盆地地表水资源脆弱性主要表现在:降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不利于水土保持的地表物质组成和植被覆盖;耗水量大的农业种植结构以及调蓄水功能弱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农业水资源管理的主要对策:一是强化地表雨水的资源化过程;二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以及建立节水型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2.
荒漠生物结皮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宋阳  严平  张宏  孟祥亮 《干旱区研究》2004,21(4):439-443
生物结皮在干旱区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一个关键的角色,它可以影响干旱区土壤的结构、功能、生产力,包括土壤稳定性、土壤保水力、碳、氮的固定和土壤的肥力等。结合国内外生物结皮的研究,提出生物结皮的影响因子、生物结皮与周围植物的关系、生物结皮形态的变化与分布的异质性等几个问题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水是干旱区野生动物所依存的重要生态因子,野生动物的生存与可利用水源和水质息息相关。为科学评价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KNR)放归普氏野马活动区域水源的水质,对KNR野马野放区现存的3种水源:自然水源(NW)、改造水源(RW)和遗弃水源(AW)进行了系统调查与取样。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和离子色谱(IC)分析水质。结果显示:F-、SO2-4和水中Na元素超标率较为严重,分别为60%、24%和28%。永久性自然水源中,Na元素和SO2-4浓度较高,超标率为100%。临时性自然水源中的多数离子/元素浓度低于永久性自然水源,但F-超标率达80%,显著高于其他水源。除Mg和Fe元素外,改造水源大多数离子/元素浓度与永久性自然水源相近。与遗弃水源相比较,除F-外,改造水源其他离子浓度均降低。总体上,[JP2]离子浓度的趋势为遗弃水源>[JP]自然水源≈改造水源。本研究表明,3种水源中,临时性水源水质F-含量过高,在今后的改造中,应该注意除氟工作。改造水源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所改善,为野生动物利用的重要水源。因此,改造水源是有利于野生动物的,但应该由传统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减少遗弃水源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对西藏自治区曲松县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区内生态环境既有有利的方面,如水热同期、光温配合好,降水相对较多,生态系统复杂多样等;也有不利方面,表现在土壤多具有原始性和幼年性特征,气候灾害和山地灾害类型多,发生频繁,植被退化严重,群落物种的多样性小,群落稳定性差,生态系统脆弱等方面。全区可划分为3个生态小区,各生态小区具有不同的适宜性和限制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藏东横断山区土壤侵蚀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RC/INFO的空间分析与统计分析功能,从海拔、坡度、土壤以及土地利用四个方面,对藏东横断山区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来讲,三江河谷地带水蚀较强;山体中部以微度侵蚀为主,而森林采伐迹地土壤侵蚀严重;海拔4500m以上地带,冻融侵蚀严重。(2)不同的海拔与坡度等级下,4000-5000m与25°-35°土壤侵蚀最强。(3)水力侵蚀主要发生在褐土与灰褐土土壤类型,冻融侵蚀主要发生在寒冻土、黑毡土以及草毡土土壤类型。(4)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草地和林地,低覆盖草地上冻融侵蚀尤为严重。通过土壤侵蚀分布特征的研究,为土壤侵蚀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哈纳斯自然保护区植被特点及植物区系形成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充分反映了欧洲-西伯利亚区系成分的特色。山地针叶林带与天山相比显著下降,为阴暗泰加林类型。植被类型丰富多样,与天山的植被特点迥然不同。本区植物区系形成于第四纪。其区系组成以温带成分为主,并含有少量的古地中海成分。以本土发生的安哥拉区系成分米体;发源于华夏地区的亚洲温带成分渗透至本区;残存的古地中海成分有小部分通过相邻地区向本区渗放。  相似文献   

17.
新疆阿尔泰山区白湖水质水量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湖位于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人迹罕至,湖泊及其流域环境保持自然状态。湖水直接接受喀纳斯雪冰融水补给,湖泊基本特征的变化敏感地反映了流域的气候变化。开展核心区湖泊流域水文、水质以及生物等基本特征的调查,为了解不同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环境的变化特征与规律,为科学保护和管理环境、适应未来气候变化提供依据。据调查,目前白湖最大水深为137 m,湖泊面积约9 km2,蓄水量4.1×108 m3,湖水矿化度为32.9 mg•L-1,硬度和碱度分别为17.1 mg•L-1和18.2 mg•L-1,pH为8.3,水体呈弱碱性。水化学特征与喀纳斯湖接近,但水体颜色差别大。采用LEO1530VP扫描电子显微镜、INA C300 X射线能谱仪分析表明,水体中白色悬浮颗粒主要为石英矿物,并从河源区物质、河水动力以及湖水介质3个方面分析了白湖颜色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雨季北京山区3种典型植物的水分来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分是植物生长、初级生产力形成以及生态系统稳定的主要控制因素。为了深入探讨在雨季降雨后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和荆条(Vitex negundo var.heterophylla)的水分来源,根据降水、土壤水、地下水及植物茎干水分同位素特征,采用直接对比法和多源线性混合模型(Isosource)开展系统研究。结果显示:① 在雨后,侧柏主要利用表层0~10 cm的土壤水分和80 cm以下的深层土壤水分,它们对侧柏的水分贡献率分别为35.8%和55.6%,而对中间层(10~80 cm)土壤水分的利用较少;② 栓皮栎的水分来源与侧柏相似,但是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利用率比侧柏大,而对浅层土壤水分的利用率比侧柏小,这两层土壤水分的贡献率分别为17.7%和77.2%;③ 荆条的水分来源比较复杂,但主要来源仍然是表层0~10 cm的土壤水分,表层水分对其水分的贡献率为46.6%,而且对其他土层水分都有利用;在雨后,土壤水分充足的条件下,不同物种间水分利用模式仍有差异,从而促进了对土壤水分的有效利用,缓解了半干旱区物种间的水分竞争,这对我国北方山区生态恢复物种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巩留野核桃林土壤的形成及其特征特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研究了我国唯一的野核桃自然保护区的野核桃林土壤的形成条件、形成过程、剖面特片及理化特性。野核桃在巩留凯特明山前峡谷的繁衍生息,并发育着野核桃林土壤,是特殊的地质历史条件和小气候等综合作用的结果,野核桃土壤在长期特定的生物、气候条件下,其腐殖化过程和钙积化过程明显,粘化过程较弱。土壤剖面含硅铝高,但分异明显,具有特色。AS和A1层质地适中,土体温润,结构良好,富含有机质和养分,春肥力较高,林木自  相似文献   

20.
金塔斯草原类草地自然保护区的植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海金塔斯草在搂草地自然保护区位于阿尔泰南坡中段,海拔高程在1000-3000m之间。降水较多,气候冷湿,冬季漫长,积雪厚,寒潮,强冷空气频繁入侵和逆温现象不明显等。植被的显著特点是:植物区系丰富,已初步采集,记录到280种。估计可达到350种以上,地理尬发比较复杂;植物群落类型丰富多彩,呈明显垂直带状分布;植被垂直带结构完整,属西伯利亚-蒙古山地植被生趣带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