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篇
基础科学   1篇
  25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重庆缙云山典型林分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林地与涵养水源功能的关系。[方法]通过实地调查与实验分析,对重庆缙云山中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楠竹林和灌木林4种典型林分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分析。[结果]4种林分的土壤饱和蓄水量顺序为灌木林(266.48 mm)>针阔混交林(190.40 mm)>常绿阔叶林(186.80 mm)>楠竹林(174.80 mm);枯落物最大持水量顺序为灌木林(8.06 mm)>针阔混交林(4.71 mm)>常绿阔叶林(4.32 mm)>楠竹林(3.34 mm);各种林分的林冠截留率顺序为针阔混交林(16.15%)>常绿阔叶林(14.70%)>楠竹林(12.64%)。[结论]该研究对合理经营森林资源、改善水环境、实现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 郑兴波.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土壤呼吸变化规律及驱动机制的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6:9-10.
  • Singh JS,Gupta SR.Plant decomposition and soil respiration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J).The Botany Review,1977,43(4);449-528.
  • 曹建华,宋林华,姜光辉,等.路甫石林地区土壤呼吸及碳稳定同位素日动态特征[J].中国岩溶,2005,24(1):23-27.
  • 冯文婷,邹晓明,沙丽清,等.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土壤呼吸季节和昼夜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比较[J].植物生态学报,2008,32(1):31-39.
  • 谢静霞,翟翠霞,李彦.盐生荒漠与绿洲农田土城CO2通量的对比研究[J].自然科学通报,2008,18(3):262-268.
  • 杨建军,吕光辉,张燕,等.艾比湖流域土壤呼吸日变化及水热因子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09,46(2)223-231.
  • 张丽华,陈亚宁,李卫红,等.干早区荒漠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J].生态学报,2008,28(5):1912-1924.
  • 黄湘,李卫红,陈亚宁,等.塔里木河下游荒漠河岸林群落土壤呼吸及影响因子[J].生态学报,2007,27(5):1951-1958.
  • 李嵘,李勇,李俊杰,等.黄土丘陵俊蚀坡地土壤呼吸初步研究[J].中国农业气象,2008,29(2):123-126.
  • 王艳萍,商吉喜,冯朝阳,等.北京京郊果园施用不同农肥的土城呼吸特征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9,35(1):77-83.
  • 冯朝阳,吕世海,高吉喜,等.华北山地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呼吸特征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30(2):20-2
  • 刘尚华,吕世海,冯朝阳,等.京西百花山区六种植物群落凋落物及土壤呼吸特性研究[J].中国草地学报,2008,30(1):78-85.
  • 王鹤松,张劲松,孟平,等.华北低山丘陵区冬小麦田土壤呼吸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J].中国农业气象,2007,28(1):21-24.
  • 张劲松,孟平,王鹤松,等.华北石质山区刺槐人工林的土壤呼吸[J].林业科学,2008,44(2):8-14.
  • 黄辉,杨玉盛,高人,等.杉木林与楠木林土壤吸昼夜变化及与土温变化的关系[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2):114-116.
  • 张静,杨玉盛,曾宏达,等.亚热带马尼拉草坪生态系统呼吸昼夜变化研究初报[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8,3(1):31-38.
  • 肖胜生,叶功富,郭瑞红,等.木麻黄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日变化[J].海峡科学,2008,10:39-41.
  • Billings SA,Richter DD,Yarie J.Soil carbon dioxide flu.and profile concentrations in two boreal forests[J].Canad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1998,28(12):1773-1783.
  • Davidson EA,Belk E,Boone RD.Soil water content and temperature as independent or confounded factors controlling soil respiration in a temperate mixed hardwood forest[J].Global Change Biology,1998,4(2):217-227.
  • 张丽萍,陈亚宁,李卫红,等.准噶尔盆地盐穗木群落土壤 CO_2释放规律及其影响因子[J].干早区研究,2007,24(6);855-859.
  • 史广松,刘艳红,康峰峰.暖温带森林土壤呼吸随林分类型及其微生境因子的变异规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9,31(3):408-416.
  • Fang C,Moncrieff J B.The dependence of soil CO_2 efflux on temperature[J].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2001,33:155-165.
  • 王鹤松,张劲松,孟平,等.华北山区非主要生长季典型人工林土壤呼吸变化特征[J].林业科学研究,2007,20(6):820-825.
  • 杨智杰,陈光水,黄石德,等.中亚热带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呼吸的日动态变化[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9,4(2):39-46.
  • 高人,唐英平,杨玉盛,等.衫木人工林和水稻田土壤呼吸Q_(10)值的影响因素初探[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7,2(4):9-13.
  • 张东秋,石培礼,张宪洲.土壤呼吸主要影响伊苏的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5,20(7):778-785.
  • 杨建军,吕光辉,张燕,等.艾比湖流城不同植物群落土坡呼吸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9,22(3):362-370.
  • 刘源月,江洪,邱忠平,等.亚热带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9,44(4):590-594.
  • 谢小赞,江洪,余树全,等,模拟酸雨胁迫对马尾松和杉木幼苗土壤呼吸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9,29(10):5713-5720.
  • 孟春,王立海,沈微.针阔混交林择伐作业后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关系[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36(5):33-37.
  • 沈微,王立海,孟春,小兴安岭天然针阔混交林择伐后土坡呼吸动态变化[J].森林工程,2009,25(3):1-10.
  • >>更多...  相似文献   

    3.
    重庆缙云山典型林分水源涵养功能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林地与涵养水源功能的关系。[方法]通过实地调查与实验分析,对重庆缙云山中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楠竹林和灌木林4种典型林分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分析。[结果]4种林分的土壤饱和蓄水量顺序为灌木林(266.48mm)>针阔混交林(190.40mm)>常绿阔叶林(186.80mm)>楠竹林(174.80mm);枯落物最大持水量顺序为灌木林(8.06mm)>针阔混交林(4.71mm)>常绿阔叶林(4.32mm)>楠竹林(3.34mm);各种林分的林冠截留率顺序为针阔混交林(16.15%)>常绿阔叶林(14.70%)>楠竹林(12.64%)。[结论]该研究对合理经营森林资源、改善水环境、实现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粗木质残体(CWD)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组成和功能发挥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收集整理文献资料数据的基础上对长白山、小兴安岭、秦岭、武夷山、鼎湖山、哀牢山等地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粗木质残体储量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初步统计和分析。初步结果认为:中国南、北方森林生态系统的粗木质残体储量存在差异,北方的粗木质残体储量是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南方的粗木质残体储量是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海拔、林分结构、年平均降水量、自然灾害、人为干扰均是影响粗木质残体储量的因子,枯立木和倒木是中国原始林粗木质残体储量的主要贡献者。研究结果可为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粗木质残体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及相应的合理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图2表2参47  相似文献   
    5.
    对河北木兰围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进行研究,建立以胸径、树高与林木全株及器官生物量的估测模型;得出华北落叶松不同林龄、不同胸径的根茎比,并建立了数学回归模型;建立树龄与单株林木生物量的指数函数形式的生物量积累估测模型,估算单株林木生产力;建立林龄与每公顷林分生物量负指数函数形式的林分生物量估计模型,估计林分生产力。最后估测该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木生物量密度平均值为48.30 t/hm2。  相似文献   
    6.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方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支撑与维持着地球生命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因此它已受到当今世界普遍关注。在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情况下,运用生态服务功能理论可以正确评价水土保持措施的作用,并为合理的生态建设规划提供依据。本文在总结Costanza等人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水土保持各项措施对保护和改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的综合效用。认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包括保护和涵养水源、保护和改良土壤、固碳释氧、净化空气和防风固沙等功能。另外,本文从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水土保持农业措施和水土保持林草措施3个方向为上述功能筛选了10个评价指标,且为各个指标分别建立了评价方法。这些指标及方法将有助于对水土保持措施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7.
    淮北平原四种土地利用类型非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杨树人工林撂荒地、农耕地、农林复合模式的林地和农林复合小麦地的4种土地利用方式对温室气体CO2增长及其通量的影响,利用Licor-8100土壤碳通量测定系统对以上4种不同土地利用的土壤呼吸速率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呼吸速率在非生长季冬季的月内变化和日变化不明显,都保持在低的CO2释放水平;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呼吸速率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农林复合小麦地土壤呼吸速率在非生长季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在2009年12月份的关系不明显,2010年1月份和2月份随着气温的升高,土壤呼吸速率与温度的相关性逐渐增大,与其他因子的相关性也变大,但增加的幅度较小;4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农林复合冬小麦地的CO2平均通量为最小,CO2的释放量比例最小,为22.55%,比农田小麦地、撂荒地和农林复合隔离带林地分别减少3.02%、0.85%和6.00%的CO2释放。农林复合模式的CO2释放量比农田小麦地多释放2.85%,与人工林撂荒地的土壤呼吸速率相同。  相似文献   
    8.
    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评价已成为当前水土保持研究的热点.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对水土保持各类单项或综合治理措施生态效应的评价,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依据.目前,亟需研发专门的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评价专家系统对这一领域积累的大量的专家知识进行快速、智能评价.本文在收集整理大量领域专家知识的基础上,采用产生式规则构建了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评价知识库,并利用可视化开发程序语言VC++将专家系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互集成,研制开发了一个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的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评价专家系统,旨在为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评价提供高效、智能的决策工具.  相似文献   
    9.
    华北平原杨树人工林蒸散发估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华北平原人工杨树林为对象,应用Penman-Monteith、Priestley-Taylor和Hamon模型估算蒸散发量,并以Penman-Monteith模型估算结果为基准,对Priestley-Taylor和Hamon模型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修正前,Priestley-Taylor和Hamon模型与Penman-Monteith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88和0.531,Hamon模型估算的月总蒸散发量结果偏高10.9mm,Priestley-Taylor估算的结果偏低27.3mm;修正后,Priestley-Taylor和Hamon修正公式,相关系数分别提高到0.731和0.761。  相似文献   
    10.
    北京密云油松与刺槐林降雨再分配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野外观测和室内试验对密云集水区两种主要防护林树种(油松、刺槐)在生长季的降雨再分配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油松与刺槐在生长季内降雨的截留量均随降雨量的增大而增大;降雨开始时增加幅度较大,随着降雨量的增加,截留量达到最大值,但油松的变化幅度和最大值均比刺槐大;林冠的截留率随降雨量的增大而减少;降雨初期下降梯度最大,以后趋于平稳直到饱和,油松的截留率大于刺槐;林内穿透雨降雨量与林外降雨量呈线性相关关系,其回归系数可用来估计林冠蓄水蒸发系数,而截距可用来估计林冠蓄水容量;林下枯落物层对降雨进行了第2次分配,可截留一定的穿透雨,且可减少降雨对林下土壤的侵蚀,从而达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