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促进优质水稻产业发展,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稻创新团队与鱼台县人民政府联合,在鱼台县召开了"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暨品牌建设高层论坛",并同时进行了优良食味粳稻品鉴会。来自国内外优质稻米研发及相关领域的17位专家对12个粳稻品种进行食味品评,其中越光综合得分87.86,列第1位,津稻919综合得分87.36,列第2位,稻花香综合得分85.93,列第3位。  相似文献   

2.
全国优质粳稻优良食味品评情况报告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孙雅君 《北方水稻》2007,(5):1-4,18
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征集和初选,筛选出黑龙江、吉林、辽宁、天津、江苏、新疆、河北、山东等省、市、自治区20个优良粳稻品种入选参加食味品评。通过品评可以看到:许多品种均表现出良好的感官食味特性,有些甚至超过日本越光品种;在我国粳稻主产区,只要加强优质食味研究开发力度均能培育出优质食味品种;碾米品质、外观品质及理化指标在对食味影响中存在的相关性需进一步验证,从而建立一套食味品质研究评价体系,使此评价体系完全符合人们对食味的要求;食味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与品种特性、栽培技术、产地、贮藏加工条件等均密不可分;我国有一大批优质食味品种有待于加大开发、宣传、推广力度,并作为优质食味米,高标准地打入国际市场;建立研究我国粳稻食味为主的学术专家组,制定研究目标和发展规划,切实把我国粳稻食味研究做大、做强,尽快提升我国粳稻食味品质的研究水平并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3.
崔晶 《北方水稻》2007,(3):1-4,9
以当前我国粳稻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系统介绍了稻米食味的概念、基本内涵及其评价法,详细论述了优质食味稻米遗传资源的筛选、引进和利用等若干理论性和实践性的重要问题,提出了加快我国食味米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4.
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优质食味粳稻南粳9108高产栽培目标、技术路径,揭示了优质食味粳稻南粳9108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江苏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粳稻主产区,柔软香型半糯性优良食味粳稻的育成与推广,促进了江苏省及周边地区优质稻米产业的发展。1982—2023年江苏省级审定水稻品种共752个。对这752个品种基本特性的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江苏省水稻品种单产稳步提高,这主要归因于每穗粒数增多;食味品质和外观品质尤其整精米率明显改善;白叶枯病抗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6.
《北方水稻》2009,(5):I0012-I0012
品种来源:宁5055是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日本优质粳稻关东194为父本,与江苏优质高产粳稻武粳13杂交,经数代外观与食味品质筛选和条纹叶枯病抗性及半糯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而成的优质粳稻。  相似文献   

7.
王才林 《中国稻米》2022,28(5):82-91
江苏是我国水稻主产省之一,水稻常年种植面积220万hm2左右,总产1 950万t左右,单产近9.0 t/hm2,在保障江苏乃至全国粮食安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长期以来,江苏省的水稻育种一直以高产为主要目标,进入21世纪以后,优质成为江苏水稻育种的首要目标。本文综述了江苏省水稻优质育种的背景、食味品质改良的途径和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培育的进展,剖析了江苏省优良食味粳稻育种的启示及今后江苏省水稻食味品质改良与优质育种发展的方向,以期为广大水稻育种工作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粳稻品质育种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000年以来,江苏省的粳稻品质改良取得了显著成绩,育成了48个品质达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稻谷标准的优质粳稻新品种。但品质突出的优质品种不多,尤其是食味品质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现有优质品种的抗性普遍较差,尤其缺乏对水稻条纹叶枯病和稻瘟病抗性强的品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江苏省粳稻品质改良的对策,应在重视外观品质改良的基础上,特别重视食味品质和抗性的改良,提高江苏粳稻品种的综合丰产性。  相似文献   

9.
优质食用稻米品质的理化指标与食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6,自引:2,他引:86  
 对全国各地选送的78个优质米样品进行了食用稻米品质的理化指标与食味的相关性研究。其中理化指标包括:粒长、长宽比、垩白率、垩白度、透明度、糊化温度、胶稠度、直链淀粉、蛋白质等9项指标。结果表明:(1)籼稻的粒长因子、垩白因子对食味有极显著正线性效应,粒形因子对食味有极显著负线性效应,对食味的重要性顺序为:粒长因子>粒形因子>垩白因子;(2)粳稻的透明度(级)与食味呈显著负相关系。并对农业部部颁“NY122-86”优质食用稻米标准中,籼、粳稻的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糊化温度的Ⅰ、Ⅱ级米的划分标准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粳稻品种食味品质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北方粳稻主栽品种食味品质及水稻遗传改良研究的现状,并与日本、美国粳米的外观品质、食味品质及生产成本、销售价格进行比较。提出制定合理的栽培管理标准,科学制定育种目标及品种品质选育指标,选育和推广种植广、适性较好的优质食味品种,研究早世代材料食味鉴定筛选技术的有效性,建立完整的稻米产品产业链,借鉴国外经验提高稻谷质量等提升粳稻食味品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旨在明确低谷蛋白半糯型粳稻品种(系)与半糯型粳稻和普通粳稻营养和蒸煮食味品质性状的差异及各指标间的关系,为健康优质粳稻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低谷蛋白半糯型粳稻品系为材料,半糯型粳稻和普通粳稻品种为对照,在相同环境和栽培条件下种植3种不同类型的粳稻品种共16个,测定并分析稻米总蛋白质及各组分含量的差异,同时分析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胶稠度等淀粉理化特征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稻米营养与蒸煮食味品质的相关性。【结果】低谷蛋白半糯型粳稻的谷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半糯型粳稻与普通粳稻,醇溶蛋白和清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半糯型粳稻和普通粳稻。低谷蛋白半糯型粳稻的崩解值显著低于半糯型粳稻和普通粳稻,半糯型粳稻的胶稠度与峰值黏度显著高于普通粳稻与低谷蛋白粳稻;低谷蛋白半糯型粳稻的外观、黏度、平衡度、食味值和普通粳稻无显著差异,但显著低于半糯型粳稻。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总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与峰值黏度、崩解值、外观、黏度、平衡度、食味值显著负相关,与消减值、硬度显著正相关;而谷蛋白含量的规律则刚好与之相反。【结论】3种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在谷蛋白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和崩解值上存在差异显著,其中低谷蛋白半糯型...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优质水稻品种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苏是南方粳稻生产大省,推进水稻的优质化布局对于江苏农业高质量发展和打造千亿级稻米产业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江苏具备水稻品种优质化布局的重要基础和良好条件,但当前也存在着品种布局不均衡、优质品种结构化矛盾突出、品种应用不适应市场需求、与生产实际相脱节等矛盾,应充分利用江苏水稻生产区位优势、生态资源优势,加快绿色优质食味品种育种攻关,加快优质品种审定和推广,科学优化品种应用布局,促进优质粳稻安全优质生产,推进江苏优质水稻品种利用布局合理化、科学化,以进一步提高江苏稻米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稻米产业是高邮农业优势主导产业。高邮市优质食味稻产业在种植品种推广、生产技术普及、专业化服务、品牌化创建等方面的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效,但随着稻米市场竞争加剧,高邮优质食味稻米也面临生产主体规模、标准化生产推行等方面的问题。为此,笔者从加大优质食味稻主体品种推广力度、推广应用优质食味稻米绿色生产技术、推进强化优质稻米品牌创建等方面提出振兴高邮优质食味稻产业的发展思路,以促进当地水稻种植增效、农民增收、生态增绿。  相似文献   

14.
~~2007全国优质粳稻食味品评获奖品种展示~~  相似文献   

15.
《北方水稻》2011,(5):4-5
<正>2011年8月21日,已经成功举办两届全国优良食味粳稻品评的北方稻作科技协会联合日本佐竹公司,组织来自中国及日本的19位水稻专家在北京对全国20个优质食味粳稻品种进行了品评。  相似文献   

16.
正由中国作物学会水稻产业分会、北方稻作协会主办,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优质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北京东孚久恒仪器技术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六届粳稻发展论坛"于2018年7月19~21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会议继续围绕"提升稻米品质·食味适应供给结构调整"这一主题,从不同方面深入探讨提升稻米品质食味的方式方法。中国水稻研  相似文献   

17.
《北方水稻》2007,(5):I0002-I0003
2007年8月18日~21日,在北方稻作科技协会、《北方水稻》杂志社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北方水稻发展论坛”期间,隆重召开了“全国优质粳稻优良食味品评”。参评品种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征集初选,最终筛选出20个优质粳稻品种入选参评。来自中国、日本水稻育种、品评专家17人及会议代表7人共计24人参加品评。  相似文献   

18.
盘锦稻区主栽品种品质分析及改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个盘锦稻区主栽品种为试材,选用日本优质粳稻品种作为对照,测定其主要稻米品质指标,揭示盘锦稻区主栽品种品质现状,并通过对比日本优质粳稻及部颁优质米标准,探讨本地区优质米改良方向。结果表明:与日本品种相比,盘锦稻区主栽品种加工品质优于日本品种;垩白性状劣于日本品种;营养食味品质不如日本品种;对应于优质米标准,盘锦稻区品质改良应主要集中于垩白性状及营养食味品质性状。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黑龙江省粳稻育种,特别是粳稻品质育种的现状,分析了在育种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国标1级优质粳稻品种匮乏,优质长粒型香稻品种不多,营养功能型粳稻品种紧缺,及品种抗高寒、抗逆性、抗倒伏性还需要提高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措施,如大力培育优质长粒型香稻品种,提高新品种的食味品质、抗高寒和抗逆性,培育高品质、营养、丰产的粳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2009年8月8日,北方稻作科技协会组织专家对全国20个优良食味粳稻品种进行品评。水稻食味育种专家、品评专家17人及列席品评代表10人进行品评标准的讨论、制定及品评。品评方法参考日本食味品评标准,结合中国食味品评经验制定。品评结果收到比较满意效果,并引发众多思考:我国优良食味粳稻研究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应制定更加完善的评价体系,提升品评高度;充分发挥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的市场价值;进一步发展协会,提升协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