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为解决陆良县活水乡玉米合理施肥问题,通过“3414”试验的实施,通过不同处理方差分析分析找出不同处理间肥料效应显著性,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找出不同肥料效应差异,以及最高产量和经济最佳产量施肥量.结果表明,活水乡玉米施用氮钾肥肥料效应显著,最高产量施肥量:每公顷施用纯N387.3 kg,施用纯P2O5102.3 kg,施用纯K2O 94.8 kg,每公顷最高产量为9874.2 kg;经济最佳产量施肥量:每公顷施用纯N141 kg,施用纯P2O5 104.55 kg,施用纯K2O 5.55 kg,每公顷产量为9442.95 kg,经济最佳产量施肥量经济效益为29911.4元/hm2.为玉米氮磷钾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甘薯钾肥适宜用量,结果表明:N6P6K6(K2O 450 kg/hm2)处理钾肥施用量最大、其甘薯产量最高,为36 322.5 kg/hm2,但施用肥料投入较高,综合效益不佳;N3P3K3(K2O 150 kg/hm2)处理甘薯产量较高,为33 774.0 kg/hm2,施用肥料投入较少为最佳钾肥用量,节约了投入成本,能有效提高农民的收益.  相似文献   

3.
研究采用3414设计方案,开展甘薯平衡施肥田间试验,建立氮、磷、钾肥料施用量与产量、施肥利润之间的效应函数,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施用N213.6kg/hm2、P2O549.2kg/hm2和K2O223.8kg/hm2时,经济产量最高,达38729.5kg/hm2;施肥利润最佳时的施肥量为N209.1kg/hm2、P2O548.4kg/hm2和K2O190.3kg/hm2,最高利润为55669.4元/hm2。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最佳施肥配方,为慈姑生产专用肥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3414”方案设计,测定每个施肥处理的慈姑产量;研究N、P、K不同施肥处理对慈姑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采用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得出慈姑最佳施肥量配比.[结果]N、P、K对慈姑产量有较大影响,N2P2K3处理的肥料配施比例最佳,产量为18 397.80 kg/hm2,增产率104.77%,净增收入80 317.35元/hm2.氮肥对慈姑产量的影响最大,钾肥其次,磷肥最小.[结论]慈姑最高产量的施肥量为:N 446.70 kg/hm2、P2O5 68.10kg/hm2、K2O5 34.90 kg,/hm2,慈姑最高产量为18612.75 kg/hm2.最佳经济产量的施肥量为:N420.60 kg/hm2、P2O5 70.50 kg/hm2、K2O4 92.15kg/hm2,最佳产量为18 579.00 kg/hm2.  相似文献   

5.
甘薯氮磷钾肥平衡施用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3414"现代回归设计方法,设置甘薯施用氮磷钾肥料试验,模拟出甘薯薯块产量和施肥利润的氮磷钾肥料效应函数,结果表明:甘薯最高产量的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 216.30 kg/hm2、P2O565.61 kg/hm2和K2O 263.06 kg/hm2,其最高经济产量达32 611.49kg/hm2;最佳施肥利润的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 183.43 kg/hm2、P2O548.34 kg/hm2和K2O 185.56 kg/hm2,其最佳施肥利润达16 757.40元/hm2,经济产量亦较高,达31 962.38 kg/hm2。  相似文献   

6.
迪庆马铃薯肥料效应与优化施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氮、磷、钾肥不同用量和配比对迪庆马铃薯的产量效应,并建立氮、磷、钾施用量与马铃薯产量关系的肥料效应函数模型,以确定迪庆马铃薯的优化施肥量.结果表明,马铃薯最高产量达34147kg/hm2,施肥量分别是240kg/hm2 N,150kg/hm2 P2O5和480kg/hm2K2O;最佳经济产量为34070kg/hm2,施肥量分别是240kg/hm2 N, 150kg/hm2 P2O5和420kg/hm2 K2O;最佳利润产量为28246kg/hm2,施肥量分别是60kg/hm2N,30kg/hm2P2O5和120kg/hm2K2O.  相似文献   

7.
《吉林农业科学》2015,(4):43-47
采用"3414"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氮磷钾肥配施对春玉米郑单958产量的影响,并进行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施可有效提高产量,产量排在前三位的处理是N3P2K2、N2P3K2、N2P2K2,分别为15 347.0 kg/hm2、15 038.0 kg/hm2、14 935.0 kg/hm2;三种肥料的增产作用大小为氮肥磷肥钾肥;效益排在前三位的处理是N2P2K2、N2P2K1、N2P3K2,分别为27 102.51元/hm2、26 983.37元/hm2、26 070.25元/hm2;N2P2K2(N:260 kg/hm2;P2O5:130 kg/hm2;K2O:130 kg/hm2)处理效益最高且具有较高产量,理论上是试验地区适宜的施肥组合;对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进行求导,得纯N、P(P2O5)、K(K2O)最大施肥量分别为361.61 kg/hm2、185.26 kg/hm2、133.09 kg/hm2;对此肥料效应方程进行解析,得实际最佳施肥量为纯N=290.15 kg/hm2、P(P2O5)=149.62 kg/hm2、K(K2O)=100.15 kg/hm2;因解析得到的实际最佳施肥量与理论最佳施肥量接近,且低于最大施肥量,故建议采用其作为本地春玉米最佳施肥用量。  相似文献   

8.
应用3类肥效模型和Monte Carlo法,对水稻"3414"田间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肥料对产量的影响大小为NPK;N、P、K任意2种肥料在2水平施用时,均有利于第3种肥料肥效的发挥;最高产量和最高施肥利润的函数均为三元二次肥效函数,最高产量和最高施肥利润分别为8 567.92 kg/hm2和17 165.59元/hm2,对应的纯N、P2O5、K2O的比例分别为1∶0.51∶0.56和1∶0.52∶0.52;产量高于8 500kg/hm2的纯N、P2O5、K2O的推荐施肥量分别为151.11~185.43、75.65~96.65、81.81~108.12 kg/hm2,利润高于17 000元/hm2的纯N、P2O5、K2O推荐施肥量分别为120.97~157.24、62.12~83.95、59.01~86.52 kg/hm2。  相似文献   

9.
“3414”不同肥料配比对宁夏麦套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2006年在引黄灌区各县市灌淤土上进行的20多项小麦套种玉米"3414"试验研究,建立了宁夏小麦套种玉米肥料效应函数方程;明确了小麦套种玉米生产中氮肥对产量的贡献是最大的,其次是磷肥,钾肥的贡献最小;找到了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产量的施肥组合方案:最高产量施肥量为每1hm2施入纯N 549.72kg,P2O5 134.57 kg,K2O51.86kg,产量为13852.73 kg;最佳经济产量施肥量为每1hm2施入纯N 546.79kg,P2O5 133.16kg,K2O 49.79kg,产量为13851.46kg,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产量施肥量纯N:P2O5:K2O均为1:0.24:0.09.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氮、磷、钾肥料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采用二次回归"3414"完全试验设计,研究马铃薯在不同氮、磷、钾水平配比时的产量效应,并建立氮、磷、钾施用量与马铃薯产量关系的肥料效应函数模型,以确定台州市马铃薯的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马铃薯最高产量达25.59t/hm2,施肥量分别为N141.93kg/hm2,P2O578.48kg/hm2,K2O241.33kg/hm2,但从经济效益考虑,最佳施肥量为N131.83kg/hm2,P2O575.51kg/hm2,K2O202.57kg/hm2,三种肥料需要量的养分配比为N:P2O5:K2O=1:0.57:1.54,对应的块茎产量为24.34t/hm2。  相似文献   

11.
甘薯3414肥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薄赤砂土上对甘薯进行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对甘薯产量影响最大的是N,P影响最小;通过建立的模拟方程得出每667 m2最佳施肥量为N 14.36 kg、P2O52.64 kg、K2O 16.21kg,N∶P2O5∶K2O为1∶0.2∶1.13,甘薯的最佳经济效益产量为1 563 kg。  相似文献   

12.
采用"3414"肥料效应设计方案,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并获得肥料效应模型及该地力条件下的最佳经济施肥量,即每667 m2施N 9.59 kg、P2O51.19 kg、K2O12.37 kg,最佳经济产量为1 524.2 kg。  相似文献   

13.
刘藜  孙锐锋  肖厚军 《农技服务》2012,29(7):845-846
采用设置田间小区的试验方法,在贵州黔中地区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方在甘薯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甘薯的生长影响不同,配方施肥对甘薯分支数,薯蔓长,生物量等都有明显促进作用;甘薯施用氮磷钾肥要适量,可适当施用农家肥,肥料配方为纯N 135 kg/hm2、P2O567.5 kg/hm2、K2O 202.5 kg/hm2时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22.12%,因此,建议该区在生产甘薯采取该配方,以获得较好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4.
甘薯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荔敏 《农学学报》2015,5(5):19-24
为了解决过量施肥、盲目施肥、肥料利用率偏低等问题,本文通过大量的田间肥料试验,研究施肥指标体系,旨在更好地指导当地农民科学施肥。本文根据“3414”田间试验结果,将土壤养分含量水平划分为“丰富”、“中等”和“缺乏”3个等级,建立莆田地区甘薯土壤速效氮磷钾丰缺指标。结果表明,与甘薯相对产量75%~90%相对应的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丰缺指标临界值分别为85~128 mg/kg、10~24 mg/kg和42~115 mg/kg。通过肥料效应函数计算出的各试验点的推荐施肥量与相对应的土壤有效氮磷钾含量测试值之间呈指数回归关系,由回归方程得出,中等肥力水平下的推荐施氮量范围为114~168 kg/hm2,推荐施磷量范围为51-62 kg/hm2,推荐施钾量范围为159~323 kg/hm2。  相似文献   

15.
流苏树是中国二级保护植物,对其繁育技术的研究在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回顾了前人对流苏树繁育技术的研究,从其种子休眠、打破种子休眠,到流苏树的播种育苗、扦插繁殖、嫁接繁育以及组培快繁等方面,对流苏树繁育技术的特点进行总结与归纳,分析了不同阶段不同繁殖技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流苏树的快速繁殖、优质大苗的培育及新品种选育提供技术参考,并从繁育技术、应用价值及古树资源的保护利用等方面对其以后的科学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6.
涵江区花生“3414”田间肥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开展花生"3414"田间肥效试验,建立氮、磷、钾肥施用量与花生产量的肥效模型,以确定最高施肥量和最佳施肥量,为当地花生配方施肥和推荐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花生每667 m2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 7.58 kg,N∶P2O5∶K2O=1∶0.55∶1.12,花生最高产量369.34 kg;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 7.05 kg,N∶P2O5∶K2O=1∶0.56∶1.14,最佳利润达2 284.6元。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覆膜滴灌条件下加工番茄的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覆膜滴灌条件下,研究氮磷钾配施7个处理对加工番茄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施N300kg/hm2、P2O5105kg/hm2、K2O75kg/hm2时产量最高,净增收与肥料的投入比最大,为1.138;氮肥是控制产量的主因素,最佳施用量为300kg/hm2。在氮肥保持高产施用量时,磷钾肥的施用量及比例是控制产量的第2因素,最佳施用量为105、75kg/hm2,最佳比例为7∶5。单叶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各个处理基本均为双峰曲线,处理④的2个峰值均最高,分别为25.52、23.46μmol/(m2·s)。[结论]N300kg/hm2、P2O5105kg/hm2、K2O75kg/hm(2处理④)是加工番茄的最佳施肥配比,产量达111450kg/hm2,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8.
氮磷钾配施对夏玉米主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郑单958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施水平对夏玉米主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肥料及配施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玉米的株高、穗位、棒三叶叶面积、穗长和秃尖长度;氮、钾肥对玉米株高、穗位、棒三叶叶面积的影响显著大于磷肥;在一定范围内增施氮肥能显著增加玉米果穗长度;钾肥对玉米果穗秃尖长度的影响大于氮肥和磷肥.目前肥力条件下,以P2O5 150 kg/hm2、K2O 150 kg/hm2和N 300kg/hm2配施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9.
对甘薯‘桂粉3号’开展"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甘薯农艺性状以及鲜薯产量的影响,探索出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配比对甘薯最长蔓长、单株结薯数和单株大中薯鲜重影响较大,对分枝数、干物率和淀粉率影响较小。在各施肥处理中,处理6的产量最高,增产率达52.44%,处理8的产投比最高,为127.48。在试验地力条件下,推荐的最佳施肥量:为N 101.21 kg/hm~2、P(P2O5)67.22kg/hm~2、K(K2O)213.09 kg/hm~2,可获35 104 kg/hm~2的鲜薯产量。  相似文献   

20.
氮、磷、钾肥在河南省小麦上的应用效果及推荐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了解化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依托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于2005-2009年在河南省71个县(市)安排了924个试点进行小麦三因素四水平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全省小麦无肥(N0P0K0)、无氮(N0P2K2)、无磷(N2P0K2)、无钾区(N2P2K0)、全肥区(N2P2K2)产量平均分别为4 499、5 186、5 915、6 197、6 797kg/hm2,在优化施肥条件下,N、P、K、NPK增产率平均分别为38.17%、19.46%、12.92%、62.55%;N、P、K、NPK贡献率平均分别为24.57%、14.40%、9.94%、34.35%;N、P、K农学效率平均分别为10.36、11.68、8.22kg/kg;N、P、K偏生产力平均分别为39.78、76.53、77.78kg/kg。通过一元二次函数拟合表明,全省小麦最高产量施氮量和经济最佳施氮量平均分别为212.0、177kg/hm2,最高产量施磷量和经济最佳施磷量平均分别为106.8、96kg/hm2,最高产量施钾量和经济最佳施钾量平均分别为92、78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