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维生素B12混合液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将50例行放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分别以维生素B12混合液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和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糜蛋白酶加生理盐水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比较两组口腔黏膜反应程度及口腔炎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的口腔黏膜反应程度轻于对照组(Hc=21.234,P〈0.01)。放疗结束后观察组口腔炎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5.75±1.92)d vs(11.24±2.47)d,P〈0.01]。结论维生素B12混合液能有效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有利于促进放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消炎漱口液用于鼻咽癌放疗所改口咽粘膜反应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鼻咽癌放疗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采用消炎漱口液漱口),对照组302例(采用0.02%洗必泰液漱口)。结果:观察组患者放疗引起的口咽粘膜反应较轻,口咽粘膜反应出现的时间较迟,粘膜修复的时间较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结论:消炎漱口液漱口能有效地减轻放射性口咽粘膜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芦荟胶预防放射性皮炎的作用。方法将48例接受放射治疗的鼻咽癌及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放疗部位使用芦荟胶外涂,对照组放疗部位只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放射部位皮肤对放射反应的程度。结果观察组出现Ⅰ、Ⅱ度放射性皮炎的例数分别为21、3例,对照组则分别为10、14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无Ⅲ、Ⅳ度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结论芦荟胶对放射性皮炎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无不良反应,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善邦通联合辅舒良对预防鼻咽癌放疗致放射性鼻窦炎的效果。方法鼻咽癌放疗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在放疗前采用善邦通鼻腔冲洗联合辅舒良喷鼻;对照组直接进行放疗。观察两组患者放疗后3、6个月放射性鼻窦炎的发生情况及6月后Lund-Mackay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放疗后3、6个月的放射性鼻窦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8.3%vs 46.7%,23.3%vs 56.7%);实验组患者Lund-Mackay评分低于对照组[(4.58±1.60)vs(7.82±1.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鼻咽癌患者放疗前采用善邦通鼻腔冲洗联合辅舒良喷鼻进行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放射性鼻窦炎的发生率,减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3种漱口液在白血病患者口腔炎防治中的效果。方法将272例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A(92例)、B(90例)、C(90例)3组,进行常规口腔护理后,加用不同的漱口液含漱,其中A组用益口漱口液,B组用硼酸,C组用双氧水稀释液,观察3组口腔炎的发生率、口腔炎愈合所需的时间及漱口过程中产生的不适感。结果A组口腔炎发生率为6.5%(6/92),B、C组则分别为33.3%(30/90)和25.6%(23/90),A组的口腔炎发生率明显低于B、C组两组(P<0.01);A、B、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53.3%、46.7%,以A组的总有效率最高(P<0.01);A组口腔炎愈合所需时间最短为(4.9±3.2)d;A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5.4%(5/92例),B组为66.7%(60/90例),C组为86.7%(78/90例),以A组的发生率最低(P<0.01)。结论益口漱口液含漱可有效预防白血病患者口腔炎的发生及治疗口腔炎症;且气味清新,使用过程中不引起恶心、呕吐,患者舒适;同时省却配制的麻烦,患者乐于接受,从而提高了患者漱口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薯蓣丸加减方对鼻咽癌放疗患者EB病毒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放疗开始第1天给予口服薯蓣丸加减方治疗,对照组在开始放疗第1天给予康复新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患者生活质量及EB病毒DNA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及中医症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1);血浆EBV-DN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结论 薯蓣丸加减方对鼻咽癌放疗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鼻咽癌患者血浆EBV-DN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苏打联合维生素B2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后患者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后出现口腔溃疡的患者按1:1的比例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予小苏打(0.5g/片)联合维生素B2(5 mg/片)各2片/d一起磨成粉末涂抹于溃疡局部,对照组采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护理口腔,均每天2次,分别在早晚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口腔溃疡平均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并记录中途暂停放疗的例数。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分别为(6.0±1.3)、(12.2±2.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19,P〈0.0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Hc=20.057,P〈0.01)。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有1、4例因合并口腔细菌或真菌感染而中途暂停放疗。结论小苏打联合维生素B2护理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口腔溃疡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缩短口腔溃疡平均愈合时间,减轻口腔溃疡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蜂胶口腔保护膜联合 VitB12混合液治疗头颈部Ⅱ、Ⅲ级放射性口腔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Ⅱ、Ⅲ级放射性口腔炎患者108例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 VitB12混合液漱口,饭前、饭后和进餐后漱口,每天至少6~8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漱口基础上早、中、晚餐后于溃疡面上外贴蜂胶口腔保护膜。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后溃疡愈合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为6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蜂胶口腔保护膜联合维生素B12混合液治疗头颈部Ⅱ、Ⅲ级放射性口腔溃疡疗效高,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金因肽治疗鼻咽癌患者湿性放射性皮炎的效果。方法: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行放射性治疗引发湿性皮炎鼻咽癌患者7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和实验组36例,对照组采用1%龙胆紫涂擦治疗,实验组采用金因肽喷洒治疗,对两组患者平均愈合时间、焦虑指数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72.22%(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愈合时间、焦虑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金因肽可以缩短鼻咽癌患者湿性放射性皮炎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TPF、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对于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确诊局部晚期鼻咽癌且分期属Ⅱb-Ⅳb的79例病例纳入研究并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 PF方案,观察组39例行TPF方案,两组均行2周期诱导化疗。诱导化疗结束后1周行同期放疗,观察毒副反应,同期放化疗结束后3个月比较疗效。结果:患者毒副反应主要为消化系统反应及血液学毒性,观察组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更高,其余毒副反应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 CR 例数更多,总有效率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F、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有明显效果;TPF总有效率更高,毒副反应仅轻度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方法 8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牙周基础治疗后分别给予中药康复新液和0.9%生理盐水含漱,两周后复诊,观察各组疗效。结果治疗两周后康复新液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牙周炎辅助治疗中,康复新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含漱用药,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爽口漱口液治疗牙周炎和冠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牙周炎试验组(n=35)和牙周炎对照组(n=37),74例冠周炎患者分别随机分为冠周炎试验组(n=36)和冠周炎对照组(n=38)。试验组均给予爽口漱口液漱口;对照组均口服替硝唑片和环丙沙星片,连续给药3d,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牙周炎和冠周炎的试验组和对照组曲疗效均无显著性差异。在治疗过程中,试验组除均有苦感外,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而对照组部分病例出现消化道反应和神经系统反应,两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爽口漱口液对牙周炎和冠周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苏肤凝胶预防放射性皮炎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每次放射治疗后在放疗区域皮肤表面涂抹适量苏肤凝胶,下次放射治疗前将皮肤表面的凝胶清洗干净后再作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放射性皮炎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放射性皮炎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50.80,P<0.01),实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苏肤凝胶预防放射性皮炎的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毒性反应及患者的生存情况。方法将7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组(DN组)和顺铂联合氟尿嘧啶组(PF组),每组35例。比较两组近期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和生存情况。结果治疗结束3个月后,两组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组的Ⅲ~Ⅳ度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均高于PF组(P〈0.05或0.01),恶心、呕吐和口腔黏膜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PF组(P〈0.05或0.01);随访1 a,DN组远处转移率低于PF组(P〈0.05),局部复发率及1 a生存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能减轻患者胃肠不良反应,降低癌症远处转移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凉血解毒方加减灌肠治疗宫颈癌放疗后并发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凉血解毒方加减灌肠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健康调查表(SF-36)得分及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放射性直肠炎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F-36得分在角色限制、机体疼痛、健康状况、情绪职能、心理健康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凉血解毒方加减灌肠治疗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鼻咽癌放疗患者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含量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清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TSGF)含量对鼻咽癌放疗的监测作用。方法 :用 TSGF诊断试剂盒检测 ,对 34例鼻咽癌患者血清 TSGF放疗前后的含量作了动态观察。结果 :鼻咽癌患者血清 TSGF含量为 (86 .6 6± 9.72 ) U/ m L,与正常人差异有显著性 (P<0 .0 0 1) ,且 TSGF含量随病情的发展而显著增高 (P<0 .0 5 )。放疗后血清 TSGF水平明显下降 ,于第 8周降至正常水平。结论 :血清 TSGF水平检测可作为鼻咽癌病情变化、进展的一个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黏膜注射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效果.方法 126例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内镜下黏膜注射肾上腺素或联合金属钛夹治疗,比较两组即时止血率及1周内再出血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即时止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1% vs 87.3%,P>0.05),观察组1周内再出血明显低于对照组(1.6%vs 12.7%,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4% vs 76.2%,P<0.05).结论 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黏膜注射治疗消化道溃疡病出血可显著降低再出血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Gln)联合清热补益中药对急性放射性肠炎的预防效果。方法125例盆腔恶性肿瘤行放射性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中药组和对照组,3组患者均行外照射(6MV-X直线加速器DT50Gy/25d~60Gy/30d)治疗,而且中西医结合组(45例)加口服Gln 9粒/天及清热补益中药预防急性放射性肠炎,中药组(40例)仅加口服清热补益中药预防急性放射性肠炎,对照组(40例)不加任何预防用药。3组患者出现腹痛、腹泻时,加用诺氟沙星0.2g和及思密达3g,每天3次,症状消失后停用。观察3组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结果中西医结合组、中药组、对照组的急性放射性肠炎发生率分别为13.3%、32.5%、55.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且以中西医结合组出现急性放射性肠炎的时间最迟,均在放疗30次后出现。结论Gln联合清热补益中药可预防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是盆腹腔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的较好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自体血液照射回输的放射保护作用。方法将6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自体血液照射回输加放疗)和对照组(常规放疗),观察两组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和研究组患者血疗前后IL-2,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研究组为12.1%(4/33),对照组为60.6%(20/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变化(P<0.01);发生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平均放疗剂量(X±SxGy)研究组为4050±822,对照组2460±609(P<0.01);研究组血疗前后IL-2,T淋巴亚群都有显著变化(P<0.01)。结论自体血液回输可提高肺癌患者抗辐射的能力,低剂量辐射刺激诱发机体的适应性和免疫机能,提高正常组织对放疗的耐受量而对肿瘤组织无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放疗对鼻咽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00例初治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细胞免疫表型CD3^+、CD4^+、CD8^+、CD4^+/CD8^+均值的改变。结果放疗后患者的CD3^+、CD4^+、CD4^+/CD8^+均值较放疗前明显降低,CD8^+均值则明显升高(均P〈0.01或0.05)。结论放疗可使鼻咽癌患者CD4^+/CD8^+明显下降,放疗期间应辅以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