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VIP+n"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技术主要通过控制污染源头、调节土壤pH值、优化田间水分管理、推广低累积镉(Cd)品种加施用土壤调理剂、叶面阻控剂、植物提取、秸秆移除和生产改制等技术措施进行土壤重金属治理,主要适用于南方酸性轻、中度Cd污染稻田。该文详细阐述了"VIP+n"综合治理技术模式在南方酸性轻、中度重金属Cd污染稻田中的应用实践,分析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后续构建更科学精细的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可以分为5大类别:隔离、固化、降低毒性、物理分离和萃取。自2009年以来,湖南省在长株潭地区开展了以"VIP"、"VIP+n"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技术,通过污染源头控治,农田土壤pH值调节、优化田间水分管理、低累积镉品种推广加土壤调理剂、叶面阻控剂、植物提取、秸秆移除和生产改制等技术措施开展农田重金属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治理经验和教训。本试验仅设计土壤调理剂一个因子,旨在以不同浓度的"亚科丰土壤调理剂"为材料,在慈利县土壤镉中度污染田块进行单因素的降镉效果比较验证试验,结合常规施肥和管理方法,探索使用"亚科丰土壤调理剂"在镉污染农田生产合格农产品的经济浓度。结果显示:"亚科丰土壤调理剂"对中度污染土壤(pH值5.5~6.5、土壤全镉0.3~0.6mg/kg)降镉有显著效果;使用100kg/667m2调理剂的用量是有效和经济的处理浓度。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耕地重金属污染“VIP+n”修复措施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耕地土壤中镉污染的来源及存在形态,介绍了湖南省耕地重金属镉污染修复原理,并详细阐述了"VIP+n"技术修复措施、原理及应用情况,以期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植物修复技术作为高效、经济和环境友好的绿色修复技术,受到广泛认可,已成为重要的污染土壤修复治理技术。概述了植物修复技术的修复植物种类、修复模式,分析了当前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植物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植物修复技术在治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为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绿色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钝化修复技术因其具有修复速率快、效果好、稳定性好、操作简单等优点较适应于大面积中轻度重金属污染农田修复治理。本文概述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钝化修复技术特点及国内外发展现状,阐述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钝化修复技术的发展历史。在此基础上就黏土矿物材料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钝化修复研究现状、农艺措施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黏土矿物材料钝化修复效应及稳定性影响、黏土矿物材料钝化修复对农田土壤环境质量影响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综述,并就黏土矿物材料在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钝化修复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形势严峻,已对农产品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本文围绕农田重金属污染"源端控制-过程阻断-末端修复-安全利用"的技术路线,阐述了我国中轻度重金属污染农田"边生产边修复"综合防治技术模式的现有基础和瓶颈问题,总结了国内外重金属污染源解析方法的优缺点、我国当前农田重金属污染源监测与农田重金属钝化剂/活化剂开发利用的现状,估算了现有重金属富集/超富集植物地上部提取效率,分析了以低积累作物品种和种植结构调整为基础的农田安全利用技术应用的可行性,提出了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期为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土壤重金属污染作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开展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对国内外有关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农艺措施、化学调控、工程措施和生物修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治理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导致农作物重金属含量超标,这些重金属随食物链进入人体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了解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重金属污染对农作物的危害,以及污染农田的治理修复,对维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可能对农作物造成的影响,概括了目前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治理方式,并分析了这些治理方式的差异性和优缺点,对未来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方向作出了展望。为该领域初学者了解该领域研究方向、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提供了指导,也为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镉污染“VIP技术”修复治理措施示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陵县是重金属镉中、轻污染区。2015年进行了稻田重金属Cd污染"VIP技术"修复治理小区、示范试验。结果表明:稻田重金属Cd污染"VIP技术"修复治理稻米有明显的降Cd效果,采用低Cd品种,施用适量生石灰,既环保又有效;对稻田土壤降Cd没有明显效果。中、轻度稻田重金属Cd污染区早稻收割期土样全Cd和有效Cd含量都明显高于晚稻收割期土样的全Cd和有效Cd含量,早稻稻米含Cd量又明显低于晚稻稻米含Cd量。  相似文献   

10.
最近几年,全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面积逐年扩大,危害逐渐严重,迫切需要对这些受染污农田进行治理和修复。文章从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的趋势展开,提出了从农艺、生态两方面对重金属污染的农田土壤进行修复,从而保证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原有土壤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及安全利用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加强重视生态农业的宏观背景下,阐述了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以及对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分析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形成的原因,介绍了当前我国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物理、化学、生物修复技术和重金属低富集品种筛选应用、种植结构调整、农艺措施调控等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安全生产技术的研究进展。为我国修复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实现重金属污染土壤安全农业生产提供了理论和现实技术参考。最后,在我国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修复及安全利用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今后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问题及对策诌议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和农产品重金属超标问题突出,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台,重金属污染农田的修复治理和安全利用迫在眉睫,全国各地启动了多个修复试点工程。基于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今后重点研究方向和对策建议。目前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有工程修复、物化稳定—低吸收作物联合阻控、农艺(水分等)调控、植物吸取修复、化学淋洗修复、替代种植与安全利用等。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鲜有考虑土壤自净能力,修复目标极少考虑土壤的自然与肥力属性,修复前调查评估难以细致、修复方案可行性不强,修复实施过程监理、第三方检测需规范,以及影响修复成败的非技术因素。因此,针对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提出应当加强修复技术基础创新,加快修复技术集成与模式创新,加强污染调查和修复过程管理与评估。  相似文献   

13.
试验以湘潭县易俗河镇青光村重金属污染的农田为对象,早稻以中嘉早17号和湘早籼24号为供试品种,晚稻以H优518和岳优27为供试品种,研究了不同VIP+n修复技术模式对稻米的降镉效果,并对不同VIP+n修复技术改良效果作出了评价,旨在探索出稻米降镉效果最佳组合。结果表明:在早稻谷降镉效果中,T_6、T_7和T_8处理的降镉效果达显著水平,其中T_7和T_8处理达极显著水平;在晚稻谷降镉效果中,修复措施组合除T_3处理外都能够降低晚稻米镉含量,其中T_8处理降镉效果达极显著水平。结论:从经济效益和稻米降镉效果来看,种植低镉水稻品种+优化水分管理+撒施石灰修复技术组合是降低农田重金属污染稻米镉含量的最佳推广模式。  相似文献   

14.
镉污染农田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镉是农田土壤污染最为广泛和农产品超标最为突出的重金属元素,对镉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一直是重金属污染治理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国内外就镉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广泛的探索,尝试了各类钝化剂及农业措施等在减控农产品镉积累的效果,提出了诸如推行低吸收作物品种、工程措施、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和农艺调控等技术。该文分析了镉污染农田土壤修复中各类技术的应用效果、作用机理及其限制因素,认为分类治理和推行联合修复技术是今后我国镉污染农田土壤修复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受农用品投入、固体废弃物堆放、污水农灌及大气沉降等因素影响,导致农田土壤退化、农产品安全等问题愈发严峻,重金属污染通过食物链严重威胁人体健康,成为中国农业环境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中国农田重金属污染现状,从有机、无机钝化材料、土壤钝化健康技术出发,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健康修复技术进行深入梳理、分析,提出目前农田重金属土壤修复中存在的主要关键瓶颈问题,从有机、无机联合钝化、绿色农产品投入、土壤质量健康提升等方面进行展望发展趋势,为土壤重金属逆境的生态治理、农田废弃物循环利用及土壤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及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英文数据库(WOS),通过对2000—2018年小麦、玉米重金属污染农田修复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并统计归类,了解国内外有关小麦、玉米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修复治理领域的研究趋势及特点,深入分析田间试验条件下不同修复治理技术对小麦、玉米籽粒的降镉效果,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国内外该领域研究起步发展较缓,在2010年之后增速加大,但关注度明显低于稻田;从重金属种类来看,对重金属镉污染的研究热度居首位;在小麦、玉米重金属污染农田修复领域占据重要影响地位的主要发文期刊包括: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Chemosphere、《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以及《生态环境学报》;施用钝化剂/改良剂在该研究领域的受关注度最高;从田间条件下修复效果来看,低积累镉品种的应用籽粒降镉效果最佳,降镉率达57.73%,其次是无机+有机复合类钝化材料。无机+有机复合修复材料和低积累品种应用是小麦、玉米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修复利用的有效技术和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早稻以中早39和株两优819为供试品种,晚稻以H优518和金优59为供试品种,在浏阳市北盛镇以镉为主的重金属污染土壤大田里,研究了VIP+n修复技术对土壤和大米的降镉效果。结果表明:VIP+n修复技术对土壤的降镉作用不明显,对稻谷的降镉作用效果显著,是否使用低镉水稻品种无显著差异。在早稻谷降镉表现中,T4、T5、T6、T8、T10处理的降镉效果达极显著水平;在晚稻谷降镉表现中,T6、T8处理降镉效果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在早稻生产中,施用生石灰可极显著降低稻谷总镉含量;在晚稻生产中,"IP"和"VIP+土壤调理剂"处理,可极显著降低稻谷总镉含量。  相似文献   

18.
农田土壤重金属修复技术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田重金属污染主要源自大气沉降、污水灌溉、固体废弃物及农用物资的广泛使用等。由于土壤中的重金属难以降解,容易蓄积且毒性较大,不仅会严重影响作物生长,还可能随食物链进入人体,进而危害人体健康。因此,研究农田土壤重金属修复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整理了国内外常见的农田土壤重金属修复技术,阐述并分析了各项技术的方法原理以及各项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和实际应用中修复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象日益严重,修复已经势在必行。植物修复技术与工程修复和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相比,成本低,适用范围广,成为受到广泛重视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之一。本文简述了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介绍了植物修复技术与超富集植物现阶段在国内的发展应用状况,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阐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修复技术及各项修复技术的特点、相关研究的进展等,提出今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发展方向与措施,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