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研究了0℃包装贮藏条件下,化学药剂处理对单花球青花菜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赤霉素(GA3)、苯甲酸钠(SBN)、6-苄基腺嘌呤(6-BA):均能延缓青花菜的品质下降,其中以40 mg/kg 6-BA+0.2%SBN处理的效果最好,在药后30 d时,叶绿素含量仅下降9.8%,未表现出黄化,失水率仅为2.25%,花球形态紧密充盈,保持了较好的商品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1-甲基环丙烯(1-MCP)对“金艳”猕猴桃果实采后贮藏效果和品质的影响,为“金艳”猕猴桃采后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以“金艳”猕猴桃果实为试材,采用1μL/L 1-MCP熏蒸处理12 h,将果实置于常温(20±1)℃贮藏,不做处理为对照组,比较分析1-MCP对“金艳”猕猴桃贮藏期间果实品质及抗氧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能有效延缓猕猴桃果实硬度的下降,降低呼吸强度,延缓可滴定酸(TA)和维生素C含量的降低,延缓可溶性固形物(SSC)和可溶性糖含量的上升;1-MCP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贮藏期间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抗氧化酶活性,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H2O2含量的上升,保持了较高的总酚含量从而维持果实较好的贮藏品质,延长贮藏时间。在“金艳”猕猴桃果实贮藏期间,1-MCP处理能有效延缓果实后熟软化,同时提高果实抗氧化能力,维持较高的果实品质,从而达到较好的贮藏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芥蓝常温贮藏下出现的货架期短、叶片黄化和品质下降的问题,采用柠檬酸(2%)和植酸(3%)复合保鲜剂结合1-MCP处理的复合保鲜方法,研究芥蓝常温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常温贮藏6 d时,对照比处理的失重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分别高7.15%、23.55%、26.98%,维生素C含量低41.7%,叶片和茎薹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对照比处理分别高21.58%和34.17%,处理呼吸峰值较对照晚2 d出现。芥蓝常温贮藏期间,采用柠檬酸和植酸复合保鲜剂结合1-MCP处理能有效抑制SPAD值、维生素C含量、失重率的降低,降低其MDA含量以及POD活性,从而更好地保持芥蓝的原有品质和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4.
以"红富士"苹果为原料,用不同浓度的生姜提取液对鲜切苹果进行浸泡处理,通过测定贮藏期间生理生化指标和品质变化,研究了生姜提取液对鲜切"红富士"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姜提取液能显著降低失重率和褐变度,维持产品的硬度,减少可滴定酸的损失,有效抑制PPO活性及MDA的积累,较好地保持了鲜切"红富士"苹果的品质。其中,0.1g/mL的生姜提取液(总黄酮有效含量为19.947mg/g)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涂膜对葡萄常温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高斌  魏丽 《北方园艺》2011,(14):154-157
以大泽山葡萄果实为试材,采用浓度0.5%、1.0%、2.0%、4.0%的壳聚糖溶液浸泡果实l min,在室温下贮藏12 d,研究了壳聚糖涂膜处理对葡萄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4种壳聚糖涂膜处理均可不同程度降低果实的失重率和腐烂率,抑制果实贮藏后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保持果实较好的硬度。同时抑制呼吸作用,提高果实中抗氧化酶活性,延缓了果实的成熟衰老。其中1.0%壳聚糖涂膜处理的果实贮藏12 d,其腐烂率和失重率分别为12.8%和3.34%,而对照的分别是27.3%和6.46%,与对照的差异显著,果实品质好,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白银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DA-6、春雨1号、萘乙酸均能减少白银豆落花落荚,从而增加其产量,分别较各自的空白对照(不喷增效剂或调理剂)增产9.45%.7.77%和4.46%.各激素均能提高白银豆中可溶性蛋白质、淀粉、VC含量和降低NO3的含量,并达到差异显著.除萘乙酸能显著提高游离氨基酸含量外,其他处理对游离氨基酸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以塑料大棚5 a生早紫葡萄为材料,分别在盛花期、盛花后5 d的2个时期,用6-BA与SM不同浓度溶液及二者混合溶液进行浸穗处理,并于盛花后10 d全部喷施10 mg/L CPPU溶液,研究不同时期、不同浓度的药剂处理对早紫葡萄坐果率、无核率、果实大小及内外品质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后都能达到无核化的效果,其中以50 mg/L 6-BA溶液于盛花期进行无核处理的效果最好,不仅坐果率和无核率高达46.75%和93.78%,且果实的内、外品质也相对较好,平均单穗重为78.62 g,VC含量为3.23 mg/100g,可滴定酸含量为0.77 g/L,固酸比为18.1,建议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以芥蓝为试材,采用溶菌酶与壳聚糖复合保鲜液蘸茎结合1-甲基环丙烯(1-MCP)的方法,进行芥蓝常温贮藏保鲜试验,提高芥蓝常温贮藏品质,以期为芥蓝常温货架贮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复合保鲜处理能够抑制芥蓝常温贮藏期间SPAD值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降低其相对电导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从而更好保持芥蓝的原有品质和延长货架期。贮藏6 d时,芥蓝叶片的SPAD值和维生素C含量处理较对照分别高31.0%和32.5%,相对电导率、失重率和MDA含量处理较对照分别低1.54%、8.1%和7.2%,叶片部位和茎薹部位的POD活性处理较对照低24.2%和27.0%。  相似文献   

9.
以葡萄为试材,采用0.5%、0.7%、0.9%、1.1%不同浓度的红枣多酚溶液涂膜处理葡萄果实,每隔48 h对葡萄的感官评价、腐烂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度、抗坏血酸含量、氧化还原酶活性和多酚氧化酶活性进行测定,研究了不同浓度红枣多酚处理对葡萄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葡萄采后贮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涂膜组与对照组相比,涂膜组能显著降低葡萄在贮藏过程中的腐败率和失重率,并且可以显著降低葡萄在贮藏前期的呼吸强度,进而抑制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以及抗坏血酸含量的降低。涂膜D组在16 d时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抗坏血酸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0.208%、4.31%和3.49 mg·(100g)-1;其中涂膜组与对照组相比多酚氧化酶和氧化还原酶活性得到有效抑制,以涂膜B组与A组尤为显著。因此红枣多酚预涂膜处理处理能有效保持果实内外在品质,适用于葡萄的采后贮藏。  相似文献   

10.
徐雅玲  向延菊 《北方园艺》2015,(24):139-142
以新疆和田冬枣为研究对象,采用低温冷藏方法,研究了不同药剂处理对冬枣贮藏保鲜的效果。结果表明:氯化钙和甲基托布津处理能抑制冬枣的腐烂,对贮藏保鲜有利。贮藏56d后,以0.10%甲基托布津溶液处理其腐烂率最低(48.40%),维生素C含量最高(58.864 6mg/100g);1%氯化钙和0.10%甲基托布津溶液处理其失重率最小(2.4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17.75%);0.05%甲基托布津溶液处理其果实硬度最大(8.68Pa);1%氯化钙和0.05%甲基托布津溶液处理其可滴定酸含量最低(0.33g/100mL)。综合考虑,以采用0.10%的甲基托布津溶液处理的效果较好,能较好地保存冬枣的营养成分,延长冬枣贮藏保鲜期。  相似文献   

11.
以黄姜花切花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B9与6-BA保鲜液对黄姜花切花在瓶插期间的鲜重变化率、瓶插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B9或6-BA的保鲜液能使花枝的鲜重变化率下降变缓,延长切花的瓶插寿命,提高黄姜花切花瓶插的观赏品质。其中以处理10 mg/L 6-BA的保鲜液的保鲜效果最佳,其次为处理300 mg/L B9的保鲜液,均比对照瓶插寿命延长4 d。  相似文献   

12.
 以平邑甜茶继代组培苗为试材,研究了NAA、IBA、ZT和6-BA作用下组培苗的生长、内源多胺(PAs)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中添加0.02 ~ 1.00 mg·L-1的NAA或IBA后,外植体鲜样质量增加率和蛋白质含量以及多胺含量和一氧化氮含量均明显增加,其中浓度在0.10 ~ 0.50 mg·L-1 时增加最高;同样浓度下,NAA处理的外植体鲜样质量增加率和腐胺含量高于IBA。在0.08 ~ 4.00 mg·L-1范围内,随着ZT或6-BA浓度的升高,外植体鲜样质量增加率、可溶性蛋白含量、多胺含量和一氧化氮含量均逐渐升高;同样浓度下,6-BA处理的外植体鲜样质量增率和腐胺含量高于ZT。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促进组培苗生长与促进内源PAs和NO的生成相伴随,组培苗生长动态与内源多胺和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3.
以探讨不同储存方式对猕猴桃维生素C(Vc)含量的影响为目的,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不同储存方式下猕猴桃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3种储存方式下,猕猴桃Vc含量及保存率随储藏时间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低温储存对猕猴桃Vc含量和保存率的影响最小,干制对猕猴桃Vc含量及保存率的影响最大,猕猴桃应尽量选择鲜食。  相似文献   

14.
 以7年生甜樱桃( Prunus avium L. ) ‘红灯’和‘早红宝石’为试材, 研究了自然休眠期间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休眠花芽酚类物质含量、相关酶活性以及萌芽率的影响。结果发现, 自然休眠前期,ABA促进酚类物质的积累, 6-BA、GA3 减缓了酚类物质的积累; 中期ABA使酚类物质一直维持较高水平,6-BA、GA3 促使酚类物质达到高峰, 然后降低; 后期ABA延缓了酚类物质的降低, 6-BA、GA3 效果相反。6-BA、CA3两种生长调节剂中, CA3对酚类物质的作用效果较为显著。ABA使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 活性增强而降低了多酚氧化酶( PPO) 活性, 6-BA、GA3 降低了PAL的活性而使PPO活性增强。自然休眠的不同时期,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萌芽率的影响效果也不同。6-BA、GA3 处理在自然休眠前期对萌芽率影响不明显, 中期打破了休眠, 使萌芽率超过50% , 后期效果与中期相似; ABA处理在整个自然休眠期间使萌芽率略有降低, 并抑制了休眠的解除。  相似文献   

15.
6-BA对富贵竹加工多顶芽植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付东标 《园艺学报》2005,32(2):339-341
 用剥去叶片和除去生长点的富贵竹枝段为材料, 研究了6-BA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浓度6-BA处理的植株顶芽数、多顶芽植株(顶芽≥3) 百分率、顶芽长度、顶芽直径、茎新增高度、茎粗度差、根鲜样质量和商品率指标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6-BA最适处理浓度为60 mg·L - 1 , 可显著提高植株顶芽数、多顶芽植株百分率和商品率。  相似文献   

16.
细胞壁代谢严重影响鲜食菜豆(PhaseolusvulgarisL.)的食用品质。以‘大白棒’豆荚为试材,研究其4个发育阶段内源激素含量、细胞壁主要成分及酶活性的变化,并分析其内源激素与细胞壁代谢的关系。结果表明,豆荚发育过程中GA3和6-BA含量呈下降趋势,乙烯(ET)生成速率和茉莉酸(JA)含量呈先降后增趋势;豆荚在花后前10d以增长为主,花后10d后以增粗为主;花后前10d蔗糖合成酶(SuSy)促进蔗糖合成,随着SuSy活性和纤维素酶(Cx)活性的下降,蔗糖含量降低,纤维素含量升高;花后5 d时G木质素在木质部沉积,花后10 d时G木质素和S木质素均在韧皮部沉积,逐渐增多并向两边扩散,S木质素仅在韧皮部沉积;花后5 d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高,为木质素生物合成提供底物,随后肉桂醇脱氢酶(CAD)活性增加,促进木质素合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促进O2-向H2O2转化,与增加的过氧化物酶(POD)催化木质素的氧化聚合;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共价性果胶(SSP)和水溶性果胶(WSP)含量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果胶甲基酯酶(PME)活性呈下降趋势,离子型果胶(CSP)含量呈先降后增趋势。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JA正向调控豆荚发育和纤维素代谢,ET、GA3、6-BA、ABA则相反;JA通过抑制O2-向H2O2转化和POD活性来调控木质素的聚合,ET、GA3、6-BA、ABA通过增强PAL和POD活性来促进木质素合成;IAA和SA参与调控果胶代谢。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探讨UV-B增强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桃光合作用的调控,【方法】以‘中油桃8号’为试材,研究了叶面喷施6-BA和GA3对UV-B增强下油桃光合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补充15μW.cm-2的UV-B辐射后,油桃的净光合速率下降,叶绿素a含量增加;补充30μW.cm-2的UV-B辐射,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a含量受到明显抑制,叶绿素b略有下降。喷施50 mg.L-16-BA和GA3可有效提高UV-B增强下叶片的Pn和叶绿素a、b含量。50 mg.L-16-BA处理14 d后,UV-B增强下叶片的SOD、POD活性明显上升,MDA含量显著下降,类黄酮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而GA3处理则提高了叶片的类黄酮含量,但MDA和抗氧化酶活性无显著变化。【结论】UV-B辐射增强下,6-BA对油桃光合特性的促进可能与SOD等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6-BA对葡萄花色苷合成的影响。【方法】以酿酒葡萄’美乐’为试材,喷施不同浓度的6-BA,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研究6-BA对花色苷含量、组分及其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100和200 mg·L^-16-BA处理提高了果实着色百分率和内源激素ABA的含量,其中200 mg·L^-1处理促进了花青素的积累,其含量是对照组的4.82倍,相关性分析表明200 mg·L^-1处理组的蔗糖与花色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100和200 mg·L^-16-BA处理组的葡萄果实CHS1、F3’H、F3’5’H和UFGT基因的表达量在花后90 d显著提高,6-BA处理组通过影响F3’H和F3’5’H基因的表达量来影响不同花色苷的含量,从而影响果皮色泽。【结论】在果实着色后期,低质量浓度的6-BA通过提高内源激素ABA、可溶性总糖的含量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促进了花色苷的积累,其中200 mg·L^-16-BA处理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水杨酸和6-BA对非洲菊切花保鲜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用含有水杨酸和6-BA的保鲜液对非洲菊切花保鲜效果及其水分平衡值、膜的相对透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以及游离脯氨酸的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杨酸可以代替8-羟基喹啉做为保鲜液的基本成分;含有20~70 mg/L 6-BA的处理均能延长非洲菊切花的瓶插寿命,增加花枝鲜重,增大花径、花长;改善切花的水分状况,降低花瓣膜相对透性,降低脯氨酸含量,增加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其中处理T1:2%蔗糖 50 mg/L水杨酸 20 mg/L 6-BA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刘丽  刘光立  丁旭 《北方园艺》2011,(11):148-150
选用蔗糖、8-羟基喹啉、6-苄基腺嘌吟作为瓶插保鲜液的基本成分,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不同保鲜液组合配方对紫萼切花瓶插保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组合为30g/L蔗糖+400mg/L 8-HQ+50mg/L 6-BA,该处理使切花鲜重变化率峰值明显提高,瓶插寿命明显延长,能有效延缓紫萼切花衰老,提高观赏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