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广西蚕业指导所育成的桂桑优62、桂桑优12两个桑树杂交新组合,于2000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住各地种植.现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不同杂交桑树品种在荔波县的适应性,优化桑树品种结构,对桂桑优12、粤桑11等6个优质杂交桑品种进行大田生产试验,分析各品种产量及其在荔波县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供试的 6 个品种中,桂桑6号、特优2号产量均较高,分别达3744.1㎏/ 667m2? 、3668.5㎏/667m2?? ,较对照桂桑优12分别增产23.32%、20.83%,其次为桂桑优62,为3393.9 ㎏/ 667m2?? ,较对照桂桑优12增产11.79%,增产效果显著,在荔波县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以桑树实生苗的培育介绍桑树播种技术要点,包含播种前的准备工作,播种和育苗后期管理。用桑树种子播种培育成苗的方法称有性繁殖,有性繁殖出来的桑苗叫实生苗。实生苗,单位面积产苗多,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可直接建园又可作嫁接砧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不同桑树品种种子萌发期的耐镉性,为筛选耐镉桑树品种及其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0个桑树品种种子为试验材料,设镉浓度(按Cd2+计)为5.0、30.0、50.0和100.0 mg/L的胁迫处理进行发芽试验,以不添加镉为对照(CK),测定各处理桑树种子萌发期的萌发率、萌发指数、活力指数、幼根长及胚轴长等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桑树品种种子的耐镉性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随镉浓度的提高,10个桑树品种种子的萌发率、萌发指数及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镉浓度越高下降越明显,在高浓度(50.0和100.0 mg/L)处理下均显著低于CK(P<0.05),其中活力指数降低最明显;镉对桑树种子幼根和胚轴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对幼根的抑制作用大于胚轴;供试10个桑树品种种子对镉的耐受能力存在差异,根据隶属函数综合值进行聚类分析,可将10个桑树品种种子分为镉敏感型、中间型和镉耐受型三大类,其中桂桑6号和粤桑11号种子的耐镉性最强,属于镉耐受型品种;69851、桂桑优12号、蛋白桑、桑特优2号、桂桑优62号、桂桑5号和粤桑51号种子的耐镉性居中,属于中间型品种;沙2×伦109种子的耐镉性较弱,属于镉敏感型品种.[结论]桂桑6号和粤桑11号种子的耐镉性较强,可作为修复镉污染土壤优先选择的桑树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以广西桑品种桑特优1号、桑特优2号、桂桑优12和桂桑优62为对象,研究不同品种桑种子受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时的成苗率、株高、叶片面积、脯氨酸含量、离子渗漏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叶绿素含量等生长发育情况和各项生理生化指标,来综合评价4个品种桑苗的耐盐性能.结果发现,桑苗的成苗率、株高、叶片面积在NaCl胁迫后均呈下降趋势,桑沙培苗的POD和CAT活性随盐浓度的上升亦下降,而脯氨酸含量、离子渗漏率、MDA含量以及叶绿素含量在NaCl胁迫后都有所增加.根据各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隶属函数分析,表明4个品种桑树耐盐高低顺序是:桂桑优12>桂桑优62>桑特优2号>桑特优1号.  相似文献   

6.
桑苗是发展桑蚕生产的前提,培育粗壮桑苗是建立高产稳产桑园的基础.实践证明,当地育桑苗有能大大减少病虫害异地传播,降低投入成本,移栽方便,栽植成活率好等优点.桑树育苗一般有两种方法,即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用桑种子繁殖的,叫有性繁殖(实生苗育苗),用桑树枝条或芽进行嫁接或插条繁殖和组培育苗叫无性繁殖.下面介绍实生苗育苗、桑树绿枝扦插、桑树硬枝扦插3种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不同桑树品种幼苗对镉的耐受性,筛选耐镉性较强的桑树品种。【方法】以9种桑树(Morus alba.L)实生幼苗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浓度为0 mg/kg、5 mg/kg、50 mg/kg、150 mg/kg、300mg/kg、500mg/kg的Cd~(2+)处理,研究不同桑树品种在镉胁迫下的生理响应,结合隶属函数法及标准差系数权重法对9个桑树幼苗的耐镉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桑树品种对镉的耐受性有差异;在镉胁迫阈值为5mg/kg的镉浓度下,不同桑树品种的各生理指标除MDA和脯氨酸外均受到抑制;根据耐镉性综合值,不同桑树品种的耐镉性为桑特优2号桂桑5号=桂桑6号69851粤桑11号粤桑51号蛋白桑桂桑优62号桂桑优12号。【结论】强耐镉型品种为桑特优2号,中等耐镉型品种为桂桑5号、桂桑6号、69851和粤桑11号;镉敏感型品种为粤桑51号、蛋白桑、桂桑优12号和桂桑优62号。  相似文献   

8.
<正>1、特征特性桂桑优12(原名:桂杂优12)是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承担自治区"九五"攻关项目选育成的桑树新杂交组合(杂交桑),2000年通过了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该品种(组合)群体整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广西不同桑树品种桑枝的营养品质和保健功能,筛选出营养型或保健型的桑树品种资源,以推动广西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方法]测定广西蚕区12个主栽桑树品种桑枝的基本营养成分(水分、灰分、脂肪、蛋白质、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和保健活性成分(总黄酮、总生物碱、多酚、多糖),通过隶属函数分析和主成分因子分析对桑枝的营养品质和保健功能进行综合评分,并采用类平均聚类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在桑枝营养品质方面,12个桑树样品中以桂桑优62的综合评分值(Di)最高(2.309),强桑1号次之,7862×94168的最低(-1.598);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12个桑树样品可初步划分为四大类:桂桑优62可作为食品加工和菜用兼用品种(第Ⅰ类),强桑1号、农桑14和果大10可作为饲料加工品种(第Ⅱ类),桂桑优12、试11×93251和7862×94168可作为兼用备选品种(第Ⅲ类),桑特优1号、粤桑11号、伦40、沙2×伦109和桑特优2号可作为菜用品种(第Ⅳ类).在桑枝保健功能方面,12个桑树样品中以粤桑11号的Di最高(3.204),沙2×伦109次之,农桑14的最低(-2.337);聚类分析亦可将供试的12个桑树样品初步划分为四大类:第Ⅰ类为黄酮和多糖类兼用型保健品种(粤桑11号),第Ⅱ类为生物碱和多酚类兼用型保健品种(桂桑优12、桂桑优62和农桑14),第Ⅲ类为生物碱和黄酮类兼用型保健品种(桑特优2号和试11×93251),第Ⅳ类为兼用备选品种(果大10、7862×94168、桑特优1号、强桑1号、沙2×伦109和伦40).[结论]依据桑枝的营养品质和保健功能,可将广西蚕区12个主栽优良桑树品种分别分成四大类.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应根据不同桑树品种桑枝的营养品质和保健功能特性予以综合开发利用,促进广西蚕区蚕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桑杂优2号、顺科1号、丰驰桑、桂桑优12和桂桑优62等5个杂交桑品种的发育期、叶质性状、枝条性状、产叶量等进行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丰驰桑属早生偏早熟类型,桑杂优2号、顺科1号、桂桑优12、桂桑优62属早生早熟类型。全年产叶量桂桑优62>桂桑优12>桑杂优2号>顺科1号>丰驰桑。因此,在贵州适宜推广杂交桑的地区,以桂桑优62、桂桑优12为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1.
桑苗是发展桑蚕生产的前提,培育粗壮桑苗是建立高产稳产桑同的基础。实践证明,当地育桑苗有能大大减少病虫害异地传播,降低投入成本,移栽方便,栽植成活率好等优点。桑树育苗一般有两种方法,即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用桑种子繁殖的,叫有性繁殖(实生苗育苗),用桑树枝条或芽进行嫁接或插条繁殖和组培育苗叫无性繁殖。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盐胁迫对桂桑优12种子萌发的影响,分析其对不同盐胁迫的耐受性,为新疆桑树引种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桑树品种桂桑优12种子为试材,采用0.025~0.25 mol/L的碱性混合盐(NaCl+Na2 CO3)、中性单盐(NaCl)和中性混合盐(NaCl+Na2 SO4)胁迫处理种子,测定发芽率、发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镉胁迫对水培桑苗生长发育的影响规律,筛选适宜镉污染土壤的桑树材料,为高耐镉和镉低积累桑树品种的筛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桂桑优12和桂桑优62为试验材料,设不同镉浓度的水培试验,测定桑苗的成活率和死亡率,运用线性回归法建立镉胁迫浓度与桑树死亡率的回归直线方程,计算不同桑树品种对水培液中镉的耐受性;调查桑苗在镉胁迫下生长30 d的单株叶和茎鲜重及解除镉胁迫后培养30 d的生长指标和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镉对桑苗的毒害作用.[结果]据回归直线方程计算得知,水培30 d后,水培液中镉对桂桑优62和桂桑优12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20和1.46 mg/kg,致死浓度分别为2.07和2.54 mg/kg.水培液中镉浓度高于0.10 mg/kg时,两个桑品种植株的叶片、茎鲜重均小于在无镉培养液中生长的桑苗(对照,CK).解除镉胁迫后,0.05 mg/kg处理桑苗的生长状况优于CK,实际光能转换效率[Y(II)值]低于CK,叶片光系统已受到镉的毒害;0.10~0.50 mg/kg处理的桑苗生长状况明显不及CK,叶片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Y(II)值均明显下降,光系统受到镉的严重毒害.[结论]桑苗受到镉的毒害作用外在表现为植株生长受抑制,其中根系受到的影响最明显;内在表现为叶片光合作用被抑制,且该影响较难恢复.利用水培法进行桂桑优12和桂桑优62栽培时水培液中的镉浓度应不高于1.0 mg/kg,以低于0.5 mg/kg为宜,且桂桑优12对镉的水培耐受性高于桂桑优62.  相似文献   

14.
不同杂交桑品种养蚕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桂桑优62号、粤桑11号和特优2号3个杂交桑品种进行了养蚕效果比较试验,从不同品种对蚕的各龄期发育经过、蚕的体质、结茧成绩、茧质成绩和丝质表现看,桂桑优62号是较好的小蚕专用桑树品种,而且还是可全龄使用的优良杂交桑品种.粤桑11号和特优2号用于大蚕用桑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为了比较不同杂交桑树品种在荔波县的适应性,优化桑树品种结构,对6个优质杂交桑树品种进行大田生产试验,分析各品种产叶量及其在荔波县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供试的6个品种中,桂桑6号、特优2号产量均较高,分别达56.15、55.00 t/hm~2,较对照桂桑优12分别增产23.41%、20.88%;其次是桂桑优62,产量为50.90 t/hm~2,较对照桂桑优12增产11.87%,增产效果显著,在荔波县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和乙烯利处理对不同品种桑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方法]以广西生产用桑树二倍体杂交组合桂桑优12、桂桑优62、沙2×伦109及三倍体杂交组合桑特优1号的种子为材料,采用50、100、200、500 mg/kg赤霉素或乙烯利浸泡桑种12或24 h后培养,测定种子发芽率.[结果]随着赤霉素和乙烯利浓度的提高,不同杂交组合桑种发芽率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50、100、200 mg/kg赤霉素和乙烯利均可不同程度提高3个二倍体桑树品种的发芽率,而500 mg/kg赤霉素或乙烯利浓度抑制桑种子发芽,说明过高浓度的赤霉素和乙烯利对桑种生理生化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50、100、200、500 mg/kg的赤霉素和乙烯利处理三倍体杂交组合桑特优1号种子24h的效果明显优于12 h,但差异不显著.[结论]综合考虑,在生产上可采用200 mg/kg赤霉素或乙烯利浸泡桑种24h,可获得较高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7.
采用各级农业部门调查统计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评估2008年初冰冻灾害对广西蚕业的影响。调查和评估结果表明:冰冻灾害造成少量养蚕房屋设施和桑苗损坏,直接经济损失较轻;桂桑优62、桂桑优12及桑特优1号对低温冻害天气的适应性较强,伤害轻、恢复快;冰冻灾害对桑树生殖影响较大,造成桑树种子园雄花穗早谢萎凋,花粉粒较少,杂交不孕,结实率较低,种子产量减少77.6%;冰冻灾害天气对桑树的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生存影响不显著;冰冻灾害对广西蚕茧产量影响较大,桑树生长受影响,导致少养蚕0.5~1批,全区4月底前的发种量比去年同期减少51.60万张,减少率达27.96%;广西蚕桑灾后恢复生产措施得力,成效显著,预测上半年的养蚕发种量可达去年同期水平,能够达到大灾之年蚕桑大丰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利用桑杂优2号、顺科1号、桂桑优12、桂桑优62、丰驰桑5个杂交桑品种与对照品种湖桑32号进行饲蚕试验,结果表明:桂桑优62、桂桑优12的叶质比湖桑32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由浙江省农科院蚕桑所主持完成的“新一代桑树配套品种农桑系列的育成与推广”项目,于2000年10月通过省级鉴定。 该系列品种(农桑8号、农桑10号、农桑12号、农桑14号)高产、优质、抗病虫性较强、农艺性状优良、适应性广,为国内外育成的品种中抗桑微型害虫桑蓟马、红蜘蛛能力较强的新桑品种。在桑树育种技术上,提出了以发挥本地区优良品种优势为亲本的原则,采用高纯度花粉采集方法,是人工杂交育桑新品种的成功范例。 该系列品种产叶量高,早熟品种产叶量比对照种荷叶白增产17%,中熟品种比荷叶白增产35.95%。桑叶采摘方便,扦插繁殖容易,抗病、抗微型害虫能力较强。农桑系列品种育成时间快、投资省、效率高、推广迅速,在浙江、江西、山东、四川、江苏等10多个省市种植面积已达1.64万hm2,其中浙江省种植0.87万hm2,现已成为浙江省主要推广新品种。累计增加收入达4.23亿元。 (浙江省农科院蚕桑所吕志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和乙烯利处理对不同品种桑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方法】以广西生产用桑树二倍体杂交组合桂桑优12、桂桑优62、沙2×伦109及三倍体杂交组合桑特优1号的种子为材料,采用50、100、200、500 mg/kg赤霉素或乙烯利浸泡桑种12或24 h后培养,测定种子发芽率。【结果】随着赤霉素和乙烯利浓度的提高,不同杂交组合桑种发芽率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50、100、200 mg/kg赤霉素和乙烯利均可不同程度提高3个二倍体桑树品种的发芽率,而500 mg/kg赤霉素或乙烯利浓度抑制桑种子发芽,说明过高浓度的赤霉素和乙烯利对桑种生理生化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50、100、200、500 mg/kg的赤霉素和乙烯利处理三倍体杂交组合桑特优1号种子24 h的效果明显优于12 h,但差异不显著。【结论】综合考虑,在生产上可采用200 mg/kg赤霉素或乙烯利浸泡桑种24 h,可获得较高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