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烤烟铅镉含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在我国南北主产烟区的7省11县采用统一栽培模式,研究了烤烟Pb、Cd含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烤烟各器官中,Pb含量大于Cd;并且含Pb量为根系>叶片>茎≈烟杈(烟花);含Cd量为叶片>茎≈烟杈(烟花)>根。烟叶Pb、Cd含量为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在烟株生长发育过程中,烟叶Pb、Cd含量逐渐降低,累积量呈“S”形曲线增加,积累速率呈单峰曲线变化。就地域而言,南方烟叶的Pb、Cd含量高于北方。此外,烟叶Pb、Cd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大,说明环境条件影响烟叶中的Pb、Cd含量。在气象因素中,烟叶Pb、Cd含量与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与降雨量(或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在烤烟生育期内,南方日照时间短、雨量丰富、相对湿度较大,这些气象因素可能导致南方烟叶Pb、Cd含量高于北方。在土壤因素中,烟叶Pb、Cd含量与土壤交换性Pb、Cd,有机质和有效P含量呈正相关,与土壤pH值呈负相关。因此,在烤烟栽培过程中,选择Pb、Cd含量低的土壤,适量施用石灰,避免大量施用有机肥和重金属污染的P肥可能是降低烟叶过量积累Pb、Cd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应用盆栽法研究了氯在烤烟中的分布以及土壤、施肥与灌溉水含氯量对烟叶氯含量与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氯带入量的增加,烟株干物质重下降。烟株各器官中氯含量顺序为叶>茎>根,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叶吸氯量占总吸氯量的55.1%~67.6%、茎占19.8%~26.5%、根占12.6%~18.4%。烤烟吸收的总氯量中来自土壤、灌溉水、肥料氯的比例分别为61.8%、37.1%、1.1%。过量的氯会使烟株出现氯中毒现象,导致干物质量显著降低。降低了叶片对氮、钾的吸收,特别是钾含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
钾肥对皖南植烟土壤烟叶含钾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皖南4种植烟土壤钾肥与烟叶含钾量的关系。中钾和高钾处理区的烟株长势明显优于无钾处理区。烟株缺钾症状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密切相关。相同施钾水平,轻质土壤的烟叶含钾量高于质地粘重的土壤。施钾肥后,烟叶含钾量增加的幅度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呈相反的趋势。相同叶位,烟叶含钾量与烟叶钙镁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烤烟中期中部烟叶与土壤的大田调查,研究氮、钾含量及其平衡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烟叶含氮量与土壤全氮、土壤碱解氮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当土壤含氮量过高时,烟叶含氮量与土壤含氮量(全氮或碱解氮)的规律性不明显;(2)烟叶含钾量与土壤全钾、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3)烟叶氮/钾比与土壤全氮/全钾比、土壤碱解氮/速效钾比和土壤全钾含量呈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烤烟中期中部烟叶与土壤的大田调查,研究氮、钾含量及其平衡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烟叶含氮量与土壤全氮、土壤碱解氮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当土壤含氮量过高时,烟叶含氮量与土壤含氮量(全氮或碱解氮)的规律性不明显;(2)烟叶含钾量与土壤全钾、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3)烟叶氮/钾比与土壤全氮/全钾比、土壤碱解氮/速效钾比和土壤全钾含量呈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湖南浓香型烤烟烟碱含量与物理性状的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烤烟烟碱含量与物理性状的的定量关系,对湖南浓香型烟区烤烟样本的烟碱和物理性状进行检测鉴定,并对烟碱与各项物理性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各项指标中变异系数从大到小排序为:烟碱单叶重=叶质重叶厚叶宽=开片度含梗率=平衡含水率叶长;单叶重、叶厚、叶质重与烟碱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开片度、平衡含水率与烟碱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叶长与烟碱含量可用二次函数y=-49.2917x2+1.5595x-49.2917来描述,且达显著水平;叶宽、含梗率对烟碱的影响较小。该研究结果为丰富烟质量评价理论及湖南浓香型优质烟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不同烤烟种植区微生物肥效应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河南省不同烤烟种植区为条件,研究了施用微生物肥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烟叶经济产量及化学品质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4种微生物肥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根际土及非根际土中细菌、真菌及放线菌的数量,并且提高了烤烟的经济产量及化学品质。豫南雨养烟区(SR)微生物肥C对烟叶产量和产值增幅最多,分别比对照提高28.92%、51.95%,微生物肥A对提高上部烟叶钾含量效果最佳,比对照提高47.10%;豫西旱作烟区(WD)微生物肥D对烟叶产量和产值增幅效果最佳,分别比对照提高12.43%、23.49%,微生物肥C对下部烟叶钾含量提高最为显著,比对照增加55.68%。土壤微生物数量与烟叶产量及化学品质间具有一定相关性,豫南雨养烟区(SR)细菌与钾呈极显著正相关,真菌与烟碱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氯呈极显著负相关;豫西旱作烟区(WD)细菌与烟叶产量、产值、氯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烟碱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总之,受气候等生态条件影响,建议豫南雨养烟区(SR)示范应用微生物肥C,豫西旱作烟区(WD)示范应用微生物肥D。  相似文献   

8.
氮钾营养对烟叶衰老过程中内源激素与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采用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了氮钾营养对烟叶衰老过程中内源激素与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烤烟中位叶片的成熟,氮、钾养分,叶绿素和细胞分裂素(CTK)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脱落酸(ABA)含量则呈直线上升趋势。增施氮、钾肥料可以有效改善叶片氮、钾营养水平,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叶片CTK含量,降低ABA含量,从而延缓叶片衰老。分析表明,烤烟叶片氮、钾含量与其叶绿素、CTK及CTK/ABA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ABA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因此,烤烟叶片内源激素的含量及其平衡关系与氮、钾营养关系密切,改变氮、钾肥料用量可以调控烤烟叶片的衰老速度。研究还表明,不论单独增施钾肥还是按比例同时增施氮、磷、钾肥,均可提高烟叶含钾量,尤其在烟叶发育前期效果更为突出,即使在钾素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成熟叶片中钾的转移能力依然很强。  相似文献   

9.
以2019年玉溪烟区9个植烟县34个主要植烟乡镇各1个代表性烟田的土壤和烤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速效钾和有效镁及其交互作用对烤烟化学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速效钾和有效镁平均含量分别为325.9 mg/kg和207.9 mg/kg,变幅分别为93.0~713.0 mg/kg和40.0~610.0 mg/kg,土壤速效钾和有效镁缺乏的烟田分别占14.7%和23.5%。随着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增加,烟叶钾含量先增后减,烟叶镁含量递增,烟碱和总氮含量先降后增,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糖碱比和氮碱比递减,其中土壤速效钾含量与烟叶镁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随土壤有效镁含量的增加,烟叶钾含量递减,烟叶镁含量递增,烟碱含量先增后降,总氮含量递增,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糖碱比和氮碱比先降后增,其中土壤有效镁含量与烟叶钾、镁含量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P<0.01)。土壤速效钾和有效镁含量的增加能分别显著提升烟叶清甜香和香气量(P<0.05)。土壤钾镁交互作用对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及氮碱比均产生显著影响(P<0.05)。因此,为提升玉溪烤烟品质,应在适当施用镁肥...  相似文献   

10.
凉山烟区主要气候因素与烤烟质量特点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分析了四川省凉山烟区适宜种植烤烟的基本条件、主要气候因素及所产烟叶的质量特点,结果表明:(1)该烟区具有无霜期长、≥10℃积温高,日均温≥20℃持续天数多,0—60cm土壤含氯量较低等特点,具备了生产优质烟叶的基本条件。(2)凉山烟区烟叶大田生长期平均温度在20℃左右,日照时数均在800h以上,中、南部日照百分率较高,降雨充沛,雨量分布合理,对烤烟生长发育十分有利。(3)凉山烟区烟叶整体上外观品质较优,烟碱、总氮含量适宜,中、上部叶还原糖含量稍高,中部叶氮碱比、糖碱比基本协调,清香型风格突出,香气质好量足、配伍性好,利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不同烟区烤烟化学成分的主导气候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根据纬度差异和地理方位,将我国主产烟区的7省12县分为南北两大烟区,采用统一栽培模式,对两区烤烟( Nicotiana tabacum L. )主要化学成分和大田生长期不同时段的气候因素进行多元相关及逐步回归分析,初步获得了两烟区烤烟化学成分的主导气候影响因子。主要结果是:北方烟叶化学成分与气候因素的相关程度比较明显,南方烟区相对来说不很显著,影响北方烟叶化学成分的气候因子多于南方烟叶。南北两烟区不同生育时段的气象因子与烤烟化学成分有不同的关联度,影响烟叶化学成分的主导气候因子明显不同,作用方向也各不相同。综合而言,北方烟区化学成分的主导气候影响因子是相对湿度、气温日较差和10 cm地温;南方烟区化学成分的主导气候影响因子是日照时数和降雨量。  相似文献   

12.
曲靖烟区土壤磷锌互作对烟叶磷锌含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秀  王林  卢秀萍  许自成  解燕  张森  穆童  孟一卓 《土壤》2018,50(5):894-901
利用田间调查采样及室内测定分析方法,分析了云南省曲靖市中海拔红壤烟区648个代表性烟田的土壤有效磷、有效锌含量及其互作对烟叶磷、锌含量和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有效磷含量介于0.96~101.28 mg/kg,平均为31.34 mg/kg,35.80%的土样有效磷处于烤烟生长适宜范围(20~40 mg/kg);土壤有效锌含量丰富,介于0.20~23.68 mg/kg,平均为3.01 mg/kg,74.69%的土样有效锌含量处于烤烟生长适宜范围(1~4 mg/kg);(2)烟叶磷含量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平均为1.9 g/kg,95.22%的烟样符合烟叶磷含量一般范围(1.5~6.0 g/kg);烟叶锌含量较高,平均为46.12 mg/kg,94.29%的烟样处于烟叶锌含量一般范围(20~80 mg/kg);(3)烟叶锌含量随土壤有效锌含量的升高而显著增加,随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升高而降低;而烟叶磷含量与土壤有效磷和有效锌含量之间的关系不明显;(4)土壤有效磷和有效锌含量的交互作用对烟叶磷含量无显著影响,但对烟叶锌含量存在极显著影响,高含量的土壤有效磷会拮抗烟株对土壤有效锌的吸收;(5)土壤有效磷对烟叶品质影响较小,而土壤有效锌含量与烟叶化学成分及香气物质含量的相关性较密切。在土壤有效锌含量处于中低(2.0 mg/kg)水平,而土壤磷含量处于中等适宜(20~40 mg/kg)水平时,烟叶品质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3.
东北黑土有机碳、全氮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经典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东北黑土表层1100个样点的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平均含量分别为19.25 g kg-1和1.89 g kg-1,从南到北随纬度增加而增加,土壤有机碳和全氮与纬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0和0.76;土壤有机碳、全氮与黏粒、砂粒在P<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其中与砂粒为显著负相关,而SOC与粉粒则在P<0.05水平下显著正相关;土壤全氮与粉粒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黔西南烤烟还原糖(RS)和总糖(TS)含量过高是影响其品质的两个重要原因。我们研究了该地区土壤养分对烟叶总糖和还原糖的贡献,为通过施肥提高黔西南烟区的烤烟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黔西南州晴隆、普安、兴仁、兴义、贞丰和安龙6个县(市)烟草种植集中连片区,确定典型烟田,采集土壤样品和对应的烤后烟叶样品,测定土壤大、中、微量养分含量以及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  【结果】  黔西南州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总体偏高;植烟区土壤酸碱性处于中性至弱碱性,土壤有机质、碱解氮、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铁和有效锰含量丰富,速效钾、有效磷、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和有效钼含量适宜,但存在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烟叶总糖和还原糖与土壤养分显著相关,其中,烟叶总糖与土壤速效钾(AK)、有效锌(Zn)和有效硼(B)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有效钼(Mo)呈极显著正相关;烟叶还原糖与土壤速效钾(AK)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有效锌(Zn)和有效硼(B)呈显著负相关,与有效铜(Cu)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锰(Mn)呈显著正相关。烟叶总糖和还原糖与土壤养分的回归方程分别为TS=31.69?1.78Zn+17.05Mo+1.09Cu+0.003Mg?0.01AK和RS=25.12?0.01AK+1.39Cu+6.91Mo。土壤速效钾、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钼和交换性镁为影响烟叶总糖含量的重要指标,土壤速效钾、有效铜和有效钼是影响烟叶还原糖含量的重要指标。通径分析表明,土壤养分含量对烟叶糖含量既有正面(促进)也有负面(制约)作用。  【结论】  对黔西南州烟叶糖含量贡献较大的土壤养分是速效钾、有效镁、有效铜、有效锌和有效钼。在速效钾和有效锌相对丰富的情况下,土壤速效钾含量和有效锌含量会抑制烤后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的积累,而有效镁、有效铜和有效钼会增加烤后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  相似文献   

15.
湖南烤烟总糖、还原糖含量与几种土壤养分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湖南烤烟177份烟叶样品糖含量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1)烟叶糖含量在样品间存在着广泛的变异,B2F、C3F和X2F等级的总糖含量分别为22.28±3.32%、24.84±2.91%和24.18±3.49%,还原糖含量分别为19.69±2.47%、22.10±2.55%和21.33±3.08%;(2)不同等级烟叶中糖含量与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呈负相关,而与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呈正相关,但不同等级烟叶中影响糖含量的主导因子不尽一致;(3)对土壤中全氮、全钾、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进行分组,研究了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在不同组间的变化,表明烟叶糖含量一般随土壤钾素含量增加而增加,随土壤氮素含量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大理白族自治州(简称大理州)植烟土壤理化特征与烟叶化学成分的关系,采集并分析了大理州12个植烟县(市)的土壤和烟叶样品.结果 表明:①大理州植烟土壤质地为重壤土,pH值和速效钾适宜,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水溶性氯和有效硼偏高,其中大理市速效钾偏低,漾濞水溶性氯偏高.②大理州烟叶总糖和糖碱比偏高,其他指标适宜.其...  相似文献   

17.
湖南张家界典型植烟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张家界山地植烟区域土壤的成土环境及地球化学元素的丰缺状况和迁移富集规律,为烟区优质特色烟叶的生产和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集23个长期耕种的典型植烟土壤剖面样品,测定分析了25种地球化学元素(氧化物)的含量,并对土壤的风化发育状况和元素(氧化物)的迁移富集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张家界烟区主要成土母质如石灰岩、板页岩、紫色砂页岩风化物均受到了较强的风化作用,化学风化指数(CIA)介于73.19~88.03之间,总体上土壤具有Ca、Na贫乏而Fe、Al相对富集的化学组成特征。其中紫色砂页岩风化物发育形成的紫色土的风化作用较强,土壤的淋溶作用较强;石灰岩风化物发育形成的土壤富铝化程度较低。黄壤、水稻土、紫色土中地球化学元素多数表现出一定的富集特征,大量有益营养元素的富集对于提高烟叶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土壤剖面淋溶层中元素(氧化物)P、B、Se、Mn、Zn、Cu、Ni、Y、Sc、La、Fe2O3、SiO2的含量均高于中国或世界土壤元素(氧化物)中值(均值),而N、S、Cl、Mo、Co、Sr、Br、I、CaO、MgO、K2O、Na2O、Al2O3的含量偏低,其中元素(氧化物)N、P、S、Mo、Se、Mn、Zn、Br、I、CaO、MgO在土壤剖面中的含量变化较大。通过对元素(氧化物)富集系数的聚类分析,将元素(氧化物)分为3类:呈较强富集特征的元素N、P、S、Se;呈较强迁移特征的元素(氧化物)Br、I、Mn、CaO;变化较稳定的其他元素。微量元素B、Zn、Cu和稀土元素Y、Sc、La含量较丰富且变化相对稳定,表明除了常量元素N、P、S以外,微量元素Se、B、Zn、Cu和稀土元素Y、Sc、La可能是影响张家界烟区烤烟品质的重要特征元素。  相似文献   

18.
硒对烤烟生长、化学指标及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浓度的硒(Se)对植物生长、化学指标及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本研究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硒浓度对烤烟生长、化学指标及烤烟根、茎、叶中矿质元素N、P、K、Ca、Mg、Mn、Zn、Cu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施硒(亚硒酸钠)4.4 mg·kg-1时,烟叶中烟碱、蛋白和还原糖等含量处于最适范围,根、茎、叶中矿质元素N、P、K、Ca、Mg、Mn、Zn、Cu的含量达到最大值。低硒处理(Se≤4.4 mg·kg-1)显著提高了烤烟各部位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尤其对N、K、Ca、Mg、Mn的影响最为显著,从而促进了烤烟的生长,烟叶化学成分更加协调;而高硒处理(Se≥11.1 mg·kg-1)则降低了烤烟各部位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尤其对N、P、K的影响最显著,从而抑制了烤烟的生长。土壤中不同硒浓度通过调控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化学指标,该研究结果为指导富硒烟叶的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不同质地土壤上烤烟氮素积累、分配及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土壤质地能概括反映土壤内在的肥力特征,对土壤养分供应具有调控作用,是影响农田中土壤氮素供应和氮肥利用的重要因素。本试验通过在皖南烟区3种质地(壤土、黏壤、砂壤)土壤上施用等量氮肥来研究其对烤烟不同生育期的氮素吸收、积累及利用特征的影响,旨在为烟田土壤改良及烤烟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皖南烟区现代农业科技园的典型壤土、黏壤和砂壤土上分别建立田间试验,采用15N田间微区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烤烟的团棵期(移栽后38 d)、现蕾期(移栽后53 d)、平顶期(移栽后64d)和成熟期(移栽后103 d),采集长势一致的烟株样品,测定烟株各部位的生物量,并采用凯氏定氮法检测其全氮含量,采用ZHTO2型同位素质谱仪测定其15N丰度。【结果】皖南烟区壤土和黏壤土上烤烟总氮和肥料氮积累均随生育期呈单峰变化,在烤烟平顶期达最大,总氮积累量分别为4.25 g/plant和3.96 g/plant,肥料氮积累量分别为2.34 g/plant和2.54 g/plant,而砂壤土上烤烟到成熟期其总氮和肥料氮的积累量达到最大,分别是5.64 g/plant和2.73 g/plant,均显著高于同时期的壤土和黏壤;壤土、黏壤和砂壤土上烤烟均以叶部肥料氮占总氮比例及氮素分配率较高,茎部次之,根部最低;不同质地土壤上烤烟氮肥利用率与肥料氮的积累动态具有一致的变化趋势,其中壤土和黏壤在平顶期最大,分别为34.5%和40.7%,之后壤土利用率缓慢下降,黏壤下降幅度较大,而砂壤土上烤烟氮肥利用率在生育期内呈上升趋势,至成熟期最大,为43.7%。【结论】不同质地土壤上烟株对氮素的吸收利用顺序为砂壤壤土黏壤,黏壤土在烤烟生育期内供氮能力较弱,应合理调控土壤氮的矿化及增加肥料氮的供应;砂壤土氮肥利用率较高,应严格控制氮肥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20.
皖南烤烟根际微生物与焦甜香特色风格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06-2007 年对皖南烟区 4 种主要质地土壤冲积粉沙土、河滩沙壤土、冲积沙壤土和水稻土烤烟根际微生物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不同生长期烤烟根际微生物的数量团棵期最少,至旺长期最多,成熟期和采收期逐渐减少.与之相似,根际微生物生物量C(MBC)以团棵期最低,旺长期和成熟期较高,采收期有所下降.在皖南选取具代表性的 19 个土样,包括 7 种不同质地土壤,种植 4 个烤烟品种,分析发现根际 MBC 与有机质和碱解N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据此可将土样分为 3 大类型,分别是低 MBC 的相对贫瘠的土壤、中等 MBC 的中等肥力的土壤和高 MBC 的肥沃土壤.焦甜香气较好的烤烟多集中于MBC在 350~380 mg/kg干土的中等肥力的土壤上.表明烤烟旺长期根际 MBC 与烤烟品种无关,而仅与土壤性质有关,焦甜香特色风格的形成与根际 MBC 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