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建立在主客二分的哲学基础之上,难以实现教育过程中双方的有效沟通,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以主体性认识论作为其哲学基础,承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作为教育过程中共在的主体,是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与超越。借鉴主体间性的理论,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方法、内容、目标等方面入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一直是翻译界所关注的课题。但因“翻译主体”、“译者主体性”的概念界定不清,再加上此方面研究理论的空泛,有些学者对译者主体性的理解依然存在较大偏差,导致“译者主体性”的研究的错位或不够深入,乃至于影响到文学翻译的整体研究。本文在回顾翻译史上译者地位的变化的同时,阐释了翻译主体和译者主体性的内涵;梳理了翻译批评界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现状,并结合问题所在分析和阐述于连江提出的“多维视角下的文学翻译批评理论”,旨在说明该理论对于“译者主体性”研究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活动是在师生之间展开并完成的,传统的职业教育师生关系已透射出的诸多弊病,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瓶颈.因此,需要构建一种主体间性新型师生关系,彻底摆脱传统职业教育师生关系的主体性危机,从而能够真正实现职业教育师生关系的和谐,以适应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哈贝马斯研究了从康德开始到黑格尔、马克思关于认识论问题的反思,认为他们都对主体性问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反思,但同时又都没有妥善处理好科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即便如此,哈贝马斯仍然肯定他们这种对认识主体进行反思的路径,是一种对待认识问题的正确途径,沿着这一反思路径,哈贝马斯为批判理论找到了存在基础,并在主体间性基础之上发展出自己颇具特色的交往行为理论。  相似文献   

5.
通过梳理翻译批评主体以及各种批评标准之间的关系,发现其中表现出三种明显的排他性,即翻译批评主体中的排他性、翻译批评标准中的排他性和翻译批评模式中的排他性.针对这一现象,并结合当代哲学交往实践转向的趋势,提出要真正实现翻译批评的多元共存,未来翻译批评的趋势应是走向交往实践的批评.这种批评的理论基础是主-客-主的关系,要同时遵循知识客观性、阐释的合理性和表达的真诚性三大有效性要求.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因而对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的学术追问,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从人的生存角度对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进行本源性追问和条件性思考,探究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大学英语教学正面临新的挑战,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刻不容缓。主体间性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视野。本文通过对主体间性教育内涵和特征的解析,对如何建立主体间性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主体间性,亦即主体之间的关系。在主体间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是主体突破封闭的自我,走向他者。师生之间是主体间的平等、合作、和谐关系。围绕主体间性的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进行选择和整合,选择能最大程度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方式方法,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思路、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文学翻译研究不能只局限于对翻译结果静态的、微观的文本分析,还要展开对翻译全过程和翻译主体、接受主体的动态、宏观的文学和文化研究.文章结合文学、文化和翻译主体分析的方法,解析"杨宪益现象",兼论文学翻译者主体性要素的构成.  相似文献   

10.
主体间性作为一种理性的文化精神和时代意识,在农业高校创业教育领域也扎了根,主要从精神维度来透视农业高校创业教育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农业高校创业教育无法随意回避的命运,面对这把双刃剑,我们必须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11.
从主客观两方面,阐述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所受到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2.
微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新手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传统博客相比,微博具有传播对象广泛化、传播内容原创化、传播形式多样化、传播效果迅捷化等特点,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新手段。微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提高学生政治参与意识、促进学生人际沟通、提高学生主体性、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等价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主动开通个人微博并学会使用微博、树立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理...  相似文献   

13.
理雅各对《易经》的翻译及其研究问世以来便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评论。在《易经》西传史上,理氏的《易经》英译及其对《易经》的研究是里程碑式的,对后来从事典籍研究和翻译的中外学者有着多方面的启示。理氏《易经》英译本主要包括理氏英译《易经》的学术准备、英译包括《易经》在内的《中国经典》之动机、英译《易经》的底本及其相关参考书考辨、关于理氏《易经》英译的评析、理氏《易经》英译本的体例、译本特点,旨在探析其易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在翻译理论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中,译者在整个翻译活动中的地位日趋突显。西方现代阐释学的代表人物伽达默尔提出的阐释学三个原则: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和效果历史,无不彰显了译者的主体性地位。  相似文献   

15.
转向成为近年来翻译研究的新倾向。通过分析和梳理汉语词英译研究转向的含义及其主要方面,为汉语词英译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并得出结论,英译汉语词时,需综合考虑转向和传统英译策略两个方面,以实现最佳的英译。  相似文献   

16.
瞿秋白和鲁迅同为"左翼文化运动"领导者和白话文学积极倡导者,其翻译思想有着共性的一面,也存在着诸多分歧。通过分析历史资料和学术文献,对两位文学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翻译思想中的共性与分歧进行对比性研究,可使我们进一步了解、继承和发扬二人在译介国外先进文化过程中深邃的翻译思想、崇高的思想品质和务实求真的学术批评态度,从而更好地为我国新时期思想文化建设服务。研究表明:瞿秋白和鲁迅翻译思想的共性特点,主要体现在对翻译的政治功用性目的、"信"的"直译"翻译观、"翻译可输入新的表现法"等方面的一致性;分歧则主要表现在对翻译的标准与方法、接受美学解读基本特征的侧重点和对严复的翻译观等方面的不同认识,焦点在于对"顺"的深层次理解,以及是否实现、如何实现翻译语言的大众化,让翻译为改良民族大众服务。瞿秋白和鲁迅关于翻译思想的讨论,留给人们的是辩证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拟以“五四”文化语境为视角,从翻译选材、译语选择和翻译方法三个方而对徐志摩的翻译活动进行了探讨,目的在于说明特定时代文化语境是如何作用于译者的翻译实践活动的,从而对徐志摩的翻译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本文最后就文化语境提出我们进行翻译批评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译诗的“三美”——许渊冲诗歌翻译艺术欣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比、分析许渊冲格律诗的韵译与其他译者的翻译,讨论了许渊冲译诗的“三美”论。通过实例证明了诗词翻译除了“意美”之外,还应尽可能再现原诗的“音美”和“形美”。作者否定了把诗译成散文的做法。认为经过认真学习许渊冲的译诗理论,欣赏其诗歌翻译艺术,并付诸实践,诗不仅是可以译的,还可以在“三美”理论的指导下,译出同原作均等的效果,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能出现超越原作的最佳译作来。文章在名家理论的指导下,旨在为恢复以诗体译诗的传统,把翻译的艺术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与《药食同源——小议中医食疗的翻译》作者江楠的商榷,讨论了英译中医食疗要诀“韵”的问题。经过分析、对比原译与笔者的改译,笔者否定了无韵的“直译”,认为只要通过大量实践,刻苦钻研,虚心向前辈名家学习,与英谚无直接或间接对应的中医食疗要诀不但是可以译的,还可以在达到保持原文信度的基础上,用押韵来追求音美与形合,译出与原文要诀均等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音系学原理为取向对宋代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声声慢》与两种不同的英译版本在意境、音韵和结构形式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把微观的元音音素作为切入点,研究翻译过程中选词所遵循的规律;对英译本在句法结构、形式意义、音节构成的一致性和在音系发音方面的开口度、响音度的差异性进行比较,描述汉语诗词英译时选词造句的语用因素对语言的制约和影响,并对诗歌译文进行客观性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