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南农业学报》2001,14(2):52-54
从广西大学农场和南宁市郊12种作物类型田块采集土壤样品,经分离、纯化后,获得66个真菌菌株和67个细菌菌株。用对峙法测定分离到的土壤微生物对供试拮抗真菌G1(粘帚霉Gliocladiumspp.)、T1-2(康氏木霉Trichodermakoningii)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4个真菌菌株和28个细菌菌株对G1有强烈的抑制作用,6个真菌菌株和18个细菌菌株对T1-2有强烈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毕江涛  潘星  黄盼盼  马飞  关晓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51-15654,15658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马蔺内生真菌资源的多样性及其抑菌活性特征。[方法]通过组织块法对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并选择小麦全蚀病菌、枸杞黑果病菌、番茄灰霉病菌、黄瓜枯萎病菌和黄瓜立枯病菌5种植物病原真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4种细菌作为指示菌,采用对峙法和改进的菌块法测定抑菌活性。[结果]从马蔺不同组织器官中分离出32株内生真菌,以根部的最多,茎叶次之;经形态学初步分类鉴定其属于3个目,3个科,4个属。其中,有22株内生真菌对2种或2种以上的植物病原真菌指示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占菌株总数的68.8%;有12株内生真菌对2种或2种以上的供试细菌指示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占分离菌株总数的37.5%;有7株内生真菌对3种以上的植物病原真菌指示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占菌株总数的21.9%;有2株内生真菌对2种供试细菌指示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占分离菌株总数的6.3%。马蔺内生真菌对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指示菌和供试细菌指示菌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范围较宽;2株高活性菌株来源于马蔺叶部,对5种供试真菌指示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2株高活性菌株来源于马蔺根部,对2种供试细菌指示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1株高活性菌株对4种供试真菌指示菌和1种供试细菌指示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这5株高活性内生真菌菌株属于束丝菌属、镰孢霉属、梭孢霉属和组丝核菌属。[结论]药用植物马蔺具有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并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3.
从连云港附近海域及市场采集的褐藻、绿藻、虾、三疣梭子蟹、日本鲟、文蛤以及海水和海泥等150个样品,分离到海洋细菌385株。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了分离到的海洋细菌对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a maydis)、玉米斑枯病菌(Septario zeicola)、玉米圆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carbonum)、小麦赤腐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镰刀菌(Fusariumspp.)、雪腐镰刀菌(Fusarium nivale)、枯萎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链格孢菌(Alternariasp.)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10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从中获得具抑菌作用的细菌3株,分别是分离自连岛死鱼样品的L1-9菌株、黄窝漂浮枯草样品的HW1-2菌株和分离自西墅虹益蛏样品的XS1-4菌株。菌株L1-9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小麦赤腐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采用滤纸片培养法测定的结果表明:3个菌株发酵液对供试的植物病原真菌也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但抑菌作用低于菌株的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4.
番茄灰霉病菌拮抗菌的筛选和应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采集番茄等蔬菜叶、根和土壤样本182份,分离获得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 Pers.)有抑制作用的拮抗菌58株。其中拮抗细菌54株,占93.1%,且多为芽孢杆菌(Bacillus);拮抗真菌中木霉(Trichoderma)有粘帚霉(Gliocladium)各1株。根据抑菌圈法测定,拮抗细菌对灰霉菌的拮抗能力有显著差异,其中芽孢杆菌Y2-11-1菌株拮抗性最强且稳定。试验表明:Y2-11-1悬浮液对番茄灰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室内叶片和果实的防效分别对69.9%和78.2%;大棚内对果腐的防效,喷施1次与2次的分别为61.7%-72.1%和76.6%-85.3%,明显优于50%速克灵(2000倍稀释液)。  相似文献   

5.
木霉菌防治烟草根腐病及其土壤优势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施有100~200 g/667m2木霉菌的肥土包根假植后盆栽,可有效防治烟草镰刀菌根腐病、并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和促生效应,其中以150 g/667m2剂量的效果最好。对木霉菌与土壤和圈肥中的优势真菌、细菌、放线菌株相互作用研究的结果表明,木霉菌对土壤优势真菌和部分常见土传病原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测定的3株优势细菌中,其中2株对木霉菌无抑制作用,但分别能抑制或促进木霉菌产孢;仅1株对木霉菌有不完全抑制作用,但对其产孢无影响。多数优势放线菌株对木霉菌生长或产孢都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各菌株对土壤和病苗分离的病原茄病镰刀菌也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该结果证实,木霉菌在土壤中有较强的竞争能力,但其在土壤中的存活又受到多种土壤微生物的限制,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应用木霉防治烟草病害的生态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对采集于辽宁省药用植物62份土壤样品的木霉属真菌进行分离,获得木霉属真菌78株,采用形态学方法从中鉴定出9种木霉属真菌,分别是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绿色木霉(T.viride)、粗壮木霉(T.strigosum)、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卷曲木霉(T.spirale)、钩状木霉(T.hamatum)、康氏木霉(T.koningii)、顶孢木霉(T.fertile)和多孢木霉(T.polysporum).其中哈茨木霉分离到34株,占分离到木霉菌总数的43.6%.采用对峙培养法,共筛选出对5种靶标菌抑制率大于70%,对靶标菌菌丝抑制作用明显的菌株4株,其中哈茨木霉2株,绿色木霉1株,钩状木霉1株.  相似文献   

7.
从飞龙斩血内分离得到一株广谱、高活性抑菌内生真菌F-46/2,其对细菌、植物病原真菌和皮肤致病真菌24种病原微生物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形态特征表明,该菌株与木霉属Trichoderma中的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opsis的特征基本一致。ITS序列分析显示,本菌株与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opsis同源性高达98%,因此将菌株F-46/2命名为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opsis F-46/2。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对草莓根腐病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本试验采用土壤稀释分离法、对峙培养法等方法。从昌平区兴寿镇草莓基地采集的16份土样中分离得到106株细菌。以草莓根腐病菌为靶标,筛选出7株具有明显拮抗作用的菌株,其中1-9和8-3菌株抑菌范围较广,对3种草莓根腐病菌具有抑制作用;2-4菌株对草莓根腐病菌的抑菌范围最窄,仅对1种草莓根腐病菌有抑制作用。对其他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抑菌谱测定得知,1-9,12-4,16-1等菌株抑菌范围较广,对供试的7种以上的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抑制作用。拮抗细菌生物膜和代谢产物检测结果表明,7株拮抗细菌都能产生生物膜和吲哚乙酸,推测这些菌株具有较强的定植能力和促生效果。  相似文献   

9.
烟草青枯病病原菌的分离及其拮抗菌的筛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福建烟田的病株中分离出烟草青枯病病原菌,从其原位土壤中经过分离纯化得到40种土壤菌株,经过平板拮抗法筛选后,得到对青枯病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的5株土壤细菌,分别命名为T1、T2、T3、T4和T5,其中,菌株T5的拮抗带最大,菌落拮抗带达10.2~21.4mm.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4种高寒草地植物的内生真菌多样性进行研究,并对抑菌活性菌株进行筛选。[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玛曲草原上的线叶嵩、披碱草、异穗苔草和醉马草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并以棉花立枯丝核菌(R-1)、小麦根腐长孺孢(B-1)、终极腐霉(P-1)和黄瓜枯萎病菌(F-1)作为试验菌对分离的内生真菌进行了抑菌活性筛选。[结果]从上述4种植物中共分离到45株不同的内生真菌菌株,其中38株对至少一种病原菌有抑制作用。其中有2株内生真菌对棉花立枯丝核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13株对小麦根腐长孺孢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黄瓜枯萎病菌抑制作用较普遍,但不明显;仅1株对终极腐霉有较强抑制作用,其余均不明显。[结论]该研究获得了具有抗菌活性的内生真菌。  相似文献   

11.
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与特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不同分离培养基从不同生态区域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针对其中木霉T1、T4与毛壳菌G2、G3菌株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对营养成分变化反应不同,T1、T4、G2菌株最适天然培养基为胡萝卜煎汁与番茄煎汁,G3最适天然培养基为菠菜与马铃薯:T1、T4最适合成培养基分别为Mayer与Boas,G2、G3最适合成培养基分别为Mayer、Hopkin;T1、T4最适碳源分别为果糖与麦芽糖,G2、G3最适碳源为麦芽糖:T1、T4最适氮源为蛋白胨,G2、G3最适氮源为豆饼粉;但光照对不同菌株影响均不大:四菌株对温度反应相同,最适温度均为25~30℃;T1、T4最适pH为4~5,G2、G3最适pH为7~8:碳氮比值变化对T1、T4影响不大,而G2、G3的生长受到高碳氮比值的抑制。  相似文献   

12.
从白芨根际土壤中筛选出对白芨根腐病有拮抗性的菌株,初步研究其抑菌作用,为白芨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平板稀释法从白芨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菌株,以白芨根腐病菌、白芨灰霉菌、白芨黑斑菌为靶标菌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拮抗菌株;分别采用16S rDNA和28S rDNA序列分析方法鉴定拮抗细菌和真菌菌株的分类学地位。结果:共计从白芨栽培土壤中分离到35株细菌和10株真菌菌株,其中8株细菌和6株真菌对4种白芨致病菌表现较好的抑菌活性;经鉴定,细菌菌株大多数为芽孢杆菌,真菌为木霉属,BJ-135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BJ-175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J-2为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筛选出的菌株中有5株拮抗菌对4种白芨致病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菌株BJ-135、BJ-175、BJ-2可用于生防菌剂开发,用于白芨病害防治。  相似文献   

13.
在香蕉枯萎病园区中,从土壤中分离获得一株细菌HN-1,并进行对峙培养、孢子萌发抑制测定。结果表明:HN-1对香蕉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DNA序列测定和分析,将HN-1鉴定为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与病原真菌对峙培养的结果表明,该菌株对供试的15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北疆棉花苗期病害拮抗菌7B-1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北疆棉花根际土壤中采集土样 36份 ,经室内分离、纯化后获得生长数量占优势的细菌菌株 84个 ,对棉花立枯病的病原菌进行平板对峙培养法拮抗测定 ,共筛选出 2 8个有拮抗活性的细菌菌株 ,对其进行筛选、比较后 ,选出拮抗活性较强的 3个细菌菌株进行盆栽试验和棉花苗期病害的田间小区防治试验 ,最后确定了 7B 1拮抗细菌菌株。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芽孢杆菌 7B 1对新疆棉苗病害强致病菌株R10 5的拮抗作用机制 ,结果表明 ,7B 1能引起R10 5菌丝溶解和畸形 ,其代谢物对R10 5的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干酪乳杆菌是一种具有广泛研究价值和良好研究前景的有益微生物。从青藏高原牧区的牦牛酸奶中分离出一株产细菌素的干酪乳杆菌T1(Lactobacillus casei T1)。通过探究菌株基本性质,研究能替代MRS的低成本培养基,筛选冻干保护剂等提高候选生产菌株T1的潜在生产价值。结果显示干酪乳杆菌T1的生长温度区间为20~40℃,耐受的p H值范围为p H2~pH 10。T1菌株对供试革兰阳性细菌和革兰阴性细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部分供试真菌也有抑制作用,豆粕MRS培养基适应性好。以存活率为指标,进行冻干保护研究的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保护剂的保护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乳糖、甘油、甘露醇和抗坏血酸。对候选生产菌株T1生物特性及菌种的保藏研究为该菌的开发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采用核糖体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在宜城稻麦轮作田施用4种不同秸秆腐熟剂处理(T1:棘孢木霉/枯草芽胞杆菌粉剂;T2:黑曲霉/枯草芽胞杆菌粉剂;T3:黑根霉/枯草芽胞杆菌粉剂;T4:棘孢木霉/枯草芽胞杆菌粉剂)对土壤微生态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处理对土壤真菌种群影响较大,相对于阴性对照(Tn),科和属的数量均明显增加,以T2处理增幅最大(133.0%);与阳性对照(Tp)比较,除T4处理外,各处理科或属的数量也有所增加(15.6%~45.8%);然而,细菌种群并未见较大变化。Chao1指数比较显示,真菌指数大幅增加(74.5%~191.8%),而细菌的指数变化较小(-4.0%~15.1%)。统计分析显示,各处理有24~55个属的真菌显著性上调(P0.05和倍数变化≥2),其中超过六成相对于Tp和Tn均上调,而仅有2~11个属的细菌显著上调;有4~11个属的真菌显著性下调,其中14.3%~25.0%相对于2个对照均下调,有4~7个属的细菌相对于Tp显著下调,但没有属相对于Tn下调。通过UPGMA聚类分析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Beta多样性之间的相似度,土壤真菌Beta多样性结果显示,T1、T2、T3和阳性对照均在一个分组里,而T4和阴性对照在一个分组里;土壤细菌Beta多样性结果显示,T2、T3、T4和阳性对照均在一个分组里,而T1和阴性对照在一个分组里。  相似文献   

17.
从江苏昆山、吉林图门等地采集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到1株对番茄叶霉病菌有强烈抑制作用的BPS2菌株。研究其拮抗性表明,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以及多种病原真菌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根据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等方面的多项分类研究,确定其属于链霉菌属,并被命名为Streptomyces tumenensis BPS2。该菌株在大多数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基内菌丝无横隔,不断裂,气生菌丝体形成孢子丝,孢子丝呈波曲或直形。  相似文献   

18.
番茄灰霉病菌拮抗菌的筛选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集番茄等蔬菜叶、根和土壤样本 1 82份 ,分离获得对番茄灰霉病菌 (Botrytiscinerea Pers.)有抑制作用的拮抗菌5 8株。其中拮抗细菌 5 4株 ,占 93 .1 % ,且多为芽孢杆菌 (Bacillus) ;拮抗真菌中木霉 (Trichoderma)和粘帚霉 (Gliocladium)各 1株。根据抑菌圈法测定 ,拮抗细菌对灰霉菌的拮抗能力有显著差异 ,其中芽孢杆菌 Y2 - 1 1 - 1 菌株拮抗性最强且稳定。试验表明 :Y2 - 1 1 - 1 悬浮液对番茄灰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室内叶片和果实的防效分别为 69.9%和 78.2 % ;大棚内对果腐的防效 ,喷施 1次与 2次的分别为 61 .7%~ 72 .1 %和 76.6%~ 85 .3 % ,明显优于 5 0 %速克灵 (2 0 0 0倍稀释液 )。  相似文献   

19.
采用系列稀释法和平板涂布法从黔江烟区土壤中分离得到细菌菌株87株,经平板对峙法初筛得到1株对烟草青枯病病原菌有强烈拮抗作用的细菌,再通过滤纸片法验证其提取物对烟草青枯病病原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该菌株进行全细胞脂肪酸分析,初步判断该菌为芽孢杆菌.16S rDNA分析结果表明,该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20.
3株海洋细菌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a maydis)、玉米斑枯病菌(Septario zeicola)、玉米圆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carbonum)、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镰刀菌(Fusarium sp.)、雪腐镰刀菌(Fusarium nivale)、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等10种植物病原真菌作为指示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和滤纸片培养法对不同来源的L1-9、HW1-2和XS1-4等3株海洋细菌的抑菌效果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L1-9菌株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尤其对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菌株HW1-2和XS1-4对不同的病原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株海洋细菌菌株的无菌发酵液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其抑菌作用明显低于相应菌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