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索斑节对虾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优化养殖结构,于2011年2月开始进行斑节对虾池套养红鳍东方鲀、花蛤试验.在2口面积均为2.5 hm2的养虾池内,每口池塘放养75万尾斑节对虾虾苗,套养平均规格约85g/尾的大棚越冬红鳍东方鲀苗种1万尾和平均规格为260粒·kg-1的花蛤苗3500 kg.经过约10个月的养殖,共收获平均规格23.33尾·kg-1的斑节对虾24400 kg、3.2尾·kg-1的红鳍东方鲀5060 kg以及平均规格103粒·kg-1的花蛤17057 kg,产值205.99万元,利润121.81万元.斑节对虾的饲料系数为1.62,红鳍东方鲀为1.59.套养试验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正> 红鳍东方鲀是我省沿海常见鱼类,其肉质鲜美。为了扩大海水养殖途径,1991年7月下旬,我们进行了生产性红鳍东方鲀人工养殖试验。一、池塘条件试验地点在丰南县水产资源增殖站对虾  相似文献   

3.
为了丰富海参池塘养殖的混养种类,实验对刺参和红鳍东方鲀的生态混养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经过100 d的混养实验,红鳍东方鲀平均日增重率为1.07 g/d,特定生长率为4.06%/d,混养组与单养组红鳍东方鲀没有显著差异;但混养条件下刺参的生长状况显著优于单养条件下刺参的生长状况。与红鳍东方鲀混养组刺参平均日增重率为(0.11±0.04)g/d,特定生长率为(0.67±0.20)%/d。单养组刺参平均日增重率为(0.04±0.02)g/d,特定生长率为(0.35±0.19)%/d。研究表明,刺参池塘混养红鳍东方鲀模式下,红鳍东方鲀在正常快速生长的同时,可以有效促进刺参的生长,研究结果可以为刺参池塘的生态复合养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红鳍东方鲀(Fugu Rubripes),属硬骨鱼纲、鲀形目、鲀科、东方鲀属,俗称黑艇巴、黑腊头、河豚。红鳍东方鲀体型肥大,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历来有"鱼中之王"之美称。日本、韩国人最为喜食,我国沿海渔民自古以来就有食用红鳍东方鲀的习惯。为探索红鳍东方鲀在我国北方池塘的生态养殖技术,笔  相似文献   

5.
红鳍东方鲀集约化网箱养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鳍东方鲀(Fugu rubripes)分布于中国黄海、渤海及日本海域,是鲀科鱼类中可进行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并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精品,全国年成品鱼产量达4000t左右,养殖产量已接近河鲀消费大国日本。红鳍东方鲀大规模集约化网箱养殖是我国近年来新增的养殖模式,它具有养殖成本低、鱼体生长快、鱼肉品质好、养殖管理方便和易于活鱼运输等优点。笔者总结在辽宁大连、山东荣成等地进行红鳍东方鲀的集约化网箱养殖经验,具体结合2002年在山东荣成桑沟湾海区网箱养殖红鳍东方鲀的数据,就集约化网箱养殖红鳍东方鲀技术及体会介绍如下:一、海…  相似文献   

6.
红鳍东方鲀(Fugurubripes)俗名廷巴鱼,是沿海地区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目前,在红鳍东方鲀成鱼养殖成活率上,各养殖单位或个人高低不等,高的可达90%以上,低的则只在50%左右。笔者根据多年的养殖经验,就红鳍东方鲀在成鱼土池养殖中保持较高成活率的几个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一、池塘  相似文献   

7.
<正>红鳍东方鲀俗称"黑艇巴""黑腊头""河豚鱼",历来有"鱼中之王"之美称。为探索红鳍东方鲀在我国北方池塘的生态养殖技术,我们于2013年、2014年进行了红鳍东方鲀与多品种池塘生态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验条件1.池塘条件试验池面积为35亩,平均水深1.6米,底质为泥沙底,设进、排水闸门各一个,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不同 LED 光谱对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幼鱼摄食、生长发育和生理活性的影响, 选取 525 尾红鳍东方鲀幼鱼养殖在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中, 分别用 5 种不同 LED 光谱(红、黄、蓝、绿、白)照射处理 30 d, 光周期为 12 L : 12 D, 实验期间测定饵料转化效率, 实验结束时测定其存活、生长指标及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 不同 LED 光谱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的存活、生长和摄食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绿光组红鳍东方鲀的存活率最高, 为(65.71±0.00)%; 绿光组红鳍东方鲀幼鱼体重最大, 为(29.36±3.78) g。在饵料转化效率方面, 绿光组幼鱼的饵料转换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在消化酶活性方面, 不同 LED 光谱处理组中红鳍东方鲀幼鱼的消化酶活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其中绿光组的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组(P<0.05); 绿光组肝脂肪酶活性较高, 显著高于蓝光与黄光组(P<0.05); 绿光组肠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红光、白光组(P<0.05)。综上所述, 绿光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的生长发育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不同养殖品种在养殖尾水排放周期内的水质变化特征、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获取养殖尾水排放周期内接近总排水量水质指标平均浓度的适宜采样时段,对暗纹东方鲀、罗氏沼虾、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进行养殖尾水水质监测,在16:30~次日7:30的养殖尾水排放周期内,每3 h采集养殖尾水检测总固体悬浮物(TSS)、有机物(CODMn)、总氮(TN)、总磷(TP)指标。结果显示:不同养殖品种之间,排放养殖尾水的4项水质指标质量浓度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综合评价养殖尾水水质状况:中华绒螯蟹最佳,暗纹东方鲀次之,罗氏沼虾较差。养殖尾水排放周期内,暗纹东方鲀、罗氏沼虾、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TSS和TP质量浓度在不同检测时间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CODMn和TN质量浓度在不同检测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暗纹东方鲀养殖池塘的TSS实际排放强度显著高于估算排放强度(P<0.05),暗纹东方鲀和罗氏沼虾养殖池塘的TP实际排放强度显著高于估算排放强度(P<0.05),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4项水质指标的实际排放强度均低于估算排放强度(P...  相似文献   

10.
红鳍东方鲀的病害防治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红鳍东方鲀因其肉质鲜美,已成为近年来海水养殖的主要鱼类,但由于养殖规模的扩大,随之疾病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经济损失也逐渐增大。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国内红鳍东方鲀的寄生虫疾病、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及其他类疾病,为红鳍东方鲀健康养殖及疾病防控提供  相似文献   

11.
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为底栖肉食性的沿岸种类。因其性凶猛、个体大、生长陕、味鲜美,素享"鱼类之王"之美誉。1990年黄海水产研究所与烟台海带育苗场和烟台市水产研究所合作,进行红鳍东方鲀工厂化育苗首次在国内获得成功以后,我国北方和南方相继进行红鳍东方鲀的工厂化养殖,红鳍东方鲀的人工育苗技术不断改  相似文献   

12.
养殖密度是影响养殖水体水质和鱼类生长性能的重要因素。通过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循环水养殖试验和硝酸盐氮急性处理试验,分别研究不同养殖密度(12.5~20.0 kg/m^3)和不同硝酸盐氮质量浓度(1.0、25.0、100.0和150.0 mg/L)对养殖水体水质、红鳍东方鲀生长性能、应激反应和抗氧化状态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养殖水体的pH、氨氮和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无显著性影响,但较高密度会导致硝酸盐氮质量浓度显著升高,最高升至24.5 mg/L。在较高养殖密度条件下,红鳍东方鲀的生长性能(终体质量、特定增长率和饲料转化率)和抗氧化能力(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较弱,但其脂质过氧化(丙二醛)和应激反应(葡萄糖、乳酸和皮质醇)较强。此外,在硝酸盐氮急性处理试验中,红鳍东方鲀未出现死亡。当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为100.0和150.0 mg/L时,红鳍东方鲀抗氧化能力较弱,而应激反应较强。综上,当养殖密度为16.5 kg/m^3时,红鳍东方鲀的生长和抗氧化状态较好,且应激压力较小,这表明在较高密度条件下,养殖水体硝酸盐氮质量浓度的升高不是引起鱼类生长抑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1生产现状 在日本,近20年来,作为名贵鱼类,红鳍东方鲀一直列为重要养殖对象.日本红鳍东方鲀养殖产量已于1993年达达4 427 t,与近年一直维持在5000t左右.日本红鳍东方鲀养殖主要集中于九州和四国地区,养殖红鳍东方鲀主要产地为熊本县、长崎县、鹿儿岛县和爱媛县.在日本,红鳍东方鲀养殖一向为海面网箱养殖.  相似文献   

14.
杜佳垠 《齐鲁渔业》2003,20(9):22-22
1 发生 在我国,红鳍东方鲀盾纤虫病最早于2000年初春由笔者确认于大连1家企业水槽越冬养殖的1龄红鳍东方鲀(杜佳垠,2000)。尔后,笔者在大连4家企业先后确认10例红鳍东方鲀盾纤虫病。其中,包括2002年初夏1家企业水槽培育1月龄红鳍东方鲀稚鱼盾纤虫病、链球菌病并发症;2002年晚春1家企业水槽越冬养殖1龄和2龄红鳍东方鲀盾纤虫病、冈本异沟吸虫病、链球菌病并发症;2002年初冬1家企业水槽越冬养殖当年红鳍东方鲀盾纤虫病、链球菌病并发症和2年红鳍东方鲀盾纤虫  相似文献   

15.
王为璋 《齐鲁渔业》2003,20(9):27-27
红鳍东方鲀(Fugu rubripes)俗称黑廷巴,是主要的海水养殖品种之一。红鳍东方鲀鱼种网箱培育是养殖成功的基础。前几年,芝罘湾各养殖单位,鱼种网箱培育成活率不一,低者20%左右,高者达90%以上。 现据本场和周边单位的生产情况,对影响红鳍东方鲀鱼种网箱培育成活率的一些因素浅析如下: 一、鱼种质量 入箱鱼种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色泽鲜亮,游动活泼,肥满度大,规格大,无畸形。  相似文献   

16.
对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us)“海陆接力”养殖模式中,运输前后的管理方法和运输的关键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红鳍东方鲀运输入海前的工厂化越冬管理、红鳍东方鲀剪齿的注意事项、操作过程、剪齿后的管理方法、运输集港和运输途中的注意事项和运输至网箱养殖的恢复阶段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对虾与红鳍东方鲀混养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鳍东方鲀 ,俗称河豚,不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且从其内脏中提取的毒素(TTX)是高级镇痛药物,国际市场价格昂贵,因此,红鳍东方鱼电是名贵的海水鱼类,是目前较理想的海水养殖品种。红鳍东方鱼屯与中国对虾混养能起到防病、稳产的作用,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海水养殖鱼类盾纤虫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自1985年在日本三重县和长崎县发现牙鲆稚鱼盾纤虫病(乙竹充等,1986)以来,作为一种新病,盾纤虫病现已广泛见于日本养殖牙鲆、真鲷、红鳍东方鲀(Ogawa et al.,1998)和韩国一些海水养殖鱼类(Seh,1997)。而且,近年,该病也已成为我国养殖牙鲆、红鳍东方鲀、大菱鲆常见寄出虫性疾病(杜佳垠,1995,2000等)。  相似文献   

19.
采用网箱养殖四年的红鳍东方鲀经过颗粒状的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素(LH-RH)的植埋,促使性腺成熟,再通过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大麻哈鱼脑垂体混合液诱导排卵,采卵后进行人工授精,得到红鳍东方鲀受精卵,孵化后得到红鳍东方鲀仔鱼。  相似文献   

20.
刘德永 《齐鲁渔业》2007,24(4):32-33
为探索利用盐场低产虾池开展红鳍东方纯养殖,我们从2000~2005年连续在天津汉沽区盐场虾池开展了红鳍东方鱼屯的养殖,在养殖中,我们在池塘中投入了南美白对虾、日本对虾进行混养,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将红鳍东方鲀与南美白对虾、日本对虾混养技术和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