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不同技术培育日本落叶松苗栽后的生长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种不同技术培育落叶松造林苗,其栽植后表现为:用落叶松子代苗造林,苗木上山后表现优异,生长旺盛,抗性好;施肥苗造林木质化不好,易干尖;常规苗上山造林应分级,选Ⅰ级苗上山造林为佳。  相似文献   

2.
米桐采用幼苗(1—2月苗)上山定植造林有许多特点,与大苗(1年生苗)上山比较,可以少用有苗地,且用地时间短,上山定植后容易成活,移栽造成的缓苗影响比较小,第二年生长较快;与直播造林比较,能节省用种,且保存率较高。幼苗上山定植由于在第一年生长过程中移栽,也有一定的缓苗过程,以及山场的条件一般不如苗圃条件,第一年的生长受山场条件的影响,可能不及苗圃条件下的生长量。但第二年的生长则避免了一年生苗移栽时的缓苗过程。因而幼苗上山第一年最终的生长量对下一年树体发展的影响就不再有移栽  相似文献   

3.
退休下了岗,植树又上山,为使兴安春长在,甘愿洒热汗。潮大雪封山路,春潮封不住——载木铁流滚滚来,f日自林海处。上山(外一首)@王庆德~~  相似文献   

4.
一片林子的故事李廷贤他叫海山,在五凤山上干了三十年,每星期上山两趟,检修山上的广播电视转播机。去上山,没有公路,从局里到山上有三十里山路,每次,他都是徒步上山。他有个习惯,就是爱山,每次回来,都要给局里的人讲山上的风景,讲松树,讲得很细,甚至讲到他上...  相似文献   

5.
奇特的挖参习俗孙占山整理人参,俗称“棒槌”,挖人参叫“放山”。一般上山时得搭伙,一伙人最多6个,最少不得少3人,是为了避免两个人上山一旦发了财,其中一个或者私吞或者谋害另一个的情况发生。上山要背油、盐、小米或白面,不背大米,因为大米出饭少而且易饿;也...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针对坝区耕地日益减少而建设用地需求剧增的矛盾提出"城镇上山"的用地新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但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过从外部环境、配套措施、资金保障、是否会对环境造成破坏等方面对城镇上山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可望能起到消除疑虑、提振信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1995年以来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营造的白桦人工林的所有地类和苗龄型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对白桦的生长具有显著的影响,营造白桦人工林的最适宜地类是采伐迹地和荒山荒地,在培育白桦上山造林的各种苗龄型中,最适宜上山造林的白桦苗龄型为S_(1-0)。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庆元县左溪镇竹坪村附近部分集体山场,由于近几年采伐过度,疏于管理,成了残次林。村两委准备进行绿化造林,但苦于资金缺乏,一直无法实施。今年村干部通过讨论决定组织劳动积累工来进行绿化,要求全村18~50岁的劳力全部上山植树3天,因故不能上山植树者每少去一天交以资代劳费30元。  相似文献   

9.
德保县扶平乡驮良村共产党员黄开记,六年如一日,上山安家垦荒,办家庭林场,还先后扶持二十家贫困户也上山办林场。黄开记今年五十六岁,一九五四年入党。二十多年来,他先后任过村团支书、农会主席、乡长、党支部支书等职务,一九七九年后他在乡办的扶平水电站工作。党的十一届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我们通过组织培养从成龄黄波罗优树诱导出了大量试管苗,试管苗的继代增殖及生根技术已经建立,还有两个重要环节就是试管苗的移栽及上山造林。由于黄波罗试管苗的移栽及造林难度较大,为此,进行了多次试验,终于取得了黄波罗试管苗上山造林的初步成功。一、黄波罗试管苗的移栽  相似文献   

11.
古朴的开山日大理州洱源县龙门舍坝子的白族村民,把新年第一次上山做农活,称之为“开山”。斤山那天早晨,人们带上大年三十晚上就收藏好了的刀斧、绳索、马鞍走出家门。到了山脚下的山神庙里,还把带采的香点燃,插在神龛里。一些中老年人,还虔诚地祷告,请山神爷保佑上山的人畜不跌交,别遭受豺狼虎豹的伤害,平平安安,顺顺畅畅;保证上山后不砍松柴,不砍“风水树”……白族农民认为,山神爷不仅统辖着山上的兽类,还照护着松林、风水树;谁要是违背山规,乱砍滥伐,谁就会受到山神的惩罚。解放  相似文献   

12.
一、烧柴集体打新县浒湾乡游围孜村,近年来狠抓封山育林,大力营造人工林,山林面积已达86.67多公顷.林业年收入1500多元。林木多了,植被厚了,群众上山打草、割灌、修枝、砍柴的人越来越多,加大了森林火险的隐患。为了预防山林火灾,村委会决定由村护林员统一上山打柴和修枝抚育,用工由村林场统一支付,柴草定量分给群众,这样既减少了火险隐患,有利防火,也减轻了群众打柴用工,深受群众拥护。去年新县不少村效仿游围孜村的办法,集体打烧柴,减少上山人员,普遍收到良好效果。二、上坟不挠纸地处山区的信阳县谭家河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六三年,苏家屯区大沟公社杨城寨大队试验用一年生樟子松苗上山造林,我们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用一年生樟子松苗上山造林,在这个地区已初获成功。一、造林试验情况1、立地条件:造林地属丘陵地区山坡中部,东北坡,黄壤土,土质比较肥沃,土层深30厘米左右。植被以蒿类、蕨类、山里红、刺梅、榛子等为主。  相似文献   

14.
老虎峰,真威严,坐守群山几千年,山鹰来亮翅,野兔不敢攀。锹镐舞,汗珠闪,刨得“老虎”直打颇,山丫运苗驾绿云,沿着树坑飘上山。今年春暖桃花开,村里锣鼓震云天,当年的“老交通”又出征,“联包”人马开上山。虎背栽上万棵松,虎口撬开吐清泉,哗啦啦,哗啦啦……山青水秀歌也甜!山青  相似文献   

15.
2013年4月的一天,记者穿过隆林县城熙熙攘攘的上班人群,欲采访金钟山林场场长兼金钟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杨宗荣。工作人员遗憾地告诉记者,杨场长清晨上山到保护区去了。记者没有迟疑,立即驱车上山。从县城到保护区有90公里的路程,沿途尽是巍峨的大山,狭窄的公路,依山环绕,像一条黄色的缎带蜿蜒地伸向远方。  相似文献   

16.
千百年来,我州广大山区耕作比较粗放,多数农户沿袭上山烧灰积肥的传统习惯,把铲草皮烧火土作为农作物增产的重要肥源。每年因春耕野外农事活动用火引起森林火灾的次数占80%以上。如何管理控制春耕生产千家万户上山烧灰积肥用火,是我州森林防火工作多年来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虽然采取行政干预、武装巡逻、经济处罚和法律制裁等综合措施进行监控,但始终未能很好解决群众性习惯用火和森林防火的矛盾。89年冬,我州西畴县莲花塘乡引导农民移风易俗,把每年春耕大忙季节上山烧灰积肥的农事活动用火提前在春节前安全期内进行,既满足了林区农民传统使用火土作肥料的要求,又因安全期用火不易引起森株火灾,深  相似文献   

17.
白花泡桐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是产值高的树种之一。目前,广西多是四旁零星种植,上山成片造林的不多,为了探讨白花泡桐上山造林、速生丰产技术,我所于1978年2月营造了四十亩试验林,于1980年11月测定,全林平均树高为7.28m,平均胸径为 10.4Cm,平均地径为13.5Cm,目前长势良好,桐林茂盛。我们的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8.
温岭市地处浙江东南沿海,有林地面积少(3万hm2),人口多(110多万),且进山人员活动频繁,野外火源管理难度大。尤其是元宵节,上山祭祖是温岭及附近县(市)一带的传统习俗,不但时间集中且上山人员多,几乎家家户户上坟送灯、烧纸钱、放鞭炮、点香烛,极易引...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苗木切根造林,其一苗木采用切根蘸红泥浆溶液后上山造林,其二苗木采用切根蘸2%的复合微生物菌肥溶液后上山造林,应用2种不同方法对苗木进行处理,对造林后的苗木成活率,林木生长量进行比较.其结果表明:应用复合微生物菌肥溶液处理造林的苗木成活率,林木生长量比用红泥浆溶液处理的苗木造林成活率能提高12%,当年林木平均抽梢提高44.1%.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柑桔上山栽植的一系列栽培管理技术,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改良措施,以期能获得更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