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林业   22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德利 《防护林科技》2014,(2):36-37,104
通过不同林型内自然降水、树冠截留、枯枝落叶和林地土壤持水能力的测定研究了人工针阔混交林的水源涵养效果,结果表明:人工针阔混交林的树冠截留量比红松纯林提高45%和49%;有林地的枯枝落叶的持水能力比无林地多贮水10 m^3 hm^-2,混交林比纯林贮水1.5 m^3 hm^-2;有林地的土壤比无林地多贮水19~22 m^3hm^-2,针阔混交林比红松纯林多贮水4~7 m3 ·hm-2.  相似文献   
2.
蓄电池是农机的辅助供电装置,在发动机不工作或输出电压低于蓄电池电压时,或发动机输出功率不能满足耗电装置需要时,配合发电机共同向耗电装置供电。因此,应维护好蓄电池,使其保持良好状态。但不按规定操作和使用保养也常出现一些故障,其中蓄电池自放电是常见的故障现象,一定要对具体故障原因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判断,并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3.
日本落叶松苗木分级造林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日本落叶松是我省东部山区的主要造林树种。本文通过日本落叶松苗木分级造林试验,表明选特级苗和I级苗上山造林,可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加速幼林的高、径生长,确保幼林尽快郁闭成林。造林时,一定将苗木进行分级,混合苗造林不宜提倡。  相似文献   
4.
新植红松幼林生长3年后,选其优良母树采集接穗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红松幼树嫁接9年后,树高、胸径、冠幅的生长量比同龄常规造林分别提高13%、19%、17%;红松幼树嫁接从6年开始,随年龄的增大,生长量明显加快,红松幼树嫁接后,树高生长率比常规造林提高9%,胸径生长率提高8%。  相似文献   
5.
柞树是辽东山区的主要阔叶用材树种,在天然次生林的分布中,柞树占据的面积较大,并以蒙古栎和辽东栎为多。为了充分利用该树种的经济价值,对其成熟龄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柞树的数量成熟和经济成熟期,均在50年左右;工艺成熟,小径原木和车辕材55年时进入工艺成熟期,一般原木80年后才到来;柞树55年时开始心腐,随年龄增长会逐渐加重.初步认为萌生柞树的主伐龄为50年。  相似文献   
6.
宋德利  王拥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365-1366,1372
介绍了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经营的历史和发展,并综述了现有天然次生林保育技术.  相似文献   
7.
高寒地区豌豆复种豆角两季作物的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黑龙江省高寒地区种植农作物,一般多是一年一种一收获,土地利用率较低,经济收入有限.在同样多的土地面积里怎样才能获得较多的产量和经济收入,是许多农业科研工作者以及广大耕种栽培者梦寐以求的事情,要想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自然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农作物品种,进行合理搭配,实行科学种植,科学管理,方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8.
宋德利 《防护林科技》2016,(4):67-68,71
通过对日本落叶松2年生苗木采取不同越冬方法以研究不同越冬方法对日本落叶松苗木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取全埋越冬法,质量最优,能降低苗木的损失率,提高苗木的抗旱能力,减少苗木含水量的消耗,正常维护苗木体内营养物质的循环,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麻栎菌材林定向培育技术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麻栎菌林材定向培育的试验,认为麻栎菌材林的适宜初植密度为660株.hm-2,其轮伐期根据原料情况,可定为5 a,也可定为8~10 a。  相似文献   
10.
依据落叶松的生物学特性和林分内的自然条件,开展在0.6郁闭度以下的大龄落叶松林内,种植山野菜立体复合经营。这不但充分利用了森林的生态优势,实现长短项目的结合,也是最有效地提高森林总体效果的有效模式,它不但发挥了林地的空间,提高了森林的生态效益,而且又增加了林业产值,是农村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