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方香菇脱袋期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脱袋前生理成熟的确认 香菇只有菌丝达到生理成熟,才能出好菇,获得高产优质.秋栽平菇多选用短周期早熟品种,如Cr-04,Cr-42,L26,ACCC50826,AC-CC50830,ACCC50840等,这些品种在夏末秋初接种均可70天左右达到生理成熟.但是由于发菌期环境条件的差异,也不可一概而论,脱袋前应进行生理成熟度的确认.达到生理成熟的菌棒具备如下特征:①菌棒表面气生菌丝倒伏而形成一层白色的菌皮,并不断加厚;②菌棒表面有隆起物形成;③袋内可见黄水,且水滴的色泽日益加深;④个别菌棒开始出现褐色斑点或斑块,如果是春栽香菇,则多数菌棒出现褐色斑状,且占一定的面积,甚至接连成片.  相似文献   

2.
该品种是河南省沈丘县刘湾食用菌科技示范园一刘甫研究员经多年研究选育成功的一个纯白色平菇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栽培发菌快、出菇早、朵形美、品质好、产量高的优良性状。冬夏季栽培,不论气温高低,菇体色泽洁白如玉,非常诱人。  相似文献   

3.
白优2号是河南沈丘县刘湾食用菌科技示范园选育成功的纯白色平菇新品种。具有栽培发菌快、出菇早、朵形美、品质好、产量高的优良性状。冬夏季栽培。不论气温高低,菇本色泽洁白如玉,非常诱人。  相似文献   

4.
白灵菇虽然近几年人工栽培获得成功,但其生长温度范围较小(在8~22℃之间)。因此,只能在除华南以外地区秋末和初春生产,且发菌后熟期长,即菌丝长满袋后在适宜温度下再继续培养40天以上。否则,菌丝生长得再好,遇到高温来临无法出菇,面对好市场,只能望洋兴叹。能在自然气温下都能出菇,且不需后熟、菌丝满袋即可直接出菇的品种,则是广大菇农所期盼之事。安徽省金农食用菌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率先从新疆引进一株白灵菇新品种,它在8~30℃范围内可正常出菇,更主要的是它不但与常规白灵菇品质相同,而且栽培方法尤如平菇,菌丝满袋即可出菇。不但我国北方…  相似文献   

5.
<正>该品种是河南省沈丘县刘湾食用菌示范园刘甫研究员经过多年研究选育成功的一个纯白色平菇新品种。该品种具有发菌快、出菇早、朵形美、品质好、产量高等优良形状。冬夏季栽培,不论气温高低,菇体色泽洁白如玉,非常诱人。  相似文献   

6.
实践证明:袋栽黑木耳生产的出耳管理尤为重要,管理不当,轻者减产,重者甚至绝收.黑木耳子实体的分化和生长过程,除优良的菌丝体(内在条件)外,还必须有良好的外界条件,以满足子实体分化生长阶段生理要求.若科学管理,则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1困菌(促熟) 当栽培袋内菌丝体全部发满后,根据品种不同,需在16℃左右的条件下,避光保存15~30天,促进其生理成熟,贮存足够的营养,以提高出耳阶段的抗杂性和子实体分化的速度.具体困菌的时间因品种而异:一般说菊花型品种时间可短些,而单片型品种时间可长些;温度高时,时间可短些,温度相对低时,时间可长些,要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7.
一、出菇期的管理将菌丝发满的料袋移入棚内,在相对湿度80%~90%下出菇。出菇期是子实体形成和菇体成长阶段,这时的管理直接关系到产量的高低,其温、湿度与发菌期间有明显差异。1.菌袋入棚码垛播种后发菌20~30天,菌丝即可发满菌袋,入棚码垛,一般垛高8~11层。  相似文献   

8.
以发菌期,出菇期、转潮期、菌盖与菌柄的重量比及生物转化率5个指标,对玉米芯栽培的23个平菇菌株进行了模糊类分析,结果将其归为12类,其中,第1类的莱平1号和第2类的莱平4号、PL-802三个菌株,发菌快、出菇早、转潮快、产量高、子实体性状优,是适宜玉米芯栽培的优良平菇菌株。  相似文献   

9.
<正>国平2号是从国平1号平菇的一变异菌株中经组织分离选育出的一个黑色优良新菌株。其生物性状稳定,抗杂力强,发菌快,转潮快,出菇早,菇形美观,口感风味好,耐高温,韧性好,耐运输,菌盖色黑亮丽,产量高,市场俏销,是春、秋季栽培平菇的一个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0.
引进中国水稻研究所等单位选育的籼型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天优华占在四川荣县作头季中稻和再生稻种植,表现出株型适中,分蘖力和再生力强,熟期早,丰产性好,米质优、适应性广,抗性强,综合性状优良等特点。一般中稻单产580kg/667m~2左右,再生稻单产240kg/667m~2左右。介绍了该组合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香菇出菇期长,历经秋冬春三季,约10个月。一般8~9月接种,11~12月出菇,12月以前生长的香菇叫秋菇。香菇菌袋栽培,秋季管理十分重要。其关键技术如下:1.室内发菌。香菇从接种到生理成熟需60多天。接种后,应及时移入发菌室进行培养。菌袋呈"井"字形排放,高8~9层,室温控制在25℃左右,相  相似文献   

12.
菌丝后熟培养,是指菌丝完成初步发菌后,先不急于出菇,而是创造条件使之继续进行营养生长,延长发菌时间。延长菌丝后熟期获取大幅度增产的理论依据是:出菇的多寡,是以菌丝数量为前提的,菌丝数量越大,出菇量越多,二者呈正比关系。众所周知,食用菌的生长发育,除了营养、水分等物质  相似文献   

13.
新技术推介     
1 黑皮鸡枞设施栽培技术 针对设施化栽培黑皮鸡枞,选择稳定、高产、商品性状优良的黑皮鸡枞品种,形成了设施化制袋、培养、后熟和出菇的栽培技术模式.该成果包含黑皮鸡枞高产专用栽培配方,黑皮鸡枞菌袋培养、后熟、出菇场地的设施化建设技术,以及相关配套管理技术的集成.  相似文献   

14.
<正> (一)把握“敞口”关 白灵菇发菌期必须紧紧把握“敞口”这一关键技术。具体方法是:菌袋在发菌室内经40~50天的培养,菌丝走到袋底后.即可搬入出菇房棚内上架,疏摆菌袋。1~2天后进行敞口培养。操作方法:短袋栽培的解开袋口,  相似文献   

15.
佳早1号是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用佳辐占与外引8号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早籼常规稻品种,表现产量较高,农艺性状优良,适应性较广,熟期转色好,米质优等特点,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总结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适宜甘肃省不同温型香菇优良品种,满足不同出菇季节对不同菌龄、不同温型品种的需求.【方法】自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香菇育种岗位和全国香菇主产区引进12个香菇品种,根据香菇出菇温度分高温型(15~25℃)、中温型(10~20℃)、中低温型(5~15℃)和广温型(8~28℃)4个温型,试验设置4个出菇温度处理,即3个控温出菇室温度区间15~25、10~20、5~15℃和自然温度10~30℃,综合菌丝生长、转色、出菇期、生物学效率及商品性等,以菌龄、生物学效率、商品性为主要评价指标评价性状优劣.【结果】‘238’和‘0912’在4个不同的温度区间均表现生育期短、出菇早、生物学效率高、商品性好,为短菌龄广温型早熟高产优质品种,可在我省四季栽培,也是高海拔区越夏栽培的理想品种;‘庆科212’‘沪香F3’和‘沪香F2’在5~15℃和10~20℃较低温度区间,出菇早,生育期短,生物学效率高,出菇集中,尤其前期生物学效率优势明显,为短菌龄中低温型早熟高产优质品种,适宜秋冬低温季节栽培;‘申香215’和‘L808’总体表现出菇较晚,尤其在15~25℃和10~30℃较高温度下出菇更晚,在5~15℃和10~20℃的较低温度下,生物学效率主要集中在后期,属长菌龄低温型晚熟品种,具菇大、肉厚、柄短等优良商品特性,是非常理想的鲜销类品质型品种,建议在长季节栽培中使用.【结论】筛选了在甘肃省表现优良、可供广大栽培者在不同季节栽培的不同温型香菇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7.
香菇新品种辽抚4号(0912)是以长白山野生香菇杂交菌株0517和国内香菇优良栽培品种L808为远缘亲本,采用单孢杂交技术选育而成。该菌株具有高产、色浅、质优、出菇早,出菇期耐高温,对温差刺激敏感等突出特点,适合香菇全熟料及半熟料菌柱栽培。生产中要熟悉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以达到优质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18.
正白灵菇菌袋在发满菌丝后,不像平菇那样可直接出菇,必须经过一个菌丝后熟期才可能出菇,该后熟期往往成为不少菇农难以逾越的技术障碍。根据菌丝特性不同,该阶段一般需30~60天不等,个别菌株甚至长达80天,生产安排极不方便,而且大大延长了生产周  相似文献   

19.
1.板栗新品种—八月红 八月红是由湖北省农科院果茶所等单位经实生选种选育出的早中熟板栗新品种.该品种丰产稳产性强,坚果粒大、外观美、品质优良,抗逆性强,综合性状优良.2008年9月通过湖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的新品种审定,为湖北省大别山区板栗主要发展品种.  相似文献   

20.
秦旭 《油气储运》2011,(29):33-34
香菇出菇期长,历经秋冬春三季,约10个月。一般8~9月接种,11~12月出菇,12月以前生长的香菇叫秋菇。香菇菌袋栽培,秋季管理十分重要。其关键技术如下:1.室内发菌。香菇从接种到生理成熟需60多天。接种后,应及时移入发菌室进行培养。菌袋呈"井"字形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