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为了解独生子与非独生子的心理应激差异,将被试区分为独生子、长子和非长子,从自我构念的视角考察独生子与非独生子的日常心理应激水平差异及其表现出的不同日常心理应激水平的原因.研究1以唾液皮质醇觉醒反应水平作为心理应激的指标,发现长子的应激水平显著高于独生子;研究2以主观应激报告为指标,同时测量了被试的自我构念水平,结果发现长子的应激水平高于独生子和非长子,并且发现互依自我构念中介因是否独生子而对日常应激水平产生不同的影响,研究结果提示由于长子具有更高的互依自我构念,较多的考虑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导致了其比独生子有更高的日常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中国文化背景下自尊水平如何影响心理性应激反应,假设中国文化下社会认可需求是自尊影响心理性应激反应的中介变量,对183名被试进行 Rosenberg自尊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 Marlowe-Crowne社会期望量表测试,结果发现:社会认可需求在自尊与心理性应激的关系中起着显著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支持“自尊—社会认可需求—心理性应激”中介模型.未来还需要更为详实的实验研究补充验证该模型假设,例如收集被试在应激情境下的客观应激参数;其次,需要进行跨文化的研究合作,丰富和完善整个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3.
心理性应激对创造性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研究者关心的热点,但由于应激源的差异及创造性测量方法的不 同,以往研究并没有得出一致结论.采用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TSST)来诱发被试的应激反应,以此考察心理性应 激对个体创造性活动的影响,结果发现,心理性应激与创造性之间存在着倒U 型关系,中等程度应激状态下个体 的创造性水平最高.  相似文献   

4.
高水平的人际信任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使个体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积极应对社会压力.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人际信任水平对于信息型与规范型从众行为的影响.实验一结果显示,高人际信任水平个体在信息型决策中更容易做出从众行为;实验二结果显示,低人际信任个体在规范型决策中更容易跟从群体其他成员的选择,表现出慷慨的亲社会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高人际信任水平个体倾向于信息型从众,低人际信任水平个体则更倾向于规范型从众.  相似文献   

5.
具有自我学习机制的网络谣言传播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社交网络中的个体设为健康者(S)、传播者(I)、反击者(C)和免疫者(R)4种状态,根据不同状态之间的转移机制建立了SICR谣言传播模型.针对"人云亦云"的社会从众心理,引入个体的自我学习机制,基于BA无标度网络仿真分析了自我学习机制以及初始传播者、天然反击者重要性对谣言传播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自我学习机制能够促进谣言传播;初始传播者越重要,谣言传播范围越广、速度越快;天然反击者的重要性越高,抑制谣言传播的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6.
两个实验在群体层面探讨了奖励和债务领域社会距离(内群体/外群体)对不公平行为回应的影响.实验1采用标准最后通牒游戏范式,发现在奖励领域,个体对内群体成员不公平行为的接受程度比对外群体成员的接受程度更高.实验2使用改编的最后通牒游戏范式,结果表明在债务领域,个体对内群体成员不公平行为的接受程度也比对外群体成员的接受程度更高,且对内群体成员不公平行为的满意度比对外群体更高.该研究表明,即使内群体成员违反公平规则,个体还是会表现出内群体偏好.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市民化是城镇化的核心问题,农民工思想意识融入城市是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该文以农民工阶层认同为视角,运用阶层认同理论,研究了农民工阶层认同的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人力资本、职位价值、经济实力、生活感知、父辈社会地位和家庭背景6个主要因素及对应的16个子因素,通过对2013年度中国综合社会调查资料(CGSS 2013)的数据分析,发现人力资本、职位价值、经济实力、生活感知和家庭背景对农民工阶层认同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父辈社会地位与农民工阶层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其中家庭经济实力、社会态度、政治意识、收入水平和工龄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农民工的个体人口统计特征也会影响其阶层认同.  相似文献   

8.
张明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31-32,152
心理应激的表观遗传学效应一直都受到医学界的关注,由心理应激导致的各类疾病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同时心理应激对雌雄个体上的影响也有差异,很多文献已有报道,有趣的是心理应激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在不同性别上也有差异。应激会通过HPA系统对身体其它器官产生作用,而海马体是人类和其它高等动物学习记忆的调节中枢,通过表观遗传学解释可以看到基因的表达和修饰的改变是心理应激结果实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流动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情感温暖、心理素质和学业成绩4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父母情感温暖和心理素质在流动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成绩间所起的作用,以707名流动儿童为被试,采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问卷、父母情感温暖问卷、小学生心理素质问卷进行测试,同时收集学生的学业成绩.结果发现:(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情感温暖、心理素质和学业成绩之间两两均呈显著正相关.(2)父母情感温暖和心理素质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成绩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显著,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业成绩的直接效应也显著,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5.3%.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既通过直接路径,也通过父母情感温暖和心理素质链式中介作用的间接路径影响流动儿童的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10.
采用彝族大学生族群认同问卷、自尊问卷及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评估问卷调查了958名在校彝族大学生,探讨了彝族大学生族群认同对社会适应的影响,以及自尊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彝族大学生族群认同能够显著正向预测自尊和积极社会适应,显著负向预测消极社会适应.(2)彝族大学生自尊在族群认同对社会适应的影响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通过同时提高彝族大学生族群认同和自尊水平能够显著提高其社会适应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